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歌词创作探讨

时间:2022-07-31 09:34:55

艺术歌曲歌词创作探讨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诞生伊始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然走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时光。回顾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史,的确使音乐创作者欣慰。这种欣慰来自艺术歌曲创作可喜的的成就,这种成就并不一定是一种辩证的进步。可以说从内容到形式、美学理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音乐艺术的进步,并且形成了中国艺术歌曲有别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的派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历代中国艺术创作者的辛苦劳动分不开的,但客观上来讲,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外音乐的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时至今日,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环境更加宽松,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仅应该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还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继续提高艺术歌曲的质量。

关键词:织体;钢琴伴奏;意象

一、在艺术歌曲的歌词创作上

我们不仅可以在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中吸取;也可以重新创作富于时代气息的文学形式,诗词的形式既可以是古典的押韵,也可以是白话文性质的散文体。在内容上首先必须注重的作品较高的文学性,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意蕴,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听众艺术享受,继而获得不同于纯文学的诗意和艺术教化功能。总体上来说,诗词的选择范围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凡属歌颂人类,真善美的,引导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向上,惩恶扬善的:“能表达美好的、健康的情绪,积极向上的、都应作为优秀词作者所努力追求的。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歌曲的歌词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群众歌曲的歌词,要重点在艺术性上、文学性上去努力,把艺术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来创作,要让艺术歌曲歌词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意境都能促使作曲者在每一个乐音上得到微妙的表达;使艺术歌曲的歌词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即诗词的诗意体现,更要努力做到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要使艺术歌曲的歌词的生命力和文学性不因某一时代、某一事件的变化而失去它长久的艺术价值。”

二、旋律创作

艺术歌曲限于形式,它不同于歌剧咏叹调以及戏曲唱段,所以旋律的创作尤为重要。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曾说‘一部歌剧里有‘听众喜闻乐见的朗朗上口的旋律’就离成功不远了。因此,在作曲家群体里的某种共识——除了借鉴中外艺术歌曲创作技术上的做法外,在旋律创作时要进尽量放弃类似于器乐创作技法的复杂性、表现手段的多重性、辩证的在织体上做出改变;在旋律的写作上既要保持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特色,又可适度运用世界当代新的创作理念。比如后期就有作曲家戏曲十二音作曲法,这种创新就比较新颖,在近些年也有一些学院派的年轻曲作者做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新的特点,比如有了美国简约主义音乐的特点,重复较多,缺少变化,也比较平淡,不适合表达音乐情绪的对比,但这种实验性质的作曲技术的作品仅是学院派的小范围内;在表现人物的手法上节奏和旋律的规律性,建立稳定的脉动运行,音乐和诗词的长度相等,能够预期的乐句结构,歌曲开始部分建立固定的速度和伴奏,选了通常较短,在听觉上有对称的组成部分,使用易于辨识的倒影、回应和模仿手法。所以对于旋律创作,努力创作出民欢迎的,而不是为了获奖而去的并且适应中国音乐前进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即艺术歌曲的旋律在可听性的基础上,深挖艺术性。并且做到艺术性、时代性和旋律性的辩证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对艺术歌曲的创作史进行细心的不断分析总结,在前人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基础上,吸取历史的,文学的,技术的实践成果,进一步锐意创新,开创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局面。

三、伴奏创作

不可否认的是,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首先能够起到营造气氛的功能;有时候是对诗词意向的模仿;更多地是传达一种行走的感觉;有时它与诗歌是一种对话回应的功能。对于这一点,在欧洲古典艺术歌曲史上有很多可供我国文艺创作者参考的地方,例如意大利巴洛克时期的通奏低音形式,舒伯特的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成熟伴奏理念,勃拉姆斯艺术歌曲中的肢体写法,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比较成熟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构思,不仅需要伴奏织体和音响对声乐织体给予和音、节拍节奏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通过伴奏中音响写意、织体的奇妙配合、等多种写法提示旋律,优秀的歌曲诠释者借此不仅渲染气氛而且烘托意境,继而令观众得到一个文学诗意与音乐诗意的美妙结合,这种体会与歌剧院里咏叹调的剧场性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是一种更加私密的倾诉。我国的歌曲创作史显示了我国艺术工作者的创作历程有借鉴欧洲先进经验的成分,但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伴奏。比如在伴奏织体的构思上,一能够处理好民族风格与西洋素材之间的平衡,西洋技法比如,通奏低音,琶音处理都与民族调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做到歌曲旋律与伴奏织体的辩证协调即满足了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也照顾到了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四、结语

回顾中国艺术创作走过的历程,在无数音乐前辈们的辛勤努力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在中西音乐的交融中,为我们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道路,奠定了中国艺术歌曲的基本风格;综观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老一辈音乐家开辟的道路上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但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在不断的汲取教训,在新一代音乐工作者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中,使中国的艺术歌曲在继续提高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创了中国艺术歌曲多元化的新局面;展望中国艺术歌曲的明天,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策略、毛浙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新文艺创作、文艺方针,等历代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引导和指导下。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新的时代,新的小康社会的背景,新的文化要求下,对于艺术歌曲的创作,通过旋律的创作深化、伴奏的的创作构思的辩证思考,一定会使艺术歌曲创作的事业更加兴盛,迎来下一个创作繁荣时期,使我们祖国的音乐事业更加全面和完美,继而使艺术歌曲的创作史在整个音乐发展过程中更加丰满,如同我国其他众多音乐体裁创作一样。

作者:张灿毅 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

[2]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3]上海音乐出版社编.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徐希茅.歌曲分析与写作[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7.

[5]储声虹主编.中国优秀艺术歌曲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6]汪毓和著.中国现代音乐史纲[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1.

[7]汪毓和著.音乐史论新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