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对学生读书的意义

时间:2022-01-19 03:35:23

语文教学对学生读书的意义

一、读中有悟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阅读教学之根本。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能只停留在对课文的肢解和记诵上,要培养学生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唤醒学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发表经过独立思考且具有个人情感和认识的见解,真正实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的良性循环。如学习《散步》一文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我的母亲虽然高大……就是整个世界。”读后我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慢慢地”,“稳稳地”这两个词的意境的?我故意加了“意境”一词,给学生一个感悟回味的余地。学生思考一会,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小心”。“‘慢慢地’、‘稳稳地'是为了让母亲和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孝敬母亲,是自己的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好象有厌烦的意思。”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到亲情的内涵,理解了“‘慢慢地’、‘稳稳地’”两个叠词所表达的真挚而又深厚的亲情及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用感。新课标指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文中重点段、关键词,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欣赏,仔细体味一字一词所表达的细微复杂的情味,才能读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情,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读中有品

品读是以品评课文选词用语、艺术构思和表情达意之妙为目的的阅读方式。关于品读,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过精辟的阐述:“品读,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角度,或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一些精美的句段,让学生细读慢嚼,边读边品,深入细致地揣摩,领会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内在情感,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位才能得到提升。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让学生带着问题读第3、4段。读后提问,这两段写出,突出了济南冬天的什么特征?学生读书,相互交流,最后代表发言:“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次写薄雪覆盖下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文中两个“卧”字用得十分恰当、精妙,并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写出了它们的情态,表达出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让人形象地感受到冬天的济南暖和和安适的特点。接着再让学生品读第5段写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中先是着力渲染了济南冬水之“绿”,接着一连用了几个“绿”字,,“绿萍、绿藻、绿柳”烘托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现出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及所蕴育的勃勃生机,抒发出水之清澈、透明,表现出济南冬水里的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及所蕴育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赞美和喜爱之情。学生回答较好。接着再让学生品文中的用词。形容词“小”在文中出现次数最多,“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水墨画”、“小村庄”等等。诸多的“小字却缺一不可,这些“小”字配合着句末语气词“呀”、“吧”、“呢”共同传达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品味鉴赏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许多新问题,有了自己新的独特的见解。品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通过品读学生领悟到文章用词之妙,构思之七,语言之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教学应“以读代讲,以读悟情。”把读的训练贯穿于语文课堂的始终,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可根据不同文体精心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课文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打动学生稚嫩的心,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语感,感受和领悟课文内容,不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境界。

作者:李晓灿单位:虞城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