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

时间:2022-09-28 10:54:31

资产证券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与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逐年增加,但目前还是有由商业银行引导,证券化率低,杠杆率较低的特点。我国的信贷证券化试点于2005年开始实践,金融危机暂停后于2012年重新启动,虽然已经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无论是从发达程度和资产证券化程度来说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进入“十三五”发展时期以来,各层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相继推出资产证券化相关政策和监管制度,推动了资产证券化的试点的开展,2014年实现突破,到2015年发行达6023.4亿元,同比增长84%。

二、资产证券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

作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崭新趋势,它无疑对传统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融资借贷活动产生了全新的影响。CMO、CDO等金融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对风险和收益进行重新匹配,对传统金融工具和手段的流动性进行了充分的补充、资本的杠杆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具有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等功能。以美国为例,资产证券化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目前影子银行的所运用的重要金融工具和产品之一。资产证券化扩大了影子银行的经营范围,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和交易的效率,但同时也给影子银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利用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很好的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促进了业务的扩展和资本的使用效率。例如,目前在影子的业务体系中,民间借贷占了不小的比例,并且为数不少的资金流入了房地产行业,形成了住房贷款这样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部分的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促使这类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向更合理的人群流动。同时资产证券化也有力的丰富影子银行的产品种类,资产证券化的程度高也推动着影子银行规模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由于自身特点和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等特点,资产证券化也为影子银行和金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了挑战。在发展较早、资产证券化程度较高的美国,由于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发起人和管理人利用高利率和杠杆率来活跃市场、丰富资金池,基础资产本事受到流动性的很大影响。影子银行将其打包评级后的资产再出售,也给自身带来了高杠杆、衍生复杂、场外交易等特点。尤其在制度调节下流动性突然紧缩时,资金需求就会更多的转向“资产证券化”后的金融产品和机构,资产证券化带给影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也逐渐显现。同时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影响着标准化后资产的质量,通过影子银行进行流通而被各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所运用。影子银行设置各种结构提高信用评级、杠杆率的过程也放大了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影子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加速了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向表外转移。在影子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通过向传统商业银行进行购买贷款的活动来构建抵押资金池,同时商业银行也借势将自己的信贷资产由表内转移到表外。这样,商业银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监管体系对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从而提高资金周转率、增加放贷金额,增加了信用的创造力。可见资产证券化与影子银行的关系密不可分,是影子银行许多风险的来源之一,并且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体系的稳定性。影子银行不能像商业银行一样进行公共吸收活动的特点也决定它要更多的以来结构化的金融衍生品和有价证券。由此可知,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建设息息相关。基础资产种类不同,也会给资产证券等结构化产品带来大小不同的风险。例如基础资产的贬值或者泡沫化使得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产生偏差,给影子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带来威胁。债券作为资产证券化等结构化产品的最终发行形式,其面临的风险更加偏向于市场方面,如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两种经典的风险也会对其所处的影子银行体系带来很大的潜在损失。我国还存在母公司评级比子公司发行的ABS评级低、评级虚高、以未来现金流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缺乏独立监管等问题,更加加剧了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所面临的风险。

三、监管建议

为了更好的防范这些风险,本文提出如下建议:1.规范我国现有常规监管制度,不定时抽查评级机构的评级质量是否符合市场平均水平,是否存在虚高现象。落实结构化产品的资金流向透明化的监督措施,真正做到透明化,让影子银行体系看到真实的现金流。同时削弱评级机构意见的决定性作用,引入多个评价债券信用风险的指标。2.将影子银行纳入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监管一致的常规监管体系。以在发生风险事故时最大限度的保障债权人的利益。资本充足率是反映金融机构是否存在破产可能性的重要金融指标,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公募私募基金、证券公司或者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都应当建立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3.现有的关于资产证券化和其他结构化产品的法规仍过于零散,在交易所、证监会、中国基金协会处都有不同方面的法规,整合出一套相对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真正起到有效监管和规避风险的作用。建立影子银行系统的核心监管机构,消除模糊地带。

【参考文献】

[1]郑兰祥王三川.国外金融创新影子银行行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4:67-75.

[2]王硕.影子银行与资产证券化的关系问题论述[J].时代金融,2014,12.

[3]王瑞.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24.

[4]于永宁.我国影子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反思及重构———美国的经验及其借鉴[J].法商研究,2014,4:168-176.

[5]张海云.信用评级改革:仅改分饼方式不治本[J].NewFortune,2010,12

[6]李锦成.对1996—2015年中国影子银行月度规模数据的测算[J].中国市场,2016,(24):71-80.

作者:贾宇飞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