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质量论文:学校人才质量评价的导向机制思索

时间:2022-01-31 03:58:28

学校质量论文:学校人才质量评价的导向机制思索

本文作者:潘一山工作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

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瓶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应发生较大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国内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出现了“4+3”“4+2”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等,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方面仍然没有找到突破口。在这一背景下,2010年,为了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向深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学校开始在国内率先实施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联动式的工学交替合作教育新模式。一学年实行三学期制,两个学习学期一个工作学期。学生在暑假工作学期,到企事业单位提供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以一定的实践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结合岗位工作,完成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任务而进行工作性学习,达到加深理解专业理论与知识运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目的,实现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合作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扭转教育发展结果与目标存在反差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这一目标的突破口,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这项改革具有市场属性,需要取得社会的支持,与以往的教育形式相比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付出更多的努力,甚至会增加一些办学成本。为了保障这种教育模式的健康发展,学校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重视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符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开展合作教育,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合作教育,学生能力得到锻炼;合作教育岗位征集到位;参加合作教育学生数有保障。”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指标,保障了合作教育的顺利开展。学校首先修订了教学计划,改革寒暑假制度,寒假缩短,加长暑假工作学期,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进行整合。其次积极征集合作教育岗位,学校利用董事单位、校友等资源,到企业找带薪工作岗位向学生,学生申请到企业带薪工作。通过学习学期和工作学期的交替,实现学术学习与实践经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工作学期有1800余名学生、2012年工作学期有3800余名学生取得“合作教育”学分。引导师资队伍建设两手抓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是教学工作的主导,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都进一步得到优化,但是由于地缘弱势等因素,高层次人才引进成为一个难点,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在国内乃至国际缺少话语权。另一方面,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近几年引进青年教师比例较大,尽管这些青年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但是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策略、方法的知识却十分有限,因此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提高问题成为又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学校实施两手抓的策略,并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中强化引导功能,专门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强调:“积极培养或引进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百千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部级创新团队、教育部优秀人才、攀登学者、海外高端人才。每引进1名相当部级优秀人才计10分、1名相当省部级优秀人才计5分。”学校作为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在制定符合学校长远发展规划时,制定了具有前瞻性的高层次人才储备战略。依托辽宁省给予的特殊政策,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资源,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并制定倾斜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学习机制与考核机制,以提高高层次人才知识层次,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1]。2011年,有1000多名博士毕业生向学校投递求职简历;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现已有双聘院士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2人。学校计划再投入1.5亿元,继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以能力和业绩为基础,从政策、制度、待遇等方面入手,坚持柔性与刚性并重,突破束缚学校发展的人才瓶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强调:“围绕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技能做好新引进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完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制定中长期培养提高计划。完善中青年教师实践进修计划。授课教师资格审查。”并在这些方面给予较大的权重,进一步引导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人事处出台具体办法,如站好讲台、攻读学位、青年基金、团队组织等;科技处制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培育计划;学校设立博士论文出版基金;实施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尤其是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定期到企业参与工程实践,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引导教学能力建设落实到基层很多教师讲课能力很强,但这只是教学能力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包括课堂组织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目前,高校中很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原有的很好的基本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教案评比等大多都取消了,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测评体系中,把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放在教学基本建设的第一位,规定:积极组织开展教研室(系、所)教学研讨活动,发挥其基础和主体作用。制定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规范与管理考核办法。强调业务学习、教研室集体备课、观摩教学、教学心得报告会、教案展览等教研形式,提高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每年在进行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效果奖评选的基础上,开展一次校青年名师评选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学期教学明星评选活动;组织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学校通过完善师资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注重教师自主发展;激活教研室制度,提高教研室负责人的待遇,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的交流,共同提高教研室工作的效能。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列为教师考核、评价的内容之一;开展老中青教师传帮带活动,注重优秀教学方法的传承;对授课教师资格进行审查。经过努力,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提高,得到学生好评,现有9名辽宁省教学名师。引导科研促进教学制度化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因为高水平的教学往往是反思性教学,而反思性教学必然依赖于科学研究。教师通过科研,将科研工作的新进展、科研思想和创新思维融入教学中来,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更加贴近前沿,也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渐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逐步形成了高素质创新人才所必需的创新精神[2]。为了加大科研促进教学的引导作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科技工作测评体系、教学工作测评体系和学生工作考测评体系中,都有对科研促进教学的要求:“鼓励教师科研为教学服务,与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相结合,要求每一名在岗教授、副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原则上每一年至少提出一项适合大学生科研训练的项目,至少接受一名大学生承担该项目的研究。”“毕业设计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情况结合实际,结合科研课题,结合合作教育实习单位需求,一人一题。”“制定研究生助课细则和研究生与本科生科技学术互动管理办法”等。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实现科技发展方式三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由个体向团队转变,改变过去“导师+学生”的个体户形式;第二个转变是由单学科向多学科转变,形成团队作战、集群研发;第三个转变是由书本向现场转变,从企业科技需求入手搞科研。还从学校层面、学院层面组织队伍到企业找项目、调研科研需求,市场调研科技信息暨校基金项目申报指南。近几年,学校的科研经费倍增,基金项目倍增,通过科研,教师开阔视野、立足前沿,不仅提高了科研能力,而且提高了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运行模式

明确目标任务,个性目标与共性目标结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为考核而考核”,因此,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分解到各单位的目标任务,再根据目标任务进行考核,使考核工作有依据、重过程、见实效。学校从2009年开始,实行签订目标任务书制度,各二级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根据自己的工作分工和工作职责,制定本单位的目标任务,学校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年度总体工作规划,根据各单位提出的目标任务与之签定目标任务书,年终听取各单位完成情况汇报。这个制度实行两年后,为了更好地监督考核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学校开始研究制定包括九方面内容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既来源于目标任务又是制定目标任务的导向,还是各单位工作过程的导向。在制定目标任务时,注重个性目标与共性目标的结合。一所高校是由众多的内部组织单元和成员组成的,要将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分解到各个组织单元和每个成员各自不同的目标,要注意分清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3]。由于学校内部的组织单元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单位和机关直属部门,目标体系可分为教学科研单位工作目标体系与机关直属单位工作目标体系。对于同一个单位的目标任务,学校规定要有超挑战目标、挑战目标和一般目标。超挑战目标和挑战目标属于个性目标,涉及各自不同的任务与角色;一般目标为共性目标,它们具有共同之处,能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参数评判。制定个性目标与共性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任务,即考虑了工作的规律性和整体性,又照顾到了不同部门的工作特点。全校广泛参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学校始终坚持用正确的目标引导整个考核系统的构建和实施。首先组织各部门通过全员讨论形成本单位的目标任务,学校层面要听取各单位的汇报,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反馈给基层单位最后确定目标任务书。在研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参考近几年目标任务书的内容和完成情况,同时注意创造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使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难度适中,即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又不会感到遥不可及。制定指标体系过程中,共组织召开10余次研讨会,参会人员包括校领导、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普通教师、教学研究人员等,这些人员根据自己的教学管理实践、教学工作实践和教学研究实践,分别从不同侧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将这些意见和建议综合分析后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更具说服力。各类型研讨会的召开也是对指标体系的宣传过程,使各部门甚至每位教师都知道该做什么,遇到事情该怎么做,如果不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顺畅进行。加强沟通交流,过程评价与结果反馈结合考核应该是主客体持续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不仅包括信息的交流,还包括情感、思想、态度、观点的交流[4]。考核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一方面由于基层单位担负着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各单位、各学科的情况又千差万别,在考核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不同的过程与结果,学校要宏观掌握每个单位的情况,避免产生片面的结果;另一方面学校要及时将考核结果予以反馈,与部门领导一起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成绩要坚持下来,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和弥补。学校在年终考核结束后,都要和每一个单位进行沟通,听取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完善下一年度的考核工作。还要召开相关协调会,及时解决考核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这样上上下下的持续沟通过程,使考核工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是要加强分类指导,充分考虑不同单位、不同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二是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借助网络信息化手段,尽量减少考核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增加了考核的公正性;三是建立评价长效机制,实现学校长远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相协调,使考核工作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