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卫生专业学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时间:2022-12-21 10:12:34

中等卫生专业学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一、开源节流,搞好特色馆藏建设

随着书刊价格逐年大幅上涨,各种电子文献和印刷文献不断增多,图书经费紧缺日渐突然,严重地影响到学校图书馆的书刊入藏量,藏书建设陷于困境,藏书发展困难和读者不断增大的文献以及信息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愈加尖锐,处于这样一个信息交错纵横的时代藏书建设怎样找到一个好的出路?笔者认为,资料工作者只能在开源节流方面努力,才能够做好特色馆藏建设。想要开源,首先应该努力的进行经费来源的争取,其次,支配经费时保证其合理性。节流则是采购书刊时合理进行,避免出现经费浪费的情况。

(一)开阔思路,拓宽经费来源

图书馆不可能把全部书刊收集齐全,更何况每年书刊平均上涨20%以上,导致图书经费短缺。在这严峻时刻,一方面要争取多拨款或者采取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可利用过刊资料室自身创收以补充经费,发挥资料室文献资源方面的优势,学校图书馆也应该根据需要面向社会开放,进行有偿服务,服务项目可以包含特色数据库的代找和代查以及文献检索咨询等等;对于不外借的图书和现刊资料,为读者提供复印件;还可以提供长期、短期或者临时的借书服务,根据需要进行服务费的收取。结合书刊剔旧,可以折价转让、出售一部分剔除的复本、破损的书刊,这样也可以静心资金的回收,将资金更好的运用到新书刊采购中去,更重要的一方面应精打细算,强化计划管理,制定适合本馆特点的书刊订购原则,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最急需的地方,确保采集文献资料能满足或基本满足本校的需要。

(二)打破常规,拓宽资源建设渠道

传统的藏书采集时,仅仅是通过邮局订购进行,收集文献的渠道较为单一,采集时,对象仅仅包含了公开出版的一些常规文献。现在书刊价格都有了明显的上涨,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订购量有了明显降低,图书馆藏入的文献数量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献传递服务得到普及,广大读者也意识到了信息传递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图书工作者打破以往的常规,重视视野的开阔,将目光转移到订购以及公开出版物中去,还可能会发现一些文献搜集的渠道并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

1.收集本校教师所获得的会议资料,减少购书经费的支出

将本校教师参加学术会的会议资料收集或复印一份保存起来,并按专业内容分类装订,以供其他教师参阅,即节省了文献购置费,又满足了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

2.增加赠书品种和数量,扩大本馆馆藏

凡是本校教师编著的图书,都与其联系,希望出版者惠赠若干册给图书馆,个别有困难的,由馆里购买。这样做即能得到教师的响应,又能增加图书馆的馆藏。接受教师主动赠书,也可以动员教师和学生捐赠一些有价值的图书,在图书分编的“获得方式”中注明“×××教师(学生)赠”字样,即丰富了馆藏,又反映了教师(学生)对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3.减少复本,增加品种

由于购书经费一定,复本过多,就会影响到有价值文献的入藏,使藏书结构比例失调,藏书质量下降。以书价平均价格计算,每减少一册复本,就可多购一册新种图书,例:2000年,我校图书平均复本率为5册,若年入藏图书近一千种,2010年,在书价上涨,经费持平的情况下,复本率减少至3册,较贵的工具书一册,仍保持一千种图书入藏。采取这种方法,虽入藏图书复本减少,但却能保持一定的文献信息量,使藏书结构趋于合理,相对地增加了馆藏量。

二、突出中专卫生学校的特色藏书,保证馆藏质量

藏书建设要讲“质”的提高,不只要看“量”的增加。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调查可以发现,百分之九十五的读者需要的书都在百分之五的藏书中,由此可以发现,最重要的不是藏书量而是保证藏书的精良。所以,图书馆进行特色馆藏建设时应该做到“少而精”上多下功夫,把钱花在“刀刃”上。在讲求实用的前提下保证特色馆藏的系统性、连续性。

(一)合理采选,科学入藏

为确保特色馆藏的藏书质量,馆长要亲自抓采访,需要建设包含了采购员、采访部主任以及主管副馆长的采选小组成立,并且还可以在各个学科或者学院中聘请一些兼职选书员。在选书时应该制定长远的采购计划,保证采购员的稳定性,确保其在了解藏书情况的前提下,专业素质和责任感出色,采购员平时应该深入到各个专业中去,进行调查,了解专业所需书刊的情况,形成与重点专业、学科、重点科研相配套的藏书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馆藏体系,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卫校图书馆面向教师和学生,必须坚持以医学教研为重点的收藏方针,对体现医学专业特色的图书要重点收藏,并尽量保持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同时要兼顾科研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横向学科的资源。

(三)建立藏书剔旧制度,提高馆藏质量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搞好藏书剔除工作。对于那些即没有收藏价值,又失去使用价值的图书,在藏书结构中比例过大的复本,应适时地将其剔除出去,将藏书剔除之后,虽然数量有一定减少,但是藏书的质量有了明显的增加,能够很好的将学科特点以及专业特色体现出来,形成的特色馆藏也会真正的做到“专”而“精”。

三、调整藏书结构,满足读者需求

一般情况下,专业图书馆中,专业书刊的比例是70%,其他书刊占30%。相关的负责人认识也较为片面,认为专业书刊数量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专业的性质和教学特点,经过笔者多年的实践,可以发现在卫校图书馆中,这种比例不合理,中等卫生学校图书馆必须也有自己的藏书特点。

(一)体现卫校专业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中专卫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目标较为明确,那便是进行实用性较强的中级卫生技术人才培养。但是,在重视专业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学校教育的目的使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重视个性才能的提高。应该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要求我们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才能够培养出创造才能和献身精神出色的中级卫生技术事业者和接班人。作为中专卫校图书馆馆藏,笔者认为既应有专业特色,同时又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应适当增加人文学科藏书量。

(二)加大最受欢迎的文学、心理学、科普知识和综合图书应占有的比例

中专卫校需要学习的知识专业性较强、科目较多,学制较短,比如护士专业,在两年的时间中,学生要学习30多门课程,专业课数量较多,学生任务繁重,通过课本的阅读学生便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学生在课余时更喜欢阅读一些人文书刊和其他专业方面的书刊,以能增长知识、吸取营养、扩大知识面。这边要求图书馆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藏书结构的调整,否则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导致很多书刊无人借阅,浪费大量的经费。

(三)入藏专业书专业性不宜太强,范围不宜太广

在中专学校中,教师数量较少,课时多,教学任务较重,很多教师的重心都是教学,没有时间来进行科研。学生由于受到专业水平和文化程度方面的限制,除了学习专业课的相关内容,无法顾及到内容更加专业精深的书刊,即便是图书馆中有这些书刊,学生和老师借阅也较少。因此,在选购图书时一定要以书刊的利用率作为衡量书刊质量的标准,不要搞“小而全”或“大而全”,不订购充当门面的书刊,要讲求书刊的订购实效性。

四、推行网络管理与服务,实行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以及“特色馆藏”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若是特色馆藏不存在,那么资源共享也很难做到有效;若是不能够做到“资源共享”,那么很难做好特色馆藏的建设。

(一)馆际协作,资源共享

为了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掌握教育动态,传递教育信息,交流教学经验,有必要建设中专卫校图书馆的横向联系,广泛开展“馆际协作,资源共享”,从而推动中专卫校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图书馆应以本馆特色馆藏为依托,重点开发建设某些专题数据库,并将本校教职工论文、专著建成文摘或全文数据库等利用网络开展电子邮件、网上文献传输等服务,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专题全文数据库。通过网上文献传输以及电子邮件的手段,来将网络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不断的对特色服务进行深化。

(二)拓宽馆藏来源,加强文献交换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不属我有,胜似我有。我们尽可以方便使用,以充实自己的特色馆藏,这不仅使图书馆有了可靠的文献资源保障。而且也节约了经费。也可以通过交换来扩大文献来源,解决读者所需,尤其是要交换学术价值较高的非卖品(包括学报、会议文献、论文集、研究报告和专业期刊等文献)。既获得所需资料,而且也节约了经费。

(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扩大藏书范围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必不少的教学环节。在新世纪,图书馆员应该具备检索、获取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其最基本的技能,也是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必须掌握的技能。这就要求每位图书管理员除了掌握图书管理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能够进行文献的翻检、存储和获取,给特色文献馆藏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奠定良好基础。总之,一个图书馆的特色馆藏结构建设需要时间较长,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这便需要图书馆组织文献时有目的有规划,并根据高校发展情况进行一定调整,积极拓宽书刊购置费来源,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特色馆藏的建设,大力开展特色服务,就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走上振兴之路。

作者:崔荣兰 单位: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