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银行创建研讨

时间:2022-07-06 04:32:58

学习型银行创建研讨

一、学习型银行的含义及特征

学习型银行是指银行通过制度化的机制或有组织的形式,迅速捕获、管理、运用知识,提升组织整体能力,达到及时、准确观察和预测国内外政治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应对战略和策略,保障银行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和组织发展机制。它强调的是银行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学习、创新、变革,能够不断适应环境变化,抓住机遇,战胜挑战,从而获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它是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为适应知识“大爆炸”和信息飞速更新、环境飞速变化、竞争不断加剧而发展起来的银行组织形式。具体地讲,学习型银行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银行内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学习机制”

这种“自学习机制”使银行内部各个组织、各个员工都能够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自觉学习。在学习型银行内部,学习是员工自我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员工自我能力提升的必经途径,也是员工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二是主动学习。学习型银行让员工拥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员工为自己的成长学习,为自己的未来学习;三是自主学习。员工把学习作为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科学规划其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确保学习效果;四是学习成为工作的新形式。学习型银行的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在员工个人学习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中,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学习,但是,没有个人学习就不会有组织学习。”

(二)学习型银行拥有较高的团队智商

团队智商也叫群体智商,是一个团队的集体智力水平。其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团队的软环境。如果团队环境允许员工的智能充分释放,这个团队智商就高,反之,团队智商就低;二是智能的方向。员工的智能指向一致,其结果是正数相加;员工的智能指向相反,则正负抵消,抵消后的结果即智能剩余数;三是团队成员人数的多少。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团队智商就是团队环境允许释放的智能经过正负抵消后的剩余数的人均值。学习型银行通过给员工提供多样化智能活动的自由空间,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创新的活力,使他们的智能得以充分释放,提供较高的团队智商,因而,银行能够敏锐地感受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做好应对准备,进而保障银行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变化中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

(三)不断突破心智模式,实现升级

心智模式是组织历史形成的一套成熟的惯例、信念、假设或者规则。它深受习惯思维、定势思维、已有知识的局限。学习型银行通过团队学习,不仅员工个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实现个人心智模式的突破,而且能够带动整个银行不断突破组织的原有心智模式,实现银行组织的持续升级,推动银行从量变到质变,实现银行的远景目标。

二、学习型银行的特点

学习型银行具有一系列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学习型银行区别于非学习型组织的特质。

(一)拥有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所有员工共同的、发自内心的意愿,这种意愿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员工为之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源于个人愿景又高于个人愿景。它使员工能够淡化个人利益,具有奉献精神,更加紧密团结,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力,这种凝聚力、创造力是学习型银行建设的动力源泉。

(二)团队学习的主体是研讨小组

团队学习的主体不是由管理者指定的行政团队,而是员工在自由平等原则下,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所关心的问题自愿组建起来的研讨小组。这种研讨小组的实质是实现学习的兴趣化、自觉化,从而能够把每个员工的潜能激活,给银行带来巨大而持续的活力。

(三)团队学习的方式是带着问题学

学习型组织理论所倡导的学习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以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学习,它是以创新思维方式、提升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的学习,是研究型、创新型学习。它以学习者感兴趣的问题为线索,采用互动式、研讨式的形式进行,是持续地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比获取答案更重要。

(四)善于不断学习

这是学习型银行的重要特征,包括四层含义:一是“终身学习”。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大学毕业不再是学习的终结,而是全新学习的开始,银行的工作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加入银行团队,也就是参加到银行团队的学习中来,员工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在银行工作中获得生存、发展和提升的机会;二是“全员学习”。即银行的决策层、管理层、普通员工都必须学习,尤其是管理决策层,他们是决定银行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也应当是最善于提出问题的阶层,更需要学习;三是“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银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细胞”,员工个人学习和智力开发主要是在团队学习中进行,智商高的团队,学习取得的是“1+1>2”的学习效果,自由的、研讨式的团队学习使个人学习更加丰富、全面、有效和有益,反过来又促进团队学习实现更快更好的提升和超越;四是“跨岗学习”。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银行产品与服务越来越丰富,涉及面越来越宽,业务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而对员工的知识面要求越来越高,博才、通才式的员工更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现有的银行体制却使得银行业务的分工越来越细,员工的业务知识面越来越窄,专才式员工越来越多,而博才、通才式员工越来越少。学习型银行建设鼓励员工跨岗位学习、全面学习、全程学习。

(五)扁平化管理结构

扁平化管理旨在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率。学习型银行组织的管理应当是扁平化管理,它尽可能将决策权向组织结构的下层移动,让下层的部门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实现自我管理,并对结果负责。这样的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保证上下级之间的直接沟通,下层能够直接体会上层的决策思想和智慧,上层也能够快速准确了解下层的动态及环境变化,掌握第一手资料。这样,一方面银行能够快速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银行内部也能够形成互相理解、互相学习、整体互动思考、协调合作的工作学习环境,从而产生巨大的、持久的创造力和活力。

(六)组织具有“无边界”性(或者说团队具有开放性)

“无边界”并不是指银行内部没有组织界限,没有职能部门,而是指“一切有可能割裂组织内部人员沟通,割裂组织与外部交流的壁垒统统都被推掉”和“清除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壁垒,清除各层级之间的壁垒,清除各地区之间的壁垒”(《向杰克•韦尔奇学管理》第95页),从而使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员工之间、员工与外界关联单位之间能够无障碍地沟通,信息、资源、构想等能够便捷、自由、快速地在各部门、上下级、员工之间自由流动,真正实现信息、资源、构想和创意的全员共享和高效利用。

(七)高团队智商与强大执行力的统一

追求高团队智商可以让银行充满活力,但也会导致银行组织的松散性,降低执行力,使高团队智商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还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追求强大执行力,短期内会让银行具有较强生命力,但会严重制约银行组织的活力,降低银行组织的团队智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难以长久生存和发展。银行的性质决定了银行组织既要可持续发展,又要防范和规避各种风险。学习型银行组织必须是高团队智商与强大执行力的结合体,是执行组织和研讨小组的结合体。执行组织用以解决执行力问题,研讨小组用以提高团队智商。规范化的执行组织与善于思考的自由团队不是两支互不相干的队伍,而是所有员工的共同组织。所有员工一方面在规范化的执行组织中,必须成为高效执行的一员,另一方面同时又是自由团队的成员,是研究者,是智慧的贡献者。当银行既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又具有卓越的思考能力时,银行就能无往而不胜。

三、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意义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都是学习型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是学习型组织。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组织。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小天鹅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经济学家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未来成功企业的主要模式。学习型银行的产生历史虽然不长,但学习型组织理论已深刻揭示出它将是未来成功企业的发展模式,因为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获得人才,而人才的学习力,即一个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总和又决定着企业的成功。学习能力无疑已经成为银行核心能力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银行取得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

(一)学习型银行建设可以树立团队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

建设学习型银行,可以更新员工思想观念,使银行保持开放式、系统化的学习态度。只有观念的不断更新,才能推动学习创新,最终才能推动企业制度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学习型银行建设要树立“速度”意识,未来企业的竞争,是看谁学习得更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融合,让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学习理念,通过学习,让员工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新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增强自我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使企业文化理念在员工中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学习型银行建设可以使银行保持对内

外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能够全面提高组织和员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上,“高质量”的内涵不仅仅是符合企业或国家规定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顾客对产品与服务的认同上。商业银行是服务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必须通过持续学习培养一支用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使组织和员工始终能够对顾客需求保持灵敏反应,对环境变化及其要求能够合理应对。建设学习型银行,可以使组织保持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锐反应,能够全面提高组织和员工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三)学习型银行建设可以构建组织自身的学习机制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学习型银行建设可以引导和组织员工整合个人学习,形成团队学习,达到组织学习的目的。学习型银行建设通过举办多种方式的趣味性比赛,注重学习的互动性,提高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型银行建设推动单一的技能培训向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学习能力和吸收新知识、新技术转变,促进“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学习方式向超前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主动学习转变;从“一纸文凭定终身”的传统思维定势向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转变;从由向员工传授、灌输知识,到“提升员工学习能力”的转变。

(四)学习型银行建设是银行创新的持续动力

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灵魂是不断创新。学习型银行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培训制度,创新学习培训资源运用管理制度、学习效果与学习过程的考核制度,使学习型银行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持续化。员工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对于企业实现“追求卓越”的目标至关重要。学习型银行建设通过不断学习、创新,让优秀的员工更优秀,让平庸的员工不平庸,使银行的团队组织智商不断提高、升级,成为银行创新的持续动力。

四、学习型银行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学习型银行建设是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银行发展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银行业必将在更广阔的范围、更高的层次参与激烈的国际金融竞争。在金融经济快速变革、发展的形势下,银行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力的竞争,拥有比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多、更快、更好的能力是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要使银行在竞争中充满活力,就必须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调动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学习型银行建设是调动银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员工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

(二)学习型银行建设是持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

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独有的资源和能力。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必然要把企业带进学习的时代。在“知识大爆炸”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银行只有学习才能生存,只有学习才能发展。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员工学习中整合而成的组织学习能力将是银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银行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加高效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型银行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学习能力作为银行最有价值的资源,其差异可以构成市场竞争中的差别优势。对银行来说,持续增长的知识,是银行最宝贵的财富,知识的开发已变得比金融资源、市场地位、技术或其他资源的开发更为重要。银行的惯例、文化、技术、运作、系统和程序都基于知识和专门经验。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与日增长的知识,是银行在创新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当今时代“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职工的持续创新能力源于知识更新,而知识更新的基础则是学习。

(四)学习型银行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人本管理角度看,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满足职工自我实现的需要。随着工业化社会的不断演进,社会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的价值观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现代人不再仅仅为维持生计而工作,而更多的是为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使学习与工作达到完美的融合,最好地适应员工从追求物质层面的价值观向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观转变的要求。

五、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一)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目标

简单地讲,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目标是将银行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这一目标意味着学习型银行建设必须使银行内在地具备学习型组织的一系列基本特征:学习成为银行各项业务稳健发展以及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组织良好的系统思维能力;对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反应敏锐,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挑战行动敏捷、措施有效,充分发挥优势,适时抓住机遇;善于运用和吸收创新思维,能够不断改善和提高组织的思维、判断能力,不断优化组织思维模式;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策略协调,应对环境变化的自我调整和及时、有效地改善;不回避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客观、冷静、合理地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内部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团队学习制度和全员终身学习制度,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团队精神融入全体员工内心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具体落实到各个业务条线,则要求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市场竞争能力强大,综合绩效指标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揭示了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一种新的、最重要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学习型组织建设理论为企业提供的是应对内外环境急遽变化的最新的思想成果,而非保障企业长盛不衰的终极支持(当然,也不存在这种东西)。从更深层次思考,银行建设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或标准才能称得上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难以精确衡量的、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体系,因此,对银行而言,学习型组织建设是一个无边界的或者说是一个永恒的学习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的过程。

(二)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措施

学习型银行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对任何一家银行而言,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习型银行建设的内容、学习的方式方法、投入的资源以及学习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等事项,均需要科学而严谨的规划设计,需要制度化的督促、督导。

1.充分认识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意义。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两组外在环境力量的深刻影响。第一组由宏观环境因素构成,主要包括:以持续、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正在加快转换发展方式,包括经济周期、产业升级、产业转移、收入变化、通胀、利率波动等要素在内的经济环境因素;以快速城市化、进入老龄化社会为特征的人口环境因素;处于社会转型期,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因素;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法律法规环境;日新月异、呈现创新浪潮的技术环境;碳排放与全球变暖和其他生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及灾害频发的自然环境因素。第二组由拥有“货币选票”的客户、相互依赖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日益丰富的中介机构、众多的竞争者和影响力巨大的公众等微观环境因素组成。银行对上述各种环境力量难以或不能控制,但这些环境因素对银行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深刻而巨大。对商业银行而言,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敏锐体察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的变化,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要求是唯一的生存和发展之道,而学习则是银行保持这种敏锐性和适应能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意义,把学习型银行建设当作关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事业。

2.把学习型银行建设纳入战略管理范畴。学习型银行建设不是银行适应环境变化要求的临时性工作,也不是局限于弥补某些不足的局部性工作,而是银行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永久的任务,是银行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动力,属于银行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把学习型银行建设纳入战略管理范畴,要求银行深入、系统地检视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环境变革的要求,制定明确的学习型组织建设计划和目标,投入必要的资源,采取必要的手段,系统化地、持续地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

3.构建开放式、系统化的学习体系。学习型银行建设内在地要求商业银行构建开放式、系统化的学习体系。开放式、系统化的学习体系主要包括: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开放性、系统性;学习行动的及时性、持续性、自觉性;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学习过程的反思精神等。在学习型银行建设过程中,要把开放式、系统化的学习活动与鼓励创新、持续改进有机结合起来,把调动广大员工参与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积极性与推动各项业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学习型银行建设与员工成长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学习型银行建设强大而持久的动力。

4.以贯彻落实《中国农业银行教育培训三、五、十年发展规划》为抓手,以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专家型人才、岗位技术能手四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覆盖的分级分类培训,构建学习型银行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强化广大员工的学习意识,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打造大型优秀上市银行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5.进一步充分发挥培训学院的学习、培训平台作用,进一步加快培训学院和网络大学建设,健全与完善全员学习、团队学习和终身学习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型银行建设的督导机制和考核制度。

五、学习型银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克服的问题

学习型银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战略任务,在学习型银行建设中要注意克服以下倾向和问题:

1.片面理解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思想和要求。把学习型银行建设当作一时的事情或者当作局部性、阶段性、适应性任务,忽视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战略性质和系统化要求,这种对学习型银行建设认识的片面性和肤浅性,必然成为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思想障碍,导致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波动起伏甚至半途而废。

2.在学习型银行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毫无疑问,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成果应当最终体现在银行的各项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和综合绩效提升上。但是,学习型银行建设的功效往往需要较长时期才可能充分体现出来。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态度与学习型银行建设的战略性、持久性性质相悖,在实践中,有可能动摇学习型银行建设的信心。

3.故步自封,不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面对取得的成绩,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固守自己熟悉、习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漠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其要求,不愿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拒绝吸收新的思想成果,不善于运用新的工作方法,不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上述现象既是学习型银行建设的主要阻力,也是学习型银行建设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所谓改善“心智模式”)。

4.面对困难和挑战,采取消极回避态度或者只抱怨而不求作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实践性,学习型银行建设要求每个员工积极参与团队学习,强调学习的反思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员工不应消极回避或者只抱怨而不求作为,而应当通过相互学习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寻求克服困难、战胜挑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