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3-11 09:20:34

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结合具体的教学经验及案例,对情境导学模式、指导学法导学模式及训练迁移导学模式进行阐述,为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提供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根据学生的学情,运用不同的“学案导学”模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相关模式进行分析。

一、情景导学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应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所以,在进行学案导学时,教师应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实物、挂图等教具创设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讲授戴望舒的《雨巷》一文时,学生对课文中“丁香”的意象不太了解,因此对这首诗缺乏学习热情。于是,笔者先利用幻灯片播放丁香花的图片,接着播放唐磊的歌曲《丁香花》,让学生细细体味,学生对“丁香”的怜爱与兴趣顿时被激发。最后,笔者在每个学生面前放了一朵丁香花,让学生在淡淡的花香中,有感情地诵读戴望舒的《雨巷》。利用情景导学模式,创设教学情景,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指导学法导学模式

“指导学法导学”模式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条件;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笔者就此探究出了自主学习模式和探究学习模式。

(一)自主学习模式

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奇、好胜、好赞等心理,让其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完《苏武传》一文后,笔者设计了这一问题:苏武牧羊十九年,归国后得到的赏赐却很少;李凌也只是在百般无奈及亲人被汉武帝误杀的情况下投降的。假如你也是当时的一名被匈奴俘虏的汉臣,亲人也被汉武帝误杀或间接害死,你会选择投降匈奴吗?为什么?笔者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选择投降匈奴,一组选择不会投降,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两组辩论。选择投降匈奴的那组学生说:“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人生在世,君知我报君,友知我报友。像苏武那样,为国尽忠十九年,得到了什么?况且像汉武帝那样的人,值得尽忠吗?”对方辩驳说:“我们忠于的是我们的祖国及人民,而不仅限于汉武帝。难道因为汉武帝的不公及匈奴单于的礼待,就可以背叛祖国和人民吗?我们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放弃了社会责任!”学生在热烈的辩论中,提升了人生观、价值观。

(二)探究学习模式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苏格拉底也提出了著名的“产婆术”思想。在教学中,对学生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点破,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质疑能力。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先在组内质疑、讨论、辩论、解答小组内反映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行小组之间的探究,相互质疑解答。例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笔者设计了这一问题:“假如荆轲坚持等他的朋友到来再一起去刺杀秦王,而不是将就使用色厉内荏的秦舞阳,历史是否会改写?”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最后让小组长收集统一观点,分小组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及创新能力。

三、训练迁移导学模式

训练迁移导学模式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借助训练的结合点,有目的地加以指导,外联内引,让学生在积累和内化的前提下进行迁移和外化训练,提高整体素养。例如,在教学《鸿门宴》一文的文言文知识时,在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句子,并探究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规律。学生经过分组合作探究,很快找出了九条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句子:①项伯复夜行;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吾得兄事之;④日夜望将军至;⑤常以身翼蔽沛公;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⑦道芷阳间行;⑧头发上指;⑨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句中有关词类活用的词,以及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用法。最后,学生总结出了三种词类活用的形式:第一种为某名词表示比喻时,该名词活用作状语;第二种为某名词表示态度时,该名词活用作状语;第三种为方位名词或时间名词放在动词前面时,该名词活用作状语。通过训练迁移导学模式,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析不同层次差别的学生,探究不同的“学案导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满足了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了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学考试大纲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考试大纲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廖聪文 单位:肇庆市广宁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