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6篇

时间:2022-07-22 02:43:5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论文6篇

第一篇

1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着力培植知名品牌

在现已获得的大白菜、架豆、马铃薯、半夏、线麻子5个无公害产品和辣椒、西瓜、番茄3个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三品”认证步伐,努力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覆盖面。在稳固产品认证步伐、加强认证产品质量管理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名牌战略,扩大名牌效应,逐步实现清水县主要农产品达到有商标、有品牌、有认证的要求。

2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区)建设

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品牌基地为目标,在基础条件好、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产业特色明显、经济效益好的基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核心示范区。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生产抓起,完善从生产、加工、检测、到包装标牌销售一条龙配套机制,并以此带动面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逐步实现全部农业生产基地化、基地标准化、产品品牌化。

3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力度

大力发展和扶持一批有实力、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在标准化生产中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者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形成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产业化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化,基地管理的标准化。

4完善质量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控能力

加快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建设进度,加强监测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积极改善乡级监管机构工作条件,完善工作手段,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确保监管工作真正开展起来。同时,要加强农产品基地、区域性批发市场、龙头企业的自检、抽查等工作,重点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加强对农业环境、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的例行监测,完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方案,加大监测频次和数量,扩大抽查范围,重点要突出对生产基地(企业、合作社)及收贮运环节的执法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检打联动,对监督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及时依法查处,做到抽检一个产品、规范一个企业。

5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农资市场

要紧紧围绕“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宣传教育与严管重罚相结合,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减少坑农、害农现象发生,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对县城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等门店进行专项整治的同时,利用乡镇逢集日,对流动商贩、游商活跃区进行重点检查。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对集市所在地的经销门店进行突击检查,督促农资经营单位建立购销台帐,承诺质量安全,指导科学用药。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信息全部进行登记,建立生产经营档案,不断推动农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向规范化发展。

6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长效机制

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主线,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建设为载体,以农产品生产、收购、储存、运输环节为监管重点,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规范生产过程管理,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开展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逐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及市场销售等环节,建立比较完整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产品表示管理制度,探索创建科学、高效、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全县人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7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册和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平台,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广大消费者、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并通过报道专项整治和执法行动工作成效,曝光典型案件,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良好氛围;深入农贸市场、农资企业、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发放无公害栽培技术资料,开展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农资经销商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作者:陈建建 单位:甘肃省清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

第二篇

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1.1经营分散,生产效益低和监管困难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以家庭式的生产为主,这种生产最不利的因素就是表现在生产效益低、规模小,缺少专业组织管理和监管质量安全困难的特点。例如,在家庭式生产过程中,对农药化肥的投入量都是以个人的判断为主,缺少科学合理的安排,更有一些商家在生产过程中伪造假证、降低实际重量、使用文字游戏误导消费者等等。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得不到统一,不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必然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大打折扣,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

1.2农产品检测体系不全,农业部门机构设置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保障区域内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但是,在对农产品检测过程中,一些省、市级检测机构并没有全过程的对农产品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进行监控检测,大部分是依赖县(区)级或自行检测机构进行质量安全检测。而县(区)级或自行检测机构在质量安全检测上的建设普遍滞后,存在检测设备不完全、检测水平低、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农产品安全质量监管涉及的部门非常多,但是这些部门在监管时经常会出现职能交叉,缺少监管权。甚至还有一些地区检测机构形同虚设,为了经济效益,对生产和销售环节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3社会监督力度不足,不够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

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比较较薄弱。在生产过程中,传统生产作业观念根深蒂固,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缺少自我约束观念和保证食品安全意识,只追求高产量,而忽视质量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全的市场机制、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平衡,农产品生产过程不能够科学合理的施肥、用药和标准化生产。由于生产时缺乏相应的科学知识,盲目用药,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破坏环境,而且不能够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在消费环节上,消费者和媒体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能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

2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2.1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

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要不断为农产品的各个渠道把好关,让每一位经营者、生产者、政府各个部门都要担负起各自的法律责任。如果出现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工作失误和漏洞时,要不断改正和对相关责任人严厉查处,通过法律途径来保证农产品安全,间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要直接提高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打破传统的生产方式,引入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将各种相关的农产品与种植户结合在一起,引入市场调节机制,规范化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竞争力,保护农产品质量。相关的农产品技术服务公司也可以和种植户开展合作模式,帮助提高种植技术和保障质量,经销商也可以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让消费者更加清楚的知道相关农产品的质量,建立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

2.2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和行政监管

为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应该明确各行政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和行政执法监管范围,不断整合个交叉部门的监管误区,使农产品生产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监管。我们不仅可以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联合农、工、商各个部门,加强协调,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损耗。针对农产品的检测体系,要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和检测设备、健全检测队伍等,保证检测的权威性、科学性,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2.3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与宣传,保证生产质量

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不能够停留在口头上,要有实际行动来保证质量安全。针对农产品生产种植户可能没有拥有足够的科学知识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多重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生产,帮助种植户提高种植技术,做到提高产量的同时不会降低质量安全,实现农产品安全有效的管理。积极争取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督和宣传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断提高种植户、经销商、消费者等的质量安全意识,减少以个人小利损害大家共同利益,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打造一流的农产品服务,努力开拓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与监管工作新局面。

3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千家万户,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要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经验进行借鉴,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作者:阿衣古力托合孙 单位:新疆阿克苏阿瓦提县农业检验检测中心

第三篇

1存在的制约因素

1.1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1.1.1农田耕作粗放

以周至县尚村镇神灵寺村为例,全村3800人,3950亩耕地,以粮食种植为主。村上主导产业沙石运输,成为家庭主要收入渠道。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效益不明显、粮食价格低,因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投资少、管理粗放、产出率低。村里常年在外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1000多人,在家务农的中老年人和留守妇女占绝大多数,由于受体力和精力限制,加之缺乏现代农机具操作和现代种植技术,机送农家肥已很少见,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剂、农药使得耕作浅层化、土壤毒素化、土地板结化问题已十分突出,粮食产量受到很大影响,种植效益较差,直接影响产量的大幅提升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1.2生产经营分散,标准化水平低,市场准入制度很难

实施以“入市验证、无证抽检、信息公示、安全承诺、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为基本制度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道重要关卡。然而,就周至县的现状来说,市场准入制度的全面实施存在困难。一是管理对象多,农业生产仍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经营者数量众多。二是管理范围大,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源头难以溯及。三是优劣农产品混同经营,价格等同现象普遍,不利于形成优质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能调动农民生产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四是农户缺乏组织观念,缺乏专业化素质,农业标准化实现难度较大,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

1.2农民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生产经营者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淡薄,违规经营使用禁用农药的现象在有些地方依然存在,加之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不挂钩,容易出现违规用药行为。农民用药主要考虑三点,第一是效益,投入产出合不合理;第二是效果,管不管用;第三是成本,便不便宜。因此偏爱和习惯使用一些高效、价廉的高毒药物甚至禁用药物,给质量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1.3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周至县因受其他方面因素制约没有完善农业执法机构,农业执法工作主要依托系统内农技、畜牧、农机等单位承担,存在执法职能不全、人员不足、设备不齐等问题,不能很好地适应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周至县乡镇监管机构普遍存在“检测人员不稳定、缺经费、缺手段”等现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弱化,检测检验手段落后。周至县农检中心现有干部职工14人,中级以上职称的不到一半,专职检验技术人员只有4人。对气相和液相等大型仪器来说,一是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二是人员数量少,限制了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目前的检测只停留在农药残留检测和畜产品感官检查上,这种状况不改变,很难适应依法监管的新要求。

2解决的办法

2.1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政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

2.1.1完善土地承包和流转政策农业的出路和可持续发展在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要实现农业生态化、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是一条出路,要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和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为土地流入方、流出方搭建桥梁提供服务,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让留家种田的农民有更多的田可种,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1.2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如果不解决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问题,标准化、规模化就无从谈起,必须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通过组织化来保证质量安全。

2.2进一步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新机制

2.2.1提高农民进行“三品一标”认证的积极性

要提高农民进行“三品一标”认证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三品一标”的宣传。二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农村生产经营分散,标准化水平低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有效的市场准入准出机制,强化产地市场,做到逢进必检,逢出必检,确保一方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抽检力度和农产品质量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加大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批市场知名度高和影响力大的农产品品牌,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品牌的效益和优势。

2.2.2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真正让农民群众从思想上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

2.2.3充分发挥“三品一标”的示范引领作用

证前审查、证后监管、退出机制三管齐下,全面规范生产经营者的农业生产过程,确保认证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创业,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作用,通过企业加农户加基地,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国家和省市下达的农业项目,凡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产品质量水平要不低于无公害标准,达不到无公害质量水平的,实行一票否决。

2.3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责任人的处罚力度

一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列入县、乡两级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建设,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农业综合执法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4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县农检中心+镇监管站+基层检测点+村级监管员”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建立职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加快县农检中心质检机构建设,资金和人员要向县一级检测机构倾斜。依托现有的检测力量和资源,落实市县配套资金等措施,积极争取化验室计量认证和资质认可。其次,积极推进基层监管站规范化管理运行。从宣传培训、监管巡查、检验监测、制度、档案管理等方面对乡镇监管站进行规范要求。

2.5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制度,认真落实养殖档案记录和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畜禽免疫、畜禽标识和疫情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动物入场、动物产品出场登记制度。建立健全产地检疫制度,严格开展产地检疫。继续完善周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信息平台,探索新的追溯工作方法。依法加强农产品包装管理,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包装销售的产品进行明确标注,推广先进标识技术,提高产品标识率,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作者:罗双霞 任选锋 罗晓春 单位:周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周至县农业局 周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四篇

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农产品质量水平不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者过分追求数量的增长而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导致了该地区农产品质量水平普遍不高。此外,永胜县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少、档次低、经营规模较小。在实行三品认证制度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之后,该地区的很多农产品因为不符合要求而不能进入大市场。

1.2监管监测设备落后,全程监督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永胜县已经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配备了检测仪器,并集中培训了专业操作人员开展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检测设备比较落后,导致了监测的范围过于狭窄,只能检测水果和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等指标,这些检测结果比较不规范,科学性不高,导致了监测结果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同时由于检测结果不科学和不具备法律效率,导致了检测机构不能将检测的结果向社会公布。

1.3农产品污染源多,增加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难度

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的好坏,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的种苗以及种子、化肥等产品质量的好坏,农产品生产的过程,加工的流程,市场上流通消费等环节均有可能对农产品造成一次或者多次污染,由于农产品污染环节种类比较多,增加了农产品安全生产监测和管理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1.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难度大,执法体系不完善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难度较高的工作。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卫生机构、植保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环节比较复杂,各个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分工不明晰,导致了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比较困难,解决问题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此外,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执法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目前永胜县的实际财政情况下,监督管理费用严重不足,导致了法规体系建设不能很好的开展下去。

2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管理的对策

2.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安全意识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建设,从已经开通建设的农业信息网络入手,在本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政策法规等栏目中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教育,积极地将本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和成效进行宣传。并利用集市、农产品市场采用多种宣传教育形式,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了解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2做好农产品源头监测管理,加强对产地环境的管理

全面贯彻和实施国家制定的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从源头抓起,净化永胜县农产品经营市场。在开闸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好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建设;其次,严厉查处随意向农产品生产地排放和倾倒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固体和气体有害物资;再次,指导农民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防止过量使用对农产品造成严重的污染;最后,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对永胜县农产品市场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全面的检查,杜绝使用高残留、高毒的农药,避免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过量的化肥,避免在使用饲料过程中向其中添加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的物质。

2.3监督农产品生产过程,提高农产品的安全生产质量

当前各个地区甚至是国际间的农业竞争主要是农产品的竞争,构成农产品竞争优势的因素主要有4个,一个是质量,一个是价格,一个服务,还有一个就是特色。因此,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想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必须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严格按照相应的生产标准开展农业生产,切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优质的农产品为发展的主线,优先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发展规模,树立自己的品牌,率先进入到大市场中,采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积极引进无公害生产技术,从而带动整个地区农产品产业的发展。

2.4做好质量检测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安全检测的质量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设备,将永胜县的农业质量监测机构和实验室进行全面的整合,逐步建成以县级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为主体,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以及主要农产品市场网点的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测体系,此外,在建设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过程中,还要加大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需要提高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检能力,切实提高农产品监督检测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

2.5加强认证激励机制建设,加强永胜县三品认证的进程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的关键工作就是要做好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过程。在农产品三品认证过程中需要生产企业加快发展步伐,政府部门应该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永胜县三品认证进程加速发展。

作者:史永琼 单位:云南省永胜县农业局农村能源环保监测站

第五篇

1昌吉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建设

2011年7月2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结合实际制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昌吉市也制定了《昌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暂行),其中第3章第25条规定:应逐步建立、健全市、乡2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乡镇在涉农站所设监测站,做好本辖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近年来昌吉市的9个乡镇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7个乡镇均将此项工作纳入乡镇年度考核,健全机构,配备快速检测仪器。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各自辖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指导种植户合理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定期做好农产品上市之前的抽检等工作。

2昌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成效

2.1监管能力有所提升

2011年以来,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加大对乡镇检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每年开办1次技术培训班,保证检测人员能够独立完成各项检测工作。除此以外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积极参加自治区农业厅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基层检测及监管人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及监管能力。

2.2监管制度逐步完善

2014年以来,昌吉市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又提出了新的制度要求,明确要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承担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巡查检查、快速检测、应急处置等5项任务,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产地准出、安全监测4个关键环节的监管工作。

2.3监管效果日显改善

通过近年来的有力监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呈现稳定向好的态势。昌吉市佃坝镇、滨湖镇等作为昌吉市及周边地区的蔬菜生产基地,大西渠镇、三工镇作为葡萄、西瓜等水果生产基地,榆树沟镇作为加工番茄生产基地,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及时对辖区的上市蔬菜水果进行农残快速检测。自2011~2014年未出现过质量安全事件。

3存在的问题

3.1生产者自身特点

生产者自身的特征是“生产者文化水平低”,这是监管中最大的困难,另外“生产主体多”和“生产者积极性不高”也是比较重要的困难;这些特征为生产档案的建设以及安全控制标准的推广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2监管人员特点

昌吉市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是在农技推广站的基础上建立的,监管人员身兼数职,自身精力有限也是监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

3.3检测能力有限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以定性检测为主,检测能力有限;监管人员也是以兼职为主,队伍稳定性不够;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不足,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不高。

4加强昌吉市基层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对策

4.1加强考核,落实属地责任

健全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以绩效考核推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设立村级监管员,以村为单元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基层监管工作。

4.2加强宣传,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

在农业技术服务及农机推广工作过程中,印制彩色宣传单,张贴禁用及限用农药名录等方式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让生产者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3加强监管人员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基层检测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监管技能,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

4.4加强经费保障

各乡镇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资金支持,应将每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张照红 殷慧龄 翟银成 薛芳 单位:昌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第六篇

一、对农药实行准入制

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农药等违禁品,一旦发现使用违禁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将重拳打击,严肃处理。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对典型的案例,加大曝光力度,让全民警觉,提高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三、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农产品生产者社会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使用高毒农药,造成农产品不安全。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研究部门应通过各种会议、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对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要大力推进国家农产品的标准化战略,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让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以农业标准化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潍坊市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引进和制定农业标准600多项,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35万亩,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1653个,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五、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产业化

要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农场、新型食品加工厂。目前,潍坊市已构建起以粮食、蔬菜、畜禽、果品、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为主导,以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常用耕地1010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形成了优质瓜菜、果品、苗木、花卉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达到530万亩,年产瓜菜1200多万吨;全市具有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100多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目前,潍坊市现代示范园区已达到806处,拥有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现代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基地、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各一处。农产品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六、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达不到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未经检测就能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给农产品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该制度完善后,一些不合格农产品受到“准出”与“准入”的双层检查,就很难进入市场了。

七、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建成市、县、乡、市场(基地、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检测机构应定期对主要生产地的土壤、水源、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建立检测档案;对产地→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进行定期抽检。

八、鼓励品牌农业的发展

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通过品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九、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收入,对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多使用生物农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党和各级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作者:王炳太 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