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考核体制改革

时间:2022-08-21 05:51:16

艺术教育考核体制改革

目前各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开展了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教育实践,并努力建设各有特色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构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研究和处理好四大主体因素:教与学的地位和关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机制。这里我们只探讨指导类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问题。

一、指导类课程的特点和考核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以指导类课程为主,除了理论课和少量的专业基础课考试外,大部分课程是以考查的形式给成绩,教师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设计。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倡创新性的解决实际问题。最终以提交作品为主要考核方式。课程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系统地学习,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情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检查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软件形式”,其价值与作用无法直接衡量和判断,这就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灵活的,具有指导性的评价机制。传统的以教为主和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模式,无法培养现实所需要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对教育教学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延续多年的考核办法已显陈旧,需要适时改进我们的考核评价观和考核评价模式。

二、改进指导类课程学生考核评价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改革艺术专业指导类课程的考核方法,是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一直探讨和研究的教改内容。以往此类课程的考核方式都是以课程作品为依据进行评定。此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是学生重结果、轻过程,注重作品的最终效果,忽视设计思维的完整表达,这样不能有效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同时,此种考核方式对学生不能产生压力,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课上时间不能有效利用。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前提条件以往考核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是被考核评价者,处于被动地位,考核评价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教师往往也不能准确地发现问题。艺术设计指导类课程的成绩考评具有特殊性,它没有1+1=2这样确切的考核标准。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通过非考试的方式,获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考核评价,从评价目标的确立直到评价信息反馈,要使学生参与进来,成为评价主体之一。只有学生作为主体参与,他们才能清楚地认识自我,自我教育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评价也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理智、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互动过程。

(二)考核方法和标准多样化,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传统的考核方法的框架下,“考核标准多侧重表面效果和技法的熟练程度”。考核方法单一,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较差。创新教育下的考核评价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体现,教师对学生应是阶段性给分,参与评分的教师不应是一个人,而应是以教研室或整体专业教师为一个集体。每个课程的作业先让学生进行自评,讲述作品的创意构思、设计原理、形式表现、结构运用、制作手法等。然后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兴趣。对优秀的设计作业要给予表扬,对有奇思妙想的作业要予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发挥他们的创作潜力。而对作业中的不足或明显缺点应加以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评可以毫无保留地提出不同看法,但必须有理有据,以理服人。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看法,通过质疑,相互启发,增加了求异思维的联想机会,产生共振和连锁反应。也可利用多媒体手段更加形象地讲解,教师提问,学生答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促进学生在课上养成勤动脑、对知识活学活用的习惯。

(三)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中设计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对指导类课程的考核,应注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体现,而不要只关注最后交上来的成品。教师通过学生的自主设计、思维表达和方案制作等环节的测评,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设计测评的严谨性和公正性需要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灵活运用诸如口试、作业、论文等手段,并参考社会实践成果、日常学习态度等,对学生既进行单项评价又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课前制定详细的设计指导书,注重强调课程的阶段划分而且使各阶段彼此衔接,使层次、目的、内容清晰化。对设计过程的每个阶段如选题、市场调研、成本分析、市场营销、产品设计都有明确的要求,尤其重视学生规范化的设计表达。设计表达不仅包括文字表达、视觉形象表达,也包括口头的设计表达。不但重视作品的最终质量,还要注重整个设计过程的完整体现。通过这种严谨的训练,使学生对设计的内涵有较完整的理解,既提升教师自身的高度,也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四)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艺术设计是社会性的创造活动,离开了实践就会成为纸上谈兵。所以不能仅限于课堂的虚拟教学,封闭的教学环境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例如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实际课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增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调研、创意、设计的能力。参加相关的专业设计大赛,在大赛中检验自己的实际应用水平,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也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一个渠道。对参与实践活动和设计大赛取得成绩的同学在成绩评定时应给予鼓励。对努力付出取得成绩的同学应给予肯定和回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专业设计大赛取得的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这对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正确发展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尽快地从接受型向创造型转变,并扩大创造性思维的新空间。结语将以上因素纳入到学生的考评内容里来,更加公正、有效,优于以往单一的量化标准衡量,可以全面评定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也可促进学风建设。对完善教学体系、建立良好教学秩序也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