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时间:2022-06-12 09:54:22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

素质教育作为现代化教育的基本要求,审美教育因为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广受高中生喜爱。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审美教学已经成为诗歌教学的主要方式,将审美教学应用到诗歌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必须将审美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对诗歌有正确的理解与鉴赏,从中感受美、发现美。

一、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意义

诗歌审美作为一项创造与审美结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在解读诗歌的同时,更好地欣赏、感受、创造美。在诗歌教学中,利用审美感受以及创造性表现与思维,不断提升鉴赏水平。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审美教学和传统的技能训练、传授不同,它是利用文学作品展现更为宽广的世界;在发挥学生个性的同时,更加深入地感受、欣赏、创造美,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只有在教学认知的同时增强审美教学力度,才能更好地彰显语文本质,还原诗歌教学属性,最后达到丰富学生精神的目的。在新课标改革中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在基础知识的环境下,不断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力与探究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文技能的积累,还要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丰富精神、情感世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诗歌审美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突出审美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欣赏诗歌美,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塑造学生的审美人格。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措施

1.拓展审美空间

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中,拓展审美视野就是给学生一双捕捉美的眼睛,并且引导学生发现、观赏美。在诗歌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歌原本存在的美,通过领略诗歌隐含情感以及表达方式,从中感受诗歌意境以及隐含的艺术特性。例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初次读这两句诗感觉很平淡,细细咀嚼,就可以慢慢感受到作者的意境绵长。从动作来看:采菊非常人动作,它隐含着作者热爱自然、超凡脱俗的意境与情趣。“见”不是刻意刻画的场面,展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诗歌作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只有领会了创作意境,才能感受到作者特有的韵律以及审美视野。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领会诗歌内涵。例如,《孔雀东南飞》展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之间的坚贞爱情,《水调歌头》描绘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从军行》则表现的是保家卫国的壮志与豪情。在学习这些优秀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能丰富精神与情感世界,对提升审美情趣,塑造正确的思想道德观也是极其有益的行为。

2.重视审美情感的引导

在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中,为了保障教学质量,除了要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还必须符合情感发展。在这期间,审美心理对教学有明显的作用,有目的地应用这个特点,对加深对诗歌审美形象和意境的理解具有很大作用。例如,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心理,为学生展现杜甫诗中描绘的人民痛苦以及自然灾难,诗人不是为了个人,而是心怀天下人民,只要能解决其他人的困难,自己甘愿承受“死亦足”和“独破”的局面。也只有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整合,才能真正领会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胸襟与哀思,真正领会“安史之乱”对国家造成的危害以及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成果和审美能力。

3.创设教学审美环境

物境、意境、情境作为诗歌本身所特有的方面,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情境对审美教学的作用,并且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意识,促进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诗歌情境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是诗歌文本情境,需要根据诗歌意境,促使学生得到审美收获;另一方面,只要老师创设语言情境,就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另外,在课堂练习中,也包含各种情境创设,诗人将意象、景物、地点进行组合,表达常人难以述说的情绪与体验。例如,《念奴娇》表现的缅怀之情,《石头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秋思》表达游子的乡愁,这些诗歌审美环境的创建,更带动学生融入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情境中,更能深刻体会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更辅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诗歌教学有效性。

4.引导学生主动创造美

诗歌审美性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能主动创造美,所以高中语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创造美,让学生进行自我审美教育和自我审美完善。语文教学课堂是诗歌审美教学的主阵地,除此之外,课外、校外和社会实践等都有很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创造美,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让学生在海量诗歌审美性资源中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素材,提高审美情怀。“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只有在诗歌审美性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个性张扬地表现美和创造美,提供整体综合审美素养。

诗歌审美作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方面鉴赏诗歌,帮助学生塑造审美特性,在满足诗歌教学要求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在陶冶情操,提高鉴赏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

作者:王益新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