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时间:2022-03-20 08:38:12

集团化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研究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利润是企业生存的保障,质量与利润必须并举。做好质量管理是确保混凝土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同时在创造利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公司在质量信息化技术方面的应用探索和笔者多年在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一些实际经验,谈谈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加强集团化混凝土企业总部级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1传统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集团化运营的大型多站点的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日常原材料、混凝土出厂质量检测由生产基地负责实施。在利润考核、质量考核双控情况下,必须保证在质量受控的前提下,针对性地优化成本,这需要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并且数据需及时、系统地传递到需要的部门,传统混凝土企业往往难以做到以上几点,在质量管理中往往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1.1检测数据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传统的管理模式下,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客观、真实性较低。无有效的监控手段情况下,数据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排除个别人员职业素质较差为减少工作量、规避考核等因素,容易导致数据造假。这样造成我们需要真实数据的管理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质量失控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2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繁琐。过去一般数据大多采用纸质原始记录的方式,通过人工进行统计分析,工作量非常大,不方便分门别类地开展统计分析。即便部分数据采用EXCEL等软件技术进行处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强度,但在分析过程中原始数据的可追溯性、获得便捷性上仍存在较大缺陷,不利于做出基于原始的真实数据地更详尽分析。1.3质量控制过程无法有效监控、监督管理难度大。通常,混凝土企业的质量过程监控主要通过现场巡视、检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检查的效率和效果均欠佳。作为总部级的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受层层传递递减的影响,往往不能及时地得到最真实的信息。从而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难度大。

2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的大中型企业均已采取信息化手段对其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生产计划等进行管控,ERP技术应用已比较成熟。但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可优化的空间:质量信息化需达到入场材料质量的可追溯;材料检测数据、混凝土出厂检测真实有效且能及时传递;生产过程计量控制可控;运输泵送过程可监督;技术资料的全过程真实受控,尽量降低人为主观因素造成的管理真空和漏洞;等等。

3信息化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笔者所在企业拥有混凝土生产基地达10个,分布于重庆市的主城各区及郊县。除了各生产基地履行质量主体责任外,总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亦会对其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采用传统的现场巡查、检查资料等方式开展监督管理工作难度极大,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效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公司尤其重视开发挖掘、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加强质量管理和提升质量管理效果的应用探索。各生产基地信息化系统接入公司总部系统,总部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可实时对各生产车间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管理。3.1质量控制关键点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安装。对搅拌站原材料从入场地磅、料仓,搅拌楼到试验室等质量控制关键点均全程安装了视频监控,确保流程监控无死角(图1,图2),实现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和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可追溯性。3.2配合比管理系统。混凝土生产配合比录入、审核调整、发放与查询均通过管理系统进行,避免配合比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有效保障了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图3-图5)。3.3原材料入场质量监控。(1)集管中心系统(图6):采用类似ETC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原材料车辆入场均由系统自动识别车号、厂家、材料类别等信息。结合物料卡刷卡,材料小票自动照相留底等方式,确认物料的一致性。(2)骨料入场全程视频监控,系统根据库存情况,自动提示车辆对应入库。(3)入场抽样自动控制:以往材料入场取样、检测的频率均通过人工掌握,随意性很大。通过增加入场抽样自动控制功能,系统根据入场材料累计的数量,对入场原材料按照系统设置的规则,实现自动提示取样、留样,有效避免了漏取、少取样等情况的发生。3.4粉料防打错系统。水泥、粉煤灰等粉体材料入场采取传统人工收料方式容易出现入错罐体,导致质量问题的发生。我司采用自行研发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粉料防打错系统能有效避免以上人为打开仓门而可能产生的过失性错误,有效控制打料的准确性。粉体材料入场时,在吹灰口采用刷卡识别的方式,当入场材料与罐体装载材料一致性得到识别确认后,系统会自动开启锁闭装置,此时材料方可入罐;反之,材料不能入罐。3.5智能调度系统。(图7)(1)抽样系统:根据规则自动提示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强制抽样,未完成抽样,混凝土车不能打票出站,确保了混凝土取样严格按照要求频率进行。系统打印信息单,试件编号唯一。(2)系统集成GPS,可对混凝土运时、浇筑现场出现车辆堆积等情况进行监控,异常情况报警提醒处理。(3)材料称量控制:监测工控系统材料称量过程,计量误差异常进行提醒,未经处理不符合要求不能打印小票,能有效保证出厂混凝土质量。(4)发货计量复称:既是控制量差又是对计量进行再次复核,对出站混凝土实现车车过磅,保证供应客户混凝土数量足量,不短斤少两,做到诚信经营。3.6拌台功率侦测系统。控制操作工含水率修改范围,并采集含水率数据。3.7工控生产系统。系统采集搅拌过程的功率,根据功率推算坍落度,减小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并提高其工作质量,实现坍落度控制稳定性。3.8质量管理系统。(1)标养室温湿度监测: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发展至关重要,试验室取得的强度数据必须要能真实地反映混凝土本身的质量,以起到对混凝土生产的指导作用,本系统能自动采集标养室温湿度,当温湿度异常时及时报警,提醒对养护设备进行维护处理。(2)原材料检测数据直接录入系统,便于各站点查找、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和总部的监督管理工作。(3)混凝土抗压强度自动上传系统:各生产车间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防止弄虚作假以及检验数据自动采集,并与公司质量管理系统联网,实现检验数据实时自动上传,确保数据的真实性。(4)质量数据告警、评定、分析系统:根据规则自动分析数据,并对异常情况自动提示告警。3.9技术质量智能分析。(1)原材料检测分析根据检测数据自动生成原材料检测报告,降低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数据可信度。(2)骨料合成级配曲线数据分析自动调用近期砂、石筛分数据,配合比砂、石搭配比例,标准级配合成上下限位数据,分析施工配合比骨料级配合理程度,设置砂石搭配比例模拟调整功能,技术人员可以较快捷和直观判定现使用的配合比砂石搭配合理程度,选择最合理搭配比例,从而将试验检测数据应用于实际生产指导。(3)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分析对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指标统计分析并绘制变化走势图以及原材料的实时价格变化走势图。(4)原材料合格率统计分析对原材料合格率统计分析,实时反映原材料质量波动情况。(5)分部工程统计评定分析提供查询、导出功能,对上传的强度数据进行统计评定分析,出具合格证。3.10校称记录自动上传系统。混凝土企业校称大多采取设备部门校称,技术部门监督的方式,要抽查校称情况只能通过纸质记录,通常难以确保是否严格按照规定频率进行了校秤,其数据真实性更是无法查证。我们通过增加、改造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了校称记录自动上传,确保了校称过程数据的真实性和计量准确性;数据均上传到系统,更便于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3.11外加剂自动校称装置。确保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外加剂计量不允许出现大的偏差,为此我们安装了外加剂自动校准装置,每日交接班均需对外加剂称进行校核,避免累计误差的发生。3.12基于物联网的泵送验证与监控系统。(1)过去,混凝土公司偶尔会出现驾驶员走错工地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施工部位要求不一致情况。笔者所在公司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泵送验证系统(图8)。通过驾驶员刷卡验证,确保车与泵匹配,出现错误时报警并短信提醒,能有效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同时,增加超时运输报警、罐车离泵距离等明细查询功能。(2)对于有网络覆盖的现场,提供基于云网络的泵送视频监控(图9)。在生产基地可以实时查看泵送现场的情况,避免了因信息沟通不畅而无法及时掌握现场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情况。

4结语

在集团化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有效节约传统质量管控模式中消耗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更在于能极大程度确保数据真实性、有效性,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在建筑市场处于低迷期的当前,混凝土企业要求生存、图发展,在求变自强的众多途径中,要提高企业竞争力,综合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不失为一条有效的可行之路。质量信息化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技术,是大势所趋,在目前的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秉京.混凝土技术[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13.

[2]唐凌遥.企业信息化———企业架构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

作者:彭育 石敦祥 单位: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