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时间:2022-03-19 09:48:37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四步三法、五步三查法等等。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永远是服务于学生的,以学生为本的本位教学意识是我们采用各个教学模式时应铭记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力求创新,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唤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思维能力的提升中突破自我,闪耀出创新的思想光芒,光亮自我,映照他人。

一、转变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是通过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主见”和“思想”。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性学习能力都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中重视引导学生,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来开展教学活动。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学习的办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的古文教学方式都是以教师逐句翻译文本为主,即便是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也会使学生接受知识特别的被动,而引导学生自己去理解文章的内容是践行素质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要启发学生了解智慧的和语言艺术的巧妙,也让学生在人物的活动中感受到文本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光芒。学习伊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地去朗读课文,来让学生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在讲解中融入自己对于人物的主观评判。基础稍差的同学也能够在这样的简单情节叙述中找到古文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人物的性格。“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哪些地方你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呢?”这样的引导就可以将课堂的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己去思考,在思考中得到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认知。引导式教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是极其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高中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适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决定了这一学科的教学离不开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也只有将学生的内心的期盼把握到位,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回归人本教育的初衷。情境无疑是学生活动的基本空间,也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前提,而目前的多种情境创设对于语文课堂都是有效的。但是音乐情境、故事情境等对于高中生而言已经不再是喜闻乐见的事情,他们会认为这还是老套路。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情境创设中,教师要做到新颖和入境。如,在《谏太宗十思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通过课堂资源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说“老师今天发现你们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衣着很不合体,我还不好意思直接说,哪位同学给我一个建议呢?”同学们立即就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并互相观察衣着,然后就有同学给出了很多的意见,因为是本班的同学,也都不好意思直接开口。故而,委婉地规劝就被引入了这节课的学习中,在这样的说话艺术的背景情境下,教师再请同学深入地思考魏征是如何劝谏太宗的,既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又增强了课堂趣味性。情境对于语文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温情的细语、豪迈的誓言、执着的坚守等在语文的世界中潺潺流淌,想要使其迸溅出浪花就需要教师创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徜徉其中,不能自已。

三、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对于语文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而现代化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已经广泛地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而大多数教师并未真正地发挥出多媒体的教育功能,只是将其作为了一种让自己的教学变得轻松的捷径,多媒体虽然在形式上赋予了语文课堂全新的感受,却忽视了多媒体教育功能的实质。如,在《荷塘月色》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写景部分进行赏析。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亭亭净值状态在多媒体画面的展示下将变得更加可人。文章中从荷叶一直写到荷波,动人的景色描写对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这段文字是要求学生背诵的,写景顺序的把握对于课文背诵部分有很大的作用。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对于高中生的语文教学已经不切实际了,而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就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段的记忆能力,只有具有了精神上美感的熏陶,才能实现记忆的点段融合。多媒体画面的制作,教师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从互联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构图,经过自己主观参与的设计,对于文章内容的把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多媒体教学,尽量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给学生自己,这样就会发现学生同样可以做出精美绝伦的课件,实现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总之,教学需要创新,语文教学更要别出心裁地走在其他学科教育的前沿,教师要转变观念,创设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高中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

作者:朱美玲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阳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