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感知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6-14 08:39:15

静态感知质量评价研究

1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体系

1.1静态感知质量评价维度。潜在客户在审视车辆产品的过程中,有一些区域是必定会关注的,如车辆外部的前机盖、格栅,内部的仪表板、门饰板等,而在这些关注区域又有一些一定会关注的焦点,如机盖的缝隙、仪表板的材质,而相对关注不高的区域对用户第一印象的塑造并不明显。根据这些特性,我们引入了关注度的概念,用100人里被关注的频度表示。通过设置一定比例的人群做问卷调查,统计出各区域的关注度,作为该区域问题的权重,体现出缺陷的及整改的紧迫度。为了使统计更加简化,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把整车设置[0,25%]、[26%,50%]、[51,75%]、[76%,100%]4个区域、标记为A、B、C、D,来表示不同位置的关注度。A、B区域是在评审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区域,C、D区域则次之,分别赋权重值10、5、2、1,来标示不同关注位置的优先级。对于不同的关注区域,可采取不同的改善策略,对于高关注区域问题设置高优先级,取得最大的费效比。感知质量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评价的语言很难量化,使得静态感知质量很难直观地表达出来,但设计者需要用一定的手段诠释用户的判断,把主观感觉转化为合理的、可量化操作的标准,用以直观的衡量问题的严重度,6分是我们可以接受的程度,5分及以下需要整改。进行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时,为了避免小样本偏离过大,一般把不同评价人员评价的分值剔除比较离谱的分值后取平均分,将主观评价客观化。为了保证一定的精度,一般将最小单位设为0.5分。静态感知质量评价遵循一定的顺序,一般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进行,通过问题属性可以把静态感知质量问题分为三大类:内外饰整体外观、总布置及人机(含操作评价)、电子电器性能,覆盖外部感知质量、内部感知质量、上下车方便性、乘坐舒适性、操作方便性及舒适性、驾乘视野、驾乘空间、储物空间、维保方便性、发动机舱、行李舱、电子电器性能等共12个维度、318个小项。1.2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流程。由于各汽车制造商产品品质水平有差异,作为品质管理工具,感知质量对产品品质方向的引导及介入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评估方法及开发流程也会各有不同。在新产品立项时项目应指定数款标杆产品,通过对标杆产品静态感知质量评价摸底,设定新产品静态感知质量开发目标,一般不低于标杆。同时感知质量团队针对新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选择潜在的客户群体进行客户需求调研,生成用户需求数据(VOC),综合标杆数据和用户需求数据转化为可量化的工程语言,如本细分市场配置、材料应用偏好,将数据结果作为细化交付物输出给产品策划部门及产品开发项目组。项目组根据感知质量团队的输入,组织造型及专业部门在硬质模型、CAS、数据设计时考虑相关需求,同时感知质量团队全程跟踪项目开发工作,确认各阶段的目标达成。

2静态感知质量评价在某车型中的应用

某车型产品设计定位是运动型、纯越野风格,不同于城市SUV承载车身形式,具备立车架,由于设计的使用工况包含恶劣的越野路面,面向的是热爱越野的小众用户,因此原车更加注重性能,而且过于关注内外饰还会给整车制造及用户使用带来成本,因而整车内外饰品质、精致程度偏低。但近年来用户对SUV车型的热爱以及消费理念的成熟,他们不再接受风格粗狂就可以随意设计,内外饰品质、感官质量已经成为用户选车重要的参考因素。通过对标杆车型及本品感知质量评价摸底,了解了该产品感知质量水平现状。与城市SUV车型在静态感知质量评价中全面弱于竞品,尤其是外部感知质量、内部感知质量及功能件操作性3个方面与竞品差距较大,同时此次评价共整理出品质提升改善建议80多项。这与该车型定位偏越野有很大关系。但风格粗狂不代表设计随意,为迎合目前消费者对外观精细化的挑剔要求,同时扩大该车型潜在受众全体,对其中影响成本与周期不大的TOP30问题进行即时整改,其他影响较大的改动在中期改款上考虑体现。由于该产品在原有的开发策略下已经定型投产,马上进行大幅度的改动对原有的模具、工装等造成巨大的浪费,最终公司决定进行小成本、短周期项目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该车型的静态感知质量水平,提升市场对越野产品颜值的认知。而且经过此次感知质量对标研究,量化的体现了和竞品差距的维度和程度,为追赶竞品以致在某些维度上如储物空间实现对竞品的赶超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后续继续深度介入该车型中期改款项目,从静态感知质量目标设定、CAS评价提前消除潜在缺陷到EP样车达标性复评,全流程应用这一新型评价体系,为全面提升下一代产品的颜值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随着国内汽车用户的日渐成熟,静态感知量将会是顾客购车时越来越看重的因素。借助静态感知质量评价系统,企业能较为准确、直观地认识到本品整体静态感知质量水平,尤其是能量化的对比出在市场中的水平等级以及具体哪一方面存在差距,对有针对性的进行感知质量提升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晓晨,张志威,李晓艳,等.基于角度传感器感知的静态智能随动前照灯系统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7):58.

[2]张世晓.静态感知质量在汽车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1):58-61.

[3]田少华,侯爽.针对静态感知系统的坐标系改进设计[J].激光与红外,2016,46(3):313-316.

[4]雷涛.面向车联网的车载信息实时感知与交互方法[D].长安大学,2016.

作者:谢全广 单位: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