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浸入素质教育

时间:2022-09-08 03:51:28

高中语文浸入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乃至全民族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语文学科是各门学科的基础,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素质教育的重任。

一、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1年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何谓工具性、人文性呢?笔者认为,工具性无外乎字词句篇、听说读写、语修逻文(语法、修辞、逻辑、文采)等内容,属于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重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偏重于智育的范畴,是为成才服务的。而人文性则指培养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等方面的内容,是帮助学生建立精神家园的,属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侧重于德育的范畴,是为“成人”服务的。二者缺一不可,更不能本末倒置,因为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善“人”,而不仅仅是造就“才”。那么我们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深挖文本的思想内涵。语文教学不只是为了培养人的交际能力,更是为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但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很多老师只重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对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和训练,而对文本的思想内涵则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淡化了文本文化传承的功用。这种重工具轻人文的错误做法,只能造就“智育腿长、德育腿短”的“残疾”人。因此我们要重视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深挖文本的思想内涵,借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正确的人生态度,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如,《陈情表》中感人至深的孝心,《庄暴见孟子》内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赤壁赋》里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都会深深地影响学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重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认真品味语言,使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受到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的感染,并能最终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因素,不是教师刻意镶嵌进去的,而是自然而然地从文本内部滋生出来的,是伴随着语言品味、人本对话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的。而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在没有反复阅读文本品味语言的情况下,就抓住文本思想内容大肆拓展,结果把美德体验变成了符号灌输,把熏陶变成了说教,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融合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必须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有机融合在一起。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包含两个方面的道理:一是教师要科学引导,二是学生要主动学习,二者缺一不可。这正好印证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在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常常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即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而使教师主导性弱化,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或无效。

1.摆正教师的位置。教师要一改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角色,把自己定位为主导者,即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组织就是要保障教学活动有向、有序、有效地进行;参与就是要适时地登台和退场,展开师生对话,答疑解惑;引领就是要交给学生方法和技巧,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破译知识密码。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让课堂成为心灵碰撞的乐园、共同分享的天堂。教师主导下的课堂既不是满堂灌、全包办的独角戏,也不是胡导、乱导和误导的一锅粥,更不是大撒鹰、全开放的一盘散沙,而是收放有度、动静结合的获取知识、增长技能、提升思想境界的学堂。

2.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才能使学生思维敏捷、精神饱满、个性张扬,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和尊重学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若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要真诚地爱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课堂上,老师和蔼的态度,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话语,都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唤醒沉睡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放飞成功的希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是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独自学习为合作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譬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先独自学习,再合作探究。这样,知识的重难点就能在自学中发现、在探究中化解、在合作中掌握,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增长知识技能,而且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二者必须紧密相融,不能有任何偏废。

三、“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相联系

新课改要求我们要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教材”是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固本教学”,在这种理念下,教材是唯一的“孤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教师只要照本宣科教完教材就算万事大吉了。“用教材教”是视教材为“范本”、“引子”的,是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能力、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人本教学”。前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目的在“教书”,后者是个动态的过程,目的在“育人”。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育人”。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看起来很通俗,却包含两层深意。一是“教材是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一定是用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因此一定要讲清讲透并让学生牢固掌握,否则是无法做例子的;二是“无非是例子”,“无非”一词告诉我们,“教教材”只是基础和手段,“用教材教”才是目的和关键。这也正如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所言:“编课本初衷,是为给学生的学习以示范、引路。这是‘一掬水’,课本之外还有大量可读的‘江河湖海’,万不可割断‘一掬水’与‘大海’的勾连。”

1.优化学案设计。学案导学是我们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而学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学案一定要站在教材编写者的高度深挖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紧扣新课标、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博览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根据难度、内容、形式的不同将知识分为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拓展类四个等级,使教材所潜藏的资源得到充分挖掘。

2.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以上这些都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书呆子为主动获取知识的善学、会学、乐学之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立足文本,适当拓展。杨振宁教授曾这样评论中美学生:“中国的留学生,学业成绩都是很好的,但是知识面不够宽;还有就是胆子太小,觉得书上的知识就是天经地义的,不能随便加以怀疑,跟美国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的话提醒我们,在唱好“教材”重头戏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对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一是作家拓展。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会有所不同,可让学生比较阅读。如学清照晚年词作《声声慢》时,比较阅读其少女时代作品《如梦令》和青年时期作品《一剪梅》,可以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词风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遭遇的密切关系。二是主题拓展。同样的主题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有着不同的个性和面孔。在教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可以让学生比较分析它与《沁园春•长沙》、王维《山居秋暝》中秋景的不同,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三是文体拓展。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同题演讲,目的是让其巩固掌握演讲词的特点,学会知识迁移,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四是方法拓展。学习《祝福》时,联系小说对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沦为乞丐时的三次肖像描写,让学生用肖像描写的方法写一个刻画人物的片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当然,也有个别教师淡化教材,他们往往在教材上蜻蜓点水般虚晃一枪,在没有教好教材的情况下,就急于“用教材教”,大肆拓展,这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做法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到头来只能是“水干木死”。因此,我们既要依托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既要超出教材,又不能脱离教材。要尽量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增长技能,这才是科学的教材使用观,并与素质教育的精髓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