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6:05:03

教育

教育范文篇1

为此,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下发了实施“意见”。笔者以为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先进性教育”——谁教育

其一,不能让有问题的领导干部来教育,尤其是群众基础差,群众长期不满意的领导干部来教育。比如,曾担任阜阳地委书记的王怀忠,在担任一方领导之时,群众就有“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会抓到王怀忠”这样的评价。如果让这样的领导干部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无疑会失去先进性教育的威望。这样的领导干部越“言之凿凿”,群众越反感。如此,只能使得教育活动“南辕北辙”。防止如此弊端产生需要在先进性教育中结合反腐败进行。不仅要停留在“教育”上,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鼓励批评,有关方面要主动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其二,不能让脱离实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来教育。有些党校教师,有些专职工作者由于接触社会面狭窄,长期脱离实际,对于党史或者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许比较熟悉,但是结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剖析问题只能来源于一些资料,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常常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势。正面教育少,对问题也是负面宣传、负面引导,起不到先进性教育目的。

二、“先进性教育”——教育谁

“先进性教育”——教育谁?党的先进性教育针对全党6800多万党员,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负责地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但是,有些领导干部会自我感觉良好,以领导干部身份忽视教育的自觉性,也有些领导干部会因为工作忙而疏于参与教育,摆不正教育活动与工作政绩的关系,使得教育走过场。据说,有些农村基层支部开个会都要先谈钱,没有报酬不参加会议,这样的基层组织,很难设想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教育范文篇2

为此,中央专门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下发了实施“意见”。笔者以为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先进性教育”——谁教育

其一,不能让有问题的领导干部来教育,尤其是群众基础差,群众长期不满意的领导干部来教育。比如,曾担任阜阳地委书记的王怀忠,在担任一方领导之时,群众就有“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会抓到王怀忠”这样的评价。如果让这样的领导干部来开展党的先进性教育,无疑会失去先进性教育的威望。这样的领导干部越“言之凿凿”,群众越反感。如此,只能使得教育活动“南辕北辙”。防止如此弊端产生需要在先进性教育中结合反腐败进行。不仅要停留在“教育”上,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还要鼓励批评,有关方面要主动畅通问题反映渠道。

其二,不能让脱离实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来教育。有些党校教师,有些专职工作者由于接触社会面狭窄,长期脱离实际,对于党史或者某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许比较熟悉,但是结合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剖析问题只能来源于一些资料,缺乏针对性,生动性。常常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架势。正面教育少,对问题也是负面宣传、负面引导,起不到先进性教育目的。

二、“先进性教育”——教育谁

“先进性教育”——教育谁?党的先进性教育针对全党6800多万党员,要“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认真解决理想信念、廉洁从政、求真务实、联系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还要认真负责地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

但是,有些领导干部会自我感觉良好,以领导干部身份忽视教育的自觉性,也有些领导干部会因为工作忙而疏于参与教育,摆不正教育活动与工作政绩的关系,使得教育走过场。据说,有些农村基层支部开个会都要先谈钱,没有报酬不参加会议,这样的基层组织,很难设想教育活动不流于形式。

教育范文篇3

影视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方面都有影响。但是,影视作品花样繁多,内容丰富,积极消极因素并存,所以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两面的,既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又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一)正面效果。大多数的影视作品是积极向上的,这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严格的审查制度有很大的关系,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查,很多不好的东西已经过滤掉了。绝大多数影视作品以宣扬人类的真善美为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这些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大潮中,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必然会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多样的影响。影视作品来源于现实但又不同于现实,可以说影视作品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多方面的写照。从现实题材去关注我们正在变化的生活,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这样的影视作品是大学生所真正喜欢的,也是能对他们祈祷积极作用的。有些影视题材从关注改革给人们的各种变化来反应人们的内心世界,比如电影《生死抉择》、电视剧《下海》等;有些则从关注改革进程中的私营企业成功的艰辛路程来写,让人们更多了解私营企业发展的艰难比如《首席执行官》。现在的大学虽然比较开放,但是大学生仍然是象牙塔里的一群人,影视作品是他们间接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好的影视作品使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热爱集体,关心同学,踊跃参加社会活动,自觉地认识到个人的历史责任,并把这些落实到平时的学习中。

(二)负面影响。影视作品绝大部分是好的,但一些影视作品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包含着一些黄赌毒的不健康的内容,对尚处于人生观构建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是很恶劣的,严重污染了他们的灵魂。现在有不少的影视作品,宣扬的是反映资本主义社会那种极端民主、绝对自由的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极其不适应的政治观。大学生在这种影视文化的影响下,无视任何道德规范、法治纪律,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蔑视任何约束限制。少数舆论媒介的渲染和不正确引导,使得大学生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大受冲击和影响。在没有消费能力的大学生中,用消费高档手机、高档服装、高档化妆品以及电脑等高档消费品来炫耀自己,体现自己的价值。马加爵杀人的手段深受暴力电影的启发,在他的电脑中存着很多极其暴力的影视作品,这些东西对他杀害同学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暴力电影使得本来残忍的血腥的场面习以为常,“马家爵事件”正是充满暴力色彩的影视作品对大学生影响的一个影射。

二、影视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影视教育对大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行为规范的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一)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具有一致性。无论是影视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们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都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的这个特点的体现有两个方面:其一,它们都必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影视教育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创造力、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更要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注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其二,影视教育所体现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影视教育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影视教育,从而使影视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它们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都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且在实践中有了很好的结合和发展。

(二)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为影视教育提供了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它为影视教育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内容、过程规律、目的任务等都对影视教育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影视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形象化方法的一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它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艺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化方法更生动具体、更有说服力,同时它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吸引人,进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它们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为培育社会主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理想、良好的行为、优秀的人格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影视教育现状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影视艺术教育日渐重视起来。比如在日本,许多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有这方面的课程。美国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典型。有100多所大学可以授予影视博士学位。美国的这些做法已经给美国带来了无穷的好处。从经济上看,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垄断地位是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的,这种垄断地位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相当可观的,美国的一两部大片的票房收入相当于我国的全年的电影票房,每年好莱坞的几部大片就给美国赚来了巨额的美元,还有很多的衍生产品,在电影放映结束后仍然在源源不断地给美国挣钱。从文化上来说,好莱坞大片在世界各地的上映把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政治观念潜移默化地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梦越来越引起大学生的追捧。与此相对应的是本国的一些传统的节日、生活方式被大学生们慢慢忘记,美国的电影正在逐步消解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甚至于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从1985年开始我国把电影课程作为大学里重要的选修课,影视艺术教育由此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影视课程陆续登上了我国一些高校的神圣殿堂。但是从目前的电影市场来看,我国远远落后于美国,无论是导演、演员还是一些其他的相关人们,人才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于好莱坞抗衡时明显的失语。不过这种状况随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会逐步的改善。在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上,总体来说,教育主体认识不够,社会环境重视不足。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没有真正地把影视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形式。影视教育的随机性比较大,对学生在影视作品的选择上缺乏引导和管理,淡化了影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学校太重视影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已然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对信仰的教育,使年轻一代无信仰无追求。有些影视教育只是流于形式,成为单纯娱乐的工具。

四、充分发挥影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各级领导部门是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发挥作用的主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依靠党的核心凝聚力,否则,将会一盘散沙,无法进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再加上社会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少大学生有混乱、空虚、压抑和无所适从的感觉。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随之影视产品迅速普及。影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等极大地影响乃至改变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特别是西方大片在我国的热映,使辨别力不强的大学生深受其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倾向明显。影视文化成为西方和平演变我国的一种无形手段。某种程度上,它在同我们争夺着我们的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党的传家宝,在新时期不会削弱只会加强。影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方法,必将引起党的各级领导部门的足够重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社会是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发挥作用的大环境。人是环境的人,同样,社会大环境是影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电影电视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客观的,是无论家庭学校都杜绝不了的,但是全社会重视电影电视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不能忽视影视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这需要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影视环境和氛围。把影视单纯作为文化娱乐来对待是错误的,危害也是极大的,好莱坞电影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影视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这一点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点是文化创新,是影视文化在我国社会影响越来越重要的一个重要的背景。

教育范文篇4

基础教育的弊端

1、现行基础教育的内容,根本是为了培养专家学者,而不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是“成龙”教育,而不是“成虫”教育,而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成虫”的。

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现在提出素质教育总算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谓素质,它应该既包括审美和艺术的文化素质,又包括意志和毅力的心理素质;既包括理论素养又包括实践能力;既有做一个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还应有做一个特长人的个性素养;等等。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现行的教育内容,就不难发现我们培养的范围太狭窄了。它不仅把教育的内容设定在文化的小圈里,更重要的是把文化圈割在诸如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物理、化学等几门小小的课程里。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的实用的教材设定应该体现两点原则:一是广,二是精。这就需要两套教材,第一套是泛指常识性的教育,第二套是针对个人特长,应当专而精。对于常识性课题不应做太高要求,及格就可以了;而对个人特长必须从小发现从小培养。

一个人不可能这也行那也行,走上社会毕竟只需要一两种技能就可以了。这个问题似乎只有上大学才重视,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受了基础教育就要走上社会。所以基础知识教育是究竟为升学服务培养专家,还是为做老百姓服务,即是“成龙教育”还是“成虫教育”,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大问题。

我们现行的基础教育内容由于是为升学、培养专家而设定的,促使教材内容越来越深,越来越专业化,从而也就使基础教育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需要,这种恶性循环早已使我们的教材变成了教条。

比如语文。由于过于提倡语法分析和文词夸张,要么对文章肢体分解,要么牵强附会,流于形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轻实用。其实,在社会上,一个会说话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并不一定在学校语文就学得好。最近报上不是说著名作家王蒙做语文高考标准试卷,最高只得了60分。这正好说明了打乒乓球的世界冠军,看不懂大学教授写打乒乓球的教材这样浅显的道理。

再比如数学。初等数学内容还比较实用,一到中学,数学就远离生活和生产而走上科研之路。试想,除了科研与专业技术人员之外,我们的正负数概念、方程概念、函数概念、几何概念,对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商人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呢?

再比如英语。虽然它是搞科研、外交的基础,但它有必要向全国人民实行普及教育吗?现在的问题是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究竟与没受到英语教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两样?关键是我们花费了太多的代价去学,走上社会后又有多大作用,这难道不是浪费吗?如果让中国人都懂得英语,那还何须国语教育呢?众所周知的现实是我们一边普及英语教育,一边在电脑软件的开发上却要尽量汉化,难道这不是绝妙的讽刺?

再比如其它课。如物理的热胀冷缩,力的反作用,杠杆原理,电的绝缘材料,这些知识应当给人们以常识教育。但力的数量、方向,电的流量、强度,磁的力量、方向,这些内容显然不应当让普及教育的学生全部掌握。总之,现代科学文化、人文知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重在常识性和了解性,而不应专业化和科研化。当然,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我们应当努力地培养他们升入高一级学府,而对于现在不愿学习的后进生,我们应发掘他们的特长来培养他们。

要知道大多数人必定要成为社会的普通劳动者,社会不仅需要一部分高级科学家、工程师和领导者;而社会更需要普通的大批的高素质的工人和农民。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当是“成虫”教育,如果有的“虫子”要变成“龙”,我们的高等教育在等着他。基础教育应该转变方向,面向普通民众,而不是面向专家,面向升学。这一点应当从转变教学内容开始,科学地、全面地、发展地设置教学课程,使基础教育由“成龙”教育走向“成虫”教育。

2.现代学校教育方式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高分低能现象普遍。

按照认识论的发展过程,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及能力的提高,必然是经过认识到实践,再经过实践到认识的一个螺旋过程。而对照一下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我们缺乏的是实践课,比如人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等,不是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必须让学生多去说话,多举办活动,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动手。其实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眼耳的参与,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到理论的光彩动人之处,也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

3.现代教育体制缺乏个人特长培养。

社会实践表明一个人一生只可能做一两种职业,亦有可能常年只使用一种知识和本领,所以我们应当重视特长的培养。也只有培养起特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人尽其才,也才合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分工精细和提高效率的规律。但是,纵观我国现代教育体制,我们从来很少对个人做“小锅饭”,虽然我们的教育以较少的投入实现了大面积的收获,但是这种收获太单一了,以至于少数正好有这方面天赋的读书人独得其乐,而大多数学生不是勉强受苦去努力适应,就是终日视学习为畏途而半途辍学。

重视个人特长的教育就是重视个人的天然创造力,它应该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真正着力点。

4.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苦果。

由于存在着以上的弊端,使一个只受了几年基础教育的孩子走上社会后除了识字和算帐外,似乎感觉不到自己和一个小学毕业的孩子相比有什么优势。因此,现行教育体制不仅使许多人浪费了青春年华,也使有的家庭由于苦于学无所用,又不甘心放弃几年投入的心血,要么让孩子继续复读,要么让孩子度过相当长的一段适应期而惶惶不可终日。总之,孩子们踏上社会干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做起,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罩上莫大的心理阴影。

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弊端产生的原因

1.历史原因。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体制来源于国外。长期以来,无论是基础教育也好,还是课程设置与全日制的理论课授课方式也好,基本上是照搬西方的模式。其重要原因是从鸦片战争以来的落后挨打使中国醒悟了一个道理: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使中国人更清楚地看到民主与科学是现代社会得以发达的两个主要工具。中国的社会需要教育来使人走向知识和文明,更需要大批的科研工作者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形成了注重传授知识、培养专家学者的传统教育评价体系。

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特别是国民经济能够支撑实行全民普及教育的时候,教育的性质不仅仅是培养专家学者,也不仅仅是给人们一种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它应当是首先面向每一个普通劳动者,全面培养人的各种生存素质,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各种专家学者,各种有特长的劳动者。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传统教育过早地重视了特长培养,这就是专家学者的培养。我们知道专家学者应该是极少数人从事的具有个人特长的劳动者,而大多数人是要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和农民,除了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外,其它与现代教育无关。

当然,历史的昨天需要我们的教育是科研型教育,但历史进入了普及教育的时候,如果我们仍试图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为专家学者,而不是普通的高素质的和有一定特长的劳动者,那么教育则会走入死胡同,应试教育或高分低能现象屡禁不绝,我们就没有理由去抱怨了。

2.考试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在这里我并不想反对真正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相反,如果学校取消了考试,凭什么去衡量教学成果呢?问题是考试的内容必须要全面、科学、实用,只有这样它才能担当得起真正的标准,促进教育走向成熟。如果考试的内容单一而又专业化,深奥而又不直接服务于生产生活,那么考试必然使教育走向科举,走向“八股”的死胡同,人们痛恨考试,痛恨应试就不会没有原因了。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考试的评价制度,它的改革是学校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教育改革的出路。

由于习惯了,一提起考试就使人们想起那沙沙的笔声。多少年来,一提起考试就好像是这种形式,天经地义不可动摇。是的,笔试应当是考试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试想人们的生活生产,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高级智慧的人的各种素质和本领,难道仅凭一支笔就可以完全穷尽它的奥秘吗?不言而喻,如果突破不了考试的主要形式这一大关,就不能带领教育走向民众,就不能带领应试教育真正走向素质教育。

实践证明,语言艺术需要我们动口,劳动技术需要我们动手,科学研究需要实验,表演需要全身心的参与,组织能力需要活生生的场景,应变能力需要不断变化的环境。俗话说的好,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单凭一个人怎样理论的,根本体现不了一个人的水平素质,何况许多书本知识并不是发自学习者内心体验的总结,而是往往跟着别人鹦鹉学舌。既然是素质教育就应该是素质考试,对一个人的素质的评价是一个科学的标准体系。它不仅包括知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还包括思想道德和情感的正义性和向上性以及审美能力,更应该包括身体的强健和特长的有无。党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不是指科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拥有,我们的考试方式太简单了,而我们考试的内容又太狭窄了。

3.计划经济的就业制度死搬硬套。

从前人们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有个铁打的工作,凡是能升入大中专的学生,国家是指令性安排工作。今天,只重文凭不重专业素质的用人观念仍多袭旧制,长期以来给人们传导一个概念,就是只要升入大学就有个铁饭碗。在社会及家长要求升学的思想舆论导向下,谁还去关心学的什么,有没有用呢?虽然时下局面有所改进,而这种改进主要发生在大学的分配和就业上。而此前长期形成为什么学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向以及社会的舆论,就好比是一辆载重量很大的火车,要想更改它的方向,不是短期做得到的。

4.义务教育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国家法律规定,年满七周岁的公民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而这个任务主要由谁来完成呢?一旦国家的学校教育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局面后,大多人都习惯按部就班,谁还去反思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呢?

另外,由于基础教育国家办,群众从来不怀疑让孩子多学知识和考得好有弊端,教师也从来把逼孩子念书当做天经地义的教学方式。谁还能想到许多习以为常的教育活动是在伤害我们的后代,而不是给他们以好处呢?一旦全社会都形成了一种观念——“老老实实坐着念书”是孩子最正确的学习方式,谁还敢倡导让孩子们去多活动多实践呢?

5.职业教育为何不做改革的领头羊?

普通高中教育要转变为多数职业化,这项有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已经出台多年了,然而现实的职高招生却不理想。本人认为这主要是教育不能市场化的结果。职业高中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如果仍旧由国家包办,又有多少人会去尝试吃螃蟹呢?职业高中毕业生能不能进行理想就业是办学的关键,君不见广播电视上面的民办技校招生如火如荼,相比之下,国有职高冷清之景令人尴尬。由于没有理想的职业教育做表率,普通基础教育就很难引起触动和改变,升学应试教育之风实际上仍是刮满校园。

6.高等教育不爱就业爱科研。

长期以来,习惯上把高等教育作为科研的摇篮,在社会和国家科研开发急需大批高级专家的时候,大学无疑在培养专家学者方面是个神圣的殿堂。然而随着国家办学数量的扩大,更多的人进入了高校,更多的科研成果被开发出来,急需转化为生产力,劳动者的素质又急需大面积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仍把高校的主要任务视为科研,而不注重就业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势必造成就业难,更误导下一级基础教育的进行。

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总结出教育改革的路子。

1.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普通劳动者,全面科学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教育内容为培养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而服务。

(1)必须明确基础教育的未来主体是普通劳动者,把升学率在评价教育教学效果上的比例缩小到一个科学的份额上。把就业率、达标率等能够反映素质教育的指标引入评价标准,成为重要指标。

(2)必须改革现行教育教学大纲,把现有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全部划做一个部分,而把人的能力、特长、心理、劳动技术等作为重要内容。

(3)必须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改变单纯理论课,实行理论课、实践课、特长课、三分之一课时制。

2.必须实行正确的科学和教学评价制度,正确的、科学的考评标准是引导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行为的指挥棒。

(1)必须有科学的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废除单一笔试方式,尽快制定科学考试方式,增加行为考试标准,思想修养考试标准,语言考试标准,心理素质考试标准等反映人的全面素质的标准。同时制定合理的成绩分数结构比例,建议制定理论分、实践分、特长分三分天下的局面。理论分数每科及格就可以了;实践成果用指标来衡量,有些有活动存在即可;特长里边每人尽可能发挥。

(2)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效果评价标准。比如学生成绩,教学行为,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硬性指标,就业率等,并不能只盯着学生的文化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

3.必须允许各类民办学校,引进办学竞争机制。

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没有竞争就没有创造。不只各类民办的学校,公办学校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学校进行宏观管理,这样不仅质量上去了,经费也会随之降下来。

教育范文篇5

一、存在问题及根源

1、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由于日常事务繁多,虽然每个月都能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和其他班子成员也能坚持每周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同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看新闻,但总的来说,学习方法还比较单一,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自己有时也有满足现状的思想,认为干领导工作已经多年,经验积累了不少,所以学习更多新的理论、新的知识的欲望不很强烈,而且对个人及其他班子成员的学习和实践有放松的现象。

2、对党性修养缺乏高度的认识和自觉性。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方面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总认为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自己做的很不错:基本上做到了公正无私、清正廉洁、勤恳为民。经过这次的警示教育,我猛然发现,只做到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党、社会、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还不很相称,作为教育局的一把手,只有不断地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对自己对工作始终高标准、严要求,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领导局机关的全体机关干部、基层的全体干部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办出一流的教育,人民群众才能满意。

3、思想认识同当前形势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精神不够。思想上缺乏创新意识,工作上缺乏创新精神,具体问题上缺乏创新思维。有时认为教育系统摊大人多、事务繁杂,将责任细致地分解到人,自己只需监督把关就行。因此日常的工作中,有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只求完成上级要求的工作,保证不出问题就行,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出谋划策、想点子、出实招方面做得还不太够。

4、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有时认为工作、学习放松一下无碍大局,无形中产生了松懈情绪,工作热情也不是那么高了,责任心也不是那么强了,工作有时流于形式,作风不实,浮在表面,不能真正沉下去,不能把日常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工作上,对一线教师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不能准确把握。所有的这些问题追根究底是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是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方向

1、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不断学习,加强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按照总书记曾经提出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己及班子成员对理论学习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重点加强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还要学习郑培民、孔繁森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用他们的感人事迹不断鞭策自己,查找差距,提高思想觉悟。

2、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树立创新意识。学习工作均要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创造性、主动性、开拓性。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多思考、多研究,多讨论,不懂就问,善于用新的工作理念、新的工作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彻底淘汰一些过时的做法,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对全局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一切为了教育的思想,强化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意识,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惜时如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带动班子成员及其他机关干部搞好日常工作。并尽量多地深入机关、深入基层搞好调研,尽快掌握机关干部的工作及一线教学情况,多同机关干部和基层领导及一线教师交流思想,努力为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育范文篇6

青少年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阅历等方面的限制,性格不稳定、价值观念尚未形成,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低,缺乏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极易受坏思想习惯的影响而走向邪路。虽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起一定的作用,但具有自发性、不系统性、不能形成学生的整体道德观念和完整的人格。学校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比拟的。

实施素质教育的真谛。在德育方面体现在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帮助学生奠定正确的思想道德基础。

政治课教学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为了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一个合格的政治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还要有渊博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所谓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原因就在于此。教师业务熟练,学生才能相信你,才有说服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熟练掌握的程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等。实际上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包括知识、学识、品质和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政治教师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政治课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应试教育下仅靠分数这种手段的教育是培养不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力戒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要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广泛开展师生双向交流,在规定教材之外开列导读书目,鼓励学生自学,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安排专题课等,在课外教育工作中。安排社会调查活动,以拓展常规理论教学课堂。政治课教师要避免喊政治口号,避免空洞说教。完全按教材条条授课是不会受学生欢迎的,应多举社会上发生的学生身边的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政治课教学一方面传授政治常识、概念及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传授一种理想信念,一种做人的原则,把学生培养成思想品德高尚的人。做到教书育人。应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第三,要特别注意教师思想品质对学生的影响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教育背景复杂,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行都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政治课教学教育性强,带有一定倾向性,教师宣扬什么,要求学生做到什么。自己首先要做到,或者基本上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如果言行不一致,则很难达到教育目的。

教育范文篇7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是促使党员讲境界、长本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基层党支部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为适应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本质化的要求,切实提高党课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现就加强和改进党课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党课教育的次数规定

根据党员教育有关规定,原则上以党支部为单位,每季度开展一次党课教育活动。

二、党课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集团公司和本单位形势任务教育;围绕集团公司和本单位阶段性的重点工作,或针对一段时期党员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岗位技能教育等。

三、党课教材的编写

从2006年第二季度开始,党课教材编写工作下移。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负责按季度下发党课编写重点选题,党课教材的编写工作由基层党委组织安排,基层党群部门结合重点选题,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和党员教育工作需要,灵活编写党课教材。在党课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努力做到:观点正确,党课的内容和提法必须同上级党组织、集团公司党委保持一致;针对性强,党课教育要贴近党员思想、工作、生活实际,增强教育的效果;深入浅出,注意不同层次党员的接受程度,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时,基层组织部门负责党课教材的审查工作,每季度第二个月月初基层组织部门推荐1篇优秀党课教材上报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

四、做好党课授课工作

1、落实好党课教员。党课教员主要由党支部书记或其他支部委员担任,同时也可选择党性强、作风好、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讲课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或可适当聘请先进人物、优秀党员、机关部门负责人、矿(处、公司)领导等同志担任。

2、认真讲好党课。党课教员在接受党课授课任务后,要结合党课教材认真备课,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授课中,要精神饱满,语言精炼,准确生动,在把基本道理讲清的同时,还要针对本单位实际和党员思想、工作、技能培训等实际,提出工作要求,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教育范文篇8

关键词:思政教育;体育教育;探析

对一个人进行思政教育最好的时期是这个人在学校学习的时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人能够很容易接受正确的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而且对其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的时期,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时刻向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当学生有正确的思政观念时,可以改正自己不正确的生活作风。进而当学生长大进入社会后,可以成为一个对于社会有用的人。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自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同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反感。

一、体育教育进行思政教育的作用

首先,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新的体育观念。其次,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拥有道德的人。最后,体育教学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推动学生本身的发展。总的来说,在体育教学时加入思政教育是为了帮助学生发展自身。

二、体育教师进行思政教育的方法

体育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对班里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挑选出适合班里学生的思政教育方式。

1、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在进行思政教育之前,体育教师要提高自己在思政方面的素质。因为学生总是把老师当做学习的榜样,所以体育教师要做好自身的思政学习。同时,体育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课能力。因为体育教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教学,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大自己体育知识的含量,并且要提高自己的讲课技术,让学生接受足够多的体育知识。

2、结合体育教材

体育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而思政教育与体育学科的教育相差很多。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要注意结合体育教材,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训练学生接力跑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团结协作方面的思政教育。

3、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加入情感

体育课一般是在室外教学并且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创造出一个好的情感环境,把学生都融入进来。在统一的情感环境中,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在课外上课时,学生可以在加强自己身体素质的同时学到合适的思政观念。

4、形成富有思政意识的校园体育文化

每个学校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教师在帮助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时可以加入一定的思政教育。当学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的同时也会吸收到一定的思政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也相当于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思政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有思政观念的校园体育文化。

5、将思政教育寓于表扬和批评中

在体育课中一定会有学生犯错,也一定会有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教师就要抓住表扬和批评学生的机会,并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例如,在学生受到表扬时可以看学生是因为什么原因受到表扬。如果学生因为帮助别的学生解决困难受到表扬,老师可以把这个行为进行升华与思政观念结合,面对全体学生对这位同学进行表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思政观念的宣扬。当学生在体育课上因为做错事情受到批评惩罚时,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做不仅达到了批评和表扬学生的目的,而且也做到了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

三、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体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学实践后共有以下几点体会。首先,在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育模式中增强了学生对自身的自信心。因为思政教育可以给学生带来思想观念上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学生原有的思想观念,让学生肯定自己身上的优点并将自己的优点进一步发展。同时也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缺点并根据正确的思政观念进行改正。其次,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由于思政教育过于无聊,而体育教学属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两者的结合可以促进思政教育走向活泼,体育教学走向稍微正式的教学方式。最后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可以提高整个学校的思政观念水平。学校是由老师和学生组成的,当老师提高自身的思政观念,学生向老师学习加上老师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时候,学校全员的思政教育水平也就得到了加强。

四、结束语

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还是哪种途径,每位学生都应该接受正确的思政教育。当每位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政观念的时候,才能在学生自己的脑中形成一套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虽然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也展示了很多优点,但还是存在一点儿教育上的瑕疵。因此,体育教师在实行将思政教育寓于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时,要将其不断改进,达到适应体育教育的目的。(作者单位: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作者简介:王宁涛(1984~),男,教师。

参考文献

[1]俞文谦.提升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7,4(26):202-204.

[2]李田天.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4):286-287.

[3]徐才钢.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4):76-77.

教育范文篇9

关键词:约翰•洛克;教育理念;体育教育

约翰•洛克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人类理解论》和《教育漫话》等。在《人类理解论》中,他探究了人类思想的本质和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在《教育漫话》中,他提出了独到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本文旨在分析洛克的一些教育理念,以及对我国体育教学的意义和启示。1692年,洛克发表了他的著作《教育漫话》。他的教育理念主要反映在该著作中。在当时,洛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家庭教育的标准,而且,他的思想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国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约翰•洛克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吴珠丽着重讨论了洛克所主张的教育的作用、目的和方法。继而阐述了洛克提出的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原则。她指出洛克强调在教育中要加强体育教育、以人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等重要理念(吴珠丽,2008)。姚红玉通过研究发现,洛克非常重视儿童的身体锻炼,反对对儿童娇生惯养,认为“身体对于任何事情差不多都是可以受得了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了损害。”“身体也要练习劳苦,这样去把他们的身体与精神弄饱满、安适与健壮。”(姚红,2001)。张爱红通过研究指出,洛克把培养小绅士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精神设为体育教育的价值目标,主张通过日常的身体养护措施、自然的户外运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壮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2013)。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他们分析了思想的内容和本质及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但是,目前很少有学者研究过他的思想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影响。本文将试图具体说明洛克教育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旨在为我国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以改善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因此,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洛克教育观中与体育教育相关联的重要思想

在他的论著《教育漫话》中,洛克认为教育十分重要。它甚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他说:“在我们遇到的所有人中,只要对他们进行良好的教育,十分之九的人是好的,正是教育使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变化。”(1985)。洛克在书中明确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1.1促进体质、道德和知识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向善,有用和有能力的绅士。他具体阐释绅士教育涉及三个方面:体育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他强调要将这三个方面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他认为体育教育是培养绅士的重要前提。强健的体魄为培养坚强勇敢的绅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可以说,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首次构建了‘体德智’三育教育体系,把体育置于三育之首使之成为贯穿于绅士培养始终的教育手段”(张爱红,2013)。在洛克看来,排在第二位的是道德,而知识处于第三的位置上。这一排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德智体的顺序有很大的不同。1.2在课程设置中强调体育教育的重要位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洛克特别强调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洛克当过医生,这也许是他重视体育教育的一个原因。在西方国家,他是第一位具体阐释和大力提倡体育教育的教育家。他把体育教育明确地放在了学校教育的第一的位置上。在《教育漫话》中,他首先指出“健康的大脑存在于健康体魄中,这是对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幸福的状态的虽短但却是最完美的诠释(1985)。他曾说过,健康的体魄对我们的事业和幸福是何等重要,这种重要性实在是太明显了,无需任何证据来证明它。他主张用“自然的户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身体活动来塑造儿童健康的体格,通过系统的体育训练、道德培育和智力发展来锻造儿童的体育精神。(张爱红,2013)”。首先,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体育运动的习惯,他们必须在适当的年龄参加多种体育训练活动,其中包括游泳、骑马、剑术和跳舞等。通过学习和训练,孩子们可以培养对体育的兴趣,从而培养良好的终生受益的生活习惯。他强调由于孩子们的体质上的差异,不能用整齐划一的方法来训练孩子们。教师必须在实施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总之,洛克认为,对孩子来说,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就必须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2洛克的教育观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启示

洛克生活的时代,欧洲的社会观念开始从“禁欲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人们希望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参加体育活动便成了释放自己的激情的重要手段。所以,洛克的体育思想明显带有时代的烙印。尽管如此,他的体育教育观念对我国青少年的健康体育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时代,公共体育课程仅持续两年。由于大学生平时专注于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忽略了体育技能的掌握,大多数毕业生走入社会时,他们没有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学习洛克的体育教育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另外,在课程设置中,根据洛克的体育思想,尽可能形式多样化的设计体育教育的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在《教育漫话》中,洛克把体育教育放在教育的突出位置,这对我国的当今的教育改革来说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3结论

总之,洛克在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把体育教育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他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质,强调体育、道德和智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今的体育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洛克.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姚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4).

[3]吴珠丽.洛克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理工大学,2008.

教育范文篇10

[论文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通过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通过联系实际,学生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跨过了应试教育的槛,向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进发。体育也同样加强了社会、生理、心理等素质教育,注重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思想教育、德育教育于体育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体育风尚,特别是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具体,触手可及,学生联系实际,易于接受,从而防止了简单说教的现象。对于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从师生现实情况做好准备

1.学生心理条件的准备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认识方面有如下表现:感知觉活动的精确性、概括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他们已能较为全面深刻地观察事物并剖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情感与意志的发展上,他们情感日渐丰富,容易感染和接受影响,其社会情操初步形成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友谊等,另外好奇心很强。教师是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其情感意志加以培养和锻炼,并对于各方面的缺憾加以纠正调节。

2.教师教材、教法等的准备

(1)备课。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备课前应充分钻研教材,注明在哪样活动中具体表现,并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切实把育人的目标落实到每节教学中。

(2)课堂常规。每节体育课都有一定制度化了的教学常规。例如,课前场地器材的布置,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在教师面前的表现欲和荣誉感,让学生取送器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的好品质,而且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教学过程。根据教案中教材教法的安排和要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道德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小组长带队,整队、分组练习,同学们积极响应,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的精神。又如在支撑跳跃着已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对其动作加以肯定,从而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4)基础知识课。在基础知识教学时,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学习、而锻炼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责任感。如在教授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阐明体育与军事的关系,加强国防教育。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强身作用防御作用,从而使学生明白,只有强壮的体魄才能保卫祖国,才能甩掉“东亚病夫”帽子。又如通过“乒乓外交”“五连冠”“亚洲飞人刘翔”等体坛佳话,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积极的为祖国而学习,学好知识加强锻炼的意志品质。

二、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更新观念,加强素质教育

“思之于行前”只有头脑中有了一个目标、计划,行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偏离主题。对学生增加素质教育的教材,并对完成效果的评估提高到非应试教育的评估水平上来。

2.利用教师的“光环效应”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传播者,也是德育教育的表现者。在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生动简明的讲解,正确优美的示范,和良好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有敬佩而信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服从教师的领导、指挥,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好品质。3.结合体育项目的特点

在体育教材,各项目的要求不同,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不尽相同。例如,队列队形的教学,就应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并行成坐、立、行的良好姿态。在篮球等球类项目比赛中,不仅要求队员个人技术良好,而且需要队员的良好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绩,这有助于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观念。同时,可用反面的打“英雄球”难以取胜,从而对正确的加以肯定,强调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又如,在长跑、超长跑项目教学中,周期性的重复运动,毫无兴趣可言,可适当讲解“马家军”在训练时,磨掉脚趾甲的事例,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同时鼓励学生坚持下去,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毅不拔的意志品质。

4.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教师应把握契机,随时对学生加以引导教育,以期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课上某位同学做错了动作,部分学生起哄嘲笑他,抓住这一事例,向学生讲些同学之间有错时应该当互相鼓励帮助,而不是冷嘲热讽,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又如,在使用实心球时,某个同学用脚踩球,针对这一点,教师应马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学校财产,珍惜体育器材爱护公物的教育。

三、领导重视纳入评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