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3篇

时间:2022-03-19 03:28: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策3篇

第一篇

【摘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拓宽学生认识范围。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意义,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文重点分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不断实施的背景下,个性化阅读得到了高度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合理规划,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阅读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主观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对于阅读的兴趣可以由课外到课外不断扩大。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仅能够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教师需要准确定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要求在教学时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来进行。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定位自己,并充分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意识。与此同时,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少自主学习和能力,这时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学生进行互动,明确区分教、学的区别,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狼和小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之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提前准备好的课件。“有一天,一只可爱的小羊在小溪边喝水(动画出示小羊),正在这时,从森林里走来了一只狼(动画出示狼),你们想知道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的故事。”在引入课文阅读后,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阅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想象,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学生进行讲述。或者,可以让学生作为小老师,带领其他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加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正好符合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变成主动思考的状态,脱离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掌握阅读内容,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其安排相应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在阅读领悟文章思想,掌握文章内容,进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拉萨的天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拉萨的景象,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找出文章有哪些语句描写了拉萨的天空,并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既能激发学生阅读情感,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自我阅读,获得独特的阅读感受,进而在提升个性化阅读教学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将学生引进方法暗示、结论预设以及思维陷阱中,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想法和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我国伦理本位非常浓厚的传统文化中,师道尊严是每名学生必须尊重的,但是正是因为这种约束,导致小学教学变得越来越刻板,禁锢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创造灵感。所以,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由预设向生成转变,格外注重学生在阅读时的独特感受。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垒要及时拆除,用平等、民主的教学形式代替师道尊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辩论,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高个性化阅读的教学水平。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负荆请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最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教师预设的答案是廉颇,而大部分学生的答案也是廉颇,因为该文章主要讲的是廉颇负荆请罪,体现了廉颇知错能改的个性。但是有的学生却有不同的观点,有学生说比较喜欢蔺相如,因为他顾全大局、深明大义,这种精神和行为值得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进而引导自主思考,使学生获得不同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体现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展教学活动,具体可以从教师需要准确定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阅读体验,进而增强自身的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仁权.以生为本,促进成长———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8):246.

[2]芦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225-226.

作者:徐幸媛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羊寨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存在的意义

(一)提升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单一讲解模式,使得同学们对问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降低。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同学的疑惑进行一一解答,久而久之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丧失。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让同学们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同学相互讨论,互相解决彼此的疑问,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在解决疑惑的同时还能够扩大自身知识面,使得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合作学习的模式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问题积压较多的情况,有效的提升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扩大阅读面,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每个段落的大意进行总结,在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思考之前就已经将知识强制性的灌输给每个同学[2]。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分组的自由讨论可以把自身的想法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沟通和讨论也可有效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文章的内涵和魅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分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最常见的是分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比如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每个组4到5人,将不同的段落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可将自己理解的段落大意,最喜欢的句子等和同学们进行分享。对于不懂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互相探讨解答,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同时教师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了解每个同学的不同喜好,可将有共同喜好的同学分为一组进行讨论,促进小组成员之间能力的展现和发挥,相互之间扬长避短,快乐学习,快乐教学。(二)竞争合作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良性的竞争模式对于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阅读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竞赛,在这种良性的竞争中提升每位同学的比赛意识和进取意识,这种积极向上的竞争可以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到阅读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提升阅读水平,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三)课后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合作模式中,课堂的教学是一部分,作为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课外合作学习的氛围。例如可以找到和课堂学习相似的文章,让同学们扩展思维进行讨论和学习。教师的教学理念不仅仅局限与课堂,可适度的为同学们提供延伸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主动钻研的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模式对于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能够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保障语文教学更加顺利的实施和开展。

【参考文献】

[1]范朝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课程教学,2017(1):117.

[2]王爱婷.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5):38.

作者:王银花 单位:湖北省麻城师范附属小学

第三篇

一、抓好教材范例,引领精神对话

阅读活动是复杂的思维过程,它牵涉学生的知识储备、阅读经验、阅读专注度和将文本转换成表达方式的能力。同时,阅读活动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语文现代文教学主要依赖的载体是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阅读探究的主要材料。这就要求教师抓好范例,引领学生进行精神对话。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篇章都闪耀着作者的精神睿智之光,而阅读的重要价值就是改变学生的思想,化为生活最深处的智慧。阅读的最终的归宿是审美、求知、增智。如教学《小狗小弟》时,让学生学会自审,进行自我灵魂的拷问,拥有灵魂深处自审的勇气;教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浅说》时,让学生能够正视生活的考验,可以越过生活的门槛,在黑暗中勇敢地摸索通往成功的大门;教学《动物游戏之谜》时,让学生重新审视人和动物的关系,进而重新认识自己;教学《老人与海》时,正视命运的选择,从容面对厄运;教学《边城》时,让学生思索优美的自然的人性之美……通过阅读这些文本,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个体的人格魅力,相应的阅读质量就会升华,阅读能力也会养成。

二、设计好问题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从教学开始的,实际上阅读教学是不断解决旧的“期待”、迎接新的“期待”中完成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重视发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思想、求异思维的文本或片段,并引发与固有观念的碰撞。让学生在新旧思维的对比中提升探究能力。如学习《咬文嚼字》时,朱光潜先生对“推”的肯定来引发学生以前认为的“敲”比“推”好的观念,引发学生思维的转变。同时,还需要在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阅读上设问。如教学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时,可以对比马南邨的《不求甚解》,让学生在批判中学会阅读的方法。如教学《说木叶》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这一特点,可以由此延伸中国诗歌的意象与情感载体的关系。对同一篇文章也可以用不同观点,不同方法去分析和阐释,使学生体会到不同方法多元互补的功效,从而从不同侧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抓好课外阅读,做足阅读拓展

新课程在小学语文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中,对作为发展主体的学生地位更加关注了。因此,阅读如何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开放式的阅读环境,这就必须靠课外阅读来解决。课外阅读让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满足学生各自特有的生活背景,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的空间,让学生的思想驰骋。当然,课外阅读仍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有益的书,变低层次的阅读为高层次的阅读。也可以建议他们边读边摘抄,一边读一边思索,启迪学生的灵性,诱发学生的悟性,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从而更深刻地领会社会人生。当学生有了一定量的阅读储备时,阅读能力就会提高,文字的表达交流自然也不会受阻了。

四、抓好语言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叶圣陶先生有一个著名的“例子”理论,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形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阅读教学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将文本信息转换成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学中也应注重语言的训练。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感知、揣摩放在重要位置上,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学进行感悟,体会语言对象的独特之处,通过点拔、指导、启发,让学生分析、感知、总结,归纳。引导他们的语感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语感强了,表达自然也不成问题。阅读教学不只是为了高考能赢得高分,更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要保证小学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还需不断地探究。

作者:杜云云 单位:甘肃庄浪县紫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