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银行服务论文

时间:2022-09-24 04:32:51

新型城镇化银行服务论文

一、突出发展优势是地方法人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

1、体制机制灵活高效。

地方法人银行总行机构设在本地,决策链条短,审批环节少,服务灵活快捷,办事效率高。

2、地方性色彩浓厚。

地方法人银行长期植根于地方建设、致力于地方经济,天天同地方政府、地方百姓打交道,同地方各个方面联系密切,熟悉地方环境。

3、管理体制模式成熟。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发展与实践探索,地方法人银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服务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审批机制、市场营销以及风险防控体系,发展经验成熟。

4、支持实力雄厚、服务能力强大。

重庆共有重庆三峡银行、重庆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3家地方法人银行。目前,重庆3家法人银行拥有资产7837亿元、存款5508亿元、贷款3126亿元,在重庆4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分别为24.9%、24.2%和17.4%。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地方法人银行在全市整个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的市场份额高、所占比重高、影响力较大、竞争力较强、服务作用大。

5、机构网点多,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大。

通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重庆地方法人银行相比其他银行机构(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机构网点多、人员力量强大、支持范围广阔、服务渗透力强等明显优势,尤其是金融服务面从大城市、二线大城市、区县城市、乡镇下沉到了村社及广大农户。截止2013年12月末,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建有营业机构网点达1970家,占全市银行业机构网点的45.7%,拥有员工20800多人,占全市银行金融从业人员的31.5%。

二、明确战略目标是地方法人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1、贷款资源配置目标。

2013年,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直(间)接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贷款大约2000亿元,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65%。根据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线性回归模型测算,预计到2020年末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贷款总额将达到7200亿元左右,未来7年将增长1.3倍以上,高于重庆银行业贷款增长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直(间)接用于城镇化的贷款占比将增至75%,在2013年基础上提升10个百分点。

2、票据资金业务目标。

以重庆三峡银行为例,2013年用于服务城镇化建设发展的票据业务占比大约60%。以此推算,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通过未来7年的努力发展,预计到2020年其占比将达到70%以上,比2013年提升10个百分点。

3、理财产品融资目标。

2013年,重庆三峡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320多亿元用于城镇化建设及其相关领域或项目,在该行理财募集资金总额中的占比达到64%。按此推算,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通过未来7年的努力发展,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理财融资占比75%以上,将比2013年提升11个百分点。

4、功能区重点发展目标。

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应当在积极支持重庆五大功能区战略实践中,着力服务城镇化建设,使之整体协调向前发展。同时应重点将重庆五大功能区之一的城市发展新区作为城镇化主要战场,根据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线性回归模型测算,预计到2020年该区贷款余额将达到12754亿元,未来7年将新增贷款10251亿元、增长4倍以上。因此,重庆3家地方法人银行贷款资源配置在城市发展新区的占比将高于其他四大功能区2倍左右。

三、找准市场定位是地方法人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支持好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细分客户目标,找准市场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抓住时机,抢占市场,抢先发展。结合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战略以及产业发展规划要求,重庆地方法人银行应当通过信贷以及票据、理财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融资力度、加大贷款投入力度,重点瞄准八大市场领域,大力支持城镇化建设,建立与培植地方法人银行自身的核心客户群体。一是瞄准现代物流、科技研发、软件信息、中介会展、文化传媒、服务外包等六大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贷款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建设,培植生命力强的服务型企业客户群体;二是瞄准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三大支撑性产业方向,积极贷款支持发展开放型制造工业经济,加快建设全国汽车生产基地、摩托车生产及出口基地,打造“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发展优势,着力培育现代化、开放型制造企业客户群体;三是瞄准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医药等四大产业发展方向,积极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发展,培育一批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客户群体;四是瞄准重庆内陆高地建设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北部内陆开放示范区”两大市场,积极为外来投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贷款发展内陆型加工贸易产业经济,培育内陆型加工贸易企业客户群体;五是瞄准轻工造纸、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商贸流通、旅游服务、职业培训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活服务型产业市场,积极贷款支持发展巩固壮大传统产业经济,培育传统产业企业客户群体;六是瞄准广大农村市场,积极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培植农业企业客户群体;七是瞄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功能区的生态产业市场领域,积极贷款支持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商品市场农业,大力支持发展生态环保旅游型经济,培育生态环保、旅游型企业客户群体;八是瞄准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市场,积极贷款支持综合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开发、建筑及建材企业发展,拉动房地产市场需求,培育优质房地产开发、建筑建材产业企业客户群体。

四、创新融资模式是地方法人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

“理财银行”是重庆三峡银行帮助百姓增加财产性收入、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满足企业客户资金需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经营品牌。因此,在财力有限、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宏观调控政策环境条件下,作为地方法人银行应当加快转型经营思想,量身定制设计理财产品方案,大胆探索创新“银行+企业+信托贷款”、“银行+企业+财产权信托受益权”、“银行+信托+企业+股权收益权”、“银行+租赁公司+企业+租赁租金收益权”4种理财融资模式,大力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将分散的、零星的社会闲置资金聚集起来,集中用于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完善,如供水、交通、通信、文化娱乐、住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市场领域,最大限度地强化资金聚集功能、助推作用、杠杆效应,充分有效地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金融需求,实现多赢效果。一是通过研究设计发行适合市场需要、满足百姓需求的理财产品,帮助城乡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支持百姓创收致富,承担社会责任;二是通过创新多种理财模式,将城乡居民分散的零星的资金聚集起来,再投放于城镇化建设及其同城镇化建设相配套的相关项目与市场,解决资金供应与需要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支持城镇化建设;三是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创新理融资模式,在服务城镇化建设、帮助城乡居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培植自己的客户群体市场,推动与促进自身业务发展,搞活自身经营效益。

五、强化“三农”建设是地方法人银行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方针。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农业农村工作要实现三新(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战略目标,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三农”建设对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与战略支撑作用。如果“三农”发展不好不稳,将会直接影响城镇化建设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因此,重庆地方法人银行要坚持一手抓城镇建设、一手抓“三农”发展的原则,必须建立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相适应的六大体系(金融组织、经营管理、金融产品、风险分散转移、农村信用、政策扶持),通过金融资源的配置、调节手段,不断强化贷款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以农户生产、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企业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重点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支持农村三大工程(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阳光信贷、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度、扩大农村微小贷款范围、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农村防洪水利工程项目及农村旧房危房工程、强化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抗灾能力,支持农村乡镇超市、村级商贸流通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慎重稳妥地开展农村“三权”质押贷款业务,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搞活农村经济。同时,要探索创新多方合作(银行+政府+保险+农户+农业技术部门+畜牧防疫部门+销售商家)模式,大胆探索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种植产业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规模化的“农村大户经济”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银行资本、农业资本和政府资源、商业资源、农业技术资源、农村土地资源等多种资源要素组合服务“三农”建设的新途径,帮助农民增产增收致富奔小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镇化建设无后顾之忧,从而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作者:岳传刚黄鹤单位:重庆三峡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