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论文

时间:2022-01-15 03:39:00

语文课堂教学研讨论文

1.巧括内容,指导预习用简洁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这是阅读提示的一大特点。在上新课前,老师往往会布置学生提前把课文“过”一遍,但是许多学生并不重视,一目十行看完课文,脑中仍然空空如也,而如果学生在预习时能抓牢阅读提示,那也就能一下摄取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秋天》这首诗前的阅读提示有这样的描述:“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当我要求学生从中提炼出关于课文的关键词时,他们立刻就能找到“乡村秋景图”,这不正是全篇诗文所展示的内容吗?

又如,文言文《伤仲永》的阅读提示更是直接概括了全文:“本文作者为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常人而深感惋惜,并发表议论”,我让学生分解这个句子,他们列出两点:一是“神童”方仲永变成常人,二是作者深感惋惜、发表议论。这既应了标题,又从表达方式上把课文划分为“叙述”和“议论”两部分。

2.巧摘背景,加深理解教科书中所选编的一些课文,其创作都有一定的社会与时代背景,这在文本中有的体现,有的却并不提及,这就给学生的预习、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个时候,阅读提示就成了“指示灯”,使学生一下子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而不是不解茫然。

小说《最后一课》的阅读提示用简明扼要的叙述--“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使学生立刻明白了文章的历史背景是“国土沦丧、文化侵略”。还有根据《土地的誓言》的阅读提示:“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我稍作引导,学生便自然联想到因为战火,他们变得无家可归;为了抵抗侵略,夺回每寸土地,他们吼出了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总之,“阅读提示”中涉及的背景介绍,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扫清预习障碍,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3.巧顺原话,导入课文我们在平时上课时,若能巧顺阅读提示中的原话,便可以紧贴文本,通过提问直接切入课文。如《那树》的阅读提示这样写道:“那树,是大自然中的强者,茂盛繁阴;那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安慰……”在学生读完后,我顺势提出问题:“说那棵树是‘强者’和‘朋友’,分别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简单而直接,立刻就使学生自觉进入文本寻找答案。再如《我的信念》阅读提示中的最后一句话:“用你的心去贴近这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读完阅读提示,我就势导入课文:“水晶,是透明纯洁无瑕的,那么居里夫人具有哪些如水晶般的优秀品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寻。”

4.巧寻踪迹,梳理情节曾经,我的一大难题是不能很好地设计教学过渡语,不能够做到教学环节间的转换自然而不生硬,这曾经苦恼了我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我发现,一些阅读提示中的语言直接可以拿来所用,巧寻踪迹,快速理清文章情节。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我提问,在文中找出与这四句话相对应的几件事情,学生立刻就能一一与文本对应,归纳出“百草园美景”、“雪地捕鸟”、“美女蛇故事”以及“三味书屋中的学习和玩耍”等几件事情,也就能在第一课时完成从宏观上把握全文架构的教学任务。还有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我要求学生从阅读提示里寻找关键词,他们分别找出“驻足观赏”、“浮想联翩”和“感悟”三个词语,“驻足观赏”其实就是“看花”,“浮想联翩”就是“忆花”,“感悟”正是“悟花”,这不正好组成了全篇的结构吗?有时,学生的概括能力受局限,他们不可能归纳出与教参中一模一样的内容,所以这个时候,不妨从“阅读提示”中觅出行文的踪迹,而不是让学生生硬地归纳出我们期望的标准答案。

5.巧挈文眼,提炼中心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都简单易解,一篇文章,要么是展示一种观点,要么是展现人物的品质精神,或者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些关键的“点”,在阅读提示中都可以找到,紧扣这些“点”进行预习、讲解和复习,可使学生的体会更深刻,记忆更清晰。

如《最后一课》阅读提示中的“悲愤、沉痛”、《丑小鸭》阅读提示中的“不屈地奋斗”、《热爱生命》“阅读提示”中的“‘人’的伟大”等等。

由此看来,课文正文前的“阅读提示”绝不是无用的摆饰,只要充分地用好、用巧它,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复习,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