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锻炼学生主体性

时间:2022-04-28 04:50:00

阅读教学锻炼学生主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而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则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本文就此谈谈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入学的孩子,对学校生活怀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孩子的学习兴趣渐渐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就成为一句空话。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阅读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故事、儿歌、图画等不同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如在学《影子》一课,先让学生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的变化。再让学生说一说影子的特点,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对儿歌的兴趣,主动去阅读儿歌,体验儿歌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尽快走进文本。

二、改进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

1.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虽然引导学生读懂了文本。却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限制了他们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把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如在学《四季》一课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朗读。在全班交流读后感受。这样既重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又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给小组确定一个目标。如学《小松鼠找花生》时,我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大声读、合作读等;(2)我会问:在小组内提出不理解地方,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讲给小组伙伴听。学生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的小组提出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思维能力

1.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问。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采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懒惰状态。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消除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一旦学生提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成功感,而敢于大胆提问。

2.教给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教人以渔”。课堂上,学生有时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有时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价值;有时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质疑。如(1)读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2)读文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思、疑、问、悟的结合,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教《阳光》一课,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说阳光比金子还宝贵?”这个有思维强度的问题,通过读书思考。联系前面讲到的“有了阳光树更高了,禾苗更绿了,小河成了长长的锦缎了”,学生就能体会出阳光的宝贵。(3)学后质疑。在学完课文之后,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启发学生从课文内容,字词方面提出不同的看法。

四、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

小语协会理事长崔峦指出:“当前阅读教学研究、改进的重点。首先是切实转变观念,这是实现阅读教学根本变革的前提。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课程观;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过程的主体的学生观。”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一到课堂上,教师就会不由自主地成为主人.而学生一如既往地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和教师演讲的忠实听众。这样的课堂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个性,更谈不上创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已不仅仅是讲授者、提问者、解惑者,更多的是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教师只有正确地定位,‘才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积极、主动、自信。总之,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个性的差异,大胆鼓励,正确引导,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出一个更和谐、更民主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努力培养有个性化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