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10:32:39

中学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1

通过学习语文获得的语言交流能力是人们作为日常交流使用的,这种作为交际工具的学科功能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最根本的区别。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述,提高他们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促进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具有的特性,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可以用创新的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在语文能力获得增长的同时性格品质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让他们掌握知识很重要,使他们通过知识的理解获得对人生的感悟更重要。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启发时教师要把握好启发的重点。

二、启发式教学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语文思维进行启发。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中不仅能获得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获得较高的道德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获得提升。在进行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法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不仅要对中学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还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的知识含量不断丰富,对知识的见解也不断深刻。

三、启发式教学的具体作法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行为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师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思维进行点拨。在启发式教学中,单元作为学生的宏观学习方面,每一篇课文作为学生的微观学习方面。启发式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教师导读激发。在对语文单元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使他们能把自己的主动性投入到学习中,主动对基础知识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能主动地去吸取有用的知识,这在学习效率上大大超过了被动式教学,使学生能不断体会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快乐。在对单元学习时,教师要让学生抓住本单元的主线进行学习,在单元主线的指导下,学生对每一课的课文都能进行深入体会。例如,中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训练“诗歌朗读”,教师在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时,可以让他们对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进行研究。在让学生进行朗读诗歌时,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他们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很多课文中的知识能从中感悟出来,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启读、精讲。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教师要从正确的阅读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对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和重点语句,教师在进行精讲,使学生通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进行结合,来达到对文章中思想的深刻把握。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表面走向深刻,从对语文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能深刻把握文章的重点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获得的发展,语文能力也不断地提高。3.教师评价及学生创造。在学生对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时,教师要对他们的运用成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的自信心获得提高。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有了提高,他们看待问题不再是从表面看待,而是能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可以从语言表达和写作两方面进行,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学生通过思考来对文字进行组织,使他们表达更流畅。写作是语文知识运用的要求更高,学生通过写作训练能不断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激发他们语文思维的创造性发展。

四、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2

现代的教学模式中都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体地位,自由地发挥。我国的教学模式强调课堂秩序有组织有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要坐有坐姿,站有站态。反之,就会被视为无组织无纪律。从学生的坐姿上我们便已经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了。我记得看过一次国外的中学生视频课,教师一上课并没有直接走上讲台,向学生互相问候,开始一节的课程,而是打了一个倒翻的动作,开始了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坐姿非常随意,并且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向教师提问问题。整节课学生都是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度过的,学生的活动不断,提问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正是我们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敢想,敢做。教师和学生之间完全就像朋友一样。鉴于此,我也改变了自己在课堂上的讲课时间,讲授知识的时间最多十五分钟,剩下的让学生讨论,自学,回答问题。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集体学习,辩论。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有时可以让学生来讲解知识。根据中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表演话剧,情景剧等形式,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形式,扩大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和信心,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最大的潜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自主学习为主,尝试多种途径进行教学

学生要想学会知识,必须要亲自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学过的知识才会被牢牢地掌握在心中,记忆才会深刻。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对课堂知识质疑、提问,才能说明学生已经被知识所吸引,已经主动地开始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总结问题。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讲解《最大的“书”》这一课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同学们,据我观察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喜欢看书,能说说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这时我说道:“读书能让我们获得知识,也能从中得到快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希望大家一直保持爱看书这个好习惯。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书是什么呢?”这时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我便开始这一节的讲课。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列举的问题,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回答。然后评比出回答正确的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教师在讲解知识同时,不仅是教者,也是学者,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地给予讲解,更正,说明。小组之间还可以互相质疑,互相学习,组与组之间不仅是竞争还可以是学习的模式。互相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解决方案,以求共同进步。这种互动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主动探究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3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模仿和抄袭。”创新是人所具有的原始欲望,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常表现为敢于突破前人的规范,善于变换角度重新审视事物,善于从前人或他人的失误和错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知识是动态的,不完善的,发展的,是没有终极的真理,敢于坚持正确的看法,不唯书,不唯上,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定自信,敢于尝试和实践也是创新。何为创新教育?简单地说,创新教育是指根据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方法,实践启发式或讨论式教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来说,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基础上,激扬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知识,创造性地用知识,而不是使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消极地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

二、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缺失的主要体现

1.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学生主体虚假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达成共识,但在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今天,虽然一直在谈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还是大行其道,一切教学工作都是围绕各种考试的指挥棒走。教师、学生承受了太多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压力,只有考试成绩显著,学生才能前程似锦,才会被社会所认可,所以,教学中一切都按照考试大纲来“传导授业解惑”,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考试怎么考就怎么教,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中的创新,都是设计好陷阱让学生跳,却要做出一副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发现的样子,一个问题的结论早在教师心中的,但教师绝不轻易说出来,而是“循循善诱”、千方百计地从学生嘴里引出自己所需要的结论。

2.重工具教育,轻人文教育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把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工具的掌握运用能力视为主要任务,而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忽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包括感情倾向、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了对文章主题以及对句子和修辞方法的学习,而忽略了通过语文使学生与作品、作者产生思想碰撞,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不到陶冶,审美能力得不到提升。

三、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1.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愉悦、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乐教,使学生乐学。教师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以欣赏的态度肯定充满灵性的“离经叛道”。所有这些都能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爱意和期望,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开动脑筋,主动学习,创造性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常用商量的口吻和激励的语言,以激励学生去探索和创造。

2.运用灵活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4

语文教材作为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其中含有作者的智慧、人生经验和情感。并且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经过精挑细选而确定的,大多作品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典范及精品。同时在语文教学大纲当中也明确指出,所选的课文内容应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此,教师可从语文教材当中进行情感的挖掘。这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的分析,理解课文当中表现出的真、美和善,将课文当中的情感因素找出,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体现出的情感进行感受,并置身于作品所展现出的情景当中。同时,为更好的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师应将作品中的客观世界转换为自身的主观感受,将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和语言,生动的展现作者的情感,缩短学生与教材及时空之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进行《最后一课》的相关教学时,文章体现出较强的画面感,教师可采用生动的语言及课文中的配图展现各个人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让学生逐步的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其中,该课文主要体现的是爱国情感。教师应对写作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之后再让学生阅读课文。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国家对于个人的深刻含义,产生共鸣,增强对祖国的热爱,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2.在中学语文中创设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贯穿有各种意境。而意境体验往往又是激发情感的较好方法。为此,教师可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将情感氛围的因素调动。教师可结合实物演示,或是通过挂图、音乐渲染、朗读、挂图,以及现代电教方法和多媒体等各方面的应用,进行各类情境的创设,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尤其是通过播放录像和录音等,能够促进教学的形象性,让学生能够调动各个感官,并融入到情境当中,感受作品人物及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进行诗歌《,你在哪里》的教学时。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细的介绍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之后为学生播放配乐的朗读录音。学生通过低沉压抑的声调,以及令人动容的画面,能够产生怀念、悲痛和敬仰的情感。然后教师应借助其意境,为学生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境视屏,通过这样的方式可将学生对的哀悼情感发挥到极致,并对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达到教学的目标。

3.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介绍时代背景及作者生平培养学生的情感

大多作者在写文章时均怀有较深的情感,怀有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感,并对自己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教师应将作者的情感转换成为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激发出效仿的欲望。在具体的教学中,可在课前让学生到图书馆或是通过网络完成相应资料的查找,对作者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进行了解,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作者所处时代当中,对作者写作时的特殊心态进行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看其是否需要进行作品背景的介绍。且部分文章应对其时代背景进行重点讲解。例如,在进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对当时南宋所处的境地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作者面对岌岌可危宋朝的焦虑情感。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天祥将所有家当捐给国家做军费,并组织军队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进而向学生灌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为进一步的深化文章主题,教师还可结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让学生讨论回报国家和社会的方式。但对于部分文章,教师应对作者的生平进行详细的介绍。如《涉江》,教师应向学生介绍屈原两次被流放的事件,以及不与奸臣同流合污、保持高尚品质等,尤其应突出其被流放的原因为被奸臣陷害,激发学生对屈原的敬仰及同情之情,以及对昏君及奸臣的憎恶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在中学语文中融入名句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材当中的名词名句大多为作者情感表达的极致,从中能够分辨出喜恶与爱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让学生进行名句的摘录,并看其准确性及完备性,通过学生的深入了解,激发其情感。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的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中蕴含的深远意义进行探讨,学生能够被作者以国家的富裕及发展为己任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教师可借助该文章对近年来的爱国人物进行介绍,如孔繁森,让学生知道爱国不分年代、不分方式,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均具有自己的爱国方式。通过对名句的讲解,学生基本能够把握好文章的主旨,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语文教学极为有利。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5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具体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热情,这是影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灵活组织课堂形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等,这些方式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分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完成分角色扮演的任务,学生会在课前主动预习课文,在课堂上也会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2.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新课改的情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学习课文《大自然的语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经过探究,获取课文中的相关知识信息。通过探究式教学,不仅避免了课堂的枯燥,而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3.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目前,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寓言《画蛇添足》(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视频。在观看视频之前,让学生先自主进行课文预习,为了观看视频,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非常高。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观看视频之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之中,在视频的帮助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4.结束语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6

1.1教师的主导作用减弱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中,经常可以发现这种情况,“教师成了播放器,学生成了浏览器”,从而忽略了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1.2师生交流被弱化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师生之间失去情感上的互动。有的语文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无所不能的,甚至将常规教学中的读、讲、辅、批这四个环节也给省去了。

1.3课件制作“走样”有的语文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过于追求独特、动感等效果,不管所准备的资料和信息是否用得着,都一股脑塞进去,这样的课件看似“饱满”,实则杂乱无章。

1.4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现代化,一味地把所有的知识都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让多媒体完全取代课堂教学。容易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冗杂,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抓不住学习重点。

2完善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2.1控制课堂,突出教师的主导性语文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根据教师的主导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展现形式,控制讲授的节奏,根据学生的互动表现适时调整讲课的侧重点。比如,教师要依据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媒体表述方式,有时课堂知识呈现的速度超过了学生的接受速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控制教学进度和节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时时注意学生的反应,重视同学生的感情沟通,及时捕捉学生通过表情、作业等反馈的信息。要避免一味按预先制定的课件进行教学,成为课件的俘虏。

2.2增进交流,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应树立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嘴脑的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如穿插课堂提问,开展课堂讨论等,以调节课堂气氛。学生主体性原则对教师制作课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要,能随机应变,体现交互性,让学生参与,气氛活跃,提高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可防止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课后对课堂上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2.3精选素材,提高课件的高效性笔者认为,围绕教学重难点精选素材,才是解决之道。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中成长起来,最终学会独立学习。当情景创设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帮助工具时,这种帮助应该随着教学的深入逐步减少。即使有些素材是非常精彩的,也要忍痛割爱,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并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合作交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切忌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制作课件要充分体现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使用现成的教学软件,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有所选择地加工,注重择优。另外,要避免过分追求画面的动感和美感。多媒体课件的播放速度不能太快,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

2.4取长补短,把握多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互补性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忽视对板书等传统教学基本功的培养是不可取的。板书虽然无法用其有效的空间来展示材料,但在串讲知识网络、突出重难点时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替换,而是对传统手段的一种补充和改善。传授知识本身是以传统教学为主,素材的补充可以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比如,网络教学对练习课、复习课等的教学,效果就不是太理想,需要传统教学的优势来弥补。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等手段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获得课堂之外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效果,而这恰恰是多媒体教学的短处。

3结语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7

1.教学理念的定期更新在创新语文教学理念构建过程中,首要应对的核心技术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意识,加上教师的引导,令其主动强化日常训练力度,懂得感悟生活细节,不断完善自身语文素质基础。

2.明确功能规范指标以往教学手段经常将主体指标定位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课堂气氛长期被遏制,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但是创新学习理念注重发挥学生潜质,配合各类实践活动进行教学目标和谐定位,实际是透过素质教学理论的引导,配合合作教学关系进行诸多系统要素的激发、组合,使得课堂内部成员整体素质形态与创新能力达到极致。

3.创设适应性实现条件教学模式实现条件主要围绕教师、学生以及多媒体设备等,所谓创新教学的内涵,就是适当强调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诉求,令其逐渐学会参与教育活动,真正过渡成为其中不可替代的主体;而教师便是整个活动的指导与辅助媒介。

二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课堂的主体教学模式

1.讲解与提问相互交融的教学模式通过讲授—练习—强化系统流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学习主体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特殊技能。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的修饰水准,尽量发挥要领的传播实效,以适应学生的理解程度;练习设计要富有层次性,注意循序渐进,坚决避免单个层面的重复叙述迹象。教师要在特定阶段矫正学生思维习惯,争取巩固其以往的训练成果,使其对于语文课程充满感知兴趣,能督促自身进行长久学习。但是,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主动适应能力自然减退不少,长期反复训练势必导致其产生厌倦心理。

2.导读教学模式由于现代语文课程教学需要适当发挥教师的主导功效,并且在全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基础上,联系日常听说读写训练进行素质结构整改。语文教学本质内涵就是锻炼学习主体的沟通能力。所以,涉及实际教学原则必须争取贯彻读写规范力度,学生分组讨论,集合各成员观点。另外,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学服务思想,学习作为教育的依据。导读教学手段最好应用示范—模仿—迁移系统策略,令学生在自我完善过程中有例可循。

3.自主学习模式与导读要求基本一致,主张联系实践操作、自行领悟以及经验总结策略加以引导,使得学生透过质疑、研究等流程捕捉更多要素,完善自身素质。透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这个过程其实是由感性机理过渡为理性形态,再配合实践加以强化;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功效层面的解读,教师只是发挥着定向点播、引导功效,有利于训练学习主体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耗费较多,教师要定期做好阶段教学设计工作,包括核心内容整编、预测以及指导方式选取等,任何细节处理不当,都将令现场气氛处于凝重空间范围,后期素质化规范成果自然不尽理想。

三结束语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8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发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发散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通过重组所给的信息和记忆中的信息,得到更多可能的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案。比如,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一文时,我们可以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去引发学生的思考:玛蒂尔德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我们能够从她的经历中看到什么?除了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能否看到一些其他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这样的问题设计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玛蒂尔德就是在“过早领略了现实的残酷以及过早失去原来就该失去的美丽的同时,她的人生却在这突如其来的‘领略’与‘失去’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积淀和升华。”[2]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有了张扬自己个性的平台,按照自己的理解,不难体会到玛蒂尔德的遭遇还体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体现了一个美丽女性的成长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不受常规思维的束缚,个性得到了张扬,对文本的主题也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传统的中学语文课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把课本上呈现的内容和教师的讲授奉为圭臬,不敢提出任何质疑。即使学生自身对这一问题不甚理解,也会人云亦云,毫无创新精神可言。反之,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在尊重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主观体验,让他们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质疑,则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入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中有一句“或植杖而耘耔”,教材的课下注释是这样解释的:“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植,立,扶着。”从字面上来看,这样的解释无可厚非。但是联系生活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解释在某种程度上是说不通的。“扶着拐杖”的同时,很难甚至无法完成“除草培苗”的活动。所以,这里的“植”只能是“立”的意思,“植杖”译为“将拐杖立在(地头或地里)”。这样的现象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或者细节挖掘上。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他们的思维能够得到发散,最终学生的创新精神一定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也会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二、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信息,学生没有同教师对话、交流的机会,从而处于被动的地位。新的课程改革打破原有的模式,对话式和探究式的教学逐渐深入了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也逐渐地引导学生在自我阅读中,凭借自己的思考,去感知、理解、评价文本乃至参与文本的创作,从而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呢?基于广泛的文献调查和深入的教学实践,得出如下几方面的建议。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灵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阅读教学中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的灵感与想象,他们就会愿意去阅读,想要去阅读,这样他们才愿意去表达内心与众不同的想法,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朱绍禹先生曾经说过,“外在要求也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产生持续的推动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过程。”[3](1)导语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导语设计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一堂课如果导语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教师就能在上课伊始深深地吸引学生,让他们有阅读文本的欲望。趣味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小故事,可以是一个谜语;悬念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团;情境式的导语可以是一个用声、光、画、电营造出的一个情境;等等。魏书生老师在讲授《论语六则》时,曾设计了如下的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时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样的导语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种种疑团,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追根溯源的欲望,从而产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就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在破除疑团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灵感。有了兴趣,才能在阅读过程中愿意去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张扬自己的个性。(2)问题设计延续学生阅读兴趣。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则能够起到“教有疑”的作用。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发学生的思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特的领悟,得出体现自己想法的个性化的结论。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时,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文中的刘兰芝是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好媳妇,她的婆婆还要非赶她走不可?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再次阅读,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明白,文中的刘兰芝表面上看确实无可挑剔,勤劳贤淑,秀外慧中。但是在封建思想横行的时代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仍深深地根植在封建家长的心头。这也是刘兰芝最终“举身赴清池”的根本原因。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问题设计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继续深入阅读文本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良好的问题设计能够使他们以此类的问题作为发散思维的平台,说自己想说的话,延续阅读的兴趣,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自己的个性。

2.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通过与文本对话,将其中的知识与道理提炼出来,再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与老师和文本的对话从中获得知识与道理,并用其去指导自己以后的实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我们的课堂逐渐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转化。所以,要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只有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直接的对话,学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跟着自己的理解不断前行,才能得出与众不同的新想法。要想实现这种对话,教师的首要任务则是采取一定的方式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理解文本、分析内涵,给他们畅所欲言发挥自己想象与思维的空间。只有当学生的理解和原文的思想出现明显的偏差时,才需要教师给他们指出错误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参与到文本的再创作中去。要使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凭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水平得出与文本相吻合的结论。总的来说,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由开始的感性认识逐渐进入理解,再由理解提高到能够对文本进行中肯的评价,最终能够开始以自己的判断来解读文本。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之一。作者描绘了月色下的荷塘以及荷塘上的月色,传达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心理状态。然而,文章的最后,作者引用的《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内容,却一直是这篇文章的一个教学难点。作者的用意何在?是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与把握的一个内容。有人说,因为朱自清的故乡在江南,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人说,因为莲花和荷花本是同根同源,为了营造意境;等等。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层次的和文本进行对话,则不难发现,这段文字中有这样一句话,“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事件的主人公是少年的女子,那本就是一个前文提到的“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年纪;这又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而“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的鲜明对比,这样的心理落差,又何尝不将作者当时“颇不宁静”的心态显露无遗。通过与文本的深层对话,学生能够发现一些以前未曾发现的新结论。在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时,也能摆脱那些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和套话,能够用自己独到的审美眼光去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答案。久而久之,这样的思维模式,对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9

1.1“情感贯串”的特性

中学语文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浓缩,凝聚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其人文性很大程度上是学科的生命力所在。触人心弦的文字、感人至深的故事、洋溢着美妙生活气息的墨迹,无处不彰显着智慧,无处不渗透着美感。中学语文是追求美的学科,这种美不仅是形式的美,更是蕴含丰富生活感受的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1]。这种情感活动蕴含于语言之中,超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担负着唤醒学生生活情感的使命,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更要激发其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情愫。

1.2“情”“境”联结的特性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以“情”为线索,以“境”为工具,将感情作为一种必备元素植入整个语文教学过程。语文教学是为了将学生的感情纳入语文学习中,此处的感情包括对知识内在的渴望之情,对语文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的认同感等。所设置的情境贴近现实生活,具有深切的空间感。“情”在“境”中,“境”中有“情”,“情”“境”密切相连,学生的感情在特定的“境”中被唤醒和理解。

1.3促进学生发展的特性

语文具有基础性,与数学等其他学科交相辉映,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儿童的智能、情感及个性品质发展的影响更深远。”[2]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着眼于学生情感和智能的双向发展,力求将知识融入情境之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获得发展。

1.4师生融洽相处的特性

教师、学生和情境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他们在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居何种位置,能否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直接决定了情境教学的最终效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积极融入情境,获得认知,陶冶情操。交往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的平等性。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中,学生融入到教学实践,大胆与老师切磋,积极建构真正有活力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师生共同探讨知识,互相借鉴对于知识的解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文字和语言都焕发了活力,而情境教学也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在其中实现教学相长。

2交往视域下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原则

2.1情感性原则

中学生情感丰富细腻,对于情感的感知程度远远大于对知识的知觉程度。中学语文情境教学将情感融入知识,让知识富有生命力,极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投入情感的知识才充满美的意蕴,才能够让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在流露着真情的字里行间受到精神的洗礼,获得精神的深邃体验。

2.2平等性原则

传统的语文教学人为割裂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亲密关系,片面夸大了师生差距。传统教学以试卷上的分数为标准,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优秀生”往往会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差生”或者所谓“后进生”则倍受冷落。结果是优秀生恃宠而骄,差生和后进生失去前进的信心和动力。中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的平等性原则关注教师和学生在知识面前的平等地位,强调处于同等位置的学生之间自然的平等性。师生和生生的平等性并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平等,也具有社会意义的对等性。语文情境教学的平等性原则,要求教师深刻认识自身在知识传递中的作用,帮助学生发挥出应有的主体性,同时注意营造健康的竞争与合作氛围。

2.3实践性原则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3]。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出发点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性原则要求任课老师具备一定探究能力,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从而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创设出具有实践性的情境,使学生在其中找到某种归属感,激发起他们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感情。实践性原则还要求老师充分把握语文的实践性特性,深入剖析课程内容,深入挖掘课程目标的实质,实现二者与课堂实践、学生情况的结合,引导创设特定情境,激发置于其中的学生的表现欲,使其收获知识并获得一定满足感。

2.4适宜性原则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不乏教师尝试运用情境教学。但有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活跃气氛,采用各种方式搞活课堂,却容易导演课堂闹剧。中学语文情境教学需要把握一定尺度。其中的情境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投入感情才是目的所在。

3交往视域下中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创设路径

3.1依循文本,依文本设情境

语文教学必须依照文本,深刻解析文本才能够抓住语文学科的要害。教师创设情境只能从文本出发,又要以其为着力点。文本本身凝聚了厚重的文化韵味,具有丰盈的审美意味。语文课堂不同于活动课堂,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用各种形式,如音乐、视频、表演等丰富课堂内容无可厚非,但也要根据文本需要适时取舍。比如学习某一首古典诗歌,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将诗歌译成现代白话文,还有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诗歌表现的画面。这种做法没有抓住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用现代白话文代替了音律和谐的文言文,用静态的画面替代了诗歌本身生动活泼的画面。无疑,将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诗歌本身具有音律性和画面感,而且字里行间都有诗人创设的情境,这时要做的目的不是另辟蹊径再设情境,而是要挖掘诗歌固有的情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用身心去体味其中的韵味。

3.2把握重心,依中心设情境

课堂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需要教师找到切入点,快速准确定位文本重心和课堂重心,紧紧围绕重心,创设适当的情境。例如,老师引导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背影》重点在于深沉而带点琐碎的父爱,难点在于体会“我”的想法的变化。因此,首先,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体会文章中的父爱。从父亲的动作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引导。而且从《背影》中除了可以深刻体味出浓浓的父爱之外,还有儿子对父亲的带有悔意的爱,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可以剖析其缘由,进行情感教育。在知识技能层面,这篇文章着重细节的描写,尤其是对父亲背影的描述细致入微,教师抓住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从细节入手展开叙述的技巧,从而提高写作能力。而有些老师对“父亲”翻越护栏大讲特讲,一定程度上就将文章中的意蕴淡化了,脱离了文章中心,当然也就难以实现其教学目标。

3.3情境相合,依实际设情境

中学语文论文范文篇10

(一)开放性由于人思维的开放性,每个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探究性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交流发现多种理解角度,增加语文学习的开放性。如:对一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学习中发现他人的理解中的不同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方位的理解方向,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改进。同时,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需要知道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情感价值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互动性探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方式的不同还在于课堂中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学生间的交流则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的解答更充实更有内涵,减低学生学习的片面性。通过互动将教学内容与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性教学的互动性一定意义上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提升了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三)建构性探究性教学模式使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无限制地扩展向课外,把语文教学内容动态化、生活化,学生通过探索研究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习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构建出新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人生的价值,为学生实现内心世界和人格世界的构建提供了发展平台。

二、中学语文探究性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