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发展趋势论文

时间:2022-10-13 09:46:00

高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发展趋势论文

摘要:目前,各高校对职称评审政策进行了调整。本文从高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走向给高校带来的震荡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剖析,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职称;改革:导向

目前,各高校掀起了人事制度改革的一股热潮,而这股热潮以高校职称评审政策为龙头,对职称评审政策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

纵观高校近期出台的有关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通知,发现有以下几点共同走向:进一步强化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强化科研获奖,在评审中,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者优先考虑;进一步强化学历要求,除体育、艺术等少数专业外,某一年龄以下的教师,晋升副高级职务和正高级职务,须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各种职称评审政策纷沓而来,高校新的职称评审政策调整本不足为奇,但细读之余,还是不禁疑问重重。

一、高校职称评审政策调整的导向问题

导向之一:教师的评审条件很少提教学质量,只谈科研任务和论文。“科研压倒教学”是各高校的通病。高校教师职称晋升标准大谈科研任务,而对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学,却只字不提,这种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警觉。众所周知,高等教育有三大职责: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责中,培育人才位居首位。况且,我们都知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训,这“传道、授业、解惑”哪一项能离开教学活动的开展?为什么以教学为天职的教师,在其职称评审的政策中,却忽略教学的重要性?强调“要进一步强化科研获奖”,却不见得有“进一步强化教学获奖”的踪影。事实上,教学获奖是教师本职工作优劣的一个评判标准。在教师评审打分中,各种层次的教学奖可以根据其级别折合为分数,为教师职称评定增加砝码,对于教学特别突出的教师,可以实行破格晋升。但现实中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就好比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引广大教师把工作重心倾向科研,对于教学任务只须敷衍和应付。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着忽视教学的思潮,有一部分教师是一本教材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知识已是烂熟于心,教学是老生常谈,写教案、备课、批改作业全省了。“做课题,搞科研”则成了重中之重。某些高校对于工科教师科研任务规定得很重,科研任务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使部分科研能力不强的教师疲于奔命。甚至因为要完成科研任务而挤占了教学上应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导致教学质量开始下滑。特别是年轻教师,教学经验少,科研能力尚弱,如果在他们刚刚步入讲台的时候就要担心科研任务,往往教学就要受到影响和牵连,最终导致教学不过关。

在这里应该强调的一点是:不是否定高校教师搞科研,而是高校应该搞科研,但对教师则应实行校内分工,因人而异。大部分人以教学为主,少数人以科研为主,也可教学、科研轮流进行。

我国有人将高校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双优型、双差型四类。这种分发不一定正确,但至少可以说明教学与科研能力能否完整地统一于同一个体身上,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评职称时,如只有统一标准而不能照顾差别,势必严重挫伤一部分教师特别是教学型教师的积极性。

此外,某些教师的科研成果差些,还与他们所教学科有关,或者说是学科特点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成就。一般而言,应用学科较基础学科、社会学科较自然学科出成果相对容易些。解决办法是:评职称时,对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科研成果不宜作过高的要求或限制太严,不一定要求有创见。如编写出有特色的教材,有关教学法的文章均可作为评职称依据。

另外,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往往重科研数量而不重质量,表现为只注重论文的篇数和发表级别的高低,而缺乏质量观念、精品意识。实际上,发表文章级别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课题意义的大小、成果质量的高低。何况课题的获得、论文的发表离不开各种复杂的背景、关系。还应将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教学艺术水平列入学术水平范畴。

因为学科专业水平并不等同于学术水平,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送交评审的科研成果中,应有教学法、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要求。

导向之二:整个职称评审政策调整主要针对教学人员一般说来,高校内的教职工除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科研人员外,还有各级行政人员和后勤人员,其中教师人数占总教职工人数的比例一般不足50%。但整个职称政策调整主要针对教学人员,至于校内其他教职工的评审标准则基本不变。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学校对教师系列的职工是高标准和严要求,而对其他在职人员则是低标准和松要求,而且整个调整过程中,最高学历要求和外语水平只适用于教师。其他人员则不适用最新学历规定。由此可见,对于教师和其他人员的职称晋升实行的是明显的双重标准。高校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然要求更高、标准更严。如果只因教师要传授知识给学生,就必须站在时代的最前沿,那么作为高校内其他培育学生的岗位,作为高校服务师生的其他行政、后勤人员不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专业水准吗?现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他们更期盼能在校园内接受到全方位的教育与服务。如果只对讲台上的教师进行要求,而对其他教职工听之任之,这违反了公平和统一的原则。设想一所高校由三流的行政和管理人员来管理一流的教师,怎能保证一流的教学和科研,又怎能培育出一流的学生?为了提升学校的实力,我们不仅要求教师要站在学术和教学的最前沿,而且我们也期盼行政管理人员能站在专业管理水平的至高点上,同时也希望后勤人员能提供最专业、最优质的后勤保障。仔细思量,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全国高校普通存在着这种一谈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首先针对教师的默契。

这实际上是一种“官本位”的思想。难怪有人感叹:除了学生,教师是高校内真正的弱势群体。

导向之三:教师职称评审中的唯学历论教师评审中的唯学历论是近年来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向。以某一高校为例,新评审条件规定“除少数专业外,1962年12月3lEt以后出生的教师晋升正高级职称,1968年12月3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这就意味着现年小于44岁的副教授和现年小于38岁的讲师为了一纸博士学位而必须重进课堂,寒窗苦读,否则其职称就只能终身停滞不前。可想而知,在职称和学历的双重挤压之下,许多已过不惑之年而学历仍只是本科的教师们将会面临着极大的精神压力。众所周知,前几年,本科学历的教授的俯拾皆是,而如今留校执教的助教原则上只考虑博士生。这也难怪现在人们重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设想如果此职称评审的调整从重点大学推广到全国,往Et的大学校园里该会增加几多白发硕士和银发博士。

伴随着教师职称评审中学历要求的水涨船高,高校在职教师掀起了一股盲目的读书进修热。一部分理工科专业教师为了尽早拿到更高的文凭,不惜放弃自身的专业另换一门文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究其原因,并非对新专业感兴趣,而是理工科专业的博士学位不仅难考难读,而且学习年限又长于一般的文科专业。

在职称评审的学历高压之下,他们只好改弦易辙,选择一门专业性不强的软学科以保文凭速成。这样无形中又助长了文凭的泡沫,扩展了唯学历论的怪圈。

虽然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整正在探讨之中,但实际上,唯学历论的不良风气已开始在高校外越刮越猛,甚至有些地区已进入学历高消费的时代,一纸高文凭成了就业市场上的一块敲门金砖。

二、高校职称评审政策将给高校带来新的动荡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进入了其发展的最好时期,高校教师们终于可以学有用武之地,发挥才智、报效祖国,但此时过于严苛的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无疑会给高校带来新的动荡。

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倾向犹如一把双刃剑,虽能保证教师科研任务的完成,但却以牺牲教学质量作为惨痛代价。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生命线。如果高校片命追求科研量,使教学退居次要位置,无疑是本末倒置。虽说科研活动也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是以兼顾科研与教学为首要前提。在不冲击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科研水平的提高确实能为教学提供最新的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但若是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则易滑入降低教学质量的流弊。每位教师的工作精力是有限的,工作时间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延长,如果教师为了职称的顺利晋升而偏重科研,无疑就会放松对教学质量的严格要求,减少对教学的投入。

另外,重科研轻教学的职称评审倾向致使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学,而是不择手段地去“弄”科研。有些教师东拼西凑抄出自己所谓的科研论文;有些教师不惜花高价请高人为自己写文章;更为可笑的是,有些教师投机取巧,同一篇文章可以被不同人使用评同样的职称。公务员之家

重学历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本来教师属繁重的脑力劳动者,如果校方非但不能提供舒解本身的工作压力的有效渠道,反而在业已不堪重负的教师身上新增职称评审的负担,这无疑会给高校教师疲于奔命、心力交瘁。近年来有关中青年知识分子“过劳死”的报道多了起来,而这实际上是知识分子心理压力过大的一个侧影。从压力大小与绩效水平高低之间的关系来看,过高的心理压力反而不利于个人绩效的发挥。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绩效水平,压力只能保持在中等状态,否则就会抑制教师的潜力发挥,严重时导致教师终日焦虑,效率低下。

过高的职称评审标准,可能又一次引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当教师无法正面接受过高心理压力时,就会采取逃避压力——跳槽的办法,即引起高校教师人才的外流。尽管近几年高校教师待遇有所提高,但教师大多不满足于低层次的物质享受,而是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高校“唯科研和学历是瞻”的偏好使教师无法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乐趣和成就感,那么很多教师就会选择到社会上去重新就业和重新定位,而实际上这是稀缺的高级教育人才的一种流失。据统计,高校中优秀人才大多流向外企和商界,除了经济上的考虑外,这主要是因为外企“轻学历,重能力”的灵活的用人制度能给他们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广阔空间。在人才流动日益普遍的今天,高校教师的外流,尤其应引起有关人事部门的高度警觉。

“大学也,谓有大师者也”。一所高校必须有著名的学者或大师,才能吸引莘莘学子。为了大学的将来,高校应该更加关注教师,应该创造更宽松、更人性化的治学环境,激励他们勇攀科学高峰。

参考文献:

[1]、袁祖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透视及纠偏。汕头大学学报

[2]、钱里群。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

[3]、韩骅。关于高等学校教学有科研关系的思考。教育研究

[4]、徐辉。一种内涵深刻的古典大学观。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