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互动探讨

时间:2022-03-01 08:31:50

高中语文课堂互动探讨

死记硬背、套路化的答题,这是很多学生对语文的印象。教师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交代知识,带领学生分析总结,这也是很多语文教学的常态。特别是高中语文课堂,气氛沉闷、效率低下。其根本原因就是课堂封闭不开放、信息传递单向而缺乏互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高中语文课堂因互动而开放起来。

一、在对话中导学

在课堂上,对话是最基本的互动形式,只有教师摆正位置,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对话才能发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与精神世界,都有潜在的发表与表达的需求,教师只有善于启发引导,才能让学生主动开口,从而实现师生,生生的互动。首先,教师要创造对话的时机,例如,通过课文的“空白”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教师同学对话。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该引导的要引导,该评价的要评价,该启发的要启发。其次,教师要在该闭嘴的时候闭上自己的嘴巴。例如,在学生激烈的讨论时,或者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教师都要做一名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足够的自由与空间。最后,通过展示调动学生的对话积极性,引导学生都参与到对话中来,与教师、同学一道解决问题。如果发现有一些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教师一定要及时地采用激活策略,例如,小明同学,我发现你好像若有所思,你能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用这种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牵回到课堂上。

二、在互动中实现经验的共享

为了营造动态、开放的课堂,教师就要研究学生的特点,包括其兴趣爱好、思维特点等,据此通过科学安排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同时,利用好学生既想表现自己,思维又容易僵化的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开阔眼界,把对话中的对立变为对比。通过不同思想的碰撞,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善用“最”字,即在课堂研讨中如果针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甚至对立的意见时,引导学生想清楚:自己最认可的是什么?最无法接受的是什么?例如,在《论语》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沂水春风》,教师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吾与点也”,为什么?在这篇课文中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志向?学生议论纷纷,有很多不同的理解,又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候,教师给出了这样几种观点:第一,孔子在晚年有了退隐之念;第二,孔子向往的政治境界就是曾点描绘的那样;第三,曾点与孔子的思想是一样的,他们都安平乐道;第四,曾点有更加高远的志趣,其精神境界更高些。教师出示这样四种观点,让学生讨论: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这样,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实现经验的共享。

三、在对话中拓展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会出现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难以预料的“意外”情况,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往往是精彩生成的良机。作为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好难以预料的“意外”情况,善于在“无序”中生成有序的课堂教学。从表面上看,师生、生生的对话可能是热闹的甚至混乱的,但作为教师,一定要使这种热闹的对话变得理性而有序。有的时候,教师为了教学更有开放性与创造性,可以有意地添“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放开自我、展示自我,从而实现教学的开放。

四、在小组合作中组织探究

小组合作探究也是生生互动的一种形式,为了达到小组合作探究的目标,教师一定要在合作学习之前精心准备,在小组合作探究时要及时地进行评价与指导。小组合作探究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同桌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探究,还可以是组际的合作探究,等等。为了让小组发挥作用,就要搞好小组的建设,组员要合理搭配,好、中、差学生都要有,组员之间要能够互相激励、互相弥补。在进行小组搭建的时候,除了考虑学习基础等因素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来合理搭配,一个小组内,不能都是外向型的,也不能都是内向型的,而要合理地把外向与内向的学生搭配在一起,并为他们制定目标和纪律。

交给学生合作探究的任务前,一定要给足思考的时间,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思想,为合作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合作探究之前要分好工,谁负责组织,谁负责记录,谁负责向班级老师汇报都要明确。

作者:陈美玲 单位:黑龙江大庆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