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践推进学生发展

时间:2022-09-08 08:27:09

语文实践推进学生发展

一、问题的指出

语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同时,作为文化的载体,这个工具又有着特殊之处,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记载,是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积淀,是民族价值取向与审美意识的折射,是哺育下一代的智力基础、知识和精神的宝库。“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没有哪一门学科如此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激剧变化的现实社会,为语文这一工具的运用提供生动情境、丰富素材和创造力发挥的土壤。可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这样的现象:讲风太盛,繁琐分析泛滥厂‘启发式”异化成向答式;着力在课文内容上兜圈子,学生接受的是空洞的结论,却忽视了对富有灵性的语言的感悟,忽视语言的积累;标准化答案机械死板,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语文学习的范围狭隘单一,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社会生活相割裂。如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体现其工其和人文的特性,如何培养学生白如地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在学习使用_f具的同时接受道德、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提升,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初步养成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苏州市语文中青年骨千教师研究中心组确定了“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研究课题,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课题的内涵

关于“实践活动”。实践,指人类在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有目的的活动,也是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存在和发展的惟一方式。关于“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指社会现实中的人自觉、能动地运用自己的物质、精神力量,积极参与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使客体留下主体的烙印,使自然界成为人化的白然。在把自己内在的潜能运用到对象化的活动中,使对象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改造自身,发展主体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人和人类成为推动自身发展的自由自觉的主体。人通过劳动和实践创造了人本身。就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人积淀和升华了自我意识,影响和制约人的需要层次,生成和发展了人类的主体能力。关于“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此指学生在教师加工、选择的语文学习环境、条件和未经教师加工选择的社会环境中,以语文的学习为目的、对象和中介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外显、内隐活动,自觉、能动、创造性地感知、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文字,接受语文人文内涵的熏陶,使语文材料、语文内涵这些学习对象成为自身主体的一部分,发展自身的语文能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发展综合素质,发展、展现、提升自身的潜能。

三、操作的原则

1.信任鼓励原则。教师的信任、鼓励,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和谐安全、母爱似的亲和气氛,使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都自觉自愿地乐于表现出其主体性,积极主动投人语文实践活动。

2.以读为主原则。以朗读、默读为主要形式的读书活动,应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首要活动。在世世代代的社会交往中,人类已经在神经中枢内生.成了接受与识别那种千变万化的“表层语法结构”后面的、为数不多而带有普遍性的“深层句法结构”的能力,先天具备着语文识别的图式,所以语言可以通过“习得”去丰富发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读作为首要的活动有着扎实的心理基础。让学生充分地读,借助读正确地感知语言材料,必然地也会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最根本的是能培养学生顺畅的语流、语感。

3.语文价值原则。语文实践活动以发展学生语文能力、语文人格为宗旨,所以一切实践活动,都应以是否具有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积累、迁移、运用的功能为衡量的价值标准,讲究实效,力避虚浮。

4.整体效应原则。语文教学要注重把握语文这一“工具”与“人文”互为表里的特性,并且充分发挥这一特性,实现整体的育人功能。反对机械的纯技术性的练习,注意引导学生以语言文字为凭借,以科学的阅读理解规律作通道,借助必要的辅助手段,深入语言文字的内部,体悟其思想情感的内核,从而荡涤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发现美,以语言文字去表现美、赞颂美,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完善自我、投身社会实践的主体能力。

四、途径与方法

语文学习包含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多项任务。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为集中精力,本研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以阅读教学为主要阵地,再由此向外扩展。为便于阐述,我们以时间为序,把语文实践活动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时空组块。

1课前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教材的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自然、科技、社会历史、现实生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语文阅读教学虽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任务,但要感知、感悟那些承载知识的工具、材料—语言文字,没有一些对相关知识或背景的感性积累、间接铺垫,仅靠教师课堂上的口耳相授、间接描述,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悟就会遇到障碍。我们提倡在学习新课文前,以所学课文内容为纽带,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l)直接经验的亲历活动。有些课文所写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在生活中学生周围往往有其相同或相似的客观实在,如课文中写到的植物、动物、建筑、景物、自然现象、人物及活动场景。但这些客观实在又不能都搬到课堂中来。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学生在课文学习前开展观察、参观、访问、调查、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对事物、现象的形状、色彩、大小、声响、结构、运动变化等状况及原理,有多种感官的综合感知,有亲历感,有直观的了解。在此种情况下再学习课文,可以缩短时空距离,消除知识障碍,学生在内心容易直接浮现、建构起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或者由相关表象部件组合、再造出新的形象。

(2)间接素材的积累活动。有些课文内容,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不可能在周围找到对应物。在这种情况下,布置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文章,了解有关事物的背景知识、发展变化的基本状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样在课文学习中,学生头脑中对有关知识有较开阔的背景,有较多的“相似块”,便于同化,便于接受新知识。在这样的内部心理机制的支撑下,语言文字的感悟就能顺利得以实现。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的图片、声像等素材资料,这也可起到类似直接经验亲历活动的作用。

2.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具有丰富性,除了一些直接亲历的活动外,更多的是模拟性活动。除了外显性活动外,还有许多内隐性活动。不能把实践活动仅看做是外部操作。语文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我们大致确定为以下儿类。

(l)接收加工型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吸收、积累作为前人文化财产的典范书面语言,充实自己的语言仓库,改造个体语言,使之逐步走向规范,使俗语言向典范语言靠拢。所以我们在实验中确定了以读为语文实践首要活动的原则,就是基于这一考虑。朗读、默读等读书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经常、最主要的活动。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应以读为先导活动,并且把读贯穿在一篇课文教学始终。变换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颠倒字,读通顺,读流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准确感知,对课文的内容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会激起对课文重点词句、段落的有意注意。后续教学过程中的感悟、积累也离不开“读”的活动。需指出的是,“读”的活动绝不是单向的主体声音对课文文字符号的转换活动。“读”的过程是主体对读物内蕴主动建构的过程,事物的形状、大小、色彩、质感,人物的表情、语态、动作,在主体内心逐步生成,立体丰满。所以“读”的活动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首位活动。在“读”的同时,还可以辅以“思考”、“圈点”、“批注”、“讨论”等侧重于内部思维加工的实践活动。阅读除带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表意义外,还要逐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文字隐含的深层意义,如引申之义、弦外之音、文外之意、不言之义,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这更多地需要发挥思维的求索力。通过这种加工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2)情境体验型活动。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数篇章都描写塑造出了生动的形象,倾注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意,构成了真切的情境。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促进主体的成长,教师的作用就是要为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创造适宜的环境。而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就是教师该作用发挥的体现。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通过实物演示、画图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和想像描述等实体性现场操作、模拟性相似操作和符号性趣味操作的活动,共同进人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使大脑中枢中的情、知系统都充分开启,在课文语言与学生个性化语言或非语言活动的对应互动中,获取直觉的、综合(包括认知、情感、态度、观念等)的内省体察。

(3)积累储存型活动。语文是工具,这一工具的构成离不开语言文字做材料。一篇课文学完后,学生仅记住些泛泛的知识和抽象的观念,对语文能力的提高帮助并不大,许多经过精选和打磨的典范课文成为过眼烟云,实在可惜。一个人在少年时代,“物欲未染,多记性,少语性”。充分利用这一时期的记忆优势,多背诵积累一些典范的诗歌和文章,增加一个人的语言库藏,对提高人的语文能力大有益处。没有积累的阅读课不是真正的、完整的阅读课,每篇课文的教学都应有一定的背诵积累的任务。背诵也是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之一。为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背诵活动的效益、效率,可以对背诵实践活动加以改革优化,吸纳其他活动方式一同参与,使学生“多重记忆,立体积累”。①听读欣赏。即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聆听整篇课文的配乐朗诵录音,同时结合看挂图、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一面静听默察,一面展开各自的想像。也可小声跟读,细细咀嚼品味。通过看、听、想、;钻一体的听读欣赏活动,在对课文语言材料有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多层面、立体化的支撑下,实现积累的优化。②演读背诵。即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对课文进行表演性的诵读。可以是有感情有动作的单独朗诵,也可以分角色演诵,还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来表演。这是对课文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辅之以表情、动作,创造性地重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和意蕴美。这样,课文的“符号语言”才会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与震憾力……

3.课后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发生在课堂上,不以课文教学的完成而完成。应与校内外生活结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学生学语文就有了现实的情景及需要,可以补充课堂学习的不足,丰富学习资源,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锻炼真正的才干,培养创新能力。课后语文实践活动可以有以下两类。

(l)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专题开展的一种扩展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多种知识,综合运用学到的各种知识及技能,实现学科间的横向贯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如学了《我的新朋友—电脑》后,可以《电脑与当今社会》为题,引导学生围绕认识电脑在当今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巨大作用开展综合活动。通过走访调查、进图书馆、上网搜索、写调查报告、办专题小报、创作有关电脑的科普童话和漫画、布置专题活动会场等活动,获取有关电脑的更多的知识。

(2)常规性实践活动。一本语文教材的容量是非常有限的,一个学期一个学生仅靠一本教材上的20多篇课文来发展语文能力是很不现实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材仅仅是个凭借、例子是很正确的。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为目的,带领学生走向课外这个大天地学习,大有可为。教师少布置些机械重复的作业,挤出时间多开展些语文实践活动,如设立班级图书角,列出小学生必读书目,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摘录精彩句段、名人名言,开展赏析交流;办手抄报,布置学习园地;听广播,看电视新闻,搞新闻会等,一个学期或一二个月一个专题,作为常规性课外语文活动持续开展。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大大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进一步锻炼和发展听、说、读、写多种语文能力。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发展,实现两个轮子一起转,两个翅膀一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