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作用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时间:2022-08-30 04:19:33

情景剧作用下的大学语文论文

1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多媒体课堂加入的语音、视频、动画等因素带来的视听冲击,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然而却也使得学生不需要思考和领悟就可以获得直观感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文本阅读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主观思考能力和审美情感的培养,使课堂依旧止步于被动传授中。另外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以及高中阶段开始的文理分科的教学模式,导致理工科学生人文基础教育薄弱,对文学作品缺乏必要的认知和了解,人文精神和文学鉴赏能力严重缺乏。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许多以前只能在课堂和书本中学到的知识都被搬上了网络平台,这样一来,大量的文学常识都可以通过网络检索得到,纯粹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很难再引起学生的热情,更谈不上参与的兴趣和对作品的共鸣。另一方面日益发达的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类的阅读习惯。学生们习惯阅读轻小说和快餐文学,却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品读经典文学名著。笔者多次在执教的理工科专业班级进行调查,发现完整地阅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学生不到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五,阅读过当代著名文学作品,如《红高粱》、《活着》等小说的也是屈指可数。当代学生缺乏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印度的孟莎美甚至说:“现在的中国人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这里所说的读书不是浅尝辄止的轻阅读。“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式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1]确如孟莎美所说,阅读是无法替代的生命体验,是一种在文字里行走的人生旅途。当代大学生缺乏阅读的现实,实在引人忧心。因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面向全校非文科专业的公共课,引导青年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发心灵与文学内涵的邂逅与碰撞,显得尤为任重而道远。

2情景剧与大学语文的融合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课堂教学内容,一直是笔者这些年来探索的问题。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原本陌生遥远的传播功能实现得轻松化和个性化。许多学生陶醉于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上发表各种自拍的图片和视频,乐此不疲。结合这种新兴的现象,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着将经典文学作品改编成情景剧,拍摄成视频,既满足了学生喜欢拍摄、随时分享的爱好,也能促进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效果。

2.1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

大学语文的开课目的,是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思考,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汉语水平与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升精神境界。围绕这一开课目的,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温儒敏先生谈及北大中文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时说:“文学课主要依赖阅读,作业往往就是布置读作品,对学生的要求可能比较‘软’,不像其他课如语言课那样有非常明确的刚性的要求,学生读作品的时间就容易被挤占”[2]。中文专业的学生尚且不能有效阅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也谈不上兴趣,所以没有检查机制的阅读任务,最后往往会不了了之。强制布置作业,硬性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阅读,成为摆在大学语文面前的一重障碍。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求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转换成情景剧表演的形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一方面,学校的话剧社招聘演员有限,大部分学生没有表演戏剧的体验,因此把优秀的文学作品排演成情景剧,甚或拍摄成微电影是一件新奇的事情,学生尝试的热情比较高昂。而要把经典文学作品表演出来,显然首先需要阅读和理解这些文学作品。课堂上表演的情景剧的效果,便是对阅读的一个最好检验。通过这些年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在布置了情景剧表演任务后,学生通常会认真阅读原文,甚或比较揣摩文学原著和影视改编作品之间的差别,从而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上课讲解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学生参与积极性大为提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另一方面,没有参加该情景剧演出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在获得乐趣的同时也激发了阅读好奇心,潜移默化当中起到了文学宣传效应。从笔者近四年多的调查结果来看,阅读的比例大幅度上升。

2.2从理解欣赏到改编创造

大学文学课对学生的要求,除了阅读和理解作品之外,更高层次的应该是赏析和创造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情景剧表演,可以有效地实现这一教学理想。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古代、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诗歌和小说居多,一般选取长篇叙事诗歌或者是小说作为主题,请学生排演成情景剧或微电影,大部分没有现成的剧本。即使是原本写成剧本形式的,也往往情节复杂,故事冗长,不经改编不可能浓缩在课堂情景剧设定的十分钟时间内。因此学生在阅读诗歌、小说,进行完整的审美体验之后,需要对诗歌内容和小说情节进行改编,以使其符合情景剧的表演。作品改编,本身就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创作,是一种文学创新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的不仅是小说、散文、诗歌、戏曲带来的阅读体验,也是对作品进行完全解构之后的剧本创作。这是一个伴随着文学审美体验和想象力、创造力协同合作的过程,因此编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的文学创作过程。

2.3从批判评论到激励促进

小说、诗歌甚或戏剧与真正表演出来的情景剧其实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性。如果说情景剧表演带来直观感受的话,那文本阅读带来的是情感体验和想象性思维。两者同源异质,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和特点。情景剧在课堂上表演或播放的时候,没有参与该剧的同学也表现出极大的观赏热情。课堂上适当地请观赏的同学谈论观看感受,符合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往往可以引起热烈的讨论,从人物眼神的表现到情感的传达,从表演对白的改编到剧情先后的调动,从结构框架的调整到表现方式的转变,从文本意义的探讨到现实影响的衍生,都是学生谈论的话题。每一次讨论背后引发的不仅是对文学作品与情景剧异同的文学批判,更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和人文灵感的涌动。把课堂从沉闷的灌输式讲解转变成思维创新与主观表达的场所,使得原本不爱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在别的同学的讨论中找到兴趣激发点,使得粗浅式阅读向精深思考型阅读转变。情景剧与大学语文之间的融合,可以在课堂上找到了默契的接触点。

3情景剧在语文课上的体会

梁启超先生说,学生进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做人,细而分之,又可分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3]。三个方面代表了教育的三重境界,逐级加深。传授知识虽易,懂得做人之道却难,而做人最难之处,恐怕要数与人的相处之道。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的是与他人一起,总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展现了先儒在培养学生做人方面的智慧哲学。然而,时下的人们,沉迷于网络和多媒体平台,连情感也被虚拟终端所垄断。以前老狼《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歌词里那种寝室同学间无话不谈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时下的寝室环境被不断刷屏、“网上交流,网下断流”的现实赤裸裸地取代。网络终端上纵然聊得热火朝天,现实的寝室同学之间却在朝着越来越冷漠和彼此隔阂的方向发展。同一寝室朝夕相处的室友尚且彼此陌生,同班级、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更是稀少,上课相聚,下课离去,成为一种常见现象。但梁启超先生所说的“情育”,孔子所说的求师问贤,若是没有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作为支点,网上再热烈的交流恐怕最终也免不了沦于虚幻的结局。在大学语文课堂上引入情景剧表演,笔者发现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有以下多方面的意义:首先,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情景剧不是一个人的作品,需要几个同学之间通力协作。所以原本并不相熟的同学们,因为对某一主题的共同爱好而相聚在一起,在共同揣摩小说,创作剧本,表演练习和相互提醒指正中变得熟悉起来。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同时,也让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现实的友情世界。情景剧表演需要熟悉文本、改编文本、甚至涉及语言和演技,原本交集不多的同学通过情景剧相知,肯定自我的同时也培育了交往与合作意识。其次,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指改编小说、散文、诗歌、戏曲时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包括学生在把剧本内容表演出来时的表达能力。在习惯于埋首记笔记的学习生活之后,情景剧表演给学生开启了一扇发现自我语言表达天赋的大门。许多原本沉默寡言的同学通过情景剧表演发现了原本一直被压抑和埋没的语言才华,打破了不敢开口的恐惧。善于表达自我的学生,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则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再次,促进了发现自我的过程。改编作品进行情景剧表演,甚至把排演的剧本拍成微电影,既是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导演瘾、编剧瘾和演员瘾的过程,也是同学们寻找自信和理想,激发出人性的潜能的过程。

作者:李玲玲单位: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