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艺术运动中园林设计研究论文

时间:2022-10-02 05:34:00

新艺术运动中园林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新艺术运动是现代运动早期最重要的探索之一,本文通过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学派及设计师的作品,论述这次在欧洲影响深远、承上启下的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

关键字: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分离派;青年风格派;德意志制造联盟;高迪;奥尔布里希;穆特修斯;贝伦斯;莱乌格

Abstract:ArtNouveauisthemostimportantexploringatthebeginningofModernMovemen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mainschoolsanddesignersofArtNouveauandillustratethegardensofthatdeeplyinfluencingmovementinEuropewhichactedasalinkbetweendeferenceperiods.

KeyWork:ArtNouveau;VienneseSecession;Jugendstil;DerDeutscheWerkbund

一、园林设计中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设计风格

发源于英国的风景园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净化后,于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大陆达到高潮,出现了大批经典的风景园及设计师。这以后,园林设计风格在继承风景园传统的同时,几何式园林又逐步被设计师采用,园林或以自然式为主,或以几何式为主,停滞在两者互相交融的设计风格上,甚至逐步沦为对历史样式的模仿与拼凑。可以说,整个十九世纪,尽管园林在内容上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正如绘画、雕塑、建筑等其它艺术领域在同期经历的类似徘徊一样。这时,一大批不满于现状、富有进取心的艺术家,率先探索,为了打破艺术领域僵化的学院派教条,创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形式,掀起了一个又一个运动,这些事件预示着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包括新的园林风格即将到来,新艺术运动正是这些早期探索中一次重要的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是世纪之交欧洲艺术的重新定向,是一道受人欢迎的振奋剂。它的起因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andCraftsMovement)的影响,反对传统的模式,在设计中强调装饰效果,希望通过装饰来改变由于大工业生产造成的产品粗糙、刻板的面貌。新艺术运动最早出现于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分别称为“20人团”和“新艺术”。自然界的贝壳、水涡旋、花草枝叶等给艺术家们带来无限灵感,他们以富有动感的自然曲线作为建筑、家具和日用品的装饰。后来,新艺术运动又发展出直线几何的风格,以苏格兰格拉斯哥学派(GlascowFour)、德国的“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分离派”(ViennaSecession)为代表,探索用简单的几何形式及构成进行设计。新艺术运动本身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在欧洲各国也有不同的表现和称呼,但是这些探索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装饰的手段来创造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追求自然曲线形和追求直线几何形两种形式。

二、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与园林作品

新艺术运动追求曲线风格的特点是:从自然界中归纳出基本的线条,并用它来进行设计,强调曲线装饰,特别是花卉图案、阿拉伯式图案或富有韵律、互相缠绕的曲线。曲线风格的园林最极端地表现在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A.Gaudi1852~1926)的设计中。高迪在新艺术运动中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是一系列复杂的、丰富的文化现象的产物,他利用装饰线条的流动表达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高迪1852年出生于西班牙附近的小镇Reus中一个铁匠家庭,后来进入巴塞罗那建筑学院学习,被教授们认为不是狂人就是天才。高迪把他的全部才智贡献给了巴塞罗那,在那里设计了米拉公寓、圣家族教堂等建筑。1900年,高迪受朋友,实业家居尔的委托,在巴塞罗那郊区设计一个居住区,尽管最终只完成了少数几栋建筑,但是却建成了一个梦幻般的居尔公园(ParqueGuell),在公园中高迪以超凡的想象力,将建筑、雕塑和大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整个设计充满了波动的、有韵律的、动荡不安的线条和色彩、光影、空间的丰富变化。围墙、长凳、柱廊和绚丽的马赛克镶嵌装饰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其风格融合了西班牙传统中的摩尔式和哥特式文化的特点(彩图1)。

格拉斯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师麦金托什(C.R.Mackintosh1868~1928),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还有一些曲线风格的特征,到了后期,他超越了对自然的模仿,放弃了几乎所有的曲线,改用直线和简明的色彩。他的代表作有格拉斯哥艺术学校、一些室内及家具设计,这些作品曾在维也纳展出,影响了维也纳分离派的设计风格。

维也纳分离派的先驱是奥托·瓦格纳(O.Wagner),在他的激励下,建筑师奥尔布里希(J.M.Olbrich1867~1908)、霍夫曼(J.Hoffmann,1870~1956)和画家克里木特(G.Klimt)于1897年一起创办了维也纳分离派,并提出口号:“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其目的在于和学院派分离。他们在设计中整体上采用简单抽象的几何形体,尤其是方形,采用连续的直线及纯白和纯黑的色彩,仅在局部保留少量的曲线装饰,这些与新艺术运动中以自然题材的曲线作为装饰主题的风格相去甚远。

奥尔布里希曾在维也纳国立技术学校、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并工作于瓦格那工作室。1899年应德国黑森大公路德维希(E.Ludwig)之邀去达姆斯塔特,在那里建造一座“艺术家之村”(Kuenstlerkolonie)。路德维希是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外孙,对当时英国的艺术运动非常欣赏,他资助奥尔布里希及贝伦斯等七位前卫艺术家来到达姆斯塔特,希望这里成为德国重要的艺术中心。

作为维也纳分离派创始人及20世纪初艺术界重要的人物之一,奥尔布里希的到来,把维也纳分离派的思想带到了德国。园林设计并不是他的主要设计领域,但是影响却非常深远。达姆斯塔特的私人住宅的花园是他最早的园林作品。

1901年艺术家之村建成两年后,举办了一届德国艺术展,奥尔布里希为展园作了总体规划,在景观设计中,几条轴线、一些硬质景观和一片以方格网种植的悬铃木林很有特色。

1904年艺术家之村举办了第二届艺术展,影响较小。1905年在达姆斯塔特举办了一次园艺展,除总体规划外,奥尔布里希还设计了其中的约1.5公顷的“色彩园”(图1),花园通过1.5米的高差划分为两个部分,下部是花坛园,上部是种植花灌木和一些蓝、黄、红色的草本花卉的色彩园。在园中奥尔布里希更关注于硬质景观,植物并不象他为展览会所画的色彩园的几张名信片上所表现的那样郁郁葱葱(彩图2)。园林展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时间在德国,月桂树球、攀缘月季、艺术栏杆、装饰门、装饰庭院灯、白漆室外家具在庭院设计中颇为风行。

1908年,艺术家之村举办了第三次艺术展,奥尔布里希设计建造了新艺术运动中的著名建筑----一个展览馆和一个高50米的婚礼塔。他在景观设计中运用大量基于矩形几何图案的建筑要素,如花架、几级台阶、长凳和黑白相间的棋盘格图案的铺装。植物在规则的设计中被组织进去,被修剪成球状或柱状,或按网格种植(彩图3)。

霍夫曼1905年开始设计的斯托克莱宫(PalaisStoclet)的花园也引起广泛的关注。另外,维也纳设计师雷比施(F.Lebisch)也设计了带有分离派风格的园林(图2),他的作品与奥尔布里希的设计风格非常相似。

新艺术运动中另一个核心人物穆特修斯(H.Muthesius1861~1927)出生于德国Thueringen,曾先后学习哲学和建筑学。1887~1891做为建筑师工作于东京,回国时曾考察中国。1896~1903年作为德国驻英国使馆的文化官员工作于伦敦,在此期间系统地考察了英国的艺术,包括园林。如同奥尔布里希把维也纳分离派的精神带到德国一样,穆特修斯把当时英国的艺术介绍到了德国。他曾为出版于1903年的一本书作序,该书中收录了麦金托什等人的设计作品。

1904年他出版了颇具影响的三卷本的著作《英格兰的住宅》,推荐英国建筑师布鲁姆菲尔德(R.Blomfield)等人提倡的规则式园林的思想,并得到了广泛响应。书中也收集了当时英国的园林作品。在前言“园林的发展”中,他提出要反对自18世纪以来一直是园林设计的主要形式的自然式园林,他说,当时的英国园林已经不再是风景式园林了,而是几何式园林,是一个建筑的环境,园林不再是模仿外部的自然,而是与建筑之间以艺术的形式相联系。他认为园林与建筑之间在概念上要统一,理想的园林应该是尽量再现建筑内部的“室外房间”,座椅、栏杆、花架等室外家具的布置也应与室内家具布置相似。他在这里指的园林当然是住宅花园。1920年他在文章“几何式园林”中又一次阐明了这一观点。

1907年在柏林建造的自用住宅及办公室是穆特修斯著名的作品(彩图4),住宅和花园通过一个花架和一个景亭联系,花园分为两个部分,有花床。穆特修斯另一个著名作品是柏林的Cramer住宅,花园由椴树林荫道、黄杨花坛、花架及不同标高的平台组成,通过平台、台阶及花架的组织来连接建筑和园林。

1907年穆特修斯利用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杂志《周刊》(DieWoche)举办了两次竞赛,并担任评委。竞赛的题目分别是“夏天或假日住宅”及“住宅花园”,后来共出版了三册获奖作品集,含100余个方案。由于穆特修斯是竞赛的发起人,所以很多参赛者都研究他所提倡的建筑及园林风格。这些园林通过墙、绿篱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如同住宅的各个房间。花园与建筑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自然的坡地通常被处理成几个平台,花架、廊、敞厅是重要的要素,其布局也在于加强花园与建筑之间的联系。这次竞赛对1909~1914年在德国建造的住宅及花园的影响非常大,当时建造的很多建筑现在还保存着,可惜保存原貌的园林已经极为少见了,有些花园只是保留下来如台阶、花架、墙、白栏杆、入口大门等一些片段(彩图5)。

1907年在穆特修斯的推动下,贝伦斯(P.Behrens1986~1940)、莱乌格(M.Laeuger1864~1952)、奥尔布里希、霍夫曼等一批当时艺术与设计精英建立了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nd),后来联盟迅速发展,设计范围非常广泛,形成了当时欧洲最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设计力量。尽管联盟并不属于新艺术运动的一个流派,但是其成员大多曾是新艺术运动中的领袖人物,贝伦斯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贝伦斯生于德国汉堡,1886~1889年在卡尔斯鲁厄和杜塞尔多夫艺术学校学习,1899年应路德维希大公之邀,去达姆斯塔特的艺术家之村。1902年成为杜塞尔多夫艺术学校校长。1907年作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艺术顾问,设计了一些在建筑史上划时代的建筑,并完成了大量的产品和广告设计,成为现代运动中举足轻重的人物。1910年前后,格罗庇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埃都在他的事务所工作,贝伦斯的思想及设计深深地影响了这三位后来成为现代主义奠基人的建筑师。

1901年在达姆斯塔特的住宅是他的第一个建筑及住宅花园作品,从历史照片和具有青年风格派装饰风格的平面图看出,园林采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平面来源于建筑的平面,园中用台阶、园路、不同功能的休息场地及种植池组织地段,尽管面积很小,但已展示出园林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运动中的曲线形式,朝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彩图6)。

1904年贝伦斯在杜塞尔多夫的国际艺术与园艺展览会上第一次设计了大面积的公共环境。1905年在奥登堡的德国西北部艺术展览上设计了园林,1907年在曼海姆庆祝建城300周年举办的园艺展上设计了一个专题花园(彩图7)。这些园林平面非常严谨,园内用精美的园墙、花架、雕塑、绿篱、修剪成圆柱体的植物及正方形的种植池来组织空间,园中布置有亭、喷泉、休息场地和装饰优雅的花园家具。

作为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及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贝伦斯尽管完成的园林作品不多,但是却开创了用建筑的语言来设计园林的一种新的风格。

德意志制造联盟的另一位成员莱乌格出生于德国南部,曾在卡尔斯鲁厄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与室内设计,后来在该市的高等技术学校建筑系任教。与贝伦斯一样,莱乌格在1907年曼海姆园艺展上也设计了园林,其中在展览中心的一个140╳50米的花园尤为引人注目(图3)。他把这块地用绿篱、粉墙和木栏杆划分为14个独立的小空间,每一个小空间都有不同的主题,各空间在总体上不能一眼望穿。在不同的空间中种植不同的树种,这种手法后来成为他的园林的主要特征。

莱乌格还设计了一些别墅及花园,黄杨球、修剪的植物、绿篱、有常春藤攀缘的格栅、粉墙、花架、漏空墙及方形的水池是他常采用的造园要素。1909年落成的位于巴登-巴登的2公顷的Gonner花园是保留下来不多的新艺术运动的花园之一,花园由修剪的树列分为三部分(彩图8)。

新艺术运动中的设计师们都具有非常广泛的艺术才能,园林并不是他们主要的设计领域,莱乌格可能是这些人中设计园林最多的一位,他的园林抛弃了风景式的形式,把园林作为空间艺术来理解。1910年《装饰艺术》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认为,莱乌格的花园是新园林的典范,很多国外的专业杂志也对他的园林有较高的评价。

卡尔斯鲁厄高等技术学校的另一位教师奥斯滕多夫(F.Ostendorf1871~1915)由于早逝,仅有海德堡Krehl别墅花园等少量作品。1913年他出版了《建筑设计原理》第一集,并将这本书献给他的同事莱乌格。1914年又出版了《建筑七书》。与上述的设计师一样,他认为园林要与建筑统一起来,风景式园林的“回归自然”的设计手法是错误的。他书中的园林有明确的由墙及绿篱划分的空间,每一空间有不同的功能,如观赏园、菜园、果园、花园、活动区,园中有花钵、雕塑、喷泉、日晷以及修剪的植物。

三、新艺术运动中园林的影响

新艺术运动虽然反叛了古典主义的传统,但其作品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的,它是现代主义之前有益的探索和准备。新艺术运动涉及范围非常广阔,广为传播,但是运动对园林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对建筑、绘画的影响,上述所涉及的均是新艺术运动中的主要园林作品,他们大多出自建筑师之手,是用建筑的语言来设计的,有明确的建筑式的空间划分,明快的色彩组合、优美的装饰细部,但是新艺术运动似乎在园林设计师中并没有形成主流。事实上,大多数园林设计师均反对规则式园林,以英国的鲁滨逊(W.F.Robinson)和德国的莱内-迈耶学派(Lenne-MeyerscheSchule)为代表,英国著名造园家杰基尔(G.Jekyll)女士也推崇自然式庭院,但是,建筑师却在这场争论中巩固了自己在园林设计中的地位,双方论战的结果带来两者的合作。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个世纪以来自然式与规则式园林的争论从一个侧面推动了西方园林设计风格的不断变化与发展。

新艺术运动园林以家庭花园为主,面积较大的园林、特别是公园不多,积极推动新艺术思想的展览会园林在展览结束后又多被拆除,所以完整地保留至今的新艺术园林已经很少了,这给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很多园林史著作中对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或轻描淡写,或忽略而过,在国内更是少有人知晓,这与建筑界和其它艺术领域对新艺术运动的研究形成强烈的反差。今天,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再重新审视发生于上个世纪之交的这场虽然短暂,却声势浩大的艺术运动,追溯一个世纪以来园林设计领域的发展与变化,我们无法否认,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无论那种风格,对后来的园林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二十世纪20~30年代以法国和美国为首的装饰运动(ArtDeco)是新艺术运动的延伸和发展。当时法国重要的建筑师G.Guevrekian在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上曾设计了“光与水的园林”,后来在法国南部Hyeres设计了Noailles别墅庭院(彩图9),两者颇具影响,有明显的现代园林的特征。Guevrekian曾工作于维也纳分离派建筑师霍夫曼事务所。30年代美国园林设计师斯蒂里(F.Steele)的一些景观设计明显地带有新艺术运动的曲线特征(图10)。高迪的设计风格更是在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中被人推崇,在不少景观设计作品中又出现了似曾相识的手法。新艺术运动中的格拉斯哥学派、青年风格派、维也纳分离派,及后来出现的德意志制造联盟,以雅致的直线与几何形状作为主要设计形式,摆脱了单纯的装饰性,向功能主义方向发展,成为现代主义中“风格派”和“包豪斯学派”的基石。这些设计师多是联系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探索为日后的现代园林奠定了形式的基础。可以说,这场世纪之交的艺术运动是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预示着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来临。

参考文献

Ogrin,Dusan:《TheWorldHeritageofGardens》,ThamesandHudson,1993

Mader,Guenter:《Gartenkunstdes20.Jahrhunderts》,Stuttgart1999

L.本奈沃洛:《西方现代建筑史》(邹德侬等译),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拉雷-文卡·马西尼:《西方新艺术发展史》(刘平等译),广西美术出版社,1994

林箐:《欧美现代园林发展概述》,建筑师82、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