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时间:2022-05-02 10:35:11

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整体而言,正朝着理想的方向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式都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的偏差,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前阶段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许多形式化、泛语文、非语文、低效化等现象,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笔者现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进行探讨。

反思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目标散乱。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不分重点、难点,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目标。2.教学内容过于饱满。教师无意识地束缚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限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和质疑的机会,就无法收获、成长,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永远停留在低水平的层次上。3.课堂无限开放。部分教师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片面追求愉快教学,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了非语文活动过多的现象。4.“双基”被冷落。部分教师逐渐地开始忽视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跨过基础做了许多迁移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将“知识与能力”束之高阁。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1.学习时间前移是有效教学的基本途径。不少随堂课,阅读教学学生课前没浏览课文,提不出问题,习惯教师“灌”,这样,学生在“听”课,彻底沦为“听众”,学习主体不在场,教师是在“演讲”,彻底变成独角戏。师生不能真正对话,是因为没有对话的话题。这就要求学生对文本学习的时间前移,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同学对话。学生预习即将所学,当然预习什么、如何预习,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给予充分的指导。学生的预习,教师必须可检测,所以预习的形式可以有口头、书面等形式。并且,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应根据学生的预习反馈,调整教学设计。充分的准备,为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突出重点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抓住教材中本质的、重要的东西,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方面上去,同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课本中相对次要或起辅助作用的教学内容,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课堂效率。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中把教材重点孤立起来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教师教学新知识必须注意提用旧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转化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突出重点。3.目标明晰且合理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明晰、合理的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证。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学过程就要与之对应,而不能跑偏了。教师在具体语文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要懂得“瞻前顾后”,所谓“瞻前”指教师要看到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什么,之前的能力水平已经达到了哪个层次。所谓“顾后”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参考以后的教学内容,不可一味地拔高。要合理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跳着摘到果实,又不会因为果实过高而丧失跳跃的信心。课堂中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教师还可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难易要适中,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4.巧用“导”的艺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索的课才是高效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给学生留以思考的时间,巧用“导”的艺术。调查表明,教师教学之前,学生在阅读课文尤其是一些经典之作时,思想上往往是困惑迷茫的,即使偶尔有一些美的体验与感悟,也往往是凭借直觉,无法从理论上加以阐释,无法用言辞加以表达。这时教师要有效引领学生直切文本主旨,真正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能力上提高,用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答问后可以再次讨论、点拨。学生经过了思考,哪怕一分钟,都是有效的,这就是引导的价值。“给”的永远是死的知识,而“导”却能激活新的源泉。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班级集中授课、小组合作交流和个别辅导学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笔者一直在努力地优化教学设计,建立有效的语文课堂常规,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和整合过程,使得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杨静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峰高建设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