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在素质培养的运用

时间:2022-12-01 10:44:20

语文教育在素质培养的运用

一、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养学生读、说、听、写的能力

1.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一种眼、嘴、耳、脑和语言培训形式,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获取各种知识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这种方式。首先,读教材。选择教材的章节,具有典型的特点,科学、实用性。老师要阅读有趣的点,充分挖掘教材、模版的组织风格特点、深远的意境和生动的分析,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理解这篇文章,达到使用的目的。其次,从教材到课外阅读。我们不能只是读课本,还应该扩展到课外阅读内容。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书籍,也有无尽的现代文学优秀篇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佳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此同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使其快速掌握阅读内容结构、概念、特点等,有所启发,有所感悟。2.采取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说的训练。这个训练,是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他的思想实践的技能。在课堂上主要以老师做出解释、引导学生理解为基本的交流方式。老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构建说的环境。课外经常组织小故事、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运用语言能力等。3.训练学生听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听,是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是培养学生有科学的听的方法,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习惯。4.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读、说、听、写四种能力,在最后应该反映在学生的写作方面,即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听、说、读的能力,写作能力就无从谈起。所以,语文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

二、体现在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上,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仓库。所以,语文教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质量。(1)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欣赏美。审美对象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审美活动,是用形象思维捕捉美、看到美。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培养他们通过所示的文本色彩、韵律、节奏和结构等因素的敏锐感知力。(2)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读者要具有情感体验能力,走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体现作者的情感及他们的感受,然后日积月累地形成优雅的情趣,丰富感情和完美的人格。语文教育如果注意到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可能更持久、更内在。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是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能力。现在的初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样他们就会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领域遨游。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前一段时间流行的新概念作文,就是让学生摆脱束缚,大胆探索新的路径。在最近的测试中,入学考试问题进一步要求创新的能力。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发展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可以多角度,以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4.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语文教学中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1)语文教育使用否定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谓的否定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的结论,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借助教学反馈,消除学生的消极心态。教学反馈的最好方法是发现学生的心理负面趋势。中学生正处于慢慢成熟的阶段,但是面临许多困惑。我们使用及时的心理教学反馈可以及时找到消极心态,让学生通过写周记、写文章,分享他们的思想,为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困惑提供帮助。通过写作的方式,学生以健康的心态、乐观的精神进行学习。(3)使用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语文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独特的特点,即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学完美的统一。它不像政治直接约束导致学生厌倦,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催化剂,一旦接受,则不但能使学生形成崇高和伟大的理想,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语文教育。

作者:罗来柒 单位:宜丰县新庄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焕芝.语文教师素质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7.

[2]冉茂全.理解素质的内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29.

[3]周云汉.让讨论健康的持续下去[J].语文学习,2000(5):2.

[4]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12.

[5]聂超,聂竞文.努力完善学生心理素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