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叹调艺术风格和演唱解析

时间:2022-06-19 03:54:35

咏叹调艺术风格和演唱解析

一、咏叹调《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的剧情描述与结构分析

(一)剧情描述。《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出自维瓦尔第歌剧《忠诚的仙女》,又名《忠诚的仙女宁法》、《费达•宁法》,是一个关于仙女、众神、牧羊人和海盗的故事。海盗野心勃勃地想要征服仙女,但最终被仙女的忠贞所挫败。Licori和Elpina是一对仙女姐妹,有一对同名的兄弟叫Osmino,他们的父亲是一名牧羊人。Licori和Osmino互相深爱着对方。他们在同一时间被绑架到一个叫做Naxos的岛上,统治这座岛的人是一名暴君海盗,在岛上有一个阴谋在等待着他们。暴君海盗强迫Licori永远留在岛上,使其不能与爱人相见。在岛上Licori偶遇到了一位叫Osmino的牧羊人,后来发现他是Osmino的弟弟,在弟弟的带领下Licori见到了真正的Osmino,他们在几年前相遇过,但Licori没有认出Osmino,爱情的力量让两人历经重重磨难,终于走到一起。维瓦尔第使用精巧的配乐使略显混乱的情节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节奏简单,语速均匀,有阿里路亚类似的节奏在里面,花腔、炫技的成分很多。《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是Licori演唱的一首女中音咏叹调,表现了仙女期望看到心爱牧人的急切心情。(二)结构分析。《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调性为D大调,速度为快板,2/4拍,结构简单精致,长、短句分布有趣,调性安排布局紧促严谨,每个乐句法的表达自由并且丰富多彩,音乐线条安排紧密但又不失显宏伟气势,这些不仅属于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同时又体现出了巴洛克的音乐风格特点。从结构上看,《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是带再现的ABA曲式结构,全曲以八分、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前后十六节奏型型为主,都是级进和跳进的音型,表现出数百位少女去迎接百位牧人的到来的急切、欢乐,喜悦的心情。尤其第21-29小节和第46-52小节,八分、十六分音符的频繁使用,将急切想见到心上人的感情表达到了极致,同时又给人一种欢乐、祥和、轻松的氛围。

二、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及其对《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的影响

(一)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在维瓦尔第的声乐与歌剧作品中,随处可见其丰富而复杂的个性风格。吉安•弗朗切斯科•马里皮埃罗(1966年)这样评价:维瓦尔第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很时尚”,当时剧院必须不断出新作品,他也不停地创作新歌剧;另一方面,他执拗、有独创性,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但在这一点上没有收到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所有革新者一样,“红发神父”是永恒的,他的风格也就是那个时期的风格,是18世纪音乐创作的风格。不是礼貌的小步舞曲,也不是老套的吉格舞曲,而是全新的旋律,特别的表现形式……[1](P179)从维瓦尔第的歌剧作品中,可以听到轻松活泼的音乐旋律,热情奔放的节奏,高雅华丽的声音及具有鲜明特色的音乐主题,这些音乐元素之间时而对比冲突,时而融合变化,充分体现出维瓦尔第独具一格的音乐创作天赋,更体现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促使维瓦尔第的歌剧作品成为巴洛克时期歌剧作品的经典代表之一。受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传统的影响,维瓦尔迪的歌剧作品,弥漫着纯净的气息,就像半岛的阳光,给人以温暖和快乐,听不出忧伤,听不出愤怒,他笔下流淌出的只有宁静和快乐。有人说:“维瓦尔第……高雅的写作方式……是当时和后世的典范。”[1](P178)确实,维瓦尔第的作品通常旋律和调性都比较相似,似乎在歌剧作品中也能找到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影子。约翰•霍金斯爵士曾如此评价维瓦尔第:他音乐的特殊之处……是它的梦幻和自然;有时候,他好像就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他的一些作品被评价为“太过夸张”,它们的旋律和转调确实是这样的;他的一首协奏曲(小提琴,RV335)中有一段乐谱模仿布谷鸟的叫声,装饰音如此细致,相信当时除了作曲家自己再也没有别人能演奏了。[1](P178)除了高超的技能,维瓦尔第的作品即使在表达悲愤或者是伤感的咏叹调唱段中,音乐作品中也无不体现出一种充满力量积极向上的激情与力量。维瓦尔第创造出的音乐,可能就是给听者展现出生生不息,积极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意大利是巴洛克音乐发源、成长的所在地,维瓦尔第所作的歌剧及声乐作品也被公认为古典声乐作品中的巴洛克精品。(二)维瓦尔第的音乐风格对《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的影响。维瓦尔第不仅是一位作曲家,更是一位多产的小提琴家。今天,维瓦尔第主要以管弦乐作品而闻名,他身前出版的作品(大多数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只有40首奏鸣曲和100首协奏曲。但是,如果忽视他在歌剧、康塔塔、经文歌和清唱剧方面的成就,那也是错误的。他的作品保持着自己的品质。维瓦尔第的歌剧作品基本都用小提琴伴奏,简洁的主题、清晰的曲式、节奏的活力,以及合乎逻辑的流动的乐思,歌词语调、旋律音调从始至终伴随着开心与悲伤;咏叹调遵循巴洛克时期常用的“返始咏叹调”,ABA’的结构形式,音乐带有强烈的器乐性,常用到级进和跳进的音型,这两种灵活变换的音型塑造了维瓦尔第声乐作品的最大特点。维瓦尔第的歌剧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地方就是他把声乐视为整个交响乐团的乐器,并用每一种乐器与声乐对话与发展,这些特征在咏叹调《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具有体现。

三、《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的演唱技巧与时代精神

(一)演唱技巧。1、固定节奏型重复的短乐句固定节奏型重复的短乐句是指歌剧作品中存在固定的节奏音型,这些固定的节奏音型一直不断的重复声音演唱模式。在演唱咏叹调中的短乐句时,要求演唱者要控制好自己的呼吸节奏,快吸慢呼;还要把握好自己的气息,注意唱歌的音量,做到轻而富有弹性,训练自己声音的灵活性;演唱的始终都要保持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贯性,节奏的准确性(见谱例1)。代背景下,维瓦尔第的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心中感情跌宕起伏,并且动荡不安。其作品中又时时展现出作曲家内心安静温柔的一面,所有的一切又是如此的规范典雅,甚至连音乐旋律中的冲突对比都显得新颖、特别,令人陶醉。严格意义上讲,正是因为这种不规则,使巴洛克音乐拥有独具特色、魅力典雅的的风格。不仅为随后的欧洲音乐开辟出了一条宽广的、高速发展道路和捷径,还造就出了古典时期音乐的高潮和辉煌。在巴洛克时期的艺术造型观念上,艺术家们存在着统一的要求,那就是作品的结构规模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要宏大,装饰性和戏剧性也受到高度重视,包括色彩、光影和透视等要凸显出鲜明的对比色彩。这些巴洛克艺术的绘画元素也被深深地渗透和较大篇幅地使用于巴洛克歌剧的表演当中。在歌剧演唱中对演唱者的声音做了相应的要求,过分强调声音的高、宽、深,同时在舞台设计方面,加重了豪华壮观的场景比例,要求舞台的空间感和立体感特别突出。咏叹调作品的结构上下、前后对称严谨,音乐旋律线条感强烈并且流畅连贯。巴洛克的高大壮观的线条型建筑风格充分体现在歌剧舞台的幕布上,同戏剧演员的戏服和表演相得益彰,大量蕾丝和圆弧式的设计装饰,都在咏叹调《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的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连音线,加花变奏的花腔走句中得以体现。巴洛克的文学创作风格则集中体现为修辞学,爱用隐喻、反题、对比、夸张等手法,追求惊人的对比反差效果。1600年既是西方巴洛克的起始年也是意大利歌剧的诞生年。歌剧是融文学、戏剧、舞台艺术、舞台表演和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歌剧的演绎就要求把作品中的文学主题、戏剧冲突、雕塑艺术、绘画形象,还有音乐旋律的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服务于一个宗旨,一个理念。因此,只有全方位的、综合的理解巴洛克时期的整体艺术风格,才能对此时的歌剧作品做到游刃有余、有的放矢的精准把握。

维瓦尔第的歌剧作品是巴罗克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他的作品为后来音乐的布局和表现方式做出了榜样,他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也超越了他的那个时代,为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歌剧作品中呈现出的美感,无不对任何一位声乐演唱者要求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还要具备更多的综合理解和把握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同时音乐思维也要带有前瞻性和开拓进取的逻辑性。通过对咏叹调《上百位快乐美丽的少女》进行剖析,深刻体会到只有准确理解作曲家歌剧作品的创作意图与内涵,认真去思考和理解歌剧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才能更好地把自己融入到歌剧演唱的角色当中,这对于提高歌剧声乐选段的演唱和教学也起着有效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德]米夏埃尔.施蒂格曼著;倪晓慧译.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维瓦尔第[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贾棣然译配;周小燕审订.维瓦尔第女中低音咏叹调26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

作者:张慧 单位:安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