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语文教育论文10篇

时间:2022-10-08 08:15:21

职校语文教育论文10篇

第一篇:中职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语文教学是文化知识的传承、文化精神的积淀与挖掘的过程,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通过语文教学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从三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优化语文教学为校园文化奠定基础;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语文教学;人文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学校各种文化的总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促进、导向、规范、约束的教育功能。语文教学是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承,对文化精神进行积淀与挖掘的过程。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谈几点看法。

一、优化语文教学,为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一)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教育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我国古代先民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如,中国文学中屈子独醒、司马迁受刑、班昭续书等。语文教师必须注意渗透人文主义的精神理念,让学生从经典作品中感受人类对自己命运的关注、对人类精神需求的关注,从而肯定人生价值,明确生活意义,尊重人生,热爱生命。

(二)语文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课堂和语文课本的教学上,而应把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样也必然能将自己在课外学到的各种知识运用到课堂语文学习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从根本上有所提升。

(三)语文教学重视阅读品味

好的文学作品能启迪人的心灵,同时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时代的特色,所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生是一种美的熏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这些有文化内涵的精品读物。“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应让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素养的精神家园。

二、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通过课外活动可以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用到课外。

(一)结合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上一节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课本上有关书信的内容,我就让学生摘抄和背诵古今中外有关亲情的诗句,甚至歌词,让学生欣赏歌曲,比如《烛光里的妈妈》等。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如朗诵、演讲、辩论、读书笔记等

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校团委、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可以联合语文组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各样的竞赛,组织学生看立志书籍如《把信送给加西亚》,然后让学生写读后感;一学期后让学生写体会,包括有关《弟子规》的黑板报比赛。

三、语文教学要对校园文化起引导作用

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利者,平时的学习习惯就不太好,而且自制力差,对校外不良文化缺乏抵制力。如今在青少年中流行的一些网络文化、音像资料、图书等包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些都会破坏学生已有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导致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变化。针对这一情况,我校的语文课要配合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在语文课内和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呈现方式之一,是全校师生精神世界的缩影。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校园文化发挥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着学校的内涵和精神底蕴。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为之做出贡献,并必将从中获益。

作者:张秋萍 单位:辽阳技师学院

第二篇:高职语文教育改革探讨

摘要:实用性和人文性是高职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在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学生需要在学习期间培养起自身的综合语文素质。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育应当注意实用性和人文性相结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职语文;实用性;人文素质教育

现在高职语文改革有很多不同的呼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张实用性,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诉述两种观点一个强调实用性,一个强调人文性,似乎走到了两个极端。其实不然,强调实用性的一方并没有完全否定人文性,而强调人文性的一方也并没有完全否定实用性。他们只是有侧重的进行讨论,只是单纯从某个角度来讨论改革的问题,所以观点并不全面。我认为还是二者必须兼而有之,缺一不可,并且可以互补。

1高职语文教育以实用性为基础

高职学生的成绩一般都不太理想,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写错别字、语意不通是常有的事情。对于听、说、读、写等基本功的掌握方面,“听”和“读”勉强过关,但是“说”和“写”仍然无法达标。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适用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人才。这种人才都必须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撰写能力等。这是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职语文的教育和培训。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很多教育家意识到了高职语文教育实用性的重要性,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特别强调高职语文教育的实行性。有些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比较大,例如:本学校的语文教师亲自编写《实用语文》的教材,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口语交际和应用文的写作上,并且同专业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达到语文教学实行用性的目的,而且成为本校的教学特点,教学效果十分突出。这样的高职院校很多,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从这些改革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实用性是基础,偏离了基础,高职语文教育也就偏离了方向,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2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可偏废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不仅是语文工具的学习,更是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语文所包涵的人文性是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具有科学性、文学性,以及思想性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元素,是人类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高职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审美情趣的培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关乎着国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道德风气的传播,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离开了语文的指导,学生脱离学校走进社会后,会感到非常迷茫,无法适应社会。如果高职院校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也许会取得一些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从经过时间的检验,这样学生会后劲不足,很多学生最终沦为社会底层,不能达到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的。面对现代化教学改革,现在很多教育家已经意识到人文性培养的重要性,要求高职院校开设有关人文素养的教育课程。具有体实施办法还需要大家共同思考,集思广益一定可以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实用性,又要注意人文性,例如:高职院校教师从实行性和人文性出发,亲自编写教材《实用语文》,并设置人文素质培养部门。实践中,实用性教育大多可以按计划进行,而且人文性教育由于找不到方向或者有效的方法,一直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培养首先需要选定教材,教材的内容大多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主,同时加大阅读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因此要以短篇为主,课外时间充裕,要以中长篇为主。其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进行讨论,教师只是起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结合实践进行教学,让学生感染学生,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课外阅读要以中长篇为主,并让学生到讲台发表自己的读书心得,最后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并帮助学生改正缺点。除此之外,学习还可以组织相关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故事会等。

3高职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实用性相辅相成

高职语文教育,无论开设《实用语文》课程,还是《人文素质》课程,都是语文课程,只是侧重点不同,一个注重实用性,一个注重人文性,但都是为了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用语文》课程的开设,以社会实践为依据,以学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为目的,开展情境教学,提高语文实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也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这两种课程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还是比较明确的,但是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不断要求改革方案。目前我们的高职语文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高职教育改革艰辛且漫长。

作者:白雪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胜云.高职语文教育改革应注意实用性和人文性结合[J].教育广角,2013,(06):98-99.

[2]张小平.高职语文教学中如何突出实用性特征[J].高教研究,2015,(18):13.

第三篇: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及对策

摘要: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如今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经调查得知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教材匮乏及师资力量不足。要改变此困境,必须对人才培养重新定位规划,同时改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将语文课程视为提高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及文化素质的关键课程。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困境;外部因素

目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取消语文课程。即使部分开设语文课程,也只是将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语文课程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相比处于狂热状态的英语课程,语文教育毫无立锥之地。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必须对语文能力进行硬性要求。另外,院校还要对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只有走专业课与人文课相结合的道路,高职语文教育才能健康地发展下去。

一、高职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思想观念落后

因为高职院校的学制较短,学院教育多以技术培训为主,所以高职教学比较重视职业能力及技术教育。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学院是技术学院,应该注重技术的专业教育,而大学语文是公共课程,看不到产出效应,无法让学生受益,所以忽略大学语文教育;有的学校甚至以课时少为借口,将大学语文当做选修课或者将其取消。此外,由于科技发展迅速,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强调其专业和技能,高职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和竞争环境,因此他们对大学语文的态度极其冷淡,认为学大学语文在就业中没有任何优势,并且大学语文不能为他们提供适应社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

(二)语文教材匮乏

因为大学推行素质教育,所以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定教材。这种方式一方面反映了高校育人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使大学教材泛滥成灾,导致语文学习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据统计,我国编修的大学语文教材有1402种,版本良莠不齐,虽然品种多,但内容大同小异。对此种语文教材,普通高校学生感觉味同嚼蜡,高职院校的学生更是无所适从。由此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没能找到适合为高职学生进行学习定位的大学语文教材,而选择不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三)教师法规守旧

高职院校的教师讲课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只是把授课当做一份平常的工作对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疏忽让大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更忽略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等综合能力训练。还有一些高职语文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型而来的,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讲解,只是把书本知识搬到大学课堂上,使得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学生负责,备课不认真,只是随意拼凑陈词滥调在课堂上宣讲,职业教师完全忽视对学生人格的改造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二、对高职大学语文教育困境的改善对策

(一)结合专业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特殊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促使他们更关注自己的专业学习,从而忽视语文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涵养,高职院校应该开设与学生专业密切相关的语文课程,并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语文教学时,教师足够幽默风趣,讲解内容引证合理,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因为他们会感受到教师不仅单纯讲授课文,而是正在给他们温暖的关怀并指引他们坚定职业信念,提高职业素养。例如:在给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授课时,可以根据他们的特点,向他们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在营销方面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了解更多关于营销在语文领域的知识。既给他们灌输大学语文文化知识,又让他们重视市场营销中的战略特征,可谓一箭双雕。

(二)重视文体写作

大学语文担负着学生语言水平提升的重任。如果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应用文写作教育,在课堂上强化应用文写作的实战训练,不仅能为大学生文字功底的提升创造条件,还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文字基础。大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知识时,应该联系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文讲述和训练。

(三)更新教育观念

人文素质培养是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其对强化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更应该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有效地将大学语文教学融入高职教育,并在政策及教学资源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总之,大学语文关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企业的发展前景,用人单位和高职教育机构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创新精神,并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李蕾 单位: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玉华.我国高职语文教育面临困境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5:138-139.

[2]李金颖.当前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及对策建议[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101-102.

[3]李勇.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走出困境之探索[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2,04:33-35.

第四篇: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融入情感与幽默

语文教学是国家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文化性手段。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理工科、技术类教学,往往会忽视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所以,改善语文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科目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的方式

(一)改进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但笔者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或者不感兴趣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我国中职学院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以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上位于主体地位,整体教学氛围过于压抑,使得学生逐渐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在进行知识点讲解时,只是按照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向学生讲述,并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因此,为提高课堂质量,教师要将情感融入到实际教学中,主要包括教师对课堂投入的激情以及对学生的关怀、重视之情。教师改变其教学观念之后,能够将情感融入到教学中,进而改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应该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评价,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为改善师生关系打下基础。

(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与学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两大主体,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想要缩短与学生的距离,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情感,就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不止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还要在课后多和学生共同探讨某一知识点,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同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在讲课时应保持轻松愉悦的基调,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为拉近学生间的情感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施教,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细心和耐心,进而逐渐培养出与学生间的情感。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精度

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需要教师对其教学精度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耐心、重复的讲解,讲解时尽量使用温和的语气,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投入,进而增加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投入情感,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以及拓展知识点以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还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情感投入。

二、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幽默的方式

(一)语言幽默

教学工作本就是依靠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一项活动,而语言的幽默性则是语用功能的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因此应用语言幽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大多喜欢教学风格幽默的教师,因此幽默风格有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提升兴趣度。例如,在进行在课堂中有学生讲悄悄话,教师就可以说“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我们的课堂很精彩,你们不要不理不睬。”这种幽默形式能够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将全都焦点放在教师的身上,还能够让学生在幽默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课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幽默的形成需要教师把握住教学的时机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应用时需要把握住分寸。教师应该尽量将幽默点与教学知识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的逗乐学生,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教学目的,避免对课堂以及教学精度造成负面影响。

(二)体态幽默

体态幽默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与语言幽默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动词部分利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展现出来,例如“蔺相如前曰”“、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还能够增加课堂幽默感,让学生对语文课程更加喜爱。

三、结束语

受新型教学思想以及中职学生的学业重点构成影响,语文教学的地位逐渐下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改善语文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研究重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和幽默表达方式,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这种方法值得将其推广。

作者:魏新平 单位:白银市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查山鹰.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J].青年文学家,2013,02:123.

[2]李炳林.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和幽默[J].考试周刊,2013,32:29-30.

[3]李萍.浅谈情感和幽默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神州,2013,36:81.

第五篇:新时期高职语文教育思考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为了发展,不断开设热门专业,突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语文学科教育不受重视,学生也不重视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学教育内容不断压缩,课时不断压缩,语文课程教育质量不断退化,这种问题不得不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其实,即使高职院校,突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但也不能忽视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其他专业学习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职语文教育应该有自己的领地,获得应有的发展。

一、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不是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在不断下滑,语文教育功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问题,影响到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在高职教育中,一直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近些年,高职语文教育必修内容在不断减少,即使是必修内容,也有很多教师偷工减料,在课堂上故意忽视忽略某些内容教学。一些高职语文教师认为,只要学生的专业课程学好了,语文学不学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学校不重视语文学科教育,不断降低语文的课时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也是不感兴趣,学生都认为只要掌握一门技术就可以在社会中谋一份好工作,学习语文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这种现象导致语文教育的地位相当尴尬,语文学科学与不学无所谓,这样,语文教育效果一直得不到提升,甚至出现了教育质量下滑的现象。其实,语文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使是在突出技能培养的高职院校也必须要重视语文教育,要通过语文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领悟理解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打下基础,才能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才能真正培养健全的健康的社会人才。

二、新时期高职语文教育走出困境的途径思考

(一)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功用

高职语文学科作为一种文化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使命,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保障,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的师生要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功用价值,要彻底抛弃语文无用论,认识到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素养,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升学生领悟理解能力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需要的标准更高了,即使是高职学生,仅仅掌握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学生在社会中要得到有效的发展,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语言的应用协作能力,具有较好的审美鉴赏能力,灵活变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语文学科,因此,高职院校教育者和学生,都需要重视语文教育的功用,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功用。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积极进行语文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成效,实现人才的健康、完善的培养。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语文教育改革

在高职语文教育中要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育改革。作为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要弘扬民主精神,积极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营造良好的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只有掌握这种交际工具,在社会中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合作,获得更好的发展,要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内在学习语文的动力。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心理素质情况,选择教育内容,要尽量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育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教育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设置多种交流情境,使学生在应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一些语文学习活动,比如开展语文讨论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等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积极表现,学习语言技能,丰富个人认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教师要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主动应用语文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语文教育的价值和功用,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语文教育的效果,实现高技能、高素养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优化语文教师师资力量

优化语文教师师资力量是提升高职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高职语文教育问题,保障教育改革成功推进的重要方式。学校要重视对语文教师师资力量的优化工作。一方面,学校在选拔语文教师队伍人才方面要把好关,能够聘用一些语文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应验丰富的,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双师型人才,保障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高素养。另外,作为教师个人也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要不断研究课堂,研究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方式,研究成功课程实施策略,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育内容,能够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校要积极加强语文教师培训活动,有通过培训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要通过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手段,促进语文教师整体素养的提升,要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语文教师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保障高职语文教育的效果。

作者:户才鸿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建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高教学刊,2016(12).

[2]许曼.高职语文教学回归人文教育本质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6(5).

第六篇:高职语文教育工作探讨

摘要:随着现代语文的教学发展,高职语文教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理性认识现代语文的发展变化,保持语文教学内在精华;因势利导开展教学改革,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果;重视高职语文教育创新,在时代变化中实现新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工作就现代语文嬗变及高职语文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现代语文;嬗变;高职;教育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语文教育在不断发展中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既包括积极性变革,同时也包括消极性变革。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校要学会辨别,接受并充分利用积极性变革,同时也要抵制消极性变革。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各阶段教育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至关重要,必须引起教师和学校的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校要抓住发展机遇开展教育改革,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1理性认识现代语文的发展变化,保持语文教学内在精华

近些年来,提高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重视语文教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充分说明了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是承载我们民族文化的物质媒介,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在一步步发生变化,高职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对此,我们应该正视语文教学发生的变化,既要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也要看到其发展积极性的一面,将积极性不断扩大,保持语文教学的内在精华并不断升华。目前高职语文教育在发展变化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随着信息量的增多,高职语文的教学内容也在逐渐丰富。但是这些信息并不全是积极健康的,需要我们有识别的能力。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课堂的机械化操作,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三是语文学习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现代生活讲求高效率、快节奏,这与语文教学讲求细功夫、深挖内涵的要求相背离,因此导致了语文逐渐的功利化和肤浅化。语文教学变化既有积极一面,也存在消极一面,我们应该正确认识。

2因势利导开展教学改革,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果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职语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既出现了问题,但也存在积极的一面。为了优化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果,我们要因势利导开展高职语文教育改革,吸收其发展优秀的一面,同时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高职语文教学效率,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效果。目前高职语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层次过于浅显,语文教学工具化倾向严重。要想解决高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对语文教学进行批判,认为语文教学没有价值,但很少有人能够认真去思考语文教学面临如此困境的原因是为何?其实究其根本,目前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取向,追求效率,重视实用,而将语文的人文性抛之脑后。但是人们忘记的是语文不仅仅是一项使用工具,更是一门陶冶性情,提升人文修养的项目,而且后者的价值更重要。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当下时机,重塑语文教育理念,提升社会对语文的人文关怀。同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在保持语文内在精华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虽然高职语文对实用性的强调很突出,但语文教育必须要首先保持本质,之后才能发挥其实用性价值。

3重视高职语文教育创新,在时代变化中实现新发展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创新,每一时刻都有新事物的出现和旧事物的消亡。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否则必将被时代的大潮所淘汰。因此,高职语文在改革的同时必须要注重适应时代变化,实现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否则高职语文教育将会逐渐落伍,最终被时代所淘汰。在新时展条件下,高职语文要实现创新必须要注重以下两点:一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点,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信息查找方便、信息呈现直观生动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实现高职语文教育的创新突破,必须要牢牢抓住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工具,改善传统低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把握时代特点,抓住人们心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快餐文化也随之而来,侵扰了名著在人们生活中的位置。虽然我们并不鼓励这一文化的盛行,但是我们可以加以调整并充分利用以帮助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例如在高职教育中可以举办短信编写大赛或者长微博编写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意在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高职语文教育强调语文的实用性,但同时也应该注重语文的人文价值。因为人文价值才是语文最核心的价值,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才是语文教学真正应该实现的目标。针对目前高职语文教育现状,必须将高职语文教育的改革提上日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另一方面要抓住现代人们活动特点。但是新模式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各方长期的努力和配合。

作者:白雪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银珠.现代语文的嬗变与高职语文教育创新[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12(5):36-37.

[2]许燕.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5,11(9):190.

第七篇:中职语文教育反思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文化特质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自身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质,对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语言和语文教材文本都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本民族的文化地质层,他们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汉语言本身也不例外,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古老文化,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灵。而语文教材是文化的载体,教材文本本身也是文化的构成,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着文化。其次,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生命活力的文化主体。对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教育不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而且是他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创造性交流和对话,也是他自身生命成长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语文教育也不只是为了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语文学习是他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他“成为自己”的生命过程,其通过语文学习民族文化思想与精神,建构自我的文化情感和心灵世界。最后,教育的过程承担着重大的文化使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传递文化、体验文化价值,并培养具有文化创造力的人。语文教育作为一个文化过程,在训练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承担着让学生吸收文化营养、陶治学生性情、建构学生情感与精神世界的重大使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语文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二、中职学生需要语文提供更丰富的“文化营养素”

相对于同龄学生,中职语文教育更应抓住其文化性,培育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因为中职学生更需要“文化营养素”。一方面,中职学生身份带来了特别的“尴尬”和特殊的心理。大多数中职学生就读中职学校是不得已的选择,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学习成绩较差,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这样的定位,会造成他们自卑的心理,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很多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心理空虚,缺少作为一个青年人应有的大志。这种状况的学生更需要思想的启迪、情感的陶冶和人文精神的滋养与熏陶。另一方面,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中职学生往往缺少免疫力。如今,网络文化冲击着社会,流行歌曲、言情小说、花边故事、娱乐周刊、明星崇拜等布满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使昔日宁静的校园也发生了骚动。而中职学生正在青春萌动期,处于人生的“事故多发期”。降低“事故”发生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通过语文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文化营养素”,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保持生理和心理上良好的状态。

三、中职语文教育的文化性回归

(一)理念上的回归:树立语文教育文化观。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在让中职语文教育真正回归文化之路,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先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回归”文化。中职语文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文化观:首先,树立语文教育文化观。教师应认识到语文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一个文化过程,它是训练学生运用语文能力的过程,更是传递文化、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总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中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对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进行文化陶治,特别是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理解体验,以促进个体的总体生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树立语文教材文化观。在传统的语文教育理念下,语文教材仅仅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技能训练的凭借,但实际上,语文教材更是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正在生长和变化的活生生的事物,即文本——一种文化的、开放的、整合的、培育的文本,是一种生气贯注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存在。”最后,树立正确的师生文化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文本,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与文化对话,以涵养文化精神、陶冶性情,唤醒灵魂,给学生以完整性的建构。

(二)实践上的回归:践行语文教育文化观。没有实践的行动,中职语文教育回归文化本质是一句空话,所以,中职语文教育文化性的回归,关键还是教师对语文教育文化观的践行。首先,确定目标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21世纪初,普通高中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此次改革突出强调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字眼,但是要求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表述并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而进行教学评价时也应顾及这一维度。这是语文教育文化本质所要求的,也是在实践中使中职语文教育回归文化本质所要求的。其次,解读文本要站在文化的高度。“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性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不能充分挖掘他的文化意蕴,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和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时,要从文化的视角进行,将自己融入文本中,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共同建构,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和感受体验,对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更多的挖掘。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是一部沾着生命的汁液书写的散文,在解读时,我们应尽可能从生命的角度去解读,用心去体悟。如蜂儿、蚂蚁对生命的那种认真、执着的态度;露水的生命仅有一瞬,但也要在这瞬间“摔开万道金光”,让生命灿烂、辉煌。只要用心去体悟,看似不起眼的小句子也能给我们带来生命的震撼。还有诸如“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等富含哲理性的句子,更是耐人寻味。最后,选择方法应有助于引领学生尽享“文化大餐”。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一是尽可能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率;二是鼓励个性化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会读、会思,敢思、敢悟,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三是加强对话,让学生在与教师、与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得到新的体悟。

作者:黄美娟 单位:南宁市职业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童庆炳.语文教育与人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1999(5)

[2]于漪.聚焦在文化认同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8-9)

[3]连枫.中职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

[4]蔡翰晶.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6]曹明海.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7]孙孔懿.教育失误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8]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八篇:中职语文教育研究

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都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一门课程都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也一样。语文教育问题本来就颇受诟病,中职语文教育异化现象更是突出。中职语文教育呈现出,或“功利心”过强,或“功利心”过弱,致使中职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逐渐变得模糊。对教学技巧、教学效果的一味追求折射出的,不是对学生生长的人文关怀,而是对考试分数的情有独钟。然而,教育即生长,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与发展。本真的中职语文教育也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中职语文教师要注重探求、还原语文教学目的的本来面。

1.为了学生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顾学生兴趣的教育实则是不顾生长规律、教育规律的蛮不讲理的教育。追求本真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学习兴趣问题。课堂上注意营造民主氛围,引导学生自由、自信、准确地表达。第二,要致力于改变中职学生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写字习惯、诵读习惯、做预习笔记的习惯、思维习惯、表达习惯等。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了对学生生长习惯的关注,期待的结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功利一点讲,讲“理”而不讲功利,就会获得最大的功利。第三,帮助改变“他主”的学习状态,他们表面上过度依赖教师,其实可能根本就没依赖教师(就其许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看出)。不少语文教师为了省事,喜欢用不厌其烦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其实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教学。这样做学生是可以少走些弯路,少动些脑筋(现在的教育让学生变得不想动脑筋),但带来的问题是多数学生离开了老师不能“自主”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这不是为了学生而教的真正的语文教育。

2.指向“语文”

语文学习什么,在语文特性的历史争论过程中,这个问题让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处于摇摆与模糊状态。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常常会产生两种矛盾的感受:一是备课的苦恼,一篇课文究竟要讲些什么?二是上课的自豪,我们可以将课上得比理科、工科等精彩而有才情。其实,这种矛盾的感受反映出的恰恰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意识的淡漠、语文教学目的的模糊。考察国内外语文教育专家著述与实践,再比较《美国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美国语文教学不是单纯为了讲清楚课文内容、讲精彩语文内容,而是为了学生更好发展。他们把学生放在读写训练与语言学习的中心位置,选择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模式,高度关注学习主体,激活学习个体的内需,培养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即为学生自己而学,学出学生自我来。因此,本真的中职语文教育主要任务应放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上,着力解决语言的内化与外化问题。而不是像现在有些语文课堂那样,将过多的精力用于“非语文”“伪语文”的教学上。拿到一篇文章后追问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为什么被选进教材?为什么要安排在教材的这个位置?作者在言辞之间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或思想?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这篇文章该学些什么?我的学生应该学习其中哪些要点?这些问题的思考指向语文教学任务的一个核心,即对语言的学习;教学内容的设计体现学习语言的目的,即获得信息与理解能力、进行文学认识与表达、培养批判性分析与评价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时也应与之相呼应,避免出于对中职学生语文水平因素的过度考虑而出现命制试题时的弱化语言感悟、淡化语言表达等语文考试异化现象。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倡导学生抒写自我,就某个触发点,对自己、对他人或对社会想说什么,提醒学生“想得清楚什么,才能说得清楚”。注重与学生的写作交流,发现学生遣词造句与表情达意之间的错位问题,在交流中修改提高。

3.源于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传统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学习有助于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生动的现实生活及其鲜活的语言材料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课程设计,结合最新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追求本真的中职语文教育,要关注并研究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让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可以遴选专业文本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材料,精心设计专业情景口语交际训练,加强专业内容的写作实践,围绕专业课程中有价值的现实问题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这种课程整合有利于将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热情带到语文课上,将语文的学习落实在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上,同时,语文学习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服务专业课理论与技能的学习。这种课程整合后的学习对语文与专业课的素养提高可以同时起到推动作用。这种思想在新版教材中已有明确的体现,只是由于中职专业门类过多,一本语文教材无法兼顾所有专业,这给了我们中职语文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窥一斑可以见全豹。中职语文教育必须追求本真,其他课程虽各有各的特点,但“理”是一样的,也存在着类似的需要与必要。否则,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问题,恐怕仍然难以落到实处。

作者:王云珠 单位:江苏省邗江中等专业学校

第九篇:高职语文教育探讨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得以凸显。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具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从学生未来就业的角度出发,增强高职语文教育的职业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关键词:高职语文;职业特色;教育模式;实用技能

高职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未来职业中需要的实用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模式,在向学生传播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需求。

1提高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

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注重积累,通过对职场中常用的应用公文的模板以及阅读中的精华内容进行积累,学生可以增强自己对工作的适应性以及自身的思想内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没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无法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只有深厚的积淀才可以提升个人的能力素养。深厚的积累是学生书面写作的的源泉,学生平时对富有思想内涵的观点或者对自己产生启发的句子进行积累都会在未来职场中产生积极的影响。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和毅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经常提醒学生进行阅读并积累。例如:有些学生未来想从事有关企业秘书或者公务员的职位,教师就可以让他们多积累一些公文写作的模板,为将来进入职场打好基础。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推荐适合他们专业的积累内容。如: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他们课下看一些财经杂志,从财经杂志中了解国家的经济状况并积累一些经济专家的评论,从而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

2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职场必备的重要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便是一个好方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既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也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摆脱了枯燥严肃的语文课堂,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才华,寻找语文学习的快乐。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游戏让学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增加。同时有趣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场模拟招聘会,首先教师要将班里的同学进行人员分工,班干部可以成为招聘会的面试官,然后教师可以挑选十名同学做求职者,剩下的同学就可以成为点评者。面试官在招聘会前自己挑选几个可以测试求职者沟通交流能力的试题并设定评判应聘者沟通交流能力的标准。点评者可以根据面试者在面试过程中的回答给予点评,让面试者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的缺陷,最后教师可以总结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3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媒体网络技术经过不断发展其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大学给了学生无限自由的空间,在没有教师的监督约束下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学业没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再加上有些同学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度不足更加剧了学生语文知识薄弱,运用能力不足。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机考语文的形式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测试内容分为阅读理解、口语交际、书面写作三个方面。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测试可以提高将来在工作中阅读文件的速度以及与沟通交流能力等。根据考核后的成绩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语文,时刻不松懈。对于成绩不理想或者成绩一直退步的同学教师要及时给他们敲响警钟,并给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症下药学习效果才会更好。教师的激励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和勇气,让学生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主动性,养成自主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因此,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4提高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具有高水平的课堂,他们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学生爱护有加。由于语文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意义不大,因而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存在着对工作懈怠的问题。为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要了解现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组织一个语文教学水平评比大赛,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参赛,根据语文教师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学生对语文教师的评价,从而评选出优秀的语文教师以及教学水平低的语文教师。对于教学水平低、对工作懈怠的语文教师学校可以辞退这些教师,并重新招聘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高水平教师。另外,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高职院系的语文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向别的更优秀的教师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给学生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经常前往企业并对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进行考察也有利于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更生动的课堂。总之,转变语文教育模式,凸显高职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对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都有利于培养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师自己也要提高专业素养,多去企业考察积累经验。

作者:陈淑芳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贺楠.适应职业技能竞赛要求的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伊春职业学院为例[J].2014,(12):55-56.

[2]徐立.高职旅游专业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11):89-89.

第十篇:中职语文教育下文言文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是学生必修的公共文化课程,其中的文言文教学通过优秀的中国古典文化熏陶,对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审美情趣、树立高尚品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文言文中的传统文化虽然灿烂辉煌,却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遥远。由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难度较高,导致部分学生谈文言文“色变”,而部分老师也会感到文言文教学是令人头痛的问题,学与教都产生畏惧心理。本文将从“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来探讨在中职教育下如何进行文言文的语文教学。

一、继承优秀文化,传其道

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都不理解文言文的学习到底有什么用,既不能交谈又不能写作,然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文言文的字里行间隐藏着着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文明成果,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春风化雨地沐浴中华历史与文化的滋润和熏陶,并从中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把其中的情、境、意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去理解、感受、领会,让学生在文言文的世界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最后起到陶冶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文以载道,文章的精华在于作者通过它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文言文教学,应当首重文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与人文思想。以文言文为载体的中国古典文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从而映射出我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儒墨道法,百家争鸣;诗词文赋,百花齐放。有时是“劝学”、“从师”自律进取的君子之道,有时是“将相和”里“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广阔胸襟,有时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铁骨,有时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文言文不只是文言句式,更重要的是先辈贤者穿越千年对我们诉说的中华精神。中职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应当重义不重形。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枯燥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文法句式在中职院校当中缺乏充足的课堂时间、大量的反复练习就完成很好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是不现实的。

二、打破传统模式,授其业

文言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打破传统模式,符合时代性。过去老师在课堂上突出的都是一个“讲”字,老师仔细讲解,学生认真听记。教学常用“串讲法”,老师一字一句翻译之后再理顺文意,所有字词句的意思搞明白,就总结段落大意,而所有段落大意梳理之后,归纳起来形成中心思想,再是体现文章主题,最后则是对写作技巧的分析讲解。在“串讲”的课堂上,老师虽然“精益求精”,然而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的效果实在差强人意。如同给厌食的孩童喂饭,米饭蒸的再香,不搭配一点他们爱吃的菜肴,终究是咽下去的少,吐出来的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其追着喂饭,不如让孩子爱上吃饭,甚至成为“吃货”。原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少、慢、差、费”的填鸭式教育已然不适应如今知识大爆炸的网络信息时代。拿起手机,文言文的字词的解释,网络词典全面详细;文段的翻译,“度娘”随手解决;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的分析,各路大师各种角度的理解应有尽有。困扰文言文教学的不再是学生知不知道,而是学生想不想去知道,教学中不但要考虑学生是否“学得会”,更要思考如何让学生“会去学”。那么,兴趣教学则是解决学生对文言文有畏惧心、排斥性问题的关键。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与教学中如何运用巧妙地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面对中职学生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要有针对性、时代性。同样是解读课文,可以新解、趣解文言,可以加入更多的现代的元素,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背景新解为新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秘书的职场小白,有理想有抱负有底线,却又因办公室黑幕被炒了鱿鱼,心情郁闷之下化身“驴友”;课文内容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仙侠小说与连续剧;最后再让学生感同身受地理解李白的心境与情感。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甚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台词与动作,感受另类cosplay的乐趣。诸如此类,以兴趣为先导,以全新的教学模式改良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三、丰富课外阅读,解其惑

课堂的时间是“骨感”的,课外的时间是“丰满”的。对于浩瀚如烟云的文言文经典,只靠课内教学只能是收效甚微。然而在学生的平时生活中,文言文经典的阅读是极少的。相比于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他们更愿意选择武侠、玄幻、言情这样的休闲之作。而之所以会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文言文经典的“不懂”:一是不懂字词句的意思,难以理解;二是不懂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难以领会;三是不懂如何欣赏经典名著,难以找到共鸣与乐趣。因此,这就需要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在学生应当选择哪些合适的文言文经典上解其惑,使学生更多地接触积极向上的作品,而又由浅入深,不会一开始就让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在学生品味文言文作品时也要及时解其惑,使学生在难于理解与欣赏时能够“一语惊醒梦中人”,甚至是与学生共读经典,教学相长。开卷有益,文言文经典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思想价值、文学价值无与伦比。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经典兴趣,在于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阅读喜好与欣赏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如可以选择先以某个人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再引导学生在文言文经典中去找寻这个人的踪迹,或是从这个人的经典作品中更深刻地去认识这个人;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再让学生去文言文经典当中找寻故事原型,沿着时间长河逆流而上追溯历史真实;也可以把同类型作品进行古今对比,理解文言文独特的表达方式,感受古人贤者的思想情怀,从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独特魅力。文言文教学应当以“传道”为先,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熏陶,继承灿烂中华文明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以“授业”为媒,通过打破传统、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沟通古今,以课堂为桥梁使学生与文言文之间天堑变通途;以“解惑”为辅,正确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文言文从敬而远之到好奇喜爱。总之,中职语文教育的文言文教学并不难,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适的方式去“传道授业解惑”。

作者:曾子毅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