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共艺术发展之路

时间:2022-05-24 02:35:22

湖北公共艺术发展之路

摘要:在湖北的公共艺术家群体之中,有功成名就的老一辈的城市雕塑家、壁画家,也有正处在创作黄金时期的中青年新生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或坚持传统风格式,或在形式及材料表达上追求变化创新,或强调作品形态的提炼与概括,或在内容上专注于对细节的描绘,各种表现形式,彰显了湖北公共艺术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本文旨在从湖北公共艺术的历史进程入手,寻找湖北公共艺术的发展文脉和特色,在回顾已有成果的同时,明晰湖北公共艺术的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走向。

关键字:湖北公共艺术、创作、历史、未来

一、当前国内外公共艺术的现状

公共艺术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人类观照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方式,它有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地位与作用,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代替的。一部公共艺术发展史,就是承载人类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发展盛衰的纪录史。自上世纪60年代始,公共艺术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一直受到重视和发展,这些国家对公共艺术作品的兴建、投资及其文化遗产保护等积累的经验和政策,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参照。例如墨西哥的公共艺术,其主要的目的乃是去描绘民主文化生活的理念,作为公共艺术重要形式的壁画,已成为墨西哥人民生活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墨西哥的壁画运动,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地域主义艺术家,还对拉丁美洲的文化造成很大的影响,它已成为一种独特的表现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仅单指墨西哥画家,甚至影响了所有拉丁美洲的艺术家,成为一种能直接观照他们自己经验的特别的表现语言。公共艺术将环境空间、人民大众、文化艺术结合成为文化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当地文化最直接、最显著、最鲜活的体现。它可以联结区域的历史与未来,亦是查阅当地历史文化变迁的地图;它可以讲述所在地域的民俗传说故事,也可以满足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它能够创造新的地域文化,亦能够展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公共艺术给人以丰富的感受,其装饰了建筑,美化了环境,同时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平如何,既是艺术家和建筑师努力探索和深挖的,也是普通民众密切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公共艺术随着建筑创作的发展而开展起来。这些精美的公共艺术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对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公共艺术已由纪念广场、宾馆、酒店、机场港口等大型建筑逐浙扩展到青少年宫、政府机关大楼、学校、江滩公园……可见,社会各个方面对公共艺术作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这样,我们的建筑师对于公共艺术的了解,艺术家对于建筑环境的了解,都面临着新的需要解决的课题。如果建筑师和壁画家、雕塑家之间不经过互相沟通理解、学习和探讨,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分歧,很难处理好公共艺术与建筑及环境空间的关系,也难以提高公共艺术作品的艺术品质。在中国,公共艺术创作仍然处于探索时期。目前,因为受制于甲方审查和资金的限制等方面原因,公共艺术界对现状并不满足。同时,从艺术层面来看,创作者也有一种求变求新的冲动和变革与重建的态势。公共艺术家面对时展正在作出反应和选择,并提出新问题,观者的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换。可以说,公共艺术也是一种在选择中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艺术形式。

二、湖北公共艺术的历史

公共艺术建设所关心的正是普通大众对工作、生活以及基本环境的诉求,这的确有助于我们在重新探讨文化历史进程时,去检视各地区人民为争取幸福生活以及由传统向现代递进过程中所包含的真实意义。如果我们从此层面来看湖北公共艺术的发展,乃至规划对湖北未来文化上的推动和交流方向,公共艺术都必将占有一席之地。湖北的公共艺术家群体,既有湖北老一辈的城市雕塑家(如张祖武、王福臻、朱达诚、刘政德、汪良田、安志今、梁帮正、谭维权、张满汉、鄢云等)、壁画家(如唐小禾、程犁、伍振权、蔡迪安、田少鹏等),也有正处创作黄金时期的中青年城市公共艺术家(如陈绿寿、朱明健等),更有学院的新生代力量(叶庆等);他们当中既有纯粹执着于创作的坚守者,亦有曾学习、生活和工作在湖北的画界老友。他们的作品,或坚持传统风格样式,或在形式及材料表达上追求变化创新,或强调作品形态的抽象提炼与概括,或在内容上专注于对细节的描绘……无不彰显湖北公共艺术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丰富性。但因我省经济比较滞后和时常遭受来自艺术权威机构内外因素的双重制约,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近几届全国美展,我省公共艺术作品参展不多,质量堪忧。湖北省是一块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热土,但许多来湖北讲学、访问的国内外专家在回答对湖北的感受时常会说,我们的经济文化在腾飞,很多方面与江浙一带富裕省份并无很大区别。乍一听觉得很自豪,其实这恰恰说明了湖北的地域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缺乏特色的城市规划和改造,导致造型相同的高楼、街道、江滩与其他省市并无二样。从另一个角度讲,湖北并非属于没有特色的历史与人文景观,而是缺少保护与传承。例如深受市民喜爱,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原武汉展览馆的拆除,著名艺术家蔡迪安、唐小禾等创作的极为优秀的壁画精品被毁坏。近几年,一批优秀的艺术家一直在研究、创作能表现湖北历史的公共艺术作品,经过长期的探索和锤炼,他们的艺术作品在相当程度上描写和反映了所在区域的人文景观与精神特质。他们发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作用就在于以艺术的手段重塑文化的尊严。湖北的文化经典记忆有很多,比如屈原、黄鹤楼、九头鸟等等,选择谁?利用哪些元素来代表湖北的公共文化形象?这是值得艺术家探索和思考的。值得欣慰的是,湖北美术学院是全国八大美术院校中最早设置壁画系的学院之一,近年来为社会及科研院所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公共艺术家,其前任院长,著名艺术家唐小禾先生,是中国壁画界的中坚力量,他与夫人程犁合作,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如《火凤凰》(安装于荆州博物馆)、《楚乐》(安装于原东湖宾馆)、《埃及七千年文明史》(安装于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天籁》(安装于湖北博物馆)等一大批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近年更是以70高龄完成了《孙中山在中山舰上》这件优秀的壁画作品(安装于江夏金口中山舰博物馆)。唐小禾先生现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主任和湖北省美协主席,是文化艺术界公认的在油画、壁画等领域艺术素养全面的艺术家,为中国的公共艺术创作及教育教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总体来看,湖北在当代中国公共艺术方面的发展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它对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和拓展以及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是绝对可以得到肯定的。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湖北艺术家们为构筑湖北当代文化空间增添了灿烂的一笔色彩。近几年,虽然我省的公共艺术作品水准呈现出不断发展的态势,但我们的艺术观念应该再度转变、跳跃,以“大美术”的理念,把湖北的公共艺术创作放在文化发展的大平台上,认真对待并审视其发展的文化脉络和走向。在回顾建国以来湖北公共艺术历史的同时,力求呈现出目前湖北公共艺术家的创作现状,寻求公共艺术在湖北文化未来发展中的格局和走向,使湖北的公共艺术创作在当代艺术舞台以多彩的方式得以呈现。

三、期待与辉煌——湖北公共艺术的未来

今天,湖北的公共艺术创作得到了迅猛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湖北的公共艺术创作,从老一辈公共艺术家张祖武、田少鹏、刘政德、唐小禾、蔡迪安、伍振权、查世铭等对公共艺术发展的开拓,到今天傅中望、李三汉、项金国、孙绍群、陈绿寿等艺术中坚对公共艺术发展的贡献,还有叶庆、史金淞、李鹏程等青年壁画家、雕塑家在公共艺术领域的探索,湖北公共艺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呈现出一个令人欣慰的发展格局。湖北公共艺术家始终在经历不断探索、继承与革新的发展过程。他们设计和制作了许多大型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从创新的意义上看,公共艺术家是最勇于创新的,中青年艺术家无论是从表现手法还是在审美取向上,都显示出新时期公共艺术语言的新特征、新面貌。公共文化空间是地域文明的基本形象和名片,文化空间的发展昭示着人类文明的美好前景。湖北的公共艺术要抓住中央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契机,在努力呈现湖北公共艺术特色的同时,也希望引起更多民众对湖北公共艺术的关注。在对湖北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回顾和梳理的过程中,从历史及艺术的视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对优秀的作品进行研究和解析,使艺术审美渗透在具体的作品解读之中,对培养和提高大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让大众广泛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维护中来。这样,湖北的文化空间就会逐渐有所改观。搞好公共艺术的建设,美化了城市的文化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既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也将使湖北的文化形象对外界产生更加强烈的吸引力。

本文旨在从梳理湖北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彰显公共艺术的湖北面貌和特色,在肯定已有艺术成果的同时,不断明晰湖北公共艺术的自身定位和未来发展取向。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的文化发展要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要从伟大的中华历史文明的复兴之路中成长起来,形成具有现代精神品格的价值观,进而形成与其他艺术门类取长补短、积极融合的形式语言,努力展现当代湖北博大、开放的文化风貌。

作者:孙国涛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唐小禾.壁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P18-43.

2田卫平.现代装饰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P178-191.

3杨光.壁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P73.

4唐小禾.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P21-23.

5王辛.“回顾与展望——湖北雕塑艺术展”研讨会纪要[J].雕塑,2009(06).

6吴士新.对公共艺术问题和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现象的分析与研究[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