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发展中企业信贷途径

时间:2022-09-03 04:55:43

银行发展中企业信贷途径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经济、增加财源、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达到430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800万户。中小企业吸纳了全社会75%以上的就业人员,提供了68%的外贸出口,50%的税收收入,创造了全国70%的新增工业产值和60%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自主创新方面,中小企业拥有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因此,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拓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创造中国经济活力和银行经营效益的重要源泉之一。

一、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现状及信贷投入情况分析

所谓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科技水平还不发达的区域,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被称为“草根”企业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实体中最薄弱的群体,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大。以贵州铜仁地区中小企业为例:截至2009年6月末,该区共有中小企业49086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30077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户。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5461万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8.4%;上缴税收58508万元,占同期全区财政总收入的47.6%,占地、国两税总额的55.8%,成为区域经济和税收来源的重要支撑。但横向比较,与全省平均水平和周边省市的差距较大,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出口缩小、利润减少、亏损增加、融资难、贷款难、税费负担重、发展环境不宽松等。上半年,该区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累计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47亿元,同比增长9.19%,占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额的5.41%。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1)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公司治理及内控体系不断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意识日益增强,加之信贷审批权限的上收和授权授信管理,使中小企业的融资条件更加严格。(2)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强化了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和内部核算制度,使信贷投放更偏向于投放到效益好、规模大的大型国有控股集团企业或政府优质项目。(3)中小企业管理粗放、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抵押担保不足、信息不透明、抵御风险能力差、经营效益欠佳等诸多因素,以及银行融资管理成本大,成本与收益不对称,使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心受挫。(4)商业银行内部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对称,受利益驱动,信贷员普遍偏向大企业、大项目的贷款心态,对中小企业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不高。(5)计划经济时期留下的“阵痛”,使商业银行至今谈“小”色变,加之银监部门防范信贷风险设置的诸多“高压线”和“紧箍咒”,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恐贷”心理,使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之路举步维艰。

二、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和实证分析

(一)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必要性

1.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欠发达地区资源稀缺,工业短腿,无大项目支撑,但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地方财政依赖性较大;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财税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倾斜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因此,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只有将中小企业列入发展之本,才能做到事业常青。

2.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据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充足,大量闲置资金无法贷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批急需融资解困的中小企业却得不到银行贷款支持。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受银行的战略投资和信贷政策所困。面对激烈的市场环境,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创新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确立梯度推进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培养潜在的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赢得先机,占领市场,确保可持续发展。

3.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战略选择的需要由于金融同业竞争和金融“脱媒”的加剧,目前商业银行对大企业、大项目的融资收益已呈下降趋势。而过多的资金集中在大企业也不利于银行分散风险,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定将上演一场“多米诺骨牌效应”。因此,积极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是银行分散信贷经营风险的需要,是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也是增强资产流动性、降低信贷集中度、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的要求,更是商业银行现阶段调整资产结构、收入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4.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是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适应变革的需要从国外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看,诸如美国花旗、汇丰等国际知名大银行都从来不放弃中小客户,设有专门的中小客户金融服务机构和较为完备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积极顺应形势,加大组织推动力度,自上而下成立了小企业专营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流程,逐步探索出一套小企业专业化经营模式。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只有适应变革,抢占先机,因地制宜地发展好、经营好、维护好本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才能事业常青,始终不被市场所淘汰。

(二)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成功范例

1.中国银行的“信贷工厂”模式,让中小企业“不差钱”主要做法是:把银行当作是一个工厂,为了给中小企业贷款,专门上了这样一条新的流水线:中小企业像是原材料,进入流水线后先后经过营销、销售、业务申报、审批、支用、客户维护和贷后管理等数个加工环节;银行派出7组工人,每人把住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批量生产。有人每天每月每季度对次品进行预警、回收或诉讼追讨。该模式使贷款审批更加高效,审批周期从2~3个月缩短为3~5个工作日,大大缩短了银行的审批周期。该模式有三大特点:一是标准化。也就是放贷的各个环节尽量简化,标准化管理;二是流程化。马路警察,各管一段;三是交叉化。风险控制人员可以在流水线作业中多角度收集企业信息,把握客户风险。由于该模式所产生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起了金融同业的广泛关注,目前建设银行也在推广这种模式。

2.工商银行襄樊分行“五专模式”,破解小企业贷款难瓶颈主要做法:一是有专业化经营的理念。把小企业业务真正当作一项独立的产业来做。二是有专为小企业服务的机构。单独挂牌,独立考核。三是有专业的小企业服务队伍。以全市工业园区为中心分成若干片区,实行分片营销,上门服务。四是有专用的产品。该行在当地同业和全省系统第一个打破小企业贷款必须以土地和房产作抵押的惯例,开办了第一笔应收账款抵押融资。随后又率先开办了商品融资、发票融资、订单融资等业务,目前正在试办发明专利融资业务。五是有专用的“调、审、批”操作程序。在当地同业和全省系统第一个建立专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调查、评估、审批”绿色融资通道,速度和效率远远高于同业和其他融资业务。“五专”模式形成了该行在襄樊小企业业务发展中的先发优势,运行一年来,该行已为各类小企业融资达5亿多元,贷款余额达2.4亿元,贷款余额及户数均居当地同业第一,且无一笔贷款形成不良,被襄樊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誉为“破解小企业贷款难的启明星”。

三、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难的原因透视

(一)原因透视之一:中小企业视角一是中小企业本身的局限性及其融资需求特点决定了其先天的融资劣势。中小企业经营分散、规模偏小、抵押落实难、技术设备落后、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开拓和自我约束能力弱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市场竞争中极易受到冲击,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二是中小企业“造血功能”较弱。家族式集权化管理、管理水平低、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缺乏长远规划和科学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难以做大做强。三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产权制度不明晰、财务账目透明度不高、财务数据失真、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等,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和审查难度。四是中小企业总体经营业绩不佳,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后续力量十分薄弱,社会信任度低,银行对中小企业偿债能力心存顾虑。五是中小企业总体信用状况较差,特别是一些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企业业主素质差、社会诚信水准低,恶意逃债、废债、赖债,严重损害了中小企业的形象。

(二)原因透视之二:商业银行视角一是信贷政策不配套。商业银行经营坚持风险平衡原则,在目前中小企业信贷政策不完善的情况下,仅靠利率机制难以补偿银行承担的高风险和高成本。二是贷款担保方式不灵活,创新不足。担保是商业银行为防止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保障信贷资产安全性的手段,也是商业银行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客观要求。但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难以达到担保条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缺乏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三是商业化的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中管理,集约经营”的贷款模式,信贷权和授信额集中在二级分行或省分行,贷款门槛高、审批环节多、流程繁琐、审批时间长,推行贷款责任人和终身追究制度,致使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四是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标准。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主要以大企业的标准和指标作为参照,还没有建立起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制度。五是受投资价值取向影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惜贷”。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甚至有些产业属于“两高一低”,不符合银行贷款政策要求;而银行基于综合收益率和金融风险防范的双重考虑,在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性调整中往往倾向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国家重点项目,就难免对收益不大的中小企业贷款形成挤压效应。六是商业银行信贷队伍亟待加强。目前,一些信贷人员对业务不专、不精现象特别突出,且年龄老化、知识退化,难以适应当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全方位营销的要求,培养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专职人员成为当务之急。

(三)原因透视之三:政府机制视角一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担保方式单一,多以房产、设备抵押为主,信用担保尤其是第三方担保机构担保很少。担保机构存在着数量少、担保能力弱、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其功能作用未有效发挥出来。二是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从事中小企业征信活动和信用评价的资信评级机构缺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主要通过金融机构内部评定进行,少有信用中介机构参与,使得银行和中小企业双方的融资成本增加。三是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诚信环境打造不力,整个社会的诚信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四是国家行政及司法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执法政策不够明朗,银行资产保全存在诸多缺陷,商业银行贷款一旦出现风险借助司法途径往往解决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五是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机制,互相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一些部门服务意识差,办事拖拉,致使问题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

四、目前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有利条件

(1)我国目前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充满活力,持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中小企业也必能从中获得长期稳定发展的机遇。(2)为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自去年以来,中央启动的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措施,必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并为广大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国内市场环境。(3)今年以来中央和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为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提供了强力支持,既能够减轻企业内部负担,又有利于优化外部经营环境。例如,从2009年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减轻企业税负1200亿元,将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统一调低至3%,将直接减轻小企业税费负担;中国人民银行大幅下调贷款利率,取消银行信贷规模限制,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有效增加中小企业信贷供给、降低融资成本;银监会大力倡导“六项机制”建设,推动银行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等。(4)经过多年摸爬滚打,我国中小企业在客户、产品、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在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目前已有一些中小企业通过积极拓展新市场已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旺盛的生命力,得到了众多商业银行的重新认识和关注。

五、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创新思路

由此可见,尽管目前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较多,但其发展潜力仍不容忽视,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充满信心。2008年12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在“第二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开幕式上发表讲话,称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是工商银行的战略,是工商银行经营转型和创新发展的战略重点。姜建清董事长的讲话为工商银行特别是资源严重匮乏的欠发达地区工商银行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应围绕“四个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

(一)强基固本,着力强化中小企业素质建设俗话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是解决其贷款难的基础。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首先要从讲诚信做起,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打造企业诚信品牌;其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法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其三是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为银行提供客观准确的财务信息。其四是以“人才兴企”为理念,着力培养一批有市场经济意识、懂专业技术、善经营管理的企业家队伍,逐步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

(二)转变观念,着力创新中小企业信贷机制一是牢固树立“小企业、大市场”的理念,制定和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金融政策和授信标准,凡是生产正常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市场准入条件的项目,不论其规模大小和所有制形式,商业银行都应给予积极支持。二是完善营销机制,建立分类营销机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发现一批、培育一批、支持一批”的营销策略;研发创新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融资产品,优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推行一站式审批和限时审批制,实现评级、授信、审批一体化操作,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三是严格风险管理,保证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质量。把握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操作模式和风险点,严格执行中小企业信贷准入标准和贷款担保形式,积极推行多人“保证贷款”和多样化的担保方式,提高贷款安全度。四是开展信贷员培训和思想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和掌握各项操作规程和要领,提高营销拓展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增强做好信贷业务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五是建立中小企业业绩考核和奖惩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将信贷员的收入与其业务量、效益和贷款质量等综合绩效指标挂钩考核,使其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六是创新工作方法,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客户群体。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实行“放水养鱼”,与企业举办联谊会、座谈会、金融产品推介会等形式,加强横向交流,加深银企友谊,培植客户忠诚度。

(三)统筹结合,着力营造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一是地方政府要以政策扶持为导向,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列入中长期发展战略,优化投资环境,出台行业优惠政策,协调各部门关系,将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银行给予奖励,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信贷信息脱节问题,降低银行贷款成本和风险,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条件。三是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技术革新为依托,走联合发展之路,壮大融资实力。四是打造诚实信用环境,出台相关保护金融债权政策,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增强银行的放贷信心。五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包括: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提升银行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规范抵押担保登记手续,减少重复登记,降低交易成本;疏通商业银行资产处置通道,简化过户手续,减免相关税费;放宽经营范围,简化年检程序,提高办事效率等。六是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行业内担保机制,着力解决“贷款量”的问题。建议借助政府的力量,在中小企业中有选择性的发展一些有前途的行业,形成企业集群,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的担保基金或通过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担保,有效解决银行“贷款量”问题。七是构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平台,出台引进企业高级人才的激励机制,帮助中小企业培养高级管理者、职业经理人、职业技术能手,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四)加强沟通,着力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银企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一大障碍,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识别和判断。要破解这个问题,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多渠道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银企互动交流合作,打破信息交流“盲区”,降低银行搜索客户以及贷款决策成本。其次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充分发挥央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工商、税务部门等年检系统的作用,明确专门机构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整理、系统维护等工作,逐步建立社会化的信息共享机制,降低银行识别中小业信用的成本。其三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借鉴发达国家信用保证制度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减少信息不对称。四是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客户经理的作用,将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完善工作纳入客户经理的工作职责,通过客户经理与客户的多维接触,逐步完善客户信息档案,切实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商业银行在发展优质客户群体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

“大浪淘沙,真金始现”。“勿以客小而不为”,小客户有朝一日也会成功,最终成为大客户。商业银行今后是得中小企业者得天下,成功将永远属于那些始终走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我们坚信,随着全社会对中小企业发展关注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商业银行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的深入推进以及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不断增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将逐步得以清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必将不断加大,最终走上与中小企业互惠双赢、良性发展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