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论文

时间:2022-04-09 10:45:00

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论文

【摘要】近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高速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在当前环境下进行汇率体制的调整既存在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利因素。该文认为,为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应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并改善央行的干预机制。

一、对汇率体制调整的时机选择

当前环境下,汇率体制调整利弊因素并存。

1.有利因素。一是为扭转美国的巨额赤字,美元在2004年继续走弱。此时,对于中国来说,出现了一个机会窗口,可以灵活地调整汇率,人民币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二是政府一般不会在投资高峰时期调整汇率。在过去的6个月中,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了一些措施让投资减速,例如信贷政策已经开始收缩。人民币汇率适度调整,对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太大影响,还将会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三是目前国家外汇储备较多,具备在汇率调整过程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四是汇率长期均衡,且有升值趋势。例如,出口换汇成本是指出口企业取得每美元收入对应的人民币成本,是企业进行出口盈亏平衡分析的重要指标,也是国家制订汇率政策的参考依据之一。结合近年辽宁省定点监测的出口企业换汇成本的情况和趋势来看,换汇成本呈走低趋势,2003年一季度换汇成本为7.9328,二季度攀升到8.1231,三季度小幅回落至8.1210,四季度换汇成本为7.9726,基本上又回落到年初水平。2004年一季度企业出口换汇成本总体水平为7.9015,同比下降0.39%,二季度总体水平为7.7635,低于季末基准汇价(8.2766)。五是财政状况良好,赤字较少,人们对货币当局和人民币都比较有信心。

2.不利因素。金融市场不完善,用来对冲风险的金融工具较少;央行没有在灵活汇率下实施货币政策的经验,其能力还有待检验;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性还比较强,国有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内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较多,金融体系脆弱;通货膨胀压力显现,央行货币政策有所调整;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不宜马上进行汇率调整。如由于存在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心理,辽宁地区部分企业想进行外债结构调整,又担心人民币升值造成损失,从而在债务调整中犹豫不决。

根据智利和泰国的经验教训,中国在调整汇率体制的时机把握上需要注意:首先,不要在有贬值压力时进行,因为贬值会造成市场的恐慌心理,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最好在汇率接近长期均衡值或有升值趋势时进行。其次,在居民对本国货币有信心时实行,当经济运行良好,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居民比较有信心。第三,改变出口商品的结构,同时整合国内市场,减轻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第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改革要慎重,循序渐进,同时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根据以上条件,笔者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体制的基本条件,但从稳妥的角度衡量也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地步,目前更重要的应是逐步增强汇率弹性和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二、逐步增强汇率弹性和灵活性,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后,我国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到1997年末,因需应对亚洲金融风波的冲击,也应周边经济当时的要求,中国收窄了汇率浮动区间。现在可以说亚洲金融风波及其产生的“土壤”已确实得到克服和纠正,多数亚洲国家已克服当时产生危机的问题(周小川,2004)。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实行真正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增加弹性和灵活性。从长期看,应增加汇率的弹性,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逐步过渡到人民币的独立浮动。从近期和中期来看,我国汇率政策的立足点应是:首先,不承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其次是人民币仍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增加汇率波动的区间。三是要逐步完善外汇市场。四是要改进货币当局的干预机制。具体来说:

(一)提高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应将目前国内企业的强制结售汇制逐渐过渡到意愿结汇制。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要素不足,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对强制结汇制度的改善,可以考虑扩大允许开立外汇帐户的企业范围,企业通过选择持有还是卖出外汇收入间接地参与人民币汇率形成;,还可以考虑提高企业外汇帐户的留存额度;另外,可以延长结汇的宽限时间,允许企业经常项目收汇后在一定期限内不结汇,以使企业选择适当的价格结汇。

(二)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

目前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开放度是远远不够的。应采取切实措施,在确保市场规范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外汇市场的开放程度,使之真正成为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一方面可以考虑增加市场交易主体,让更多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直接参与外汇买卖,以避免大机构集中性的交易垄断市场价格水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品种和工具。目前外汇交易仅限于美元、日元、港币、欧元的即期交易,而远期交易、调期交易、外币期货期权等交易手段没有得到发展。应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大额外汇买卖制度,推进外币同业拆借市场,进一步推广远期结售汇业务试点,开办远期外汇市场。并增加人民币对其他可兑换货币的买卖,适时增加交易方式,以适应外经贸发展和外汇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制定合理的汇率波动区间,增加汇率灵活性

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系列因素,包括:实际有效汇率、月度交易余额、季度国际收支余额的变化、国际储备的充足性与变化趋势、人民币利率水准等等。施行一个“较窄”的波动区间的理由是:我国宏观经济承受汇率波动的能力还相当弱;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刚刚起步,企业的外汇风险意识不强;中央银行的监管能力不足。而施行一个“较宽”的波动区间,一方面有利于央行独立地执行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较宽”的波动区间可以使均衡汇率在发生变化后仍然维持在波动区间范围内。综合这两方面的理由,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应分步骤实施。当前要用足0.3%的浮动区间,允许汇率每天可以上下波动一定幅度,这将向市场传递一个央行减少干预的信号,有利于市场正视汇率风险。待市场逐渐适应汇率波动后,再视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外汇市场供求状况逐步扩大浮动区间。

(四)改进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

减少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目前,央行人市干预的交易日数超过总交易日数的70%,对银行间市场敞口头寸基本全额收购或供应,可以说主导了市场汇率的形成。扩大汇率波动区间后,中央银行应减少市场干预频率,除非市场汇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趋势性的、较长时期内的低估或者高估,并可能对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时,中央银行才人市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