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人民银行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时间:2022-07-09 03:16:30

基层人民银行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一、基层人民银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1.绩效目标管理有待探索。绩效目标不能充分反映项目目的和特点、与项目实际相关性差,绩效目标评审和预算安排的关系尚未建立,绩效目标的提前约束作用未有效发挥。2.绩效执行监控机制有待强化。基层人民银行尚未建立对项目的定期动态监控机制,没有对绩效偏差进行及时跟踪和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在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只重视预算指标执行情况,而产出和效果如何却往往被忽视,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评估机制。(二)预算绩效管理缺乏专业性和权威性。1.缺乏部门联合机制。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绩效管理基本由会计财务部门承担,与预算管理相关的其他业务部门参与程度不够,部门之间的联合协调机制尚未建立,业务需求部门向会计财务部门报送的预算需求不严密、不规范、不细致,缺乏论证,会计财务部门编报部门预算时难以全面客观真实的掌握来年的资金需求,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受到质疑。2.缺乏信息技术支撑系统。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分别在不同的业务系统中完成,缺乏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平台,基础财务数据的搜集、整理、汇总、分析的手段相对落后,相关基础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不能够客观真实的评价其绩效。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基层行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绩效考核、绩效问责工作等仍未起步,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与预算指标核批的相关程度不高,对于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人民银行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关建议

(一)以预算绩效目标为导向,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把目标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逐步构建全面完善、自上而下的绩效管理体系。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就设定目标,绩效目标应该随同预算编制的流程报送,建立涵盖各类支出、符合目标内容、突出绩效特色、细化量化的绩效目标指标库。(二)以绩效监控为核心,提升预算执行的规范性。会计财务部门要联合业务需求、纪检、内审等部门,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采集绩效运行信息并汇总分析,全程参与评价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预算绩效监控的内容主要有:一是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预算执行进度,预算指标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等;二是项目执行情况,主要包括项目执行进度、项目进度是否与预算执行进度匹配、是否与绩效目标相匹配等情况;三是预算完成预判情况,主要是评估和预判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可实现的程度有多大,大致可分为提前实现、延期实现、难以实现等,确保绩效目标顺利完成。监控过程中发现预算支出绩效运行与原定绩效目标发生偏离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情况严重的,暂缓或停止该项目的执行。绩效监控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预算指标的规范使用,提高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三)发挥多方力量合力推进。提高职能部门对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认识,充分发挥后勤、货币发行、保卫、科技、等业务需求部门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参与程度,强化业务需求部门的预算编制责任,在编制年度预算时,业务需求部门根据工作目标制定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其绩效目标应与工作目标相匹配,可衡量、在规定时期内可实现。预算绩效计划要详细说明为达到绩效目标拟采取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资金需求、信息资源等,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积极接受财政部门、上级行、本级纪检、本级内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且逐步做好预算绩效评价报告公开,提高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四)完善绩效信息系统建设。绩效信息系统建设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建立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人民银行各个业务需求部门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等基础数据的有机衔接、优化工作程序、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基础数据可能存在的数据来源不明确、数据质量难保证、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满足预算编制、追踪、修改、考核等管理环节的数据需要,实现对资金运行过程的跟踪监控。信息资源在会计财务部门与相关职能、业务部门流动与共享,解决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绩效信息数据对比分析能力,提升绩效信息的质量。(五)扩大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一是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预算编制中。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于预算编制,实现绩效评价与预算安排的有机结合,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目的。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预算安排时予以继续支持或额外激励;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根据情况调整预算指标。二是将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到日常预算管理中。通过绩效评价工作,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反馈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将绩效评价结果纳入到本级相关部门及下级行的年终考核中,增加考核权重,通过赏优罚劣,达到完善内控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作者:许琼方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张掖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