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时间:2022-12-09 09:18:24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审美能力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审美教育是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将其与职业学校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发现职业学校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等内容与“现行大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要求不谋而合。通过对比,突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背后需要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专业需求

2009年1月6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最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现行大纲”)。现行大纲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与要求等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且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笔者发现职业学校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等内容与“现行大纲”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谋而合,进一步强调了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背后需要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在此,笔者以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为例,在诸多专业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烹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适用于职业学校其他各大类专业。

一、“现行大纲”与专业设置要求的不谋而合

在对烹饪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研究中,笔者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即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而“现行大纲”中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正是落实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这一特点。“现行大纲”在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上提出: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1.各个专业设置的具体要求

《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规定了知识结构及要求为:掌握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与导游相关的法律、宗教、园林建筑、历史、地理与文学知识;掌握旅游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礼仪常识;了解服务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及审美能力。《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做了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有一定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中级烹饪技能的人员(即中级烹调师)。《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对语文教学提出如下要求: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2.具体要求与大纲要求的契合

《职业学校烹饪专业课程标准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中都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与“现行大纲”中要求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相契合。哲学家黑格尔曾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现今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已成为个人素养、品行、人格、道德情操评价的标准。不仅如此,各行各业也争相比拼企业文化、比拼美的内涵,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笔者以旅游管理和工艺美术这两个本身就是美的代表的典型专业为例,分析“现行大纲”如何有效落实专业课程设置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要求。

二、审美能力在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1.旅游即欣赏美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具有旅行社外联、文秘、票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专业的技能外,审美教育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实践活动。美学家叶朗说过,“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离开了审美,还谈什么旅游?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又涉及审美的一切形态,旅游活动就是审美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旅游从业人员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线,他们的审美素养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审美感受。这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自身必须具备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能力。只有首先具备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情怀,才能自觉地运用审美的规律去讲解景点,用自身的仪表美、风度美、语言美、行为美去影响感染游客。

2.让吃成为一种美丽和享受

烹饪专业亦是如此。“吃”的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本身就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2012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后,美食的制作工艺、生产过程、文化内涵引起观众的共鸣,一夜火爆荧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的氛围下,社会对烹饪的要求由量入精。从2012年开始,笔者所在学校协办了两届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大赛最重要的口号就是“用最节约的成本制作最精致的菜肴”。全国职业院校烹饪高手齐集扬州,各显神通。选手们制作的每一道菜肴都给人视觉的冲击,色彩的搭配、造型的设计、原料的选取、菜名的由来处处渗透着美的内涵。

3.创造出更多、更美的工艺品

工艺美术专业同样如此。职业技术学校的工艺美术专业主要培养广告、装饰、平面设计等相关产业所需求的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属于艺术的范畴,所有专业都有着相同的公共专业课程,如素描、线描、水彩、国画等,这本身就代表着美术专业对学生的审美有着更高的要求。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要将审美过程中形成的美妙的构思自觉地运用技能技巧,进行实际创造,并以物质形式来表现出来,这才能出现诸多具有美的设计作品。

三、小结

“现行大纲”对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材汇集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在不同时代、国家、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要求,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意境欣赏,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诸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虚幻畅饮的想象衬托出李白内心的孤寂与落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重聚欢乐的想象反衬出李商隐对妻子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对重阳节盛况的想象,折射出王维对家乡的无限思念。想象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现行大纲”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利用名篇佳作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符合职业学校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能够服务于专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刘文东 单位: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第二篇:高职语文教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摘要:与传统教学机构不同,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项基础性的学科,是高职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与职业能力有关的知识,确保学生在学习语文课堂的同时提升了职业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建议性措施。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分析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是其走向社会的敲门砖,亦是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增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力度,以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的。语文学科基础性强,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项工具性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传统高职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学到适应岗位所需的语文能力,同时通过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1影响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因素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点学习人为不仅仅是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还应该包括职业能力的学习。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学科,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因素,本着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主要包括:

1.1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内容中,才能够完成教师培养其职业能力的目标。由于高职学校的特点,一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知识储备较差,学生配合度低,语文学习意识差,因此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行性较差[1]。中国学生从小就接触语文学习,因此大多数学生觉得自己具备基础的语文能力,在高职阶段学习语文毫无用处,因此不太重视语文学习。就算学生坐在教室,也不是真正的想要学习,只是为了拿到学分或者怕教师点名。由于学生的配合度过低,教师的日常教学内容都难以完成,在语文教学中深入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就更低了。

1.2课程内容设置脱离实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也发生巨大变化,然而高职院校选用的语文课本过于枯燥,不仅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脱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目标。课本是学生和教师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工具,但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只是要求学生对重点课文进行机械化背诵,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要了解课本中的固定内容便可通过考核。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课程内容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综合实力,还会让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轨,在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需求[2]。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会遇到矛盾,即不能确定按社会所培养学生还是按课程内容培养学生。

1.3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能力提高。传统的高职语文教学模式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学生对教师的讲课内容进行规范记录,并没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种枯燥的教学方法智慧让学生对语文学生产生厌倦感,进而加大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难度。

2提高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策略

2.1应用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熏陶: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基础,因此,需将将课堂内容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丰富,以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尽可能的开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确保学生参与到语文教学中,进而为用用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打下基础。例如,教师可以请一些已经毕业的学生讲一些职场中常见的问题,教师同时用语文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对其日后工作的帮助[3]。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辨证主义观念,对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事情进行区分,进而保证学生将来在职场中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做事风格,并且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

2.2按照学生的专业对其进行区别教学: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因此学生受这一教学观念影响较大,若教师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效融合,就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生中找到认同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这一策略对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教师在了解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不同专业进行了解。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积极地与有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到该专业与语文教学的共通点。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新闻搜集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就业信息,在课堂上进行细致分析,在提高学生语文分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并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与职业规划有关的内容,以便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2.3加强实践能力:高职教育较为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也应该适应这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一要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4]。教师应该提高其语文知识、实践活动、职业能力培养三方面向融合的活动组织能力,应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分组合作学习等)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而让学生在进入职场后能够驾驭不同岗位,让学生将其学生的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2.4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当今社会中,绝大部分企业都比较看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创新是自我提升和企业提升的最为直接的职业能力。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应用创新理念进行工作学习。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创新点,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大胆想象,勇于表达。在接触某一课文或者习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并提出创新型的解决思路。结束语: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使得传统高职语文教学模式不得不进行改变。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应该以将学生培养成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作者:王海静 单位:潍坊市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羊莉君.关于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2:87-88.

[2]王桂英.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分析[J].课外语文,2014,24:43.

[3]丁兰兰.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讨[J].情感读本,2014,35:91-92.

[4]高学渊.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26:164-165.

第三篇: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分层教学,既可以促进优等生的成长,同时也有助于学困生的成长,进而促进整体学生的发展。本文就分成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职业院校;语文教学

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意义

分层教学法是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在学生学习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就目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来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而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很快地消化知识,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自然就难以消化,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两极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

二、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层

在当代教育中,学生的差异性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得心应手;反之,接受能力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举步维艰,愁眉苦脸。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的重点。教师要想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划分为一般、中等、优秀三个等级,向三个不同等级的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对等层次的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设计的层次化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课本内容,要想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必须重视分层设计。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从基础知识着手,根据不同层次的学习进度制订不同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的整体发展。另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设立设置课堂提问,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相对应的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为学习能力好的学生设置一些符合他们能力范围内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阅读

对于语文这门基础性学科而言,阅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知识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而言,他们是在阅读中积累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阅读,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文学水平,丰富知识的文学知识库。在阅读中,教师要采用分层阅读,为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刊物,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这一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后写出一篇读后感,能力较强的学生阅读读后感要求800字左右,能力相对弱的学生阅读读后感要求500字左右。

4.重视专业教师的培养

职业院校必须重视专业语文教师的培养。首先,加强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能力;其次,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顾及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采用引导启发的方式,使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得出问题的答案,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是针对学生差异性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作者:龚蕊 单位:兰州城市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孙高强.分层教学法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6(9):45-46.

[2]刘莹.分层教学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20):90.

[3]麦端棠.语文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19):116.

第四篇:中等职业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研究

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的学生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文化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需要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做支撑,要想实现高效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思路,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行语文课堂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1中等技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中等技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不断进行优化改革,包括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等在内的许多方面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相比都有所改善。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所增加,自身的语文水平和知识积累也有所提高。但是,现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并不完善,仍然存在很多阻碍学生发展、新课标落实力度不够、脱离客观实际的问题没有解决。而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些问题也就进一步地凸显了出来。

2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语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现阶段,很多教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唯一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功利性过强,习惯于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文背诵和考试题目的研究上,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气氛不活跃。虽然学生面临考试压力,时间紧,学业重。但是语文教师需要做的是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全面合理科学的教学,而不是被高考牵着鼻子,考什么就学什么,仍然以一种应试的思想进行授课。而且为了进行知识灌输,语文课堂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讲课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大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习惯性课堂教学方式,一时之间难以改变。这种长期的知识灌输和全盘接受使得学生的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所减弱,学生无法成为课堂的主人,无法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2.2写作教学比较薄弱:中等技术职业的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心理状态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在对事物的感知和情感的表达方面都有所欠缺,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大力度的培训,很多学生作文空洞没有真情实感。虽然这与学生的经历较少,经验不足有很大关系,但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结合学生性格率真、活泼好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学生作文模式化严重是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另一关键问题。模仿教师、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上的文章是现阶段学习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学生在模仿中探索写作思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这一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黄金时期。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写作的入门阶段因势利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意见和引导,学生就能够在这一阶段建立起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意识。但如果无法进行合理的指导,学生的作文模式化就会越来越明显,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会得到提高。

2.3课堂气氛沉闷:由于受到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制约,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导致很多初中生害怕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也很少在课堂上给学生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这种语言交际的欠缺逐渐从课堂走向生活,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简单的知识灌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自己主动的思考就无法将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对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3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措施

3.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由于语文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极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需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并根据实际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计划。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培养的能力有以下几点:缩写与扩写句子和段落的思维能力;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自我转化的思维能力;展开联想与想象的思维能力;以及阅读与写作的思维能力。

3.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知识灌输,教师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考试要求的思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心智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培养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对当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而且对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语文教师应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因为眼前的成绩要求而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也阻碍了学生未来的全方面发展。

3.3组织辩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的意义就是要让学生把独立的个人放入活跃的群体。如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在辩论中学生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就会产生更多的思想,学生自身也能在辩论中得到不同的感悟和体会。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与交换,从而让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运行的速度。

4结束语

语文作为主要学科之一,一直受到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教育界的关注。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近年来,语文教学与以前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文中所述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不足和改进措施需要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不断解决。

作者:方葆华 单位:昌黎县技工学校

第五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探讨

目前,我校语文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五版,有很多课文仍然是要求学生背诵的,特别是诗词、文言文的背诵,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就觉得背这些文言文不但耗费时间,而且没有什么用处。到底背诵这些课文的作用是什么?大概就是从古至今都经常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吧,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矣。这里面的“义自见”,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感的作用。那语感到底是什么呢?语感重要吗?怎样发挥语感在现阶段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在这里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语感?

关于语感,许多语文教育家有着自己的见解,真要追溯的话,大概最早是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这样说道:“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作‘语感’”。当代的一些语文教学研究者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笔者粗浅的认为,语感就是通过大量的、反复的阅读,借此对语言文字有着某种直觉的语文感悟,说到底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再加上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大多较为薄弱,即使课本的编者已经“弱化”了相关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但仍然达不到许多老师所设想的语文教学目标,因此,从简单易行的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入手,进而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其实,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的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综上所述,语感的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三、怎样发挥语感的作用

培养学生语感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我认为最重要的当属“吟咏诵读”。这就是简单易行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突破口。再回到我在文章的开头所提到的,背课文到底有没有用?其实我在那位同学问我的时候就明确的回答了他,不但有用!而且极其重要!古人读书,特别注重诵读,有时还自我陶醉地摇头吟咏。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怎么能找不到“感觉”呢?古人不是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通过吟咏诵读,学生能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形成直接的与语文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吟咏诵读中,笔者从实际的做法看,当吟咏诵读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特别是对于文质优美的抒情散文,古诗词等,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所启发,进而触发了学生的语感,使他们更好地揣摩到了文章语气、情感的变化,充分吸收文章精华,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当然,在背诵的同时如果注意到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呢?

(一)加强朗读示范

在教学中,教师以激情投入的状态授课,学生肯定也自然而然地带入教师的教学节奏中,因此示范朗读很重要!教师带表情朗读,更好的是配上合适的音乐,就能够很好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学生也就能更好地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萌发朗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戴望舒的《雨巷》时,教师以深沉、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蒙蒙细雨的江南小巷中,这时,是为诗中有情人的擦肩而过唏嘘不已?还是为理想的不能实现而感叹?我想,不必要教师过多的讲解,学生就会有自己的语感感悟。

(二)注重朗读技巧

在朗读过程中,不仅要有量的累积,还要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才能增强语感能力。首先,要注重语音轻重和语调的抑扬顿挫。如在朗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当然要轻读,缓慢而有节奏的表现作者的难离之情;“在康河的柔波了,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读表现作者比较鲜明的情感态度的句子时,就要重读;其次,要注意停顿。还是这一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读到三个“我”时,都要作短暂停顿,以表现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之情。第三,要注意语速适当。通过语速的快慢也是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语感,教师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充分把握文章的情节内涵和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再把自己的理解转达给学生,对表现兴奋、愤怒的语速快一些,表现忧郁、痛苦的语速慢一些,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

(三)班级的朗读过程要多样

文章想要表达的感情特点不同,朗读的方式就可以有多种,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也是可以调动的:感情奔放的,组、班齐读;感情婉约的,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单读;情景交融的,配乐朗读;而对戏剧文学,则分角色读。通过多样方式的朗读,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以由教师或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再分组、全班集体朗读,就能够让学生在沉浸中受感染诗中开阔博大的景象。总之,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和体验,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它需要训练,需要积累。因此,培养学生语感能力,造就新型人才,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作者:王恩慧 单位:安徽六安技师学院

第六篇:中职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语文是我国传承文字的重要途径是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生各个阶段都占着重要的位置,中职教育中,语文同样在众多学科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可以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立即各方面的知识,对于语言表达和表达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现阶段社会发展飞快,所用人才也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语文的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在今后走向社会提供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本文就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进行简要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

经济的春风吹过,国家对于经济的建设下社会发展力的发展有了新的重视和要求,正是因为社会生产力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我国的中职类院校才能快速的发展起来,响应教育的教学大改革,同时面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中职院校的教育也产生了自身结合时代的新动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为学生今后毕业的职业规划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无论是面试还是笔试都需要良好的语文功底,教师加强语文教学可以很好的突出中职教育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为学生的未来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1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就业导向。中职教育的其中一项最要的特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在目前我国教育分化等级中,中职教育这种中等级的教育机构始终要记住,教育要以人为本,对每个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将每一个学科都与职业能力相对接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是今后毕业在社会中十分有操作性的知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最不的同的地方就在于这里,这就是中职教育的特色,在学生走向社会后,首先编写个人简历,需要良好的语言特色,来突出自己的优势,加上有些需要的笔试面试的环节,优秀的语言表达逻辑性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成功的把握,以上这些都离不开语文教学,所以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2“实用性”人才。只有各类企业的内部提升才能更好的使社会经济如日中天,现如今企业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更具有“实用性”各种工作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具有专业性,而且以我国的发展趋势来说,比较倾向于建筑业,制造业,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市场缺少人才,中职院校就是那个输送人才的地方,这样有需要就有针对性的输送,可以促成企业社会的良好发展,也解决了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中职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改革出来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非常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为了学生今后的职业能力与规划,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就必须认清形式,以实用性和就业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1.3学有所用。从前学生所选择的专业有一定的庞杂因素所存在,学的专业知识等到了社会上就出现了无用或者在校学习内容跟不上时代的现象,如今学生们在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许多都选择了进入中职院校进行学习,他们的目的都非常明确,就是对未来职业能力的学习与加强,学有所用,让自己走出校门时可以顺应时代手中有可以谋生的一技之长,但是我们不能学生这种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打击和责备,因为这就是经济大潮带来了就业竞争激烈,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所以中职教育的语文教学内容应该增强职业导向,为学生的今后规划做好铺垫。

2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中职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2.1阅读能力。阅读是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手段,面对信息化的社会,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将来能否找到一个好工作,能否适应工作环境,能否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才能。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应该做到熟练认读常用汉字,初步掌握泛读方法,提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初步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学会利用多种多媒体对信息资料进行检索、筛选、摘要和分类,了解主要文言句式,初步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但是现在的学生常常写错别字因此,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读通句子其次,要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理解段落乃至理解整个篇章的能力。学生要能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段落中的关键句,篇章中的关键段这样,对文本的把握就透彻了。

2.2交际能力。很多高技术的人才,往往不善交际,不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就会导致与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影响了工作效率,甚至还会出现心理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有利于保持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掌握与人交际的方法和技巧,说话得体,具备符合职业资格的口才水平,学生要规范自己的口语,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尽量减少方言的影响表达时,能具备一定的逻辑性,面对不同对象时可以恰当的变换。

2.3写作能力。中职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应用文样式主要有计划、总结、通知、报告、请示、合同、单据和书信等这些应用文的涉及面比较宽泛,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面临的可能是如何开介绍信,如何发传真,如何写收据,如何写合同,如何撰写广告文目前,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文章条理不清,语句凌乱这实际上与学生本身的思路有关。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具备了清晰的思路,写的文章也就自然而然的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了写作训练要与实际相结合,要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学生才能有话可说

2.4信息处理能力。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学会获取信息并处理信息,但是在信息量增加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甚至是错误的信息,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排除这些错误信息的影响,他就会阻碍我们的发展所以,处理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他要求我们学会鉴别出哪些是错误的信息,哪些是正确的信息,具体到中职语文教学方面,就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别能力,掌握语言的技巧和内在逻辑关系信息一般都是通过文字、语言这一载体进行传播的,通过阅读这些信息,我们应该分析这些信息是不是具有表达方面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是不是存在自身矛盾的地方,那么这样的信息往往是不准确甚至是虚假的。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鉴别信息真假的能力。当我们获得真实信息以后,还应该学会转化,把信息及时转化为生产力。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内容应该与职业能力相对接,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将手中的一技之长放大变成综合素质整体增强,坚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的教学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培养出各类优秀职业技术人才。促进社会就业良性竞争,让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在进入社会时快速适应,走出自己的一篇天地。

作者:张鹤 单位:佳木斯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张雯雯.构建以培养职业关键能力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5(20).

[2]唐先琪.浅析中职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

第七篇: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效性探讨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教学课程,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现在职业院校培养新型高素质技术人才提供保障。职业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并没有充分地发挥它的实质作用,故而职业院校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教学理念,并且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师资力量的教学水平,不断加强学校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职业院校的综合素质水平,促进职业院校健康高速发展。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效性;探讨实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国家大力提倡职业素质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技术能力。语文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是职业院校基础课程里面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职业院校对于语文教学尚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难以突出,造成了语文教学课程不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即教学实效性较低。

一、职业院校对于语文教学困境的反思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校的领导更加关注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忽略了职业素质教育,特别是现在我国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学校领导认为职业技术能力才是找工作的王牌,学生职业技能水平高,就业率就会高。对于学校的声誉以及招生就业,乃至学校的长远发展都十分有利。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地位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所以职业院校在课程编排的时候经常会压缩语文教学的课时,对语文教师的的教学能力考察缺乏规范,教学材料的讲解不够新颖,难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就教师层面来说,由于职业院校领导不重视语文教学,所以招聘的语文教师的能力也是参差不齐,部分院校教学结构设置也不够合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单纯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并没有认真的研究语文教学内容,这种现象对于职业院校的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对于学生层面来说,职业院校在招生的时候,一般招收的学生文化成绩普遍较低,学生的自觉能力较差,学习的时候目标不明确,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较为缓慢,这种情况下,如若学校再不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生“混日子”现象的发生。

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实现路径

语文作为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一门学科,不论是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还是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的方面,都能为语文教学实际性的实现提供保障。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职业院校的这段时间正是他们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的关键时期,所以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学校的语文教学,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人文精神职业院校应该倡导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环节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的开展中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比如: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自愿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语文课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语文涵盖了古代、现代、传统以及外来的等各个阶段的精神财富,学生在精神领域可以自由的探索和思考,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完善学校的教学安排,通过素质教育支撑专业教育职业院校应该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语文教学的也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内容不断的完善,实现素质教育支撑下的专业教育。首先,职业院校应该打破原来的教学安排,增加语文的教学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更快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再者,学校应该重视教材的选取,做好教材质量的监管工作。职业院校领导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取教材,为实现课堂的高效性埋下伏笔。

(三)合力打造素质教育平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学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文科学科思修、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等结合起来,共同打造素质教育的平台。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给学生的精神领域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通过语文教学融合学生的职业规划、素质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内容同等重要,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门课程的结合还能够发挥联动效应,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意义重大,因此职业院校应格外注意语文教学的开展,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职业院校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提高语文教学实效性,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促进我国职业院校的素质教学。

作者:张微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池睿.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实现路径探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10).

[2]黄文科.浅谈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有效性[J].科教导刊,2010,(05).

[3]马丽.关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承载功能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12).

第八篇: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我国的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出现了强调专业技术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这就造成了职业学校对于语文该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极低。但是在实际上,语文该门课程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形成原因,并对解决对策展开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解决对策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在当前职业学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并没有听教师讲课,而是对坐其他课程的作业,比如英语或者数学,甚至会出现个别学生玩手机、开小差或者睡觉的现象。久而久之,语文教师面对这种情况也会失去上课的热情,从而敷衍了事。这种相互影响的现象就使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比较低,比如在进行实践报告、毕业论文的撰写时,就会出现用词不当、语法错误等等情况,这种逻辑表达能力的不足甚至会阻碍他们今后在工作中的发展。

二、造成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

造成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原因如下:

1、一些职业学校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并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为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专业技术的教育,认为语文知识的教学并不能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这就使他们轻视了语文的教学工作。

2、职业学校中的语文教师的资源不足

我国的职业学校数量是在短期内飞速上涨的,这就实际上造成了当前职业学校中的教师资源的短缺或者是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教师资源的缺乏会使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加得不到重视。而教师的教学经验的不足更是会对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造成影响。比如教师本身的素质不够高,自然而然就不会为学生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将会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

3、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原因,比如理解能力低,表达能力低,缺乏自制力以及产生一种自卑感,就会使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难度进一步的增大。主要是由于教师需要从基础知识开始授课,使学生完全掌握之后才能展开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并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学生的自卑感导致了他们对于学习的反感,降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这两点就增大的语文教学的难度。

4、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正确,缺乏语文学习的热情

一般而言,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水平较差,极易产生一种自卑感,认为自身的能力不高,并且会认为自己就算努力学习了也不能对未来造成多大的作用,这时学生往往会自暴自弃,外部的环境也是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原因之一,学生在大多数人都不学习的情况之下往往也会加入不学习的队伍,这就会造成学生整体的学习态度不正确,缺乏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另外,职业学校的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自身能力比如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都比较低,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较多,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5、师生相处不融洽,影响教学效果

在教师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的学生,此时,教师就算有心去进行教学,但是教学的效果多多少少的也会受到影响。教师的情绪经常会被学生所破坏,比如上课时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玩手机,这就很容易激怒教师,从而造成一种紧张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失去教学的激情和对学生的耐心。

三、解决对策

针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的形成原因,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来解决问题,包括改变教学的观念,重视语文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以及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1、改变教学的观念,重视语文教学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识到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主要的解决措施之一。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比如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等等。其二就是改变语文教学的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增加教学的耐心等方式使学生配合语文的教学活动。

2、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的学生水平往往处于一种参差不齐的状态,此时如果不根据学生实际的能力就直接的进行语文教学活动,这就会使能力水平低的学生更加不能理解相关的知识,而能力水平高的学生会也会产生一种不配合的学习心理。因此,应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这样教学的目的才有针对性,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3、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极为有必要的。主要是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的氛围,如果教师处理不好与学生之间的相处,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出现死气沉沉的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效果。

四、小结

综上所述,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着重要作用的,但是当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自身的问题。因此,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比如改变教学的观念,重视语文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因材施教、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等等,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作者:秦颖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一民.长春市中等职业学校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原童.职校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顾克蕊.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第九篇: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基于笔者多年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工作实践经验,从细分教学,明确教学目标、采用讨论式与启发式教学法、重视语文技能训练以及加强多媒体设备运用这5个办法论述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予以提高,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教学质量;方法

一、细分教学,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否则没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容易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目的性,并且难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且教学板块不同,其教学要求也各不相同,无计划的教学目标容易让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导致其学习效率下降。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混合讲解写作与阅读,并未分清重点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分不清课堂学习重点是在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亦或是阅读水平,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如果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专项训练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有针对性的完成训练将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如,在学习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开展写作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写作简单的童话或寓言;也可以开展口头表达课堂,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故事的讲述;或者开展阅读课堂,让学生将学习完这篇文章后将自己的感想与见解以读后感的形式写下来。但值得注意是切记将三者混合进行,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目的性,进而使用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

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过程中作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自主性,而且还能够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开展讨论式教学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开动脑筋开动嘴巴的机会,让其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其次,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再者,在进行小组讨论过程中可能有效发散学生学习思维,让其能够在多方位多角度看待与分析问题,让其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降低或消除,并让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最后,开展讨论式教学还能够让学生将教材知识上升至理性认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部分重点与难点知识。大量教学实践数据表明,在符合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开展讨论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还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大有益处。

三、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采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调动起来,并不断引导其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让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全面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知识的理解需要从感性上升至理性的认识,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与职业院校学生认知规律相符,如若不经过仔细的思考,则难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对比、分析与概括。所以在开展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并且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因势利导,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文知识由模糊到清晰到掌握到熟练运用,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重视语文技能训练

在职业院校语文教材当中,包含了许多风格各异、内容不同、文体丰富的文章。从本质上来说语文教学就是分析与研究不同的语文“例子”,让学生能够掌握各项语文技能,并正确认识到语文的本质。而读与写作为语文的精华内容,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将读写的双重职能发挥出来,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此同时,还应当在读写的基础上有意识的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社会活动中,说话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语言活动,其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在语文学习当中,这同时也是学生最为薄弱的环节。而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较为常见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与社会接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开展一些说话训练,合理创设情境训练,营造说话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能够主动说话,敢于说话,乐于说话,进而不断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五、加强教学中多媒体设备地运用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持续不断地加大对教育事业支持,在此背景下多媒体设备逐渐成为各大职业院校基本配备。结合实践来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但能够使得教师减少黑板板书量与时间,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扩容,同时对学生而言,教学中多媒体设备地运用能够将以往枯燥的文章通过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如此一来在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情况下有助于他们知识点地学习,由此可见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地运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加强多媒体设备地运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广大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多媒体设备运用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充分结合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出制作多媒体课件所需内容。其次,教师借助于互联网、教案等多种途径进行多媒体课件内容搜集,随后根据教学要求完成课件制作,最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多媒体课件予以播放。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外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并以此来不断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步入职业岗位后能够有效应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来为其岗位所服务。但是,当前仍存在诸多因素使得职业院校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所以这就需要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当中不断探索、学习与反思,并积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来不断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与社会需求相符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张亚丽 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飒秋菡.浅析职业院校改进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读与写:上,下旬,2015(6).

[2]徐霞.浅谈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8):127-128.

[3]王焕荣.对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6(67).

第十篇:职业学校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研究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中对旅游业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伴随着产业地位的显著上升,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大大地提高了。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许多地级市更是有专门的旅游学校。在这一形势下,担负着为旅游业输送人才的职业学校旅游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旅游专业基础文化学科的语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的要求,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旅游专业和语文无论在知识点上,还是在学习的方式上都有着很强的互通性。新形势下,语文课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服务,如何对学生的旅游素养和人文素养起到促进作用,一直困扰着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本专业的语文课一直延续着初中阶段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和需求。根据笔者历年来的观察,我们的教师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一直用同一教材、同一教案、同一教法。这样的做法,没有体现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特色,也没有发挥语文在旅游专业教育中的真正作用。由此看来,对语文教学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准确定位,研究如何提升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质量是势在必行的。

1新形势下旅游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随着人才培养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强调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但同时随着文化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关注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旅游者进行旅游,实际上也是享受当地文化的过程。作为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锻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语文运用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2职业学校语文学科发展的要求

现在,许多职业学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一味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专业课已经提到重中之重的地位,而文化课逐渐被边缘化。近几年,专业课的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校对专业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仅仅是通过省学业水平测试就行,只是过关性的要求。这是非常不利于语文学科自身的发展的。事实上,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育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旅游专业的特殊性要求,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功能基础上,注重对旅游专业学生的人文性渗透,提升他们的旅游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旅游行业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旅游专业语文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是一种幸福。”我们的教师通过更新观念、变换角度观察问题、变革教学行为等一系列举措,达到提升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此外,这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要求。本研究致力于分析旅游专业语文教学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作为长期在一线教学的旅游专业的语文教师,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专业,从而为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改革作准备。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有针对性的提升。这也符合新时代提出的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成长这一理念。

4旅游专业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早在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就提出,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不可能获得足够的知识,更何况短暂的在校学习时期。所以,终身学习是个人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我们从出生到临终,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按照我们的社会角色和生活需要,通过终身学习获取知识技能,不断完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的学生完成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业以后,将走上工作岗位,真正踏入社会这个大学堂。这一阶段不仅是他们汲取知识的时期,更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的时期。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旅游专业的知识面较广泛,内容较庞杂,学生在进入旅游行业以后,面对的信息量和知识更是巨大的。学生要学会挑选所需信息,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主动地汲取知识,这一切都有赖于语文教学中方法的引导。

作者:潘志丽 单位: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