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管理现状分析

时间:2022-02-27 09:21:05

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管理现状分析

[摘要]结合我国商业银行运行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风险资本运营管理现状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以达到优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的,从而使商业银行及时调整战略,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本管理;现状

1引言

资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主要包括资本的筹集、使用和分配,资本质量的优质与否是管理层制订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也与各项业务的具体实施、各职能部门的良性运转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地降低银行运营的风险,增加银行在经历风险之后对债权人的清偿能力,商业银行会保留一部分的风险资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金融全球化的浪潮,风险资本在现代银行管理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良好的风险资本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也能够增强银行在面对风险时的抵御能力;其次,风险资本管理是通过各部门的风险来调节绩效的,所以能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后,风险资本管理能够根据不同产品的实际经营情况及时地调整收益率,实现银行利润的最大化。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便是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商业银行对风险资本管理的研究较多。Miller(1992)认为风险资本管理不仅仅要重视对信用、操作等风险的量化分析,还应该加强对组合风险的测度;Sabato(2010)认为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银行风险资本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以及缺乏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国内对风险资本管理的研究主要以加入新资本协定达标的大型国有银行为对象,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主要是对风险资本管理的理论、技术进行介绍,缺乏对具体实施的研究。唐国储、李选举(2003),项俊波(2008),马蔚华(2008)等人在分析国外先进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管理进行了规划以及对实施条件进行了介绍;刘睿、巴曙松(2011)以加入新资本协定并达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从标准选择、做法推广等方面就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资本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的现状

在我国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银行的资本的运行逐渐规范化,特别是《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于2006年12月的正式实施,标志着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监管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银监会的大力推广下,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以风险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多家商业银行已经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了实践阶段,通过不断的加强对风险资本的管理,调整在各部门之间的风险资本分配系数,实现了风险资本由事后考核到事前配置的转变,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这是一个突破。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3.1对风险资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对风险资本管理的认识仅仅局限于一种信贷手段,而不是把它上升到全面管理的层次,这就导致了管理层做出的决策仍然局限于传统的发展模式,基层银行对业务的判断仍然习惯于主观意识,难以满足社会对银行多样化的需求,甚至会对银行的健康发展起阻碍作用。

3.2对风险资本管理导向性认知有误

风险资本管理对银行的发展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因为风险资本管理能够有效地模拟经营风险,引导银行用最低的风险组织经营活动,从而实现银行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风险资本管理往往被认为是考核个人业绩的措施,这种错误的认识严重地削弱了风险资本管理对银行的导向作用。

3.3对风险资本管理的度量不精准

以风险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需要的是健全的经济理论、专业的从业人员、完善的监管体系、强大的数据支持,但是这些条件在我国并不成熟。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企业和银行数据的不对称等导致了银行对全部企业的信用评级无法完成、无法判断企业的违约风险,更无法对风险资本进行量化分析。

3.4对风险资本管理考核异常化

在风险资本管理实践的过程中,有些银行错误的将资本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格式化,导致潜在客户的大量流失,将考核与领导的职务挂钩,导致管理层花费大量的时间制订、测算考核目标,而忽略了风险资本管理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4优化风险管理的方法

4.1构建有效的风险识别和量化机制

计算风险资本的前提是银行能够对各个部门以及各项业务的运营风险进行识别并且量化,这要求银行根据业务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区分,同时在量化风险时根据银行的实际经营情况设置期望值和误差范围。目前我国采用的量化风险资本的方法主要有基础内部法和搭积木法。基础内部法在国际上被广泛的使用,但是这种方法对信用体系、技术水平和标准制定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如果我国实行这种方法进行风险资本的量化,难以保证真实性,更不必说达到国际要求。搭积木法是适用于过渡期的一种方法,难以长时间使用,难以满足顾客对市场风险计量的精确要求。

4.2建立完善的风险偏好体系

风险偏好是银行在完成既定目前的前提下愿意承担的经营风险的最大值,它主要体现在银行对各项业务的贯彻落实上,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方向盘”,适应市场的风险偏好能够帮助银行实现效益最大化,实现资本和风险的协调发展,所以对于银行而言,制定合理的、科学的、完善的风险偏好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该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对银行业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风险有明确的定位;其次要综合考量银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所能够承受的风险以及他们的风险偏好;再次要在建立风险偏好指标体系,这就需要银行选取能够反映银行风险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最后要设定指标值,指标值的确定要以能够进行历史、现在和未来纵向对比和同行业之间横向对比为标准。

4.3建设信息通畅的风险偏好传导机制

建立信息通畅的风险偏好传导机制是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步骤之一。建立该机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保证银行对各项业务的风险控制能够自上而下的有效地进行传达,同时基层能够自发地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反馈,经过有效的沟通,管理层能够及时根据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对运行过程进行宏观调控。

4.4开展综合化、多元化经营

为了充分发挥资本的作用,降低运营的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进行高资本消耗的信贷业务的局面,积极地拓展低资本消耗业务,实现业务类型的多样化。银行还可以发挥债券市场的作用,提高银行中介服务和理财服务的能力,同时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衍生产品的研发力度。

参考文献:

[4]唐国储,李选举.新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新理念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体系的构建[J].金融研究,2003(1):46-54.

[5]项俊波.构建农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J].中国金融家,2008(4):36-37.

[6]马蔚华.实施新资本协议推进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家,2008(12):15.

[7]陈怡倩.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工作探究[J].中国市场,2013(46)

作者:刘新玉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