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与写作训练研究

时间:2022-05-24 08:56:05

初中语文教材与写作训练研究

摘要: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典范性,利用教材进行读写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返璞归真的趋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教材的典范作用,从教材中提炼写作内容、学习写作方法,指导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结合教学实践,从步骤、内容、效果三个方面阐述初中语文教材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的途径。

关键词:教材;写作;步骤;内容;方式

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笔者由此得到启发,既然入选语文教材的课文多是名家名篇,那么学生就可以从中学习写作,使写作训练的藤蔓攀附到教材课文这棵大树上,有目标、有顺序地生长,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三年来,笔者在写作教学中坚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选文以记叙文为主,为记叙文写作训练提供了很多借鉴。本文就以记叙文为例,谈谈如何将教材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跟着课文学写记叙文。

一、实践的步骤

(一)品读教材,提炼亮点。语文教材里的记叙文虽均为名篇,但其特色和风格却不同,学习课文时,就要善于发现不同课文突出的亮点。品读教材,从中发掘适合学生模仿写作的亮点,是实践的第一步。叙事具体细致的,可指导学生从中学习叙事的方法;选材独到的,可指导学生学习选取有表现力的材料来表现中心;语言优美的,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咏品味来锤炼写作语言。如学习《散步》,可模仿其叙述方式写一件事,力求做到过程曲折,小中见大,主题明确;学习《猫》,可模仿其抒情方式,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从多个角度来抒写真情;学习《藤野先生》《我的母亲》《老王》等文章,可模仿它们通过几件事来塑造人物的方法……(二)范文引路,模仿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读了很多书,但不一定会写作文。为什么学生读了万卷书,却无法下笔如有神呢?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需要指导的,在提炼出课文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亮点之后,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告诉学生从这些范文中可以学到哪些写作知识,从而指导学生进行借鉴、模仿,并明确指出本次写作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写作,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发挥教材范文的引路作用。在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后,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三)讲评修改,总结经验。作文的讲评修改是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每次讲评修改都应认真对待,绝对不能使学生作文“石沉大海”“有去无回”。每次写作后,教师要尽可能在一周内完成批阅工作,了解本次习作中出现的优缺点,然后打印有代表性的例文(包括优秀范文、问题作文及教师自己的下水文)开设讲评课,让学生针对写作要求,在阅读不同层次的习作中比较、分析、探讨,明确优秀范文究竟好在哪里,病文的缺点是什么,以及应该怎样修改,以此强化对写法的认识,然后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二次修改,教师有二次批改,甚至三次以上的修改与批改都是常事。修改时,大部分情况下是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有时候,也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起修改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病文。

二、实践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六册语文教材中,记叙文主要包括叙事、写人、写景三类。训练的时候,鉴于实际需要和应用的广泛程度,记叙文的训练也是有重点的,一般来说以叙事类为首,写人类次之,写景类则相对较少。(一)叙事记叙文的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叙事类的记叙文篇数最多,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用得最多的也是叙事类记叙文,这两者正好契合,于是,叙事记叙文训练的次数也最多。七年级,训练的主要目标是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细节具体。《走一步,再走一步》《羚羊木雕》《爸爸的花儿落了》《社戏》等课文都是以成长的经历为题材的,训练时,就应从这些课文中提炼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学习课文叙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细节具体的方法,通过记叙一件具体的事,写出成长过程中难忘的经历和体验,表现明确的中心。写作的题目有:《一件小事》《家庭风波》《我渴望长大》《想起你时很温暖》《记忆深处的愧疚》等。《散步》《风筝》《羚羊木雕》《金色花》等课文是有关亲情话题的,以真情感动人,学习之后,可让学生以“真情表白”为核心,学习课文通过具体事情、典型细节抒写亲情的方法,完成《我家的故事》《给父母(或爸爸或妈妈)的一封信》《多想说声谢谢你》《我最想为做的事》等习作,要求写出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学会感受亲情、感恩回报,学会写内容充实、言之有物的“真情作文”。八年级,训练的主要目标在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丰富文章的内涵,在描写、叙事的基础上学会抒情与议论,提升文章的深度和内涵。比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中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对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写作训练时,可重点阅读老头子设计打鬼子报仇这部分内容,模仿课文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引出下文故事情节和烘托人物心情的方法,指导学生写作《记忆深深》,开头部分可用景物描写引出所回忆的事情,在叙事过程中再适当穿插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八年级下册重点训练目标是在叙事的基础上抒情和议论,以深化文章的内涵。学习过程中,可利用第二单元的课文,先从小作文练起,学会简单的借景抒情与议论,再由景及事及人,在写人叙事中抒情与议论。如学习《春酒》后,可写作借物抒情的作文,在叙述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事物的基础上抒情议论;学习《端午的鸭蛋》后,可写《家乡的某个节日》,在今昔变化中阐发自己的感想;还可从试卷上选取《推开一扇门》《慢下来的时光》《有你真好》等题目进行训练,进一步掌握在写景、叙事后进行抒情、议论的写法。九年级,要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记叙顺序,使文章结构有波澜,力争对所叙事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合理的议论。写作题目有《怀念的日子》《心声》《绽放》《在爱的陪伴中成长》《总想为你唱支歌》《为了心中的梦想》等。(二)写人记叙文的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集中写人的记叙文有两个单元,它们是八上的第二单元,选入了《阿长与〈山海经〉》《背影》《老王》等五篇课文;八下的第一单元,选入了《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再塑生命》等课文。笔者选取这些课文作为写人记叙文写作训练的范文七年级,要求学生会写介绍自己和家人、同学的记叙文,做到性格鲜明,能用具体的事情和几种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从教材中提取《这就是我》《我的家人》《他(她)这人真》等几个写作题目进行训练。八年级,要求学生能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写人,并能用多件事情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描写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学习八上第二单元时,笔者调整了课文教学的顺序。先学《阿长与〈山海经〉》和《老王》《信客》,这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写普通人身上的闪光品质。学完后,教师可让学生以《他(她)不普通》为题,写一个身边的普通人,表现出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闪光点。《背影》和《台阶》二文都是写父亲的,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写出了父亲的形象,借鉴这种写法,可让学生也选取一个独特的角度,刻画自己的父亲。学生习作《寻找适度的风》《我的父亲是大厨》《父亲和竹梯》《父亲的“无所谓”》都写得让人眼前一亮。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荷叶•母亲》和课外阅读语段中三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让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来写人,提升作文的档次。学习八下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从《藤野先生》《我的母亲》《再塑生命》三篇课文中提炼出《遇见你,真好》和《成长路上,相伴》两个作文题目,让学生模仿课文,学会用几件事情从不同方面写自己成长路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一个人,不仅要写出这个人的特征,还要写出其对自己的影响。学生在习作中,写父母、祖父母和老师的话题比较有真情,能打动人。九年级,重点从《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孔乙己》《变色龙》等小说中学习如何通过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独特的个性,力求写出人物独特的形象。(三)写景记叙文的训练。七年级,学习了《春》《夏感》《秋天》《济南的冬天》等写景记叙文后,可要求学生借鉴课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多种感官出发有序描写景物的方法,写关于家乡四季的小作文,能写出景物特征即可。八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教学借景抒情、议论的好材料。训练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能从一种自然现象中抒写自己的感想。按照由易到难的进程,先从小作文练起,将景物分为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风云雨雪四个内容组合成的“物语情思”训练系列,让学生先学会最基本的借景抒情、议论方法;然后再写大作文《,触动了我的心灵》,可以分几次用不同的景物来写,多角度地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尤其提倡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也能体现思辨能力,有对生活独到的理解和体验。九年级,主要借助《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三篇文章,学习在写景后写得更深刻,让作文对生活、人生方面的感悟能带上一点哲思味道。鉴于教材中课文的亮点和模仿点的不同,再结合学生写作的实际需要,每周都写大作文的工作量太大,不切实际,因此写作训练就有了大作文和小作文之分。1.大作文:分为全命题、半命题和学生自由命题(材料作文)。如模仿《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作,教师命题《想起那件事就》;模仿《童趣》,直接采用课文题目或以《童年趣事》《童年拾趣》为题;模仿《日月》,学生自由命题,选取生活经历中一个难忘的事物,写出它的特征以及带给自己的启示或感悟。2.小作文:分为细节描写、片段练习、改写、续写等。在大作文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习作中常有详略不当、细节模糊的情况。这时,教师就可对症下药,重点突破,在两次大作文写作的空隙进行小作文训练,专练片段,要求学生只叙述一件事,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细节具体,不必写全开头和结尾。待详略处理和细节描写有所改观时,再专门来训练开头、结尾的几种形式,然后再将前后练习成果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物语情思”的系列训练中,也是先从几次小作文的片段练起,掌握在描写的基础上抒情、议论的方法。

三、实践的效果

利用教材课文指导写作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也是语文教学改革返璞归真的必然趋势。经过三年的实践,笔者明显地感觉到,将教材与写作训练有效结合,跟着课文学写作,从整体上改变了写作训练无序散乱的现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写作训练不知道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弥补了新教材编写体例的不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学生习作,可供以后的教学参考。

作者:盛花云 单位:玉环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