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分析

时间:2022-11-07 02:26:51

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分析

摘要:龚廷贤医学思想的形成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认为“仁”即“王道”,主张“王道”行医,精勤不倦,博施济众;推崇“王道”医方,如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避免使用猛烈峻攻之药;采用诸家“王道”,反对攻邪治法,注重固护元气。文献引用:张治国,李景远,刘理想.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探析[J].中医学报,2017,32(11):2124-2126.

关键词:龚廷贤;儒家思想;“仁”;“王道”;中医理论

龚廷贤,字子才,生于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卒于明万历47年(公元1619年)。江西金溪人,曾隐居金溪县云林山中,故别号“云林山人”,明代著名医家,著有《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书。龚氏从医7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精通内、外、妇、儿各科,对各科临床病证的论治,理精方博,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其创制的方剂尤为后人所称颂与传承,如乌鸡白凤丸、清上蠲痛汤、高枕无忧散、温清饮等至今仍常用于临床各科。其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通过其著作或弟子传承,对后世影响颇大,对日本汉方医学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龚廷贤早年习文从科举之业,也与当时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企望能够走仕途之路,光耀门庭,“将有志南溟,效用廊庙,以大究厥施”,然而却“数奇不第”,科举之路受挫,“遂缵父业,精于医”。虽以医为业,但儒家思想对龚廷贤亦有较大影响。本文从儒家“王道”思想出发,探讨“王道”思想在龚廷贤医学思想中的体现。

1主张“王道”行医

儒家主张以“仁”治理天下,称之为“王道”,是与“霸道”相对而言。儒与医关系密切,可谓医道即儒道,后世有“儒医”之称。与龚廷贤同一时代的医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医家十要》中曾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业,或内或外,勤读古书,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得之于心,应之于手,临证时自无差谬[1]。”陈实功所谓“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业”,是说作为医者必须具备“仁”心,才能精勤不倦地钻研医道,才能在临证时得心应手。龚廷贤对此讲得更为明确,他在《万病回春》“医家十要”中说:“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二通儒道,儒医世宝,道理贵明,群书当考[2]。”亦即,通儒道,明仁义,方能存“仁”心而博施济众。龚廷贤也常以“儒医”自命,自少年时即“诵爱物济人之句,不胜神往”,成为名医后著医书立说,如其在《济世全书•自序》中所言:“予将借医国之书而展其济世之心,故书成而世世共跻予之愿也[3]。”在疾病治疗方面,龚廷贤颇为推崇“王道”,这与他自幼受其父龚信及当时众医家的影响有关。他在《种杏仙方•序》中说:“顾霸之效也,诡驳之宜。而王谓易简,曷以也,医恶是类乎。余自髫龀,席箕裘业,从家大人医寓中,家大人辄以霸禁,比长客壶京肆,稍见俞诸大方,若蒋定西、高使相、刘秋堂诸老,佥以王道医,交口称矣[4]。”

2推崇“王道”医方

龚廷贤在《种杏仙方•凡例》中,对于录用之方的选方原则加以说明,其中一条即是对“王道”之方的选录。其云:“方皆出王道者录之。其猛烈峻攻之药,虽有起死之功,不无偏胜之患,不善用者,无益而有损,故未敢录也[4]。”在《寿世保元》《万病回春》等书中,常见龚廷贤对“王道”之方的推崇。如《寿世保元》关于“鼓胀”的诊治,在论及六君子汤方时说:“一论脾虚鼓胀,手足倦怠短气,溏泄者。此调治胀满王道之药,久病虚弱之人,宜服六君子汤[5]。”关于“水肿”的诊治,在列出一系列方剂后加按语说:“右诸方治肿胀属虚,皆宜用此王道之剂,病者苦其肿胀难堪,予令朝服丸药,夕服汤药,或三朝五日,间服蟠桃丸,或石干散一服,谓之下棋打劫而治,病者暂摅一时之宽,医者一补一攻,亦善治之良法也[5]。”“胀满”一般认为是由于气机壅滞于腹内,应难于补,而用理气疏导之法,但龚廷贤却不这么认为,他在《古今医鉴•胀满》中说:“俗谓气无补法者,以其痞满壅塞,似难于补。不思正气虚而不能营运,邪气着而不出,所以为病。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气虚不补,何由以行?且此病之起,固非一年,根深势笃,欲取速效,自求祸耳。知王道者,可以语此。其或受病之浅,脾胃尚壮,积滞不固者,惟可略疏导,若以峻攻之策,吾不敢也[6]。”气虚不补,气何以运行,胀满何以解除,在龚廷贤看来还是应用王道之方以补来解除胀满之患,可谓“塞因塞用”,即“按经曰:塞因塞用。故用补剂以治胀初服则胀,久服则通。此唯精达经旨者知之,庸医未足道也[5]。”在《寿世保元•补益》中,论述人参膏主治时龚廷贤说:“一论治伤寒汗吐下后,及行倒仓法吐下后,与诸症用攻击之过,以至元气耗惫,用此补之。韩飞霞曰: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在论述太和丸主治时说:“饮食劳役,所关非细。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劳役过度,耗散元气。脾胃损伤,元气衰剧,乃成内伤,诸病难治。保合太和,预防无虑,大补诸虚,再进饮食。清痰降火,解郁消滞,养气健脾,王道之剂。不问老幼男女通治[5]。”在《寿世保元•老人》中,论述阳春白雪糕功用时龚廷贤说:“凡年老之人,当以养元气健脾胃为主,每日三餐,不可缺此糕也。王道之品,最益老人[5]。”《寿世保元•诸疳》中论述肥儿丸功用时载:“一论消疳化积,磨癖清热,伐肝补脾,进食杀虫,润肌肤,养元气,真王道也[5]。”《寿世保元•劳瘵》论述调元百补膏功用时载:“一论此膏能治五劳七伤,诸虚劳极,元气虚损,脾胃亏弱,养血和中,宁嗽化痰,退热定喘,止泻除渴,真王道之剂也[5]。”《寿世保元•伤食》中,以五言诗的形式对千金肥儿饼的组成、功效、制作等加以说明。龚廷贤最后言道:“每日二三饼,诸病即安宁。肥儿王道药,价可拟千金[5]。”《万病回春•万金一统述》中,指出调理脾胃之法是“医中之王道”。其云:“节戒饮食者,却病之良方也。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2]。”在该书中还收录了两个以“王道”命名的方剂,如九仙王道糕、王道无忧散。即使对于“痈疽”这样的外科疾病,龚氏亦是强调并推崇“王道”之剂的应用。如他在介绍“千金内托散”主治时说:“治痈疽疮疖,未成者速败,已成者速溃,脓自去,不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用刀针。服药后,疼痛顿解,此药活血匀气,调胃补虚、祛风邪、辟秽气,乃王道之剂。宜多服之大效[2]。”对于十全大补汤“治痈疽溃后,补气血、进饮食,实为切要”,强调“慢不知者无补调养之功,愈后虚证复见,因而转为他病而危剧者多矣”[2]。其推崇“王道”之意不言自明。六味地黄丸、八味丸、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是龚廷贤医书及医案中常见常用的方剂。从这些方剂的应用中,亦可见其治病用药“王道”思想之一斑。

3采用诸家“王道”

对于金元四大家,龚廷贤医书中常引用刘完素、李东垣、朱丹溪的学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而几乎未引用张子和的观点。即使引用,也是作为反面例子来说明自己的学说。如《寿世保元•妇人总论》论及产后病治疗时说:“若子和之法,当行温凉,温热之剂,实所禁也。以余常用和暖之剂,使血得暖以流通,其恶露自尽,故无后患耳。况生产有难易,血气有盛衰,岂可偏执一法,能尽产后无穷之变焉!余每经历新产,月里用温暖治效者十多八九,用温凉治效者百无二三。尝考子和之法,施于月外,蕴热自甚,阴虚潮热往来,当行温凉之剂,故无禁耳,其月里可不慎哉!人之受胎,虽系阳精所得,实赖母血而成,亦若瓜果,赖枝叶所荫也。今妇人于十月而产者,即瓜熟蒂落脱壳之意,虽冒寒暑伤食,调理不宜急迫,随手而愈[5]。”众所周知,张子和以攻邪而著称,是攻下派的宗师,其言“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足言哉”,可谓是运用“霸道”之法集大成者。即使对于产后病,其攻邪之法亦继续使用。如《儒门事亲•产后心风七十一》说:“夫妇人产后心风者,则用调胃承气汤一二两,加当归半两,细锉,用水三四盏,同煎去滓,分作二服,大下三五行则愈。如不愈,三圣散吐之[7]。”《儒门事亲•产后潮热七十三》说:“夫妇人产后一二日,潮热口干,可用新汲水调玉露散;或冰水调服之亦可;或服小柴胡汤加当归及柴胡饮子亦可。慎不可作虚寒治之[7]。”张子和的这些攻邪治法,在龚廷贤看来,属于违背王道的霸道之治。而对于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在龚氏看来,则与张子和截然不同。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中心是“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发挥了《黄帝内经》“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强调胃气作用的思想,认为脾胃运化水谷,是元气的物质源泉,而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百病由生。所以说“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8]。李东垣又非常强调脾胃在人体气机升降中的枢纽作用。他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人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8]。”只有升清降浊,气机正常,身体才会健康。如果脾胃受伤,则百病皆起。在气机升降问题上,李东垣特别强调生长和升发的一面,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才能充沛,生机才能旺盛,阴火才能收敛潜藏。否则,若谷气不升,脾气下流,元气亏乏,生机衰退,阴火即因之上冲而为诸病。因此,在治疗脾胃病上,非常重视升发脾阳,同时也注意到潜降阴火的一面。李东垣这种重元气、护脾胃的理论,被称之为“医之王道”。其弟子罗天益在《脾胃论•后序》中说:“善乎!鲁齐先生之言曰:东垣先生之学,医之王道也!观此书则可见矣[8]”。因此,龚廷贤亦视李东垣为医中王道之家,李东垣重元气、护脾胃的思想,也为龚廷贤所继承与发扬。在其著作中,常引用李东垣学说,且专立“脾胃论”并大量使用李东垣医方,如补中益气汤等。

4结语

在龚廷贤长达70余年的医学生涯中,其不仅宣传“王道”医学,提倡“王道”医学,推崇“王道”医方,而且身体力行,亲身实践“王道”医学,积累了宝贵的医学经验,留下了丰富的“王道”医学方面的医案。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面对如何安全有效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规避中药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等情况,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及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物质生活丰富、人们对养生保健日益重视的今天,龚廷贤王道医学思想及经验也有着广阔应用的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深入发掘。

作者:张治国 李景远 刘理想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参考文献:

[1]陈实功.外科正宗[M].刘中恕,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33-334.

[2]龚廷贤.万病回春[M].朱广仁,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5,494,553-555.

[3]龚廷贤.(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14.

[4]龚廷贤.种杏仙方/鲁府禁方[M].王志洁,点校.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4-5.

[5]龚廷贤.寿世保元[M].鲁兆麟,点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2-128,137-163,273-274,333-335,339-341.

[6]龚信,龚廷贤.古今医鉴[M].万少菊等,点校.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1.

[7]张从正.儒门事亲[M].张更生,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5.

[8]李杲.脾胃论[M].鲁兆麟,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