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储蓄为深化改革奠定基础论文

时间:2022-06-04 04:43:00

巨额储蓄为深化改革奠定基础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居民领储蓄的含义和形式;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影响储蓄的因素;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化及原因;如何看待储蓄存款增长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储蓄是居民的重要经济行为、储蓄行为是居民对自身现期消费的节制或延期、居民将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意味着他成为社会生产资金的供应者、持有小额货币的一般居民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所谓居民储蓄动机就是居民进行储蓄活动的目的、个人负担动机的作用强度,则取决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状况、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储蓄额越大、不同金融工具(即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的收益率的差距、不同金融工具的风险程度的大小、金融工具的灵活性、改革后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储蓄存款分流的影响减弱、非真实储蓄存款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巨额储蓄是近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等,具体请详见。

储蓄是居民的重要经济行为。本文力求对我国改革中居民的储蓄行为作出理论上的概括。下面注要涉及居民储蓄的含义和形式、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影响储蓄的因素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居民领储蓄的含义和形式

从储蓄来自居民的全部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现期消费支出的部分来看,储蓄行为是居民对自身现期消费的节制或延期。但是,储蓄不仅具有延期消费的意义,还是一种谋取未来收入的手段。事实上,居民的储蓄,不仅是对未用于现期消费的部分收入的“储”,即保存,而且是对这部分收入的“蓄”,即使之增殖。因此,可以给储蓄这样一个定义:储蓄是居民保存国节制或延缓现期消费而持有的可支配收入的余额并使之增殖的行为。

居民将部分收入用于储蓄,意味着他成为社会生产资金的供应者。通过储蓄的中介,居民的收入余额将变为生产经营者手中的生产资金。居民因此而获得的利息等形式的储蓄收益,则是生产经营者使用居用提供的资金的代价。生产经营者对这种代价的支付,是居民的储蓄不仅能保存收入的价值,而且能使之增殖的原因。居民的储蓄收益作为财产收入,是一种非劳动怍入。这种非劳动收入的源泉,归根结底是直接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但是,不能因此将社会主义社会中一般居民的储蓄收益等同于肃削收入。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于绝大多数居民来说,储蓄收益在全部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而劳动收入占着绝大比重。当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允许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份存在,难免会产生少数完全靠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为生的食利者。这些人虽然通过与一般居民相同的储蓄途径获得财产收益,但他们的财产收益却是一种剥削收入。居民储蓄具有两种形式:一是个人银行存款,一是以购买股票、债券的形式参加社会集资。当居民以银行存款的形式进行储蓄时,他经过银行这个中介间接地将节余的货币收入作为生产资金提供给社会。而当居民以参加社会集资的形式进行储蓄时,他直接地在证券市场上向社会提供生产资金。这种直接集资从经济关系上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购买债券经过一定时期必须归还,债券持有者是债权人,他们和债务人的关系是一种借贷关系。购买股票则不然。购买股票后,居民就成为企业的股东,股票不必偿还,股东不是企业的债权人而是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因此他们和企业结成的是投资关系而不是借贷关系。当然,持有小额货币的一般居民购买股票的投资行为,在目的上与某些大股东进行巨额投资的动机是有区别的。后者的投资,目的往往在于实现对其他企业的联合、兼并和控制,其着眼点在于支配接受其资金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一般居民以小额货币购买股票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自己的节余收入保值和增殖。所以,居民的这种小额投资行为仍然可以看作一种储蓄形式。

二、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影响储蓄的因素

所谓居民储蓄动机就是居民进行储蓄活动的目的。居民储蓄动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获取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入,简称利息动机。第二类是为了购买住宅、家具和其他耐用消费品,以及为婚丧嫁娶等需要大笔开支的未来消费预作准备,统称为特殊消费动机。第三种是为子女教育,为待业和退休后提供生活保障的动机,一般称之为个人负担动机。这三种动机有可能同时支配同一个居民的储蓄行为,如利息动机有时也是为了未来消费和作为将来的生活保障。当然,对于不同的居民和同一个居民在不同时期的储蓄行为,这三种动机的作用强度是有差异的。

居民的上述三种储蓄动机的形成和作用强度与经济体制有关。利息动机的形成和加强,以包括银行系统和证券市场在内的资金市场和发育和完善为条件。在不存在资金市场或资金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居民的金融意识必然淡薄,难以形成较强的利息动机。个人负担动机的作用强度,则取决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状况。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费用、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程度越高,个人负担动机对居民储蓄行为的作用就越弱,反之亦然。关于特殊消费动机,一般说来,受经济体制的影响较小,但其中某些项目,特别是住宅购买动机,也与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的内容有关。在对城镇住宅实行福利性分配的旧体制下,城镇居民中以购买住房为动机的储蓄行为是很少见的。而在住宅商品化的条件下,住宅购买动机对居民储蓄行为的作用将日益重要。

居民在上述动机支配下的储蓄行为,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以将这些因素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居民储蓄数量的因素,另一类是影响居民储蓄形式选择的因素。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其储蓄数量的第一个因素。其他条件不变,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储蓄额越大;收入水平越低,则储蓄数额越小。影响居民储蓄数量的第二个因素是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其他条件不变,利息率、债息率和股息率越高,居民的储蓄数量的第二个因素是金融工具的收益率。其他条件不变,利息率、债息率和股息率越高,居民的储蓄数额就越大;相反,则其储蓄数额越少。除了收入水平和金融工具收益率这两个主要因素之外,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也会影响居民储蓄的数量。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如果利率的上升幅度低于物价水平上升幅度,居民储蓄额将有可能下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非但不能通过储蓄获得收益,而且其本金价值也会受到损失。许多居民会以提款或变形、变现的形式收回储蓄,将其投入消费品市场,以实物形式来保持其过去节余收入的价值。当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中国人民银行,以银行法为依据,对居民三年以上的储蓄,进行保值,以维护居民储蓄的利益。此外,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如果名义收入的增长帐幅底低于物价水平上升幅度,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其储蓄数额也会减少。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居民要想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其可支配收入中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将会增大,而储蓄所占比重会变小。影响居民储蓄形式选择的因素。所谓居民储蓄形式的选择,也就是对银行存款、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选择。这种选择又称个人投资形式选择。在影响居民个人的这种选择的经济因素中,较重要的有这样三个因素:

(1)不同金融工具(即银行存款、债券、股票)的收益率的差距。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收益率较高的金融工具作为储蓄手段。

(2)不同金融工具的风险程度的大小。一般说来,购买政府债券,在银行存款的风险较小。而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风险较大。如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工具作为储蓄手段。

(3)金融工具的灵活性。这是指金融工具变现和转为其他形式的难易程度。以银行存款来说,活期存款的灵活性就大于定期存款。而股票和债券的灵活程度,则取决于证券交易机构的发达程度。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灵活性较大的金融工具作为储蓄手段。

综上所述,三个因素的作用是有矛盾的。收益率较高的金融工具,其风险程度往往较高,灵活性也较差。相反,风险程度较低、灵活性较大的金融工具,其收益率又往往较低。因此,居民在进行储蓄时,必然会综合考虑这三个经济因素的影响,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恰当的选择。这三个经济因素对储蓄形式选择的影响程度,是与居民的储蓄动机密切相关的。如果居民的利息动机较强,其全部储蓄中收益率较高的金融工具可能会占较大比重。如果居民的特殊消费动机较强,其全部储蓄中灵活程度较大的金融工具可能会占较大比重。而在居民的个人负担动机较强的情况下,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工具则可能会占较大比重。

三、我国居民储蓄的变化及原因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间,全国居民储蓄只有几百亿元人民币,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余额只有21元,按当时的外汇牌价,相当于发达国家人均一天的工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使这一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1988年人均储蓄存款上升到347元,十年增长了16.5倍,到1995年底,全国人均储蓄存款达到了2500元左右,17年增长了120倍,1996年10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截至1996年9月末,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科额达37085.2亿元。储蓄存款在连续两年呈巨额增长的基础上,1996年1月—9日净增了7369.8亿元,仍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这引人注目。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

(1)改革后国民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储蓄存款增加的基础。三年来,国家加强经济宏观调控,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了些,职工工资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速有所减缓,但总体上仍是增加的。据中国人民银行对全国33个大中城市2万储户调查表明,有28.4%的储户反映收入增加,有53.8%认为基本不变。

(2)储蓄存款分流的影响减弱。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国家清理、整顿金融秩序,建立、完善了有关金融法规,社会乱集资得到控制。而证券市场虽已有较大发展,但受各种条件限制,许多地区的股民人数不足总人数的1%,多数居民对炒股这一风险性较大的投资方式持谨慎的态度。银行存款便成为居民储蓄的主要选择。

(3)历史习惯原因。中华民族素有勤俭节约的风尚,很重视积蓄,以防不测。随着我国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人们在考虑收入的支配时,也有较强的防患意识。

(4)通货膨胀显著缓和,存款收益实质上升。据人民银行调查表明,有66.8%以上的储房认为,对目前物价水平可以承受。按现有的物价、存款利率,有67.3%的储户还是选择“继续存钱”和“购买有价证券”。因为保值储蓄取消并两次调低利率后,虽然名义利率降低,但实际利率却比1995年高5.94个百分点;比1996年5月份高0.1个百分点,表面上储户的收益减少了,但实际的利息收益会在通胀回落,物价下降中得到补偿。

(5)非真实储蓄存款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据调查反映,目前储蓄存款额中,相当一部分是经营性、集团消费基金,这部分资金不是用作未来消费,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储蓄。此外,金融机构改进服务,拓展业务等主观能动作用也是促使储蓄存款上升的原因之一。

四、如何看待储蓄存款增长

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给城乡居民带来实惠,巨额储蓄是近期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深化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目前,存款余额是否多了?引起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全国人均储蓄存款只有人民币21元。10年后的1988年,人均存款上升到347元,也不过是人家10天的工资水平。经过几年超常增长后,目前,全国人均存款额为3091.7元,按现牌价可折合386美元。人均储蓄存款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的北京,人均已达1万元左右,约1300美元,而据国际储蓄银行公布的数字,1992年底日本的人均存款达46481美元,用这一数字与我国现在的水平比,相当于我国人均存款的140倍,是北京市人均存款的36倍。尝到储蓄救国甜头的日本,个人储蓄存款已达如此高的数目,政府鼓励国民积极参加储蓄政策;相比之下,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我国,没有任何理由不鼓励居民参加储蓄存款。我们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人存款是否多了,按照常规要用储蓄率这一指标来衡量。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总收入为3179元,人均生活费总支出为2851元,其储蓄率为10.32%,这还未考虑居民的其他投资形式和手持现金的因素。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其个人储蓄率一直高于15%,最高年份高达22.8%。因此,我们不能轻易得出我国个人储蓄率高的结论。要知道社会潜在购买力的大小,不能以储蓄存款的多少来下定论的。虽然人们把储蓄存款比喻为“笼中虎”,是社会购买力的“定时炸弹”,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会自觉地在收入——消费——积累之间不断地进行调节。社会潜在购买力不断增大是合理和正常的。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情况下,并不“过量”的储蓄存款不会造成挤提、抢购风险。据统计,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有70%依靠金融界信贷,而银行信货资金来源居民储蓄存款占70%以上,从这角度看,正是较大幅度储蓄存款支持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