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职工医疗制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29 08:21:41

高校职工医疗制度改革探讨

摘要:在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存在各种阻力,需要切实的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基于词,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意义、问题和具体措施三个角度进行解析,需要切实的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调控手段,而医疗保险又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制度能够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想要切实保障患者的健康利益,满足其医疗需求,并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不断健全革新现行的医疗运行模式势在必行。在医保制度改革的推进中,医保新政策的出台,各种阻力矛盾不断涌现。如何应对这些全新挑战,克服障碍关系到高等院校医改政策落实推进等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与经验,对医保管理制度进行探究。

一、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推进医疗制度改革难度大

改革势必遭遇阻力,实现医疗制度的改革从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公费医疗”政策早已根深蒂固,医疗体制弊病显著,“一人公费、全家享受”“小病大治”现象普遍存在,这无疑是对国家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导致国家财政重负不堪。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家进行医疗改革势在必行。然而,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日益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医疗保险制度的供需矛盾。欲颠覆传统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医疗制度改革困难重重。

(二)管理医疗机构难度大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载体是医疗机构,它是医保政策执行和医疗费用控制的中心。切实有效地加强医保定点医院的医保管理工作,才可以制止不规范的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进而保障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医疗保险机构跨越到卫生行业的医疗机构全新管理机制中去,对医疗行为实现及时有效的监管。既保证医疗保险政策的执行的规范性,又要保障覆盖范围的时效性。在此过程中,医改机制的推进,会使医务人员收入受限,对政策学习心生抵触。参保人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抵触或生疏,一定程度上参保人员的福利得不到保障,激化矛盾,从而影响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进程。

(三)医疗保险体系不完善

传统的公费医疗制度,职工无须缴费,按需即可享受单位报销。而医改环境下,个人与单位都须缴付医疗保险资金,并构成个人账户和统筹资金两部分。个人和单位缴费随着物价和医疗环境变化而波动。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调整机制,各地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秉承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规定了医疗保险支付类别、报销比例、大病理赔限额,然而支付类别范围狭窄、报销比例偏低、最高限额不足以支付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和类别限制,无法满足广大经济水平迥异的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医疗开支与医疗服务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希望为职工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险服务质量,而效益较差的企业则连基本的医疗保险费用也难以缴纳。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日益严重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医疗保险制度的供需矛盾。医疗开支日益庞大,使企业和政府不堪重负。医疗保险的体系不完善,如何既保障人员的福利,又兼顾企业和政府财政负担,将是医疗保险改革的方向。

(四)职工参保率低、弱势群体参保难

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的保障制度,并使之覆盖到城镇所有劳动者。保险法规定,为保障职工的基本权利,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应该参加医疗保险。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不少企业单位凭借各种借口与途径推诿责任,医疗制度并未真正落实到不小比例的职工身上。他们依旧是医疗保障对象的边缘人物。一是个体户或私营企业谎称经营不佳企业亏损,借口拒绝参保;二是失业人员拒绝参保,生活维持艰难,无法缴纳高额保险费;三是个别单位善于钻营,利用劳工法律意识淡薄,为一己私利节省开支不参保。弱势群体主要指以下几类人群。一是经济不景气企业的职工。企业效益不佳,职工有待享受应有的医疗权益;二是低保对象,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未覆盖到城市低保对象的范围。这部分群体本身没有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一旦患病,高昂的医疗开支让这些低收入人群、体弱多病者也难以承受。

(五)医疗保险制度立法跟医疗行业的发展不同步

中央与地方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征缴、支付等管理至今尚未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的规定多以行政性政策为主,极不规范合理,立法层次偏低,不具备法律权威,这种形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很难满足快速发展的医疗需求。

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

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为积极有效地推动我国医保事业的发展,政府可采取下列途径,筹集资金。

1.发展多层次的缴费模式。一是针对应参保的政府拨款的企事业单位,可采取强制性缴纳措施督促缴费;二是针对私营企业、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鼓励当地政府适当政策倾斜,支持其构建灵活的缴费模式,提升其参保积极性。

2.加大政府财政投放力度。针对濒临或已破产的国有企业,政府可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转让国有资产和破产清算等行为,政府财政投放力度鼓励资金投放到医疗保险基金当中,及时填补医保基金缺口,切实保障职工医疗权益。

3.发行医疗保险的短期债券。医疗管理机构利用积累基金进行投资升值。有效利用社会闲散资金,推动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以拉动内需,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确保医保资金收益及资金链的稳定增长,摈弃风险投资,科学合理投资。

(二)加强沟通协助、理顺供需保三方关系

合理调整医保体系中供需保三方矛盾,医保患者作为需方希望付出最少费用得到最优质服务质量,受到素质觉悟的限制,可能突破道德底线,“搭顺车”“冒名顶替”现象层出不穷。医疗机构为保方提倡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超支不补”的原则,采取多种控制手段,医疗活动过程中,医保费用由医疗机构垫付,保方依据年终考核方案拨付医疗费用,最终达到挟制医疗机构的供方;供方存在医疗滥用药物、重复开药等。为避免医患矛盾激化,医务人员须正确领会医保政策,及时调整医疗运行模式,保障医保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供需保三方应明确自身的义务责任,建立合理健康相互制约关系,以防逾越医疗制度的漏洞。

(三)政府政策的倾斜与扶植

保障制度的目标是使之覆盖到城镇所有劳动者。然而个别因为企业效益不佳,影响职工享受医保权益。困难职工不堪重负,若让其免费参保,一旦有失公允,势必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地方政府尝试多种形式的改革方案,但并不奏效。弱势群体平等享有医疗保险制度,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所在。

(四)从法律角度完善医保制度

中央与地方对医疗保险费用的征缴、支付等管理至今尚未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目前的规定极不规范合理,并不具备法律的权威,因此,健全法律法规切实保障人员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势在必行。在立法过程中,应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立法范畴、划定立法内容,保障参保人员的平等权益。

三、结语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老百姓就医看病提供健康保障。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革新与进步,医疗政策的有效实施,对人民群众和国家社会至关重要。只有医疗保险制度有效实施,人们群众的健康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老百姓安居乐业,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者:宋晓华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谭有土.社会保障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2]多吉才让.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3]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M].武汉:武汉大学出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