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金融风暴中的现状论文

时间:2022-10-20 05:00:00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金融风暴中的现状论文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该怎样发展,如何抓住机遇,更好进步。

关键字: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各家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当今市场,各家银行纷纷进行变革,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转向中间业务发展,中间业务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新大陆。

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报酬率的经营活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可以分为以下九类:1.支付结算业务,2.银行卡业务,3.类业务,4.担保类业务,5.承诺类业务,6.交易类业务,7.基金托管业务,8.咨询顾问类业务,9.其他类中间业务。这些中间业务可以帮助商业银行逃避一些管制,而且还带来了不菲的收益,是各家银行竞相利用开发的对象。发展中间业务,银行可以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多数情况下,商业银行出售的是自己的信用,银行在交易的双方中为一方对一方作出承诺,促使交易的顺利进行,银行再从中收取手续费。其风险较小,大大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

西方发展中间业务起步很早,但直到二战以后才真正开始被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间业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美国为例:50年代-70年代,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几近同步增长;但从80年代起,两类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再保持一致,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速度近乎是利息收入的两倍。1999年,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达到42%,远远超过了80年代的20%。到2008年这个比例保持在45%左右。可见,中间业务已成为西方银行业的主要经营项目。不仅仅是所占比重高,另一方面,西方中间业务的创新也十分迅速。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技术普及、发达,家庭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特别是发达的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拓展了银行的服务时间和空间,大大降低了成本,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

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还远远不够,平均看来,中间业务的比例只占到百分之十几:从我国上市的三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已经披露的2008年年报信息来看,工行2008年非利息收入为467.21亿元,比上年增加156.30亿元,增长50.3%,占该行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1%,提高2.9个百分点,收益结构持续优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14.7%,与上一年相比,增速趋缓。其他非利息收益27.19亿元,由净损失扭转为收益。中行2008年实现非利息收入653.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239.02亿元人民币,增幅达到了57.66%。非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为28.63%,较上年上升7.29个百分点。建行2008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384.46亿元,同比增长22.78%,其在经营收入中比较上年提高了0.06个百分点,达到了14.25%。由此看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但目前也发展迅速。随着国民对金融业的逐步深入了解以及最近两年兴起的理财热潮,中间业务更多走进寻常百姓的身边。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士开始尝试进行期权,期货,互换的投资。中间业务逐渐走上兴盛正规的大道。但是,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学者谈到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能力低,产品雷同,造成盈利能力差,“没卖点”。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品种中,大多数停留于以银行支付中介为基础和以信用中介职能为基础的中间业务,这些传统结算业务、服务性的收付款业务品种收入约占中间业务收入的90%左右。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卡、结算类、类、外汇买卖及结售汇、咨询类和房改金融业务等,这6项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86%。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业中间业务品种已达到260多种,但60%集中在代收代付、结售汇、结算等劳务型业务上,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低附加值产品,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利润率很低。相比之下,那些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产品却很少。

2.我国商业银行缺乏较为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完整的组织治理体系.在发展中间业务方面存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明确,缺乏全局性。由于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模式,造成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经营原则、经营范围难以把握,完全由各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实施,缺乏规范性和长期性,分业经营模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发展。

3.我国商业银行虽然注重科技投入,不断提高中间业务品种的科技含量,但是却相反缺乏专业人才,科技支撑力度不够。以上这三点问题,是商业银行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大敌。如何正确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什么方式改变现状。无疑应该是商业银行应当抓紧时间考虑的事情。

曾有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办法及建议:

1.建立商业银行战略性营销治理过程模型及营销目标。首先进行营销策划,银行应该决定如何对实现营销计划的目标过程中的进展衡量以及谁对者这一衡量工作负责,换句话说,计划本身应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评估并且对营销组合进行调整或是微调都十分重要。

2.进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银行已有的营业网点,在空间上,从城市包围农村,要按照先从外部技术等环境较好的大城市开始,再逐步向中、小城市,甚至农村推进。在时间上,先立足发展,如咨询、理财、基金托管等风险较低的中间业务;待人员素质提高,再发展风险较大、收益丰厚的业务品种,并逐步向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方面拓展。

3.制定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战略战术。商业银行营销战略,是指商业银行将其所处环境中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与商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结合起来,以期实现商业银行经营治理目标。当然,这些建议也只是建立在一方面的学术研究上的。

那么,从金融危机背景下考虑如何跨越性发展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可以从多个方面同时进行探讨:

首先应注意的是:2008年,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从这次危机中汲取到教训。金融竞争的加剧使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但同时,大大加重了银行经营的风险。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考虑怎样增加盈利,拓展业务。还应当把加强监管放在重要的位置。不能重蹈美国覆辙,过于放松监管的最终结果是造成更大危机的爆发。

第二,以小见大说发展。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讲,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间业务时并没有做到十分令人满意。例如,当客户办理银行卡时,相关从业人员并不能清楚透彻解释每种卡的作用,收费项目,使用方法等,只是将卡推销给客户就算万事大吉。许多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会不经意发现卡上的钱被不明原因的扣去或委屈地上了银行的黑名单。前不久,中央二台做过一期专题节目:“可怕的信用卡。”就提到过许多人一人竟持有数十至几十张信用卡。而大多数的卡是没有用过的,是处于给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帮忙或为了银行赠送的一点小礼品,一时冲动办理的;干脆有一些银行的营业网点,还直接用半诱半推的手段蛊惑客户办理银行卡。商业银行应当从长远考虑,反映给客户真实可靠的信息,提供给真正适合客户的适当的服务,而不应当为了眼前的一时的盈利而损坏了在客户当中的形象,同时商业银行应当从单纯追求业务目标数字的增长循环怪圈中挣脱出来,注重实实在在的发展。

第三,最为需要注意的是:在金融海啸爆发前夕,为了赚取更多财富,华尔街金融机构从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利用资本市场平台,设计出众多虚拟中间产品,故意放大风险。虚拟无限放大本身就是狂躁,不但弹击金融体系千疮百孔,更使世界经济受到拖累,更惨的是众多投资卷入者的财富短时间内化为乌有。因此,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间业务发展的特点及目前中间业务市场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商业银行推进中间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应把握这样一些内容。

在金融洗染海啸冲击波浪式爆发和打压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要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充分认识危机与风险的危害性。危机的持续性冲击力很强,不止一波或两波,它往往是螺旋式地冲刷,即一波冲击,一波下跌,一波上升;又一波冲击,一波下跌,一波上升……直至最后的衰竭疲软,而这种疲软的复苏,往往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不等。目前,国际投资人士大唱中国新兴市场崛起赞歌,而中国政府为了树立形象,提振民众信心,也在经济刺激方面予以高调迎合,在行动上顺势而动。但是我们心里明白: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并不十分健全,市场价值的规律有时受到政策压抑,消费文化也并未有效建立,结构性投资和拉动的效能并不突出,经济基础依然不牢。因此,在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前提下,中国经济绝不可以独善其身,而且,当国际投资集团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并且热钱过度集中投机时,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资本市场将会急剧膨胀,甚至危害正常资本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

1、以资本市场为依托推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审时度势,调整策略,顺势而为。虽然中间业务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市场的动荡不安,产品营销的趋势受阻,或产品盈利受损,或公众持币观望等等市场活动的锐减,都将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受到制约,影响其当期损益,减少银行收益。而所有的这些继而将影响到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方向,经营策略以及营销行为。稳健经营即为效益,因此充分认识危机,因地制宜化解危机,顺势而为,避害趋利是继续保持中间业务强势发展的第一要义。

2、夯实传统中间业务基础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保证。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高收益存在高风险这也是共识的经营之道。传统的中间业务诸如支付结算业务,服务社会的功能普及,有一定稳定的客户群体,虽然这项业务突出了服务性,但存在有潜在的扩大收益的巨大市场,它的稳定的扩展效能很大,业务的品牌影响有广泛的公众基础,而且它的服务价格相对固定,众人周知,社会认识度较广,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主要渠道。所以,在金融危机的境况下,进一步细化传统中间业务操作流程,充分体现便民、利民、亲民的服务宗旨和服务功能,将会获得跨越发展。如工商银行的E银行,利用网络的快捷和结算的安全渠道优势,体现出“工商银行,你身边的银行”的品牌化服务风格,很受社会欢迎。这样,一旦夯实了传统类中间业务服务,就构建了起逐步扩大收益的业务发展广阔通道,也就铸造了抵御风险,安全盈利,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稳定运行的坚实基础。

3、打信誉品牌,拓展新兴中间业务,继续推进中间业务跨越发展的速度。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近年来扩张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市场经营突破的重点方向选择,另一方面得益于银行社会信誉的不断提升。当金融危机袭来时,冲击最大的是银行的信誉,花旗的重亏,雷曼的倒闭,华尔街笼罩在一片哗然与肃杀气氛中,这些莫不是由于银行虚涨的信用泡沫破裂,尤其是投资银行在中间业务所谓的创新方面,大打虚拟交易战,无限扩大信用交易筹码,使得传统的、安全意义下的中间业务—银行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也变形为出售的信用或衍生出大量的资产创新工具,有恃无恐地在市场间横行,造成极端的信用泛滥,最后导致资产缩水,损毁了商业银行多年来苦心经营的信用信誉。

前车之鉴,在目前救市危急当中,我国国家信用也开始大量放大,同样也放大了中间业务方面的一些虚张的成分,中间业务的经营拓展方面也应牢牢把握“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原则。如中间业务的新兴理财业务在资本市场上涨疯狂时,红极一时,而在07年的股市爆跌中却陷入“负收益”,至今大多数银行仍为“负收益”纠纷补洞,而大量的个人客户的纷纷流失更为心焦头痛。公务员之家

那么,如何面对这些因境?信用品牌的力量比什么都有说服能力。工商银行理财产品的盈利数据有力地揭示了信用品牌的号召力。除了注重理财产品功能设计和市场需求导向以外,工行以理财产品为良好信誉的依托,充分维护客户利益,鼓励员工在认识风险的前提下,将风险可控的产品推荐给客户,赢得客户的信任和理解。同时,在稳健理财,稳健营销和稳定收益的基础上,逐渐展开多形式、多内容、多领域的理财投资产品合作及营销,如法人理财,投资咨询理财,委托理财等等业务,以巩固阵地,扩大战果,收益甚为显著。

再者,一方面,在“保增长”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集中,以资产业务带动中间业务大幅度发展也成为扩大业务增长的又一渠道。大项目信贷在拉动企业生产扩张的同时,大量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融资票据的贴现和再融资的投放,又一次扩大了银行融资类中间业务的规模,另外,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放大的派生中间业务品种,如银企合作项目,银银合作项目,银证合作项目等等,相继带来诸如“企业年金”、“法人理财”、“商品融资”、“保理”、“托管”等等业务的倍数扩展,继而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有效放大。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信贷的扩大和支持区域、县域经济的分支机构资产业务的开展,也带来了相关联的中间业务,如企业网上银行,投资信用咨询与评估,重组融资顾问等等,集团理财信用的成倍放大,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多重突破,多头发展提供了捷径。以资产业务带动的中间业务助推了跨越发展的速度,适应了业务发展的形势需求,反映了为企业“量身定制”一体化、全方位服务的特点,稳定的地巩固了银企双赢关系,提升了企业客户忠信度,推动银行业务多元化迅速发展。

4、以客户为中心始终是中间业务跨越发展的主线。中间业务品种再多,收益再大,离不开不同的客户群体。做中间业务首先要为客户着想,为客户的需求着想,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产品的最终营销目标及员工营销产品获得的收入多少高低。因为客户资产增加值是银行业务发展速度的试金石,如果在市场不确定时期客户的收益稳定,一定程度上就说明银行留住了客户,银行通过细分目标客户,制定合理的客户服务标准,适合相对的层次,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客户创造不同的价值,那么客户就会对银行服务有肯定的认同和资金再投入,客户群就会不断再增加,银行的中间业务开展结构会日趋合理变化,收入结构亦随之调整,收益亦不断增加。因此,建议商业银行完善中间业务产品考核体系,构建以客户为主体的发展维护制度,激励员工承担责任,关心客户,协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而不是去推销银行产品,或是去管理客户资产,只有中间业务经营的主线明晰了,客户发展的路线图明确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开展的途径就能够不断地得以延伸,前景无限。

5、在动荡中寻求方向,在方向中追寻突破,在突破中获取中间业务跨越式发展。市场的动荡往往意味着机会。市场在欢呼中死亡,在犹豫中发展,在动荡中崛起。目前,中间业务品种繁多,已经不同程度地满足着社会的发展及公众的需求,但虚拟资本市场的风雨飘摇,又一次地动摇着客户追寻市场方向的信心,创新工具与新兴中间业务的推广运用又一次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然而每一次巨大困难将会以伟大的复兴来弥补,市场不会停步,公众的选择不会中止。笔者认为:当前市场的动荡正预示着重大的业务发展机遇。因此,正确地认识形势,充分地估计风险,合理地运用经营创新手段,将是中间业务在困难中前行,在前行中发展,在发展中创造业务的跨越发展重要历史机遇时期。商业银行要以持续发展的使命感和未来的责任感,全面审视中间业务发展的历程,明确定位“客户需求与价值提升”是市场及业务发展的目标,大道至简,回归理性,从市场到市场挖掘中间业务品种,尤其是新兴中间业务品种的潜在价值,以其适应市场,遵循规律,服务客户的功能,认识、融合,创新发展等,与时代一体,与客户个性吻合,与发展趋势一致,颠覆旧格局,创造新领域。如工商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渠道的变化,ATM、E--电子银行大行其道;客户群体的雄起,80后、90后新生银行客户,新富贵人群、新新网络结算人类等等的存在与兴起,无一不催动着业务的创新与裂变,无不撬动着新一轮的跨越发展的杠杆,我们不得加快创新的脚步,不得不把握江山依旧在,岁岁皆不同的节奏与频率,在推动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征程上,快马加鞭,奋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