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5 16:13:42

生理学论文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1

1.1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多为传统的验证性重复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偏少,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因此,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改变教学观念,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将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侧重于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1.2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具体设置包括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动脉血压直接测定、离体肠管运动观察、蛙腓肠肌标本制作及肌肉收缩等内容。实验内容较难理解,原理抽象,操作繁琐,实验课教师讲解得枯燥,学生听课较费劲,印象不够深刻。笔者实践表明,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针对以上问题,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动画形式展现出来,能够图文并茂,补充实验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实验的兴趣。为了节省教师实验讲解和课堂演示的时间,笔者利用课余时间亲自操作实验,把实验手术操作过程全程拍摄,在课前播放给学生,以达到使其很好地对实验进行预习的目的。通过多媒体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做实验时的效率,同时也可避免在对家兔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导致意外死亡,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与传统方式的结合,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实验考核成绩、实验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使学生对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

1.3动物生理学实验体系的改革

动物生理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大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不愿意亲自操作实验,以至于得到的结果不够理想,去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把动物生理学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使其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正确处理及分析实验数据。例如实验课涉及动物的保定、麻醉、各种注射方法及相关手术操作等内容,实验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摩,讨论实验过程落实具体步骤。传统的实验教学多为灌输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动物机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单一验证性实验往往从一个知识点分析某一器官机能,实验项目较单一,不利于学生对理论课上各章节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笔者尝试开展综合性实验,如在开设蛙的坐骨神经与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时,同时安排刺激强度和不同刺激频率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加深神经细胞动作电位机理的理解。针对各个系统间相互作用和联系开设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综合实验内容,将器官、系统间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某一因素对动物体器官、系统影响,从而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对具有较好创新课题进行资助。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创性能力,笔者结合动物生理学实验内容,分成若干个研究课题方向。在实验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分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最后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向教师汇报,通过讨论后实施以保证实验的可行性。近年来开展了不同麻醉药对家兔麻醉效果研究及家兔皮肤移植手术研究等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所写论文在学院学报上发表,培养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1.4动物生理学实验考核体系的改革

以往动物生理学成绩考核注重理论考试成绩,多忽视实验考核成绩,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动物生理学实验成绩的考核多以实验报告书写和平时出勤情况来评定成绩。传统的实验考核模式单一,未能充分反映学生实验过程的真实水平。实验成绩的评定不能单靠实验报告的好坏,要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评级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对动物生理学实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由单一考核方法改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书,同时在学期末增加综合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书不再是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而是结合理论课知识对实验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实验报告成绩中对实验结果分析占50%,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对理论内容进一步理解。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学期末增加综合实验操作项目,其考试内容不再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内容,主要在于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对试验药物配制、动物麻醉、动物手术操作、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装配和使用等进行考核,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以上考评体系引导学生在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动手动脑,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2结论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2

一、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

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合理安排植物生理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尤为重要。我们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整改,将方法陈旧的内容剔除,保留经典实验项目,增加先进技术的实验内容,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实验项目覆盖了理论课的各个章节,使学生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理解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必然要依托新型仪器设备的更新,我们购入了大量先进仪器设备满足实验项目的要求。实验条件的改善和硬件设备的更新,使学生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登上更高的平台,有更广阔的视野,培养其具有创新意识。这与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相契合。

二、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研思维,我们改变了教师讲学生按要求操作的教学模式。每班学生成立实验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试材,配制实验药品,完成实验操作,提交实验报告等。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也为进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也注重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要求各实验小组在与植物抗性相关的实验项目中所用试材处理相同,并写一篇科研论文,其要求与正式发表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同。在试材的处理、数据的整理、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科研思维能力;在完成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阅读、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验证了理论课上的学习内容;在完成科研论文攥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整理能力,提高了科研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思考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实验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提问教学法。授课中我们采用了提问教学法,合理提出科学问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做出正确回答。如在植物组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提问“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同学手上皮肤出现紫色,请分析是什么原因?”这在教材上找不到标准答案,只有通过对实验原理的分析,深入的思考,科学的总结,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提问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二)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强教学环节中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如在光合速率的测定实验教学中,以科研期刊上论文为例,讲解光合数据在科研工作中实际应用。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三)发现法教学。发现法教学是在事实发生基础上,由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科学分析得出实验结果的方法。如在植物缺素培养实验中,要求学生独立总结出不同矿质元素对植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发现法教学,使学生直观认识到各种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加深学生对矿质营养理论内容的理解。

四、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实验课成绩主要取决于实验报告,这种不合理的考核方式无法评判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导致学生只看不做,实验报告雷同现象严重。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全方位考核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也是判断是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植物生理学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比例为1:1。平时成绩包括预习、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是在课堂上进行,内容包括仪器操作是否正确,配制药品是否准确,实验操作是否无误等,这种方式可以考核学生预习情况,提高其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期末考试题目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完善考核体系的建立,学生学习主动性会被激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使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它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娜,范海延,于洋,曲波.植物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7,5:232-233.

[2]康宗利,刘延吉,樊金娟.植物生理学问题教学法实例.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301-302.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3

1直观图示教学法的应用

1.1要化抽象为形象

在学习静息电位的特点是“内负外正”时,学生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和记忆。教师先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个圆,表示细胞,再引导学生说出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把K+和Na+分别标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然后强调安静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最大,再提问:“K+在安静状态下如何流动?”学生答“:从高浓度一侧转移到低浓度一侧。”这时教师用箭头将K+从膜内指向膜外。接着教师讲授:随着K+外流,有机负离子A-也随着外流,但细胞膜对A-不通透,所以K+流向了膜外,而A-被阻止在了膜内,因此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

1.2要化静态为动态

机体细胞代谢需要的O2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环境获得,而细胞代谢产生的CO2又可以通过呼吸系统排到体外。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单纯的讲述学生难以理解,但以画图的形式动态展示这部分内容时,可化难为易,使学生轻松掌握该知识点。通过对呼吸系统代谢过程的演示,学生掌握了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教师在边讲解边画出箭头的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随着教师的语言和手中的粉笔而转移,使气体在肺部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动了起来,而将O2和Hb的化学结合和解离过程写在表示血管的地方,不仅使学生明白了这两者在何处结合何处解离,而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也一目了然,CO2运输也是如此。这样化静态为动态,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组织细胞如何获得O2和排出CO2,而且将含O2丰富的血管画成了红色,含CO2较多的血管画成了蓝色,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1.3巧妙寓疑于图

学始于思,思源于疑。思是学生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疑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钥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立足点。在用直观图示法进行教学时,设置问题非常重要,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记住解剖生理知识,更主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教师在设计图表、图形时要寓疑于图,在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以图启智。

1.4图示简捷、生动、美观

在课堂上画图一般是边讲边画,这就要求教师画图速度必须快,和口头讲授步调一致,因而下笔要简捷,只要神似、突出特点就行。画图一般使用白色粉笔,必要时可用彩色粉笔画出重点,如画微循环营养通路毛细血管时,在黑板上快速画出两条线,一条线的一端用红粉笔涂色表示毛细血管动脉端,另一端用蓝粉笔涂色表示毛细血管静脉端,在这两条线的中央用白色粉笔画上圆形的细胞,再画一个箭头从动脉端指向细胞,表示细胞获取营养物质,然后画一个箭头从细胞指向静脉端,表示细胞释放代谢产物进入静脉端。

2图示教学法的作用

2.1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很多解剖生理学知识在课堂上靠单纯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图文并茂、娴熟地绘制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并绘制图谱,学生更易接受并掌握。

2.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它能促使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画的图形和图表直观、形象、简单、美观,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极大地丰富了语言以外的信息,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在讲解时设置问题,可使学生观其形、发其思、追其源、探其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随着教师的语言和手中的粉笔而转移,充分调动了视觉和听觉,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从而提升了教学质量。

2.3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边讲边画的教学方法把学习内容落实到图上,做到胸中有“图”,所以画好图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教师可指导学生在纸上模仿画图,培养学生画图的兴趣和习惯,促使学生手脑并用,视听结合,有利于掌握及巩固解剖生理学知识。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图,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综上所述,直观图示法在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成效显著,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画出相关图形、图表,可形成教师的独特风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解剖生理学知识。实践证明,在解剖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图示教学法,教学效果往往很好。因此,解剖生理学教师要不断提高画图的能力,充分发挥图示法在高职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蒲明兰 单位:武威职业学院

第二篇:中职护理中生理学教学

一、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生理课是护理学生的基础课,同样做好思想工作也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医学的教学难点主要在于大多数学生都是从空白开始,尤其对医学知识更是缺乏,很多学生入门很难,不但存在知识上的学习障碍,也有心理上的抗拒,护理专业学生女生比较多,在教学初期,总会有学生难以进入状态,有抵抗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思想指导,为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一方面做好行业辅导,讲清医学的重要作用,能从道理上将生活中的生理学和医学上的生理学区分开来。二是通过业界感受,如医学大师的事迹等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敬业精神。三是用专业知识的权威性,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逐步消除误区。

二、以课程为线索,打牢专业技能基础

1.吃透教材,整合教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现实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专业课要特别强调普遍性和专业性的结合。生理学护理专业内容大都采用普遍性的生理教材,教师要合理删选,同时增加专业性强的内容,这需要教师的经验积累和耐心。

2.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目前护理实践教学资源和经验缺乏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死板的教学模式也是硬伤。在这种状况下教师要因势利导,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一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推出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即先由学生根据实践教学要求采集、分析并整理教学需求,尤其从临床中得到一些需要克服的从业障碍,如对一些生理结构的模糊造成的护理不深入,甚至是失误,此时,教师要适时指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动性,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准确的结论和及时的错误纠正。

三、增加实验和实习比重

医学本来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验是基础和前提,只有在大量实验课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生理结构特点和内在的规律,才能找到科学的护理方法。同样,增加课余见习,将一切学到的、实验中得到的结论在实践中检验是最好的教学。

作者:张志林 单位:青海省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

第三篇:微课在中职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及其特点

所谓微课,指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微型化的课程,而是教师根据课程的重难点将知识点以视频的方式切割成若干个“片段化”的视频以辅助实际教学的一种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方式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具有实用化、聚焦化、多样化、快餐化、简单化以及智能化等特点。其最重要的两个特点,具体是:1.内容短小。相比于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内容方式,微课针对的主要是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在内容上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更加的精简。有关的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有效的注意力时间是10分钟左右,所以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也不会超过10分钟,符合人接受事物的生理特点。

2.教学目标更加明确。这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视频而言的,传统的教学视频很多的都是对一节课的复制,视频往往包含了太多的知识点,而且有众多复杂的教学内容,可以说这种教学视频更注重的是教师的“教”,然而微课则不同,微课是知识点的浓缩,在微课教学中其教学目标相当明确,是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这一点在教授课程重难点的过程中,其目的性更加的明显,而且也更具系统性、针对性。

二、微课在中职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1.操作要点精炼,示教标准规范。一般来说,每一个完整的实验时长都是不同的,但是也大都在半小时以上,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生理学的实验要点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微课视频的教学中要有所取舍和侧重。例如,以“哺乳动物动脉血压的调节”这一内容为例,不能将整个实验内容全放到微视频教学中,应该挑取一些关键的要点,主要是家兔的麻醉、固定、兔颈部气管插管、分离颈部的神经以及血管,和不同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静脉注射乙酞胆碱、夹闭颈总动脉、刺激迷走神经、刺激减压神经、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的改变,然后同时记录动脉血压的相关变化。

2.精雕细琢剪辑,增强微视频的观赏性。当学生利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浏览微视频进行学习时,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自主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因此,为了确保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视频能够将学生深深的吸引其中,除了需要教师具备扎实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以外,在视频的剪辑上,技术人员也要精雕细琢,不忽略细节。例如,要注重画中画的特效、画外音的插入以及镜头的放大和过滤等等。当然,在注重细节和保证视频流畅性的前提下还要保证视频清晰的音质和足够的清晰度,以增强在学生面前视频的观赏性。

3.借助虚拟实验和网络课程平台,不断跟踪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实验课程结束之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途径主要是靠学生提交上来的有关本次实验课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这种检测方式存在着抄袭以及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的问题。而微课这种方式则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不足,在利用微视频进行网络教学之后,学生可在实验课之后及时进行在线测试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在练习过程中如遇到难点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平台获取解答。生理学实验教学与微课的结合,可以再很好的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生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微课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完善和优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也使得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提高了学生的生理科学素养。就中职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资源和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另外一方面它也构成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微课,无论是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教学实践还是学生的学习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何永芳 单位:长治卫生学校

第四篇:生理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

1传统教学模式

课堂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以讲演、分析、研究、实践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能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系统地进行知识讲授,同时也可以把教师自身的心得体会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更能展示教师的个人教学能力,这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在讲清楚基本内容上,还使学生能够抓住学习重点,使讲课内容“精”、层次“明”、条理“清”。不可否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从教师讲授中获得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学生自己读书所获得的知识。例如,生理学名词、概念繁多,如绪论部分的“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细胞的功能部分的“动作电位”等内容几乎贯穿全书,对刚刚接触生理学的医学生来说,识记理解会有困难,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的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案、细心讲解,以期帮助学生及时掌握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如果不讲授,仅让学生自学,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重点内容的有效把握。

2启发教学模式

生理学课程涉及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较多,整个教学效果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如果仅应用传统方式来教学,就象“填鸭”一样,教师为主体,学生作为客体仅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课内容,学生的积极思维没有被调动起来,缺乏主动思考,因而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在注重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时,根据课程的需要,适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即教师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恰当合理的例证,生动形象的比喻,灵活多样的直观演示等手段多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则学生对所讲的内容会接受得快,记得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生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大量的知识来自实验,对既有的知识,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一步步采用启发式教学,可大大提高生理学的教学效果。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同时又充分掌握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对课堂上设置哪些问题,何时设置问题,如何设置问题等进行精心的设计,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应进行必要的启发引导。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本人的要求较高,它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理学的兴趣。

3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PBL教学法在现代教学改革中探讨较多,它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问题,提供指导,与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LBL不同,可以属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育范畴。PBL教学的特点是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设置特定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知识搜集并讨论,教师起辅助作用,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创新能力。在课堂设置问题进行提问,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和讨论,逐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能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另一方面,PBL教学法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先自学所学知识,再针对问题查阅文献,以达到良好的教学讨论效果,这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某具体情景(案例)的描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该情景(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来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重要应用价值。案例教学法通过教师提供的案例形象地说明理论知识,学生经由教师对案例的分析讲解而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主要是进行案例设计,协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来传授知识,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来传道授业。案例教学法需要学生课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在课堂上能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引导下一步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同学都可以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讨论互动中,明晰自己的判断,增加自己解决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这对于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加入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料,由教师负责讲解,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运用医学基础理论来分析、解决临床中实际问题。在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个“为什么”的过程中,巧妙地把生理学的内容穿插到其中,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5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

CPBL教学模式是在PBL模式基础上,基于“学教并重”的教育思想,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精选临床病例,围绕病例提出相应的问题,结合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讨论、分析、归纳、综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CPBL教学摸式是在PBL、CBL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基础学科与临床紧密联系而形成。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学习医学理论是为了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这样学生就能带着兴趣去学习,通过病例的分析解决,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成就感。CPBL教学模式从病例入手,强调分析,结合临床,突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己学习教材,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来巩固基础知识。CPBL教学对于沟通和联系基础与临床两大学科的生理学教学来说具有天生的优势。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并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6讨论

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实行规范性、阶段式的教育,一般先是基础学科,再是临床学科,最后是临床实习。几十年来,按照这种模式已经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服务于医疗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推动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弊端也逐渐显现。那就是学生学习的各门知识是独立的线,线的相互交织形成面要在最后的临床实习中,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到最后线都残缺不全,面更难形成,学生在最后的实习过程中由于知识的不全面,其动手能力也受到影响。传统式课堂教育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而满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毕业后面对疾病独立思考处理问题的大打折扣,不利于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与临床医学链接的生理学CPBL教学模式其目的就是有效解决以上的问题。与临床医学链接的生理学CPBL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积极思维、探索创新能力,为其以后从事临床及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其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获取知识和横向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其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解决疾病问题的医生。大学内在的本质决定了大学教育不是职业训练,也不是职业培训基地。大学提供典型的通才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可独立思维的“完整的人”。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作为医学院校,其目的不是送给医学生“鱼”,而是教会医学生“渔”。学会“渔”本领的医学生必然可以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立稳脚,自然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大众。

作者:朱庆文 李海燕 郭健 张胜 程薇 高蔚 倪磊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五篇: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1快速转变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在不断加大生理学教学改革力度的情况下,快速转变教学方法,是生理学教学效果不断提高的实际需求,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才能真正提高生理学教学效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并将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才能在帮助学生逐次了解生理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新课标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真正体现,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在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情况下,加深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例如:教师采用例举案例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如某个人在使劲吹气之后,突然晕倒在地,这个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应该采取怎样的急救措施呢?以学生相互激励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生理学学习兴趣,从而在教师讲解整个起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生理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非常重视临床学科,但对基础学科的学习不够重视,导致生理学教学出现基础知识不牢固的问题。因此,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下,注重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让学生对生命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才能在他们掌握维持生命稳定运转的方式的基础上,明白学习生理学的真正意义和自身担负的责任,对于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学医态度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通过讲解临床病例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是生理学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一名优秀的、综合性的医生有着极大影响。根据生理学教学内容可知,生理学抽象性较大,很多知识都不便于理解和记忆,因此,想要复杂的生理学知识变得简单、清晰,则需要与事物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帮注重课堂实验、信息技术等的完美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最终达到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的真正目的。例如:细胞的跨膜信号传导、心肌的传导性和兴奋性、尿的浓缩与稀释、血流动力学等过程的抽象性非常强,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这些过程可以更加形象、生动和具体,不仅可以让学生从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上面学到生理学不同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能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最终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3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有效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

根据生理学教学使用的教材来看,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接触过的知识点,可以采用略降、自学的方式来节约教学课时,因此,生理学教学改革需要精心挑选教学内容,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讲解,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最终提高生理学教学水平。目前,生理学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病案中心教学法、问题中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和双语教学等,是有效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重要体现,对于推动生理学教学不断创新有着重要影响。例如:细胞生物电是生理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运用三维动画来展示钠离子、钾离子在细胞内外依靠通道蛋白、钠钾泵进行跨膜转运的全过程,以在充分利用Flash软件的情况下让学生结合相关文字、图片对膜电位的具体变化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积极性的目的,促进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各个专业的教学更广泛的应用。

4注重多元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生理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涉及的内容较多,并且,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理解程度较难,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此,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对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给予高度重视,并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创新,才能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等的作用的基础上,促进生理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不断提高。目前,根据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生理学教学大纲相关内容等制定测试评价体系,是信息技术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中不断应用的必然趋势,也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不断创新的实际需求,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平时表现、阶段性考核、期末试卷考试、实验报告、操作水平等多个方面多学生的进行综合考评,才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促进生理学教学质量、学生学习主动性等不断提高,最终促进生理学教学水平快速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教学是生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不断推广和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提高生理学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有着极大影响。因此,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新,才能真正满足生理学教学改革的实践要求。

作者:高敬贤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第六篇:中职学生生理学教学效果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由于中职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较薄弱,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这需要老师明确教学目标,把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明确的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如呼吸这章,首先介绍呼吸的概念,要求学生掌握肺是怎么呼吸的,新生儿怎么开始呼吸的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要求学生认识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呼吸系统健康指导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对要掌握的内容清晰明了,在有效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

2.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体温这节课,教师可以把这节课重点以问题的方式提问出来,体温的概念,测量部位及正常值,体温的生理变化怎样,每个同学测量两个体温数值。剩下的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讨论、实验得出答案并说明理由。这样既提高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积极优化教学模式

生理学知识多而抽象,理论性强,难于理解。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动画、图片、声音与生理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视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血液循环及心脏射血过程,这种既抽象又难懂的知识,运用多媒体就容易多了,既有动画又有声音,生动又具体,学生一看就明白其原理了。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生理学教学当中,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理论知识强大,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把知识切实的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其次,潜心备课,研究教学方法。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说,不备课就不能上课。备不好课也上不好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应从备课入手。多研究学情;多注意教育教学方法、方略;同时多向同行学习等等。通过备课研究适合学生、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再次,参加教研教改和教师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培训,才能不断开辟新教法;摒弃旧的教学方法;把先进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才能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生理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生理学知识理论性较强而且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职业学校培养的就是“就业型”人才。所以,中职卫生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合临床就业,所以把生理学知识与护理工作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会觉得学有所用,会觉得有趣和容易些,生理学是其他医学学科的基础,所以每一章的的内容都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如理论讲授讲红细胞时,与临床上各种贫血相结合;如尿的排放与临床的尿频、尿潴留、尿失禁等结合。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所以一些实验也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如实验“人体心音的听取”与临床心脏瓣膜病相结合,实验“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与临床高血压病相结合等等。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李守英 单位:黑龙江省卫生专业学校

第七篇:《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

1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学生的语言水平制横着双语教学的效果,而学生的语言水平又取决于高校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将专业英语放在双语教学之前进行授课,以尽可能避免学生因为不熟悉专业词汇而出现的理解偏差。其次,在授课过程中选择了“中英文结合---英文”过渡的方式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刚接触专业词汇时,学生肯定会感觉到双语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开始时可以在重点和难点时适当采用中文。随着学生的不断适应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英文的比重。第三,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减少了板书的时间,丰富课堂内容,加之多媒体课件可以穿插生动的图片,容易减缓学生的听觉疲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的作用时,采用了1张受“橙色试剂”污染的受害者照片,既细致的讲解了生长素对人体的伤害,又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通过聊天和询问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虚心接受他们的建议,及时发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增强了师生感情。

2选择难度合适同时又紧跟前沿的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课堂内容的承载者。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不仅要体现双语教学的特点,还要紧扣教学大纲,能够反映较新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成果。由于双语教学目前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国内尚无现成的、适用于植物生理学双语教学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可循。引进国外原版的教材是个不错的选择。不但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英语语言习惯和思维模式,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国外同阶段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我国的专业课直接与国际接轨,对日后学生出国深造和科学研究有着直接的帮助。

3教学内容的取舍和编排

进行双语教学势必给普通高校学生带来较大的挑战。双语教学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母语教学相同的内容,故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面临着授课内容与教学时间相矛盾的问题。因此双语教学不可避免的面临教学内容与外语教学比例的取舍。

4专业词汇的处理

在双语教学中,大量的专业词汇对学生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91.41%)。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很多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每一节课前,把本节课用到的新词汇提前归纳好,讲课时首先介绍新单词。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讲解新单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便学生能彻底的理解课堂内容。

5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

双语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考核方法的不同,除了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外,学生的外语水平也应该在考核范围之内。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平日成绩包括出勤(占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20%)以及平时作业和英文小论文(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40%。这样的考核方式既可以监督学生注重平日的学习,又可以减缓他们期末考试的压力。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倩 侯丽霞 刘新 单位: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第八篇:应用参与式教学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

1传统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

1.1优势

大课讲授法是各学科教学最常用的方法,其优势在于计划性强,在固定的时间内能够系统地、完整地讲解理论知识,并可以把教师本人对本学科的研究体会以及新进展传授给学生。大课上重点突出,学科内容被分为许多的知识点,内容少而精,知识体系融会贯通、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从教师讲授中获得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自学所能获得的信息量。因此大课讲授是不可替代的教学形式。

1.2不足

大课讲授也有它固有的不足。例如在课堂上缺乏互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由教师来调动,主观能动性差,再加上如果教师语言单调,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缺乏,出现困倦、疲劳的状态,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提出,甚至影响了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教师以讲授为中心带来了注重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分离,会导致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即使是遇到问题也不会解决,这恰恰是培养人才过程中要不得的,而人才实际需要的是各种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的能力等等。所以,针对学科的特点,针对着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寻求更好的,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走进我们的课堂,来提高生理教学的质量。基于此,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把参与式教学恰当的添加到生理教学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参与式教学法

所谓参与式教学,即合作式教学或协作式教学,是相对于布道式教学而言的。参与式教学方法需要良好的课堂环境作为前提,其实在平等、宽松的气氛下进行的。学生作为教学中平等的一员,应积极、主动、全身心地介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与教师共同推进教学进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采用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多种方式的参与式教学。鉴于目前合班学生人数较多,采用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补充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这样既可以保留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又可以发挥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参与性方法的特点是促使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或活动有责任感和拥有感,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参与性方法应当在正式开展活动前,征求参与者的意见,鼓励大家参与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参与性方法还是一个互相学习、借鉴和提高的过程。在教学或活动中,应用各种有趣的教学形式,促使参与者动手、动口、动脑,相互学习和交流,促进和组织大家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估,并不断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改善教学活动的效果。参与式教学在生理学中的应用的基本方法如下。

2.1巧设意境,营造气氛

参与式教学需要很好的氛围,所以教师应该应用多种方法制造学生参与学习的一个好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以根据观察来设计意境、可以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来设计意境,也可以根据现象的发现史来设计意境。例如,第二章《兴奋-收缩耦联》,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通过动画、图片的展示,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讲到维生素D3的作用时,首先说一下,大家都知道多晒太阳好,这是什么原理呢,然后再讲解,这样就顺理成章了,学生们就会感兴趣。情景的巧妙设计有赖于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创造出声情并茂的情景,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有赖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识积累,有赖于教师对本学科科学史的了解。巧设意境,营造气氛,为我们实施参与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物质的基础。

2.2巧用角色扮演,多角度分析问题

在讲解生理学知识时,很多内容不是孤立的,其存在相互联系。例如讲到某些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时,这种方法就比较适合。第六章我们学习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时,单纯按照消化部位讲会让学生感觉内容很枯燥、难于理解、记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讲完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后,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各自回答各个部分是如何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这样通过角色的扮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赋予了自身情感和主观积极态度的参与,这种方式的应用使内容融会贯通,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3提问式的授课,层层深入,启迪思维

根据教材及学生实际,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提问的方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以是教师问学生答,还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灵活化,会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围绕着问题作解答的方式进行讲授或者做出回答。这样就形成了平等的学习气氛,化被动为主动,出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讲心血管调节时,向学生提问心血管活动能否调节吗?然后自己用实例回答吃完饭后发困、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早晨起猛了头晕,过会儿不晕了等答案。若学生回答能调节,那么再问是怎样调节,按照学生的思路,讲有那几种调节方式。再提问窦弓反射的过程是怎样。这样层层引导,一环扣一环,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4注重教学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学习过程

生理学开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对于这门课程而言,学生还是刚刚涉及,充满了疑惑,普遍主观感觉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由浅入深,先运用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满意的效果。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知识的积累,搜集教学的素材。例如,在讲解尿生成的影响因素时,可以问学生在夏天剧烈运动后尿量的情况,尿多还是尿少?接着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尿少?这样顺理成章就引出了抗利尿激素,影响尿量,其又与血浆晶体渗透压有关。再比如,讲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时,讲到这样一个实例,一个人久蹲后突然起来时会感到头晕、眼花,视物模糊片刻恢复正常是为什么?学生就会联系自身在生活中确实出现这样的情景,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主观上感觉生理学知识就在身边,是无处不在的,不仅强化了生理学学习的意义所在,而且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又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了知识,从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悟学习过程。

2.5在实验课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们创造思维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存在着更多的机遇,更存在着愈加激烈的竞争。基于此,社会对高校培养对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采用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措施。在这些举措中,实验教学尤其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我们以往所进行的实验教学大多都是成型的实验,在一定程度上虽然使学生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但是学生主体意识的参与却很少,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不到拓展,严重遏制了这些年轻的、充满热情的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渴望。做实验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得到实验的结果,实验的过程草草做完就算完事,这样严重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所以说,为了培养出高素质人才,提高实验效果最好的途径是变验证性的实验为探究性、创新性的实验。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要把授课的重点只放在步骤上,更重要的是实验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预习将要进行实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实验前就对该实验有了自己的了解,通过预习遇到的问题,在真正实验过程中才会足够的重视。可以让各实验小组以竞赛的形式来完成实验,让学生带着疑问做实验,通过实验又产生新的疑问,这样会强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完成实验后,教师检查小组的成果并给予点评,要求小组总结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独到的见解,教师最后做出总结,就一些解决不了的疑问给出解决的方案。另外,我们可以把科研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对一些科研的仪器、科研的思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使学习变成了我要学,使其知晓知识的海洋是博大精深的,激励其勇于探索知识的奥秘。

2.6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构建知识的意义所在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通往临床知识的桥梁,更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反过来临床知识的引入,对生理学的学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生理学是抽象的,难懂的,如果只是空洞的讲解,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学习知识死记硬背,有时会使自信心受挫,产生恶性循环,学习往往效果不佳,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起来,才能焕发出耀眼的光彩。因此,我们在教学的工程中能够恰当的联系临床知识,无疑会极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也会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理论学习中联系临床知识,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在课前导入临床病例,设置疑问、构造悬念、创设情景,就会强烈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浓厚的兴趣和欲望,层层深入启发诱导学生思维,产生变被动的学习为我要学、我要听的效果,其效果可想而知。例如,讲到影响肾小球滤过因素时,课前先引出出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少尿、血尿、蛋白尿症状,学生带着这样的疑惑上课,教师讲完影响因素后,再让学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在增加兴趣的同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课中导入病例,起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例如讲到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把甲亢、甲减病人的症状,体征栩栩如生的展示出来,一目了然,这样就克服了只讲功能的单调、乏味,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给自己在后续的学习中留下深刻印象,更能自如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理学中生理常数的记忆一直很令学生头疼,一直存在记不住、忘得快这样的困惑。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典型的病例通过诊断、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的重要性,这样更好地把常数记忆出来。总之,参与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找到自身的位置,对自我价值更加肯定,不再觉得学习是乏味的事情,学习的兴趣高涨、各种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断进取的开拓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力。因此,参与式教学法并不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矛盾,传统的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法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恰当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诚然,一种新方法的建立,必定还有许多方面有待于完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不断的加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其一定会焕发出活力。

作者:张雨薇 刘宏 李秋元 孙世晓 王艳杰 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生理教研室

第九篇:农科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

1引言

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不仅能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植物生理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科学的实验态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涉及较多,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是农科专业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理论讲授—学生实验—巩固理论”,这种模式导致了学生只重视理论验证,而轻实验过程的错误观念。在实验过程中,依葫芦画瓢,即便出现实验结果与理论不符的现象,也不会去主动思考,而是依据理论而改变实验方法,这种错误的观念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2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服务、科研及农业生产一线严重脱节。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但教学投入难以跟上,许多实验仪器设备陈旧落后,缺少新、高、精、尖仪器设备,这也使得当前社会服务、科研及农业生产中新技术、新知识无法引入到实验教学中去。此外,实验教材内容陈旧,多以演示性、验证性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少,使得学生在实验课上总是反复、机械地操作同一实验项目,与当前的科技发展相距较远,更难以有效结合当前的科研活动和社会服务及农业生产。

2.3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当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学方法的程序化,导致了实验课堂难以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更难以发挥其思维和创造能力,这显然已无法满足当前知识经济社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4缺少实验教学评价环节,没有激励督促机制。现有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实验报告和笔试为主,然而这种考核方法并不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无法达到对实验教学效果的最终考核目的,更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科学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创新改革

3.1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创新探索。在教学内容创新实践中,首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操作经验和实验认知水平,并将新知识、新技术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有效结合起来。例如,要讲述酶活性测定技术,就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所需的基础知识如蛋白质测定的方法等。目前开设的植物生理学实验中比较经典的共计8个,这8个实验基本涵盖了整本植物生理学教材,看似好像较好地概括了理论教学内容,实则不然。仔细分析这8个实验,不难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甚至没有按照植物的正常生长顺序来安排,这样不利于学生连贯掌握授课内容,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实验理论知识用于今后的实际生产当中,造成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给学生一种所学知识都没什么实际用处的感觉。因此,要将实验课的授课内容稍做调整。如:可以先从“植物种子生命力的快速测定”做为第一节实验课,接下来可以安排“根系活力的测定”、“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再安排“植物组织含量水量的测定”。这样的安排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2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力求创新性、多样性,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准备工作;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发挥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先做后讲,明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彻底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可利用的实验条件,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法。

3.3教学评价的创新探索。实验考核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具有参考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以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考核评价方法。如:将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四部分。这样不仅能够客观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设计、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对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方式及评价的不断创新实践,改变了当前传统的实验内容陈旧、验证性居多、评价单一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际操作水平、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作者:林海荣单位:石河子大学

第十篇:“五W”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1What

生理学讲什么?即生理学定义及研究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生命活动产生的机制、条件、发生过程以及内、外环境变化对机体的影响,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生命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防病治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讲解过程中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生理学的整体观念,要着重强调“功能”两个字。因生理学是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的学科,需要回顾人体解剖学及组织学的研究内容。讲清楚人体解剖学及组织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九大系统和四大组织)的形态、结构以及位置关系,而生理学研究的是人体(九大系统和四大组织)的功能。

2Why

为什么要学习生理学?即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在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理论课程。它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各门课程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医护人员来说,不具备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疾病,不仅如此,在他们认识和处理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中,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的研究手段。有人将生理学科与医学各科的关系比喻成一棵树,生理学为其树干。这种表述不一定准确,但却表明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主干地位和重要性。在生理学第一堂课就必须讲清楚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3When

如何安排好学习时间?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生理学课时有96、72、54学时等。无论哪一种学时安排,要把生理学教材讲清、讲透都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充分备好课,吃透教材,在讲解的过程中高度提炼,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学生才能理解和吸收。在课前让学生自学探究,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有利于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认真听讲,否则某些抽象的概念、机制学生自学是很难理解清楚的,在课后给学生安排一些相关的内容拓展,让学生查阅资料,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如在讲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时,布置安排学生了解生物节律的内容(生物节律与生活学习、疾病以及优生优育的关系)。

4Where

生理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因受教学时数的限制,理论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应力求突出重点。尤其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讲解过程中要以“实用、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联系临床为教学重点。如肺通气为教学重点,在讲解肺通气的动力时,先板书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然后讲清楚大气压是不变的,可变因素是肺内压,而肺内压的变化是由肺容积的改变引起,肺容积的变化是由呼吸肌舒缩导致胸廓扩大或缩小引起的,这样,得出呼吸的原动力是呼吸运动(即呼吸肌舒缩运动),原动力与直接动力之间还需胸膜腔负压的耦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紧密的逻辑推理,深入浅出,一步步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才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5Who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4

我们组织生理学老师走进教学医院,与临床教学的老师、有丰富临床工作经验的医护人员、正在实习的高年级学生沟通,召开座谈会,获取生理学与临床医学链接的关键资料,选定主要的链接内容和链接的方式。之后通过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进一步明确链接的知识点和讲课技巧,实现以临床为导向来讲授生理学的模式。比如我们在介绍后负荷是影响心泵功能的因素时,引出高血压心脏病的产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临床知识,通过两门学科的交叉介绍,相互融合,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心脏后负荷的变化是导致心脏高负荷工作的根本原因,心脏的长期高负荷工作会改变心脏的结构,出现心脏的器质性病变,从而出现高血压心脏病,降低血压就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最根本原则。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极大提高,思维也活跃起来,特别是针对临床疾病的思考越来越多,学生提问量明显增加。任课老师为了顺利解答学生的提问,更新自己知识,查阅文献,向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学习,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良性循环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悄然形成,并不断强大。

2精选临床病例,设计PBL教学课时

我们教研室在2013级“卓越医生班”的教学中设计了PBL教学课时。学生4-5人为一讨论小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①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精选临床病例。如患者李某,男性,75岁,间断上腹痛10余年,加重2周,呕血、黑便6h。10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胀痛,餐后半小时明显,持续2-3h,可自行缓解。2周来加重,纳差,服中药后无效。6h前突觉上腹胀、恶心、头晕,先后两次解柏油样便,共约700g,并呕吐咖啡样液1次,约200mL,此后心悸、头晕、出冷汗,发病来无眼黄、尿黄和发热,平素二便正常,睡眠好,自觉近期体重略下降。既往30年前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6.7℃,P108次/分,R22次/分,Bp90/70mmHg,神清,面色稍苍白,四肢湿冷,无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中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腹水征(-),肠鸣音10次/分,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Hb82g/L,WBC5.5×109/L,分类N69%,L28%,M3%,Plt30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这个病例涉及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老师要求学生运用消化生理学内容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生理学问题。这个阶段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知识储备、扎实的生理学和临床医学基础以及出色的组织能力。

②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学生获得病例后,用一周的时间查找收集资料,分组提出各自的问题。比如,胃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对食物的消化有何作用?正常人胃黏膜如何保护自身免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发病的机制?幽门螺杆菌是与胃和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病有何关系?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消化性溃疡?其治疗机制是什么?质子泵阻滞剂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何优势?这个阶段他们是带着问题进入了自学阶段,经历了学习-疑问-学习的过程。

③小组内部讨论、汇总。通过自学,学生带着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及未解决的疑问回到小组。首先,让每位学生报告自己获得的信息及对问题的看法,接着整个小组回顾问题,通过内部讨论,相互交流信息、想法和意见,最终达成共识,制作幻灯片。

④幻灯片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对其病例分析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教师点评。此环节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以上病例的PBL教学,能完成胃液主要成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胃中盐酸的来源等教学内容。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促进了师生互动,改善了师生关系。

3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利用一只动物,把原来分几次的实验合并为一个实验,提高实验的复杂程度。通过这类实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在生命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的统一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将胸内负压的测定、肺的顺应性测定、呼吸运动调节这三个实验合为一个实验,取名影响呼吸功能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创新性的实验,存在很多未知情况,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自选项目、设计实验方案、选定实验设备、明确实验目的和意义、评价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我们每学期都至少开展一次设计性实验,学生3-5人一组,实验期间,配备至少1-2名教师全程指导,通过这种实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改革生理学考核体系

生理学教学内容逻辑性强、知识点多,既有局部微观的生理机制,又有整体宏观的整合原理等特点。为了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我们对生理学考试进行了改革,突出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从过去单一的知识继承型考试转向知识、技能、素质并重型考试,由闭卷笔试逐步转向多样化考试。教研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预防医学、药学、护理5个专业都开展了考核体系改革,调整了综合成绩构成,提出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在综合成绩中应占有一定比例,细化了平时成绩构成及评价方式,增加了综合分析题的比例。具体改革内容如下:①改革期末理论考试内容结构,增加综合性、实践性题目的比例,减少了死记硬背的记忆成分,加大了对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判断表达的考核内容。②科学设置综合成绩构成,完善评价体系。改革之前综合成绩就是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为了侧重过程教学,突出实践教学,改革之后将综合成绩构成比例改为:期末成绩×7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其中实验成绩为所有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考核的总分。平时成绩包含考勤、提问、阶段小考,平时成绩的构成为:考勤×30%+提问×30%+阶段小考×40%。实施过程中,平时成绩的记录过程包含以下3方面:

①严格管理考勤,全学程点名不少于3次,并有记录,形成考勤成绩;

②进行课堂提问,每位同学不少于1次,并有成绩记录;

③阶段小考以分析题的方式进行,教师给出可选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展开小组讨论,然后形成书面分析报告。有些分析报告最后还要形成PPT课件,由学生自己讲演,并回答其他学生的提问。实验考核在最后一次实验课进行,以小组为单位,依据学生的动手能力、生理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结果的准确率来给予相应分数。通过考核体系的改革,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的程度有所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对过程学习的重视程度得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此外,学生对改革的反映较好,接受程度较高,教学改革效果良好。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5

1.1实验课题的选取脱离教学进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是实验成功最重要的前提。但是对于医学基础课教育阶段,学生从未接触过科研工作,且八年制医学教育重点强调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自行设计实验有一定难度,因此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有些学生不愿意动脑筋,找一些参考书东拼西凑或从网络上抄一份资料交差,造成选题重复和雷同,甚至发生相互抄袭现象,缺少创意,很多只是验证性实验。在选定实验项目后,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但部分学生查阅和筛选文献能力欠缺,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效的相关资料,造成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科学性、可行性欠佳。而且很多学生选题脱离教学大纲,超出了教学进度,不能很好地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鉴于此,我们将学生对实验选题的自主性调整为对实验设计环节方面的自主性,实验选题的主导权还掌握在教员手中。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要有根有据,题材不能太广泛又不能拘泥于课本,在已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要求贴近临床,简单实用,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课知识,并加深理解。如果选题能结合教学进度,则可以让学生更迅速地理解理论课的内容。因此教员在进行设计性实验时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可根据教学进度,穿插在基础性实验之间。我校八年制理论课教学也进行了改革,以系统为单元授课。因此教员以学生刚上完神经系统的课程为依据,设计了实验课题卵巢激素对大鼠痛阈的影响作用,既联系了理论课,又在实验项目上给学生很大的创造性空间,综合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

1.2实验方案的确定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选题,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出实验方案,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所需的实验动物和器材、主要的实验步骤和方法、预期结果等。在实验前1周展开设计方案讨论会,各小组派1名学生介绍设计方案,教师和同学一起对其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进行验证。这个环节对教员是一种挑战,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科研经验。教员对每个小组提交的实验方案进行批改,点评每个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修改意见。设计性实验涉及的实验项目多,所用到的消耗品、动物、药品和仪器种类繁杂,而实验室缺少可自由支配的经费,不能及时满足实验对一些药品、试剂的需要,仪器设备特别是先进的仪器明显不足,有的学生虽然设计出新颖的实验方案,但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而不能实施,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另外由于带教教员人数较少,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班级选定一个实验方案开展,各组学员之间实验内容均有重叠和重复。依托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成立,对八年制实验教学进行了试点改革。学校给予大力的支持,拨出专款用于八年制实验,实验器械得到了极大补充。而且实验教学也得到了各院系的支持,从医院借调了很多仪器设备,保证了实验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实验项目选择上,教员都会从学生提交的方案中挑选出3-4个可行性较高、相关性较好的方案,这样每组学员在一个大的实验选题下,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小课题,相互之间的结果也可以得到验证和借鉴。例如卵巢激素对大鼠痛阈的影响作用实验中,我们就选定了去卵巢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测定;急性给予致痛剂观察去卵巢大鼠抬腿时间的变化以及去卵巢大鼠腹壁撤回反射等方案,将生理学、病理学及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从立题、实验方法和观测指标的确定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让每组学员选取一个方案进行实验,即相互独立完成,实验结果又可以相互验证和借鉴,不失为很好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方案。

1.3预实验以往实验方案选定后,都由带教教员做实验准备工作,并就实验内容进行预实验。但是这样一来,学生缺少了一次对实验仪器的熟悉机会,也缺少了一次科研思维培养的过程。因此此次实验改革,我们将预实验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根据自己初步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准备。在实验教学任课老师及技术员的指导及协助下,学会正确使用精密仪器和常用仪器,掌握各种常用溶液的配置方法,熟练各种实验操作。同时通过预实验寻求最佳的给药浓度、药物剂量、最佳观察实验结果时间等,确定自己的最佳实验方案,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在预实验整个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要求学生合理分工,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并做到仔细观察、详细并正确记录实验结果。如发现学生不按科学收集数据,操作不规范,要严肃批评并及时纠正。对于实验过程中遇到的某些不可预料的情况尽量让学生自行解决,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如出现与预期结果不相符的现象,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找出可能的原因及其机制,如改用药品的浓度、药量或给药途径等,使实验方案更加合理、完善。

1.4实验分工之前的设计性实验中,小组成员无明确分工,部分动手能力较强、兴趣较浓的学生代替全组操作甚至单独一人完成实验,其他同学则在一旁观望,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实验操作,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所以,这次实验教学改革中,我们进行了细致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查阅收集并筛选获取信息资料、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评价实验结果,最后进行归纳总结与反思,形成小组内集体智慧的结晶。小组成员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密切配合、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和完成实验。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应有的技能训练,掌握丰富的实验内容,又能培养同学间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我校临床八年制专业每届学员一般在20人左右,通常5-7人分为一个小组进行实验。例如在卵巢激素对大鼠痛阈的影响作用实验中,三个同学负责学习去卵巢大鼠模型的制备,另外两个同学负责大鼠的术后护理和去卵巢雌激素替代组的给药工作。正式给老鼠进行痛阈测定时,小组成员也是明确分工。例如急性给予致痛剂观察去卵巢大鼠抬腿时间的变化实验组中两个同学负责给老鼠打药,一个同学负责记录老鼠抬腿次数,一个同学负责记录抬腿时间。后期论文形成过程中,也要求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有的负责数据的收集统计,有的负责文献查阅,有的负责论文的撰写。总之,我们结合学生的意愿和能力专长安排分工合作,明确职责,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实验过程。同时,在这种目标明确、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工作环境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升华。

1.5实验考核方式生理学实验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设计成绩、实验报告成绩3部分组成,设计性实验以实验报告形式呈交,只占实验总成绩的10%,比例较小,且考核方式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改革以后,设计性实验不在以实验报告形式书写,而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篇科研论文。论文中重点加强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束后,老师指导学生用所掌握的知识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以加深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实验思维。

2设计性实验改革后的教学体会

2.1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设计性实验是对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和模拟的一种实验类型,其实施的基本程序与科研过程是一致的。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对整个科研过程各个环节有总体认识,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初步掌握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通过对八年制设计性实验的改革,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整个科研过程的认识,培养了初步的科研思维模式:实验方案的确定,提高了学生文献检索能力;预实验和正式实验,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科学的数据记录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实验数据的分析,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2.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设计性实验合理细致的分工,改变了以往“能者多劳”和一人包办的情况,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一个实验的完成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集体的力量、团队的精神。前期实验方案的讨论过程中,学生围绕各自的方案进行热烈的讨论,充分听取其他同学的解决方案,并踊跃发言指出其解决方案的优缺点,这个过程是一个集体学习的过程。实验过程中,在各自组长的主持下,你麻醉,我固定;你手术,我协助;你给药,我观察记录,整个过程配合默契,体现出一种“分工不分家”、“互相扶持”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后期的论文撰稿过程中,数据的收集统计、文献查阅、论文书写都有明确分工。通过设计性实验使同学们认识到没有团队协作的个人才能,仅仅是局部的效应,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胜利,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科研意识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2.3促进了学生科研论文的书写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交的一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文章,是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培养大学生撰写科研论文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据初步调查,在开设这次设计性实验课之前,大多数学生只知道书写实验报告,不懂得撰写科研论文。由于学生没有书写科研论文的经历,在撰写论文之前,老师必须先指导学生如何写作科研论文,包括撰写实验结果的统计方法、科研论文格式的正确性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方面。格式完全按规范科研论文格式书写,包括论文摘要、关键词引言、实验材料和方法、讨论、参考文献等。论文要求条理清楚、文字精练、分析科学、结论合理。同时强调指出,应高度重视新的实验现象的解释,重视前人知识的应用及自己观点的阐述。通过设计性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科研论文书写要求和格式,而且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计算机统计软件,同时使学生书写科研论文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6

1.1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实验课不重视

大部分学生对于生命科学教学中的理论课学习普遍重视,而对于实验课教学却缺乏足够重视,草率地认为学好理论课就等于完全掌握这门学科的全部内容了[6-7]。传统的实验教学注重强调实验是验证理论的一种工具,一般安排在理论知识讲完之后再进行,往往只是针对某一理论和规律进行的简单验证。这种教学方法最终会导致学生在实验中只是机械地操作,没有探索创新的意识与兴趣,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也不能适应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本科教育的要求,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生物科学人才的要求。

1.2实验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

传统的实验教学以教为主,使用材料单一,实验方法相同。即使学生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不符,他们也对理论预期深信不疑,甚至按照预期值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修改,导致实验结果基本相似,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因此,这均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相对陈旧的实验内容,和缺乏新意的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8-9]。

2模块式教学在高校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2.1将植物生理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整合起来

传统植物生理学教学上强调基础理论的传授,从而忽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实验课教学只是为理论课教学而服务的,人为地把实验课放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对于我们这些从事该门课程教学的工作人员来说,如何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应对比较繁杂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既能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和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这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又很有价值的课题。现代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将植物生理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整合起来,改变目前单一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植物生理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力求以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为主的系统体系来代替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的系统体系[8-10]。

2.2引入模块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促进理论课的学习和教学效果,我们在近年来的教学工作基础上探索了一种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称之为模块式教学法。该教学方法优化实验内容,以综合设计试验为主,同时又注重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水平。国内外相关教育机构的研究也表明,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一直在探究什么样的模块式教学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将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融入到实验课程内,并最终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经过多年的尝试,提出了一个由基础型实验模块、综合型实验模块和研究型实验模块3个环节构成的模块式教学体系。这3个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模块式教学体系主要将植物生理学实验内容设计成由若干知识体系衔接和实验内容连贯的模块实验,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和研究性学习平台。模块式教学体系是以基础性为根本、以综合性进行提升、以研究性为高级目标的复合型实验教学新体系,因而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提供了重要保证。基础型实验模块内容相对简单,实验所用时间也较短,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的简单实验学习让学生熟悉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准备、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等过程。实验材料主要是植物幼嫩叶片和种子,实验内容主要安排了植物幼嫩叶片的光合作用的测定方法和呼吸速率的测定方法,以及植物幼嫩叶片细胞的水势测定方法;在种子生理的实验内容方面,主要包括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和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综合型实验模块主要包括2部分内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和逆境胁迫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矿质元素部分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学会配制植物生长基本培养基,然后通过该方法的学习来确定植物正常生长的必须矿质元素和相应的缺素症;以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逆境胁迫部分的实验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使用3种技术分别测定逆境胁迫下植物细胞内外离子电导率、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从内容安排上可以看出,模块式实验体系有很大程度的扩充,而且模块式实验体系更强调实验设计,更注重各独立实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验过程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研究型实验模块主要包括2部分内容,一方面内容是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以及利用所学知识探讨一种可使植物标本长期保持绿色的方法;另一方面内容是深入理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学作用,本实验主要研究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根和芽分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将理论课所学的知识作进一步地延伸。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实验过程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因而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协作,学生会将单个孤立的实验进行综合和系统化地分析,从而将实验过程转变成一个整体的科研项目,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结合所学植物生理学知识设计一种如何使植物标本长期保持绿色的方法,会促使学生积极查阅相关的植物生理学资料,并用自己所设计的方案来实施,最终大家可能会找到用铜代叶绿素保存植物标本的原理。因此,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求意识。

3模块式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

绝大部分同学都比较喜欢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他们在实验课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实验过程中也能保持清晰的思路,并且同学们之间的团队意识也增强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切实体会到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求意识

模块式实验教学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体系,在实验内容上强调系统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也是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来安排的,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专业水平和科研素质等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3.2理论教学体系层次更加合理,教学手段更加多元化

模块式教学注重结合课外知识来加深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模块式教学采取“边教学、边实验”的课堂模式,以此改变传统理论讲课与实验环节的脱节现象,变单一的实验教学课程为理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将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内容改造为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的系统体系;同时促进老方法与新内容的交叉渗透,使之与学科发展和学生需求相适应。通过非验证性和未知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实验模块制作PPT,介绍这些实验基本技术,启发学生思考利用模块中的技术可以进行科学研究。

3.3通过网络以及报告交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来收集实验过程中可能用到的相关资料,并熟悉常用的生物学网站。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设想设计研究方案,并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逐一进行指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和情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4考核方法

为了全面和客观的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和结果,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制定了更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在首节实验课时给学生公布,让他们熟悉模块式教学的量化的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提出问题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占20%、实验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占20%、实验操作熟练程度(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实验过程的操作规范)占30%、实验报告暨论文数据分析水平和写作能力占30%等多个方面。该考核标准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有积极动手和准备实验,加强与其它同学的合作互动,并较好地完成实验报告写作才能获得高分。从总体上来说,模块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过程和实验态度,鼓励积极合作和积极思考的严谨科学作风,因而该实验教学考评体系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

5结语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7

2.设计相关实验验证科学假设。带教教师协同学生依据凋亡相关理论提出检测方法,学生自行设计相关实验验证假设,并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重难点问题,完善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实验的主要仪器(倒置荧光显微镜、凝胶电泳和成像系统)、流程和可能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行性。在给予必要的协作基础上,给学生留有积极思考的空间,注重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综合运用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

3.按照预定实验设计方案验证科学假设。带教教师协同学生依据预定实验方案,对已经过小分子药处理的LL/2细胞凋亡进行初步检测。带教教师采用引导和提示形式参与实验过程,不过多干预学生的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LL/2细胞DNA的提取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是本实验的重难点,为帮助学生熟悉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带领学生观看DNA提取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相关的教学视频或幻灯片,强化学生对该部分实验的操作规范化。

4.记录实验流程步骤,完成实验,撰写报告。带教教师从实验设计开始就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待实验完成获得结果后,协作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解释,最后撰写并提交报告。完整的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设计方案、流程步骤、结果的呈现形式、分析与讨论,旨在训练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同时体会整个实验过程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使其意识到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8

论文摘要:通过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重视实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等方法,可以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

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它以/I=物NL体的正常功能为研究对象。其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结构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已是医学的一门基础性理论科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之问的桥梁,但随着医学科学及医学教育的发展,为适应当前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索质教育的需要,改革生理学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势在必行。

一、教学方法山呀由象性讲理”‘形象性理角军’转变

生理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lL能学科。在其知识体系中始终贯穿一个}}rm.宁,讲理就得讲思维和方法,就得讲逻辑的推理,这是’已自身所具有的特征。而生理学正是用抽象的概念来推论更深奥的原理。同学们感到实在是深小可测、难以理解,如若在讲}}m.之前先用具体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恰当地应用联想和类比的方法,就会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lL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教学生动有趣、气氛活跃,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新能力。(1)形象思维使抽象的机制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正常生命现象均遵循着复杂的、抽象的内在#lL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用联想,比的形象思维使之具体化、简单化。如在讲‘`I}}’这一难理解而又必须掌握的概念时,可以类比到每位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份数线’来理解就形象多了。从而避开了H_接说教,淡化了教育痕迹,使学生易于接受,达到了''''I=固记忆的效果。(2)形象思维使教学生动、有趣,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志指出:‘环斗学的本身就是创新。创新是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田发达的动力。,,[”在我们的教学中,更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山被动变为主动,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如在讲肺容积的大小影响肺顺应性这-原理时,光拿两个大小不同的气J求,让学/I=自已向两个气球吹气时,自己就会发现:小气球小易吹大,而大气球易吹大。自然会得出结论:容积大的肺易变形,顺应性就大;反之,顺应性就小。这样就引导他们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并学会了从‘价别’,到“一般”,从‘俱体’到ttj}}R遍}}r内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总之,在生理学教学中,大量地应用形象思维方法,能使抽象的原理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地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培养出创造刑v高索质的现代医学人才。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计算湘L技术、信息、图像处理技术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lL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深入各级教育。丰富的信息资源,灵活、快速的学习空问,使医学教育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为创新刑医学人才的培养创造了物资基础。m,所以作为高校教师,更应把握计算#lL技术,制作质量高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把枯燥的、难以理解和死记硬背的知识变为生动H_观、色彩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的知识,比单纯的教师曰头讲,学生而对黑板听的效果好。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大量的图片、图表、视频资料等,这样就能做到教学的H_观性,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lL。例如在讲细胞跨膜物质转运这一节时,用动u视频演示各种物质在细胞内外的运动过程,既形象/I=_动,又轻易理解。已祠_在讲解时,老师一遍遍讲,学生在记忆时就是轻易混淆,通过多媒体课件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非常轻易记住。囚此,在制作生理学课件时,既要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又要制作精细、图文并茂,把枯燥的理论用动u图像形象的表达出来。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熟悉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中问题是关键。如果能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那我们的教学就真正能起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比如讲骨骼肌收缩的引起和收缩#lL制时,就可以用问题情境引导他们。首先提出如下问题:关节是如}I11活动的?当学生回答是肌肉收缩时,又问肌肉在谁的支配下才能收缩?学生说是神经时,之后丙问:神经如}I11把生物电活动转变成机械收缩活动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一讲解肌肉收缩的引起以及收缩原理。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是tt舌动的知识”,是叫月产的知识”,这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L31

四、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生理学知识都源于实践,所以实验对生理学教学也是}一分重要的。实践出真知,脱离社会实践来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纸上谈兵。

尤其是医学院校的生理学,其理论知识来自于实践,它的发展与完善离小开实验。囚此,它又是-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非儿的意义。实验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H_观熟悉、自然规律的H_接体现;在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中是理论验证和基本数据的来源u}。实验在教学和科研中具有小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要重视试验,积极授课,在生理学实验课教学中,通过合理女排实验课时、针对性地选择和突出实验内容、规范实验课教学方法和要求等手段,来练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与科研l1重,提高教师素质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9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阐述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策略,探讨了从理论教学到实验教学如何在植物生理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研究型教学;实施策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通过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得以实现教育的价值。本研究将研究型教学引入传统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谈谈研究型教学在植物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的体会。

1理论教学方法体现研究型理念

1.1启发式教学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点以前,首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使学生能积极思考,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另外,在堂课讲授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既能反映本章基础知识又能有所提升的问题,要求学生广泛搜集文献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了“植物的逆境生理”一章后,可以提出干旱会对植物生长产生什么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是什么?可通过哪些措施来增强植物的抗旱性?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积极思考,找出答案,可以作为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应在向学生提问的同时,鼓励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1.2“理论联系实践”

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日常生活非常贴近,为了使理论教学更生动具体,最直接的办法是多结合生活实例说明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用植物生理学理论来解释。例如:苹果削皮后为什么会变成褐色?制红茶与制绿茶制作工艺为什么不同?秋天叶片为什么变黄或变红?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舞草会跳舞?教师可在每一堂课课前提出一个生活现象问题,如在讲授“果实成熟时物质转变”一课前,教师可提出问题“果实成熟时色香味如何变化?为什么?”,学生在课堂知识讲授完成后回答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想生活中可以用同一理论知识来解释的现象。通过举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实验教学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

植物生理学实验项目应该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3种类型。以往的实验教学项目单一,只有基础验证性实验,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在传统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并且引入了研究性实验。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训练,让学生不但熟练掌握单个生理指标的测定,而且学会独立设计试验、分析试验结果,撰写研究报告,让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培养。

2.1基础验证性实验

基础验证性实验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材中常用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在每一实验前要求学生写出预习报告,教师在讲解实验原理与注意事项后,包括药品的配制、操作、实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分析等均有学生独立完成。课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此实验测定方法的优劣,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出对本实验的改进意见。

2.2综合设计型实验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的综合设计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而设立的实验类型。要求学生在理解植物生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技能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基础验证性实验是学习单个生理指标测定方法,而综合设计性实验就是把各独立的生理指标联系起来放到一个实验设计中。选择现代植物生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论题。选题可包括实验方法的改进,如《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或研究性设计实验,如《植物光合色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干旱对植物光合参数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低温对植物生长和生理的影响》《大豆抗旱品种鉴定》等。学生选题可以和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选择教师课题的一个子课题,也可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主选题,学生在选好题目后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在教师审核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后再开始实验。实验完成后要求学生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分析部分要求将实验的结果用表和图表达出来。在学生实验报告完成后教师及时对实验结果与写作进行评价。

2.3研究型实验

科学研究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探索和总结新的知识,科学研究是“源”,教学则是“流”,科学研究总是走在教学的前头[1]。教师要努力提高科研能力,要及时把科研成果反映到教学中来,以科研带教学[2]。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研究性实验的开设无疑是个很好的举措[3]。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研究型实验设计教学法,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里以“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为题进行研究型实验设计。

3结论

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本次实验教学设计有两个优点:(1)要求学生将能观察到的植物形态的改变与植物内部生理变化联系起来,避免了前人只单独对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4-5],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探索精神;(2)本实验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人研究工作的实际,充分体现了研究型实验教学设计的特点。研究型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型实验的锻炼,培养科研能力,大大提高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为其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徐芬芬 赵静 单位:江西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43.

[2]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194.

[3]叶尚红,林春.植物生理生化综合实验类型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2004(4):36-37.

[4]张秀玲.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研究型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究[J].实验室科学,2009(4):88-89,93.

[5]陈洪国,谢代寒,范付华.研究型植物生理学综合实验设计—水分胁迫对植物水分、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2007,27(3):106-107.

第二篇: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结合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12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以及实验室管理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提出教学改革必须要顺应时展,抓住机遇,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持续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资源的传播途径,加强有效的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全民共享,才能保持精品课程现有的建设成果并持续发展,创建一流的精品课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华南师范大学

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建设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运动生理学》是为竞技运动训练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服务的基础学科,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如何适应时展和市场需求,以“五个一流”为建设目标,扩大该课程的影响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课程于2004年进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后,坚持“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理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大力发展教学资源网络,经过12年的持续建设与实践,课程在教学团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实验室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升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等多方面成果显著,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本研究结合该课程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建设成果的总结,对如何建设一流的精品课程进行探析。

1以“五个一流”为建设目标,全面进行《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

1.1建设高素质的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比较稳定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2]。在多年的教学、科研、管理、教材建设和指导研究生的各项实践中,意识到教学团队应该具备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并且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专业优势,教学与科研互相转化。经过12年的建设,构建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且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目前,教学团队共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课程主讲教师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员博士化,实验技术人员也已实现了以博士和高级实验师为主体,实验技术人员士1人,博士研究生2人;高级实验师3人。

1.2建设精品教材,构筑多层次的课程群,扩大辐射面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体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优质的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元素。教材如能做到教师能教、学生能懂、读者能用,有理论、有实践、有突破,教材的质量就会大大提高一步[3]。经过多年的历史积淀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作为主编单位,连续主编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运动生理学》(本科)[4]。其中“九五”《运动生理学》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十五”教材《运动生理学》被列入教育部高校百门精品教材A类,“十一五”教材《运动生理学》被评为教育部精品教材,在全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学术影响。教材和培养对象的“单一”难以发挥课程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经过12年的课程建设,以《运动生理学》课程为基础,构筑了多层次的运动生理学课程群,包括全校的多门公选课课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营养与健康》《健康体力科学讲座》《体育锻炼与养生学讲座》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包括《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运动生理学导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进展》;中小学以及职业技术学校课程《体育与健康》。《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主要服务于体育专业本科教育,通过课程群建设,辐射面逐步扩大到非体育专业本科,向上拓展至研究生,向下延伸至中、小学以及高职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身体运动的生理学基础,提升体育专业本科生理论、素质和能力,同时促进增强各类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自觉性和科学性。

1.3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手段《运动生理学》属于实验学科,是应用性、适用性很强的实验课程。经过多年探索和尝试,本着“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实验教学理念,构建和完善了“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创新探索型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了“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体育人才培养范式。目前,《运动生理学》课程开设了9个基础性实验,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3个创新探索性实验。在基础型实验环节,以教师为主体,基础实验项目严格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在综合设计型实验环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部分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设计实验方案;在创新探索型实验环节,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题,并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撰写论文等全部过程,从启发式教学为主转向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为主。通过这种实验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范式,加强了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观能动性,启发了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必须发挥科技优势,以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5]。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引入先进、简便、快速、准确的测试方法到实验教学环节,加快实现实验教学设备现代化转型也是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手段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不断更新实验方法,例如电子血压计代替了水银式血压计,肺功能仪代替了传统的肺活量计,血红蛋白仪代替了试管比色法,pH计代替了试纸法,体质健康测试分析系统代替了单个指标测定法等。与此同时,引入了血细胞计数仪、血气分析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使实验课内容和形式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形成了教学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创新教法[6],保证了学生的知识体系能够与世界接轨,与时代接轨,与未来接轨,并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1.4创新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是全面进行教学改革、创一流教学内容的最基本环节。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改革“繁、难、偏、旧”部分内容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革必须紧密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建立在认真调研、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分别针对“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运动生理学》教材内容的重大变化,两次修订了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大纲。根据3个本科专业不同就业方向的特殊需求,要求授课内容选择须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体育教育专业强调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社会体育专业强调体质健康的理论与实践,运动训练专业强调身体素质和机能水平的理论与实践。在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多年来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除了常规的、经典的实验项目以外,共进行了7项运动技术训练类、科学健身指导类、学生体质测试类综合、设计型实验以及10项创新探索型实验,涵盖了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应用《运动生理学》知识的体育社会服务项目,深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研究式学习方法,掌握全民健身、运动训练等领域的基本应用技能以及基本的创新科研技能。

1.5改善课程教学管理,建设科学的运行机制建设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才能真正发挥教学平台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7]。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适合本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健全课程建设规章制度,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评价反馈和绩效评价、构建开放式体系,加强与心理、教育、生物等优势学科的资源共享,发挥华南师范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2建立新型、合理、全方位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建立起布局合理、配置优化、资源共享、层次多样、功能完备、高效开放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科渗透和社会服务方面“四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功能,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实验室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8]。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级)以及华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部级)是《运动生理学》依托的实验教学平台。实验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并以实验中心网站为平台,使学生实验和各项管理工作实现了网络化,包括所有实验室的工作信息,所有仪器设备的运行信息,实验中心的运作情况,实验预约系统,实验教学日历和课表,实验课教师的安排,学生选上实验课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物资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室全方位开放学生自主实验管理系统,学生网上预约实验系统等,课程网站上具有每个实验室详细情况介绍(主要功能、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每台重要实验仪器介绍(测试原理、操作步骤、应用范围等)、师生互动平台等辅助教学资源,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多年来,实验中心始终信守“以生为本,服务第一”的宗旨,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改革、完善和理顺实验室管理,逐步建立开放、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开放管理,为师生实验教学、科研实践、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提供最好的和最方便的实验实践平台和技术支撑。

3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课程网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9]。因此,“优质+共享”是资源建设的灵魂,是提高资源可利用性的关键[10]。《运动生理学》课程于2014年转型升级为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课程的教学资源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爱课程)进行免费共享(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637.html),为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型学习提供支持,并支持教师研究型、开放型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建设资源共享课程过程中,教学内容是资源共享的核心内容;只有丰富优质的资源才值得共享,这是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建立师生便捷的网络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开放课堂这是实现共享的途径。根据“十一五”教材《运动生理学》全书内容以及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建立了共计101GB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基本教学资源与拓展教学资源,其中包含了73个教学视频、97个教学PPT课件、47个教学案例(每个案例包括问题,问题生理学分析和解决方案)、32个实验技术视频、38台实验仪器设备介绍、28个专家讲座以及若干个常见问题分析。在实验教学资源方面,共拍摄制作了24个运动生理学实验全程的教学视频,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科研创新性实验。专门制作了运动生理学实验准备的视频,便于学生掌握各类实验的基本准备工作、程序和注意事项。经剪辑、编辑后,实验教学视频总时间长度约为8h6min。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应按教学单元进行有序组织和配置,并与知识点相对应,教学案例、重点难点、学习指导、习题作业等内容也应当契合教学要求。通过常见问题,比如“运动时能量代谢的过程是什么?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有哪些?”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课堂内外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拓展资源除了能充分地反映本课程的教学特点、课程建设优势以外,应具有较好的系统性与开放性,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极大地方便了教与学的过程,改善教学效果。通过专家讲座、推荐国内外期刊网站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学科、专业的最新资讯,扩大知识面。

4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实现社会价值

通过“理论学习—实验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方式培养体育人才,促进学生把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能转化为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的终极目标,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为学生打造最好的实践平台,并提供最完善的技术服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化,实现社会价值。在《运动生理学》课程建设期间,在主讲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了多项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活动。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对广东省上万名中小学生进行了体质测试,建立了广东省和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组织学生参与高水平运动队的科技攻关项目,为部分国家队和省田径队在广州亚运会和全运会上取得佳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科生通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日”等社会实践活动,免费给社会人士或非体育专业学生进行BMI身体指数、血压、肺活量以及握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测试,通过这些活动进行体育、健康知识的推广,实现社会价值。

5《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经过12年的精品课程建设,虽然在团队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实践体系改革、实验室建设、实验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丰硕的建设成果,但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持续高效地进行《运动生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值得我们思考。1)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信守“以生为本”的宗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教”的对象、“学”的主体,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信守“以生为本”的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基础,强化技能,突出实践,力求创新。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培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动物实验是运动生理学实验里的经典实验之一,通过动物捉持、破坏神经、手术操作、仪器使用等实验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以及严谨的科研精神。课后的实验报告要求运用运动生理学专业语言描述并且要求语言精确、简练、严谨,特别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实验报告要求必须按参照期刊论文的格式撰写。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查阅生理学专业文献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了相应的提高。2)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团队新、老教师的无缝衔接。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教师的新老交替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提高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如何进行团队新、老教师的无缝衔接,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鼓励团队年轻教师参加各类型的学历及非学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拓阔他们视野。其次,建立良好的团队关系,定期开展教学交流会议进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材建设以及实验设计等各方面的教学经验交流,以“传帮带”的方式提升年轻教师的教学能力。除了加强师资培养以外,鼓励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这不仅能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还可以作为师资队伍有效补充。精品课程建设为师资培养提供平台,而高素质的师资则为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保障,二者相辅相成。3)持续更新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传播途径。教学资源建设与更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经费不足、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不够等原因,有部分教学资源的更新比较慢,资源点击率不高。更新率低、更新慢,再好的优质资源也会逐渐变成老旧资源而变得不受欢迎。适时调整教学资源的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主学习。除了经典教学内容以外,可以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教师团队及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到课程资源库中。《运动生理学》理论性强、内容多而且抽象,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如能量代谢、血液循环、运动与内分泌、运动与免疫等生理知识难理解、不易记忆,引入更多、更先进的科技作为创新教学资源的手段,比如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可直观地表达抽象的生理学内容,学习起来轻松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现在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互通的智慧学习环境为教学提供了更便捷、更生动、更丰富的情境,进而能够支持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既有利于个体的自主学习,也便于协作学习的组织,既能实施讲授式教学,亦可组织讨论式学习[12]。“互联网+”背景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成为新的教学模式,短而精的教学视频是微课的主要组成部分。把微课与翻转课堂融合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弥补项目课程教学过程容易忽略的部分[13]。手机的迅速普及与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让资讯无处不在,可通过手机APP、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传播微课,实现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4)加强有效的评价及信息反馈机制建设。师生除了在课堂与学习论坛进行问答交流以外,可定期发放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调查问卷,有效收集学生和教师对课程资源质量、更新速度、教学平台交互性、网站学习的便利性、课程建设、课程改革、答疑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及信息反馈。这不仅可以及时看到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的一面,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发现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多环节的、关系多方面的系统性教学改革工程。必须顺应时展,抓住机遇,坚持以生为本、改革创新,在保持现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争取更大突破,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扩大精品课程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作者:陈小琼 郝选明 梁健 李焕春 曾芃潘 红英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第三篇: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临床生理学课程可以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启发,同时也可以提升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在临床工作以及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成效,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实践的改革工作,结合课程的实际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运用恰当的教育指导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临床生理学课程建设效果。

改革理论教学模式

临床生理学课程属于一门新兴学科,是在生理学基础之上衍生而来,和生理学教学不同的是除了对生理学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以外,还注重将临床疾病发生机制,和相关生理功能进行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从临床实例当中获得启发,提高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可以说,临床生理学课程做到了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整合,能够为医疗水平的提升、推动医学进步和生理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巨大的动力。在临床生理学课程当中,理论课程仍然占有一定的比重,而且大量的理论内容都是和临床医学紧密联系的,因此基础的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针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积极性不高,整体的理论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可以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师的理论教学可以突破课堂的时空局限,实施以实践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在备课环节可以到实习医院和临床医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将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进行整合,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帮助临床医师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切入点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理论学习产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糖尿病时,可以和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主治医师进行协调、沟通,获得临床的一些实例,并鼓励学生进行病例、病理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理论学习当中拥有清晰的思路,掌握相关的学习规律,为今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2]。

优化实验教学手段

临床生理学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实验教学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思维和医学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并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整合,配合教师的耐心指导来全面提升临床生理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成效。因此,教师要注重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完整性必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发挥自身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以及带领学生展开普通技能的实践;另一方面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中核心内容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自行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自主地探究和解决与临床实际相关的现象和问题。这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着根本区别,不再单一地强调基本功和规范操作,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实践出发,加强对器官功能的分析、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在实验当中掌握与临床相关的内容[3]。例如,在学习血液性缺氧对呼吸以及神经系统的影响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缺氧的相关病理,使得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实践当中恰当地处理真实性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来进行相关病理机制的研究,加深对器官功能的了解。

创新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的临床生理学学习成效,系统性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医学思维的培养情况。同时课程考核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自身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他同学存在的差距、自身有待改进的部分、可以进步的方面等,使得学生能够形成对自身的客观评价,便于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努力吸取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课程考核能够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依据,也就是说教师能够从考核结果当中分析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方面,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还可以从中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在今后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果单一运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的话,学生会有沉重的学习压力,很容易让学生形成机械性的学习状态,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的课程教学,还会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巨大的阻碍。因此,要对传统的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根本性的革新,有效结合临床案例来组织开卷考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论文写作。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对于临床生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将考试形式确定为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在通过多方面渠道获得资料后,完成医学论文的写作。教师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以及榜样的树立是全面推进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而且随着临床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很多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教师也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只有结合临床实际来进行临床生理学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发挥课程教育的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单一地进行理论和实践课程的讲授,不利于教师综合能力要提高,同时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为了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需要大胆地突破传统模式,用课程来带动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丰富临床生理学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沟通,关注医学动态以及临床疾病治疗现状,以便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临床提供有着超高实践技能的医学人才。除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整合,为学生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要积极推进临床生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改革理论教学模式,优化实验教学手段,创新课程考核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学思维,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作者:景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培根.转变习惯思维模式拓宽学科发展事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11(17):52-53.

[2]于萍萍.临床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5,16(74):104-105.

[3]张文龙.紧密联系临床实际,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7(15):410-412.

第四篇:图形思维在生理学教学的应用分析

1生理学与图形思维

基于生理学来说,其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门机能学,其探讨和研究的主要内容为生命“逻辑”,针对这一点来看,其对于逻辑和思维的要求比较高,进而也就需要在教学工作中引起该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较好提升这种生理学的教学效果,重点加强对于图形思维的应用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借助于图形思维确实能够有效提升生理学教学效果,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还能够有效促使其在后续的时间应用中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价值。比如对于渗透方面的教学工作来看,就可以充分借助于相应的图形思维教学方法进行运用探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重点探究相应的基本概念内容,比如对于渗透压就需要进行详细讲解,但是在渗透压的具体讲解后,还需要进行引申,进一步讲解血浆渗透压以及各个组织结构中渗透压的相应作用,并且结合其具体的表现以及异常问题进行讲解,在该方面的讲解过程中,如果单纯采用口述方式进行教学,很难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很难理解和记忆,而如果能够借助于图形的方式进行呈现,并且结合图形进行相应图形思维的阐述,必然也就能够较好提升生理学教学效果促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图形思维的使用,如书本的图形,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一问题,以文字知识为基础,不过多的在文字的加工和分析上下功夫,反而在书本图形的知识和内涵方面深入挖掘,对书本文字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加工,并用图形复习来代替传统的文字记忆更有意义。

2基于图形掌握知识,开展图形复习

忽略书本图形的重要性以及图形描述对于知识的概括,只注重文字部分的描述是学生在医学课程的学习中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这也就要求必须要加强对于图形复习的关注,提升图形复习效果。在图形复习过程中要分小组进行,由教师指定书本中如横桥周期、肺顺应性曲线等具有代表性的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形学习,图形讲解和图形讨论,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复习内容,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复习任务,保障对于图形的掌握效果,确保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开展小组讨论,为了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要对教师和学生的提问予以回答,把原有的文字知识进行深加工,格外重视把握细节。经过该方面的应用复习,发现学生的图形复习效果都能够得到较好强化,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入,尤其是对文字的理解和把握。

3三层次思维导图的绘制

反复地重复、加工和深化对于掌握知识较为关键。随着所学知识的增多,学生初学生理学课程,往往会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忆模糊,不清楚知识之间的关联、在临床的应用中对知识不清楚等问题。鉴于此,我们要求学生制作基本知识点思维导图、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其中:知识点思维导图是深化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基于难点和重点知识,对相关的知识思路进行梳理;章节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对相关的章节的整体知识整体框架进行构建,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章节知识时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以“关联性”作为突出点,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作为基础,理清思路,对知识的关联和应用作为重点,以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为例,可以关联到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兴奋收缩偶联,横桥周期和肌丝滑行等相关知识点,在这一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对章节中关于肌肉收缩相关联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在思维导图的制作实施过程中,交错的方式也就是一个思维导图由2~3个同学同时制作,在小组内充分利用“制作———讲解———讨论———修改”的模式,之后通过在班级内展示,由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确定最优思维导图,作为班级今后使用的模板。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制作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和突破相关的难点,例如分析的兴奋性的问题,学生在从整体上对影响兴奋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于高低血钾症对骨骼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影响更加熟悉的掌握;制作章节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有着极为有利的条件,便于系统的掌握知识;另外,通过制作知识点关联思维导图,对于学生从知识的关联和引申把握知识,例如从神经系统相关内容的教学展示,进而也就能够引申到对于相应运动的协调控制,尤其是在相应的肌肉运动协调以及兴奋传递过程中,其能够达到的引申教学效果还是比较突出的。除此之外,还可以着眼于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进行关联思维教学,这一方面的应用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比如在渗透方面的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渗透压逐步产生关联教学,将所有和渗透相关联的一些知识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和呈现,提升教学效果。当然,对于这种思维导图在具体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来看,不仅仅局限于呈现教学中,还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描绘思维导图,进而同样也能够较好提升学生对于相应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保障其有效掌握各个教学内容,并且因为各个学生在相应的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的偏差,进而也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相互阐述,借此来确保各个学生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思维借鉴交叉效果。

4结语

在生理学教学中充分的应用图形思维,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可以有效的进行弥补,同时,对于理清学生的知识思路,对逻辑进行充分的把握,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极为积极的意义,在生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大力提倡并努力完善,以期为生理学教学提供更好的辅助。

作者:房洁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瞿永华,黄万琪,杜丹丹,等.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5(3):136-138.05

第五篇: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生理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由于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文简单讨论了关于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办法,通过简单的讨论,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借鉴,促进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发展。下面就是从几个比较普遍的角度对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生理学是医学类院校的重点课程,而实验教学更是实现生理学教学的主要方法。近年来,中职卫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务工作者,填补了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人才缺口。中职学校的生理学实验教学也应根据时代的发展来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需要针对生理学的特点,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生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验学习,制定出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改革计划,深化中职学校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广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学习先进的开放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整合教学等方法,为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贡献力量。在教学中应该以现代科技促进改革发展、以教学方法推动改革前进、以整合实验达到改革完善。

1以现代科技促进改革发展

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需要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像微课程以及借助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微课程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从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要点进行精准提炼以及对课程视频的制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一般说来,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每一个实验在试验时间上都是不同的,但是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在利用微课程的就应当尽量控制每一个微课程视频的长度一致,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制作实验教学视频的时候,应当让一个实验尽可能满足一个视频长度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实验进行要点精炼,让学生能够在固定的时间内学习到最重要的生理学实验知识。另外,现代科技的进步能够允许学生方便地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设备,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对微课程的应用,也可以借助这些移动终端设备的便捷进行对学生生理学实验的教学。为了保证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视频能够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中职生理学教师应当注重对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积极学习视频制作技术,为学生的微课程视频制作提供更好的服务。微课程的应用能够方便学生对生理学实验有一个更简便的学习方式。为了促进改革,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对生理学实验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际上这个系统是借助于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在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的支持下组成的对生物信号的采集、放大、分析和处理综合性仪器设备。这个系统可以对生理学实验过程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收集,代替了传统的记录仪和示波器以及放大器等多种实验设备。因此,在中职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进行实验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促进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实验方法,减少盲目的实验操作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能够促进我们改革的步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关于生理学实验的教学课件,可以将实验过程的每一个部分分解之后向学生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实验的深入理解,既能够节省一部分实验材料,同时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一些复杂的实验当中更能体现出优势,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观察,当有了足够的了解之后再进行实验,提升实验的成功率。

2以教学方法推动改革前进

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除了要对现代科技的充分应用,还应当讲究正确的教学和改革方法。其中教学方法以及教学队伍的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开放式教学法,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中分别选取数量相差不多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对比。一组作为实验组,采取开放式教学,另一组作为对比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实验组的学生的教学,应当在每次实验课程开始之前向学生详细介绍实验的意义和目的,然后让学生自由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时候,教师在旁进行及时的指导。但是教师应当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操作。这样的开放式教学才可以对学生的生理学实验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关于实验的选题和实验顺序的安排,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根据小组内成员的共同爱好和所具备的实验条件进行决定。当学生选定了自己的实验题目之后,教师为学生提供简单的参考资料,然后让学生走进图书馆去查询资料,丰富他们的知识积累,拓宽他们的视野。最后教师可以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学生在开放式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最后通过与对比组的学生进行对比,不断改善开放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开放式教学法的应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师应当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因此,作为教学团队,教师应当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合作意识,运用更加综合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教学,为学生解决更多的关于生理学实验的问题。由此可见,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下自己的教师的架子,与学生融成一体,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为了保证开放式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当根据实验教材的要求提前为学生制定好详细的实验操作顺序和实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自身所储备的知识进行实验。教师要充分围绕学生制定实验计划,帮助学生选择实验题目,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调试实验设备和仪器等。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跳出来,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现代的生理学实验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学,而不是一味地灌输教学。

3以整合实验达到改革完善

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要想更加彻底的进行,我们需要寻找更多的改革方法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改革的完善。整合法所包含的内容有两部分,一是跨学科实验整合,另一个是生理学实验整合。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对不同的实验进行整合,帮助学生在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整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生理学知识有更加深入透彻的理解。首先是跨学科整合法,所谓跨学科也不过就是在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3个学科之间进行有机整合,借助各自的实验共同促进生理学实验的教学工作。这3个学科的实验教学都是借助相类似的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三者知识的结合,模拟更加贴近现实的临床环境。例如,在学习生理学脊髓反射和对反射弧进行分析实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与药理学中麻醉药物的传导作用实验相互整合进行。简单的说就是要在蛙脊的一侧的后肢周围注射适量的普鲁卡因,然后对实验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这个实验过程实际上同时完成了两个实验,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限的时间和实验仪器的条件下,学习到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两种知识,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提升。整合法还可以应用在多个生理学实验当中,通过对不同的生理学实验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在进行实验的时候通过新的实验方法融入不同的生理学实验。一个动物可以进行多个不同的生理实验,在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减少实验的消耗,同时对实验教学课时也达到了有效的精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对实验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例如,在学习哺乳动物的动脉血压调节的实验过程中,可以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就是要在兔颈两侧颈动脉窦区施加压力大约15s左右,然后观察所引起的颈动脉窦区牵张刺激。这是一个简单的对照试验,但是能够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可以继续加入观察微循环的实验。这样陆续选择合适的机会整合相关实验在一个生理实验当中,能够对实验进行充分的利用。由此可见,整合实验的应用,不管是在不同学科之间的实验还是相同学科不同内容的实验教学当中,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动我们的能动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需要对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从而促进生理学实验教学的更好的发展。不论是微课程还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是对实验方法的整合,都要保证学生学实验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效率,然后再通过恰当的手段促进教学改革的完成。

作者:杨维立 单位: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邝希.关于中职学校《生物化学基础》的实验课教学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16(15):153,127.

[2]潘锋钢,易蓉,易群.解剖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才智,2015(22):97.

[3]黄伟革,刘宝裕,陈莹桦,等.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46-147.

[4]许贵.浅谈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实验教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15(9):635-636.

第六篇: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探索

1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生理学实验教学现状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目前医学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生理学实验课的开展存在种种局限,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学时有限,内容不够丰富

高专院校学制通常为三年制,除去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仅有两年时间,再加中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相对其他专业来讲要更多,因此,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大量压缩,尤其在实验学时上,通常生理实验课学时不会超过18个学时,只够开展六到七个简单的实验,不能突出生理学实验性的特点,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1.2学生较多,实验场地、设备有限,动手机会减少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专科院校,但是实验室场地与设备建设相对落后。以往实验4~5个学生一组,而现在7~8个学生为一组,加上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不利于实验技能的培养。

1.3实验成本高,耗材大

生理学实验普遍都为动物实验,所用动物价格较昂贵;所涉及的仪器设备种类繁多且实验复杂,学生不易掌握,如果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该实验的仪器,实验中就有可能因使用方法不当而进行误操作,造成实验中断、仪器损坏;尤其是辅助设备(如换能器、刺激器和屏蔽盒等)容易损坏,还有不规范使用手术器械,造成手术器械的损坏,因此,实验耗材也较大。

1.4实验复杂,难度大,成功率低

根据教学大纲所设的常规实验内容,有的实验所需物品比较复杂,缺少哪一种,都会直接影响实验效果;部分实验操作复杂、精细,难度大,学生在短短的学时内难以熟练掌握,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造成实验不顺利甚至失败,或者由于极度依赖教师帮助,直到实验结束都不知道如何正确操作,如“家兔动脉血压实验”,实验过程中涉及颈总动脉插管,这是一项比较精细的操作,学生初次实验很难操作完成,成功率比较低;另外,由于实验的抽象性大大削减了学生预习的兴趣,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现象缺乏理解,导致学生对实验预习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是导致部分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

1.5医学高专院校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差、积极性不高

高专院校高考录取分数线普遍偏低,尤其是中医学专业,且文科生偏多,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相对于本科院校或者是其他专业理科学生来讲都差很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显得非常重要。

2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2.1节约实验成本,实现最高效率的资源共享

虚拟实验为真实实验在计算机上的模拟与仿真,因此无需实验动物、药品、器械等,也不需要实验教师准备实验;另外虚拟实验系统采用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根据学校要求提供同时访问服务器的客户端数量,可接入校园网,也就是说只要学生在校园内,或者是能够通过网络访问到学校网站,通过了身份验证,足不出户就能够通过设备(计算机、手机等)连接到服务器上来进行虚拟实验操作,无需专门配备电脑、实验场所和实验教师。有了虚拟实验系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宿舍可以随时随地进入虚拟实验室网站,选择相应的实验操作,一些成人教育的学生或者是对生理学实验感兴趣的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平时没有机会亲身来到课堂聆听老师的讲解,现在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的虚拟实验系统了解和实际操作这些实验项目,这使得实验教学这一资源从中心“独有”变成了全校“共享”。

2.2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开出率

以往专科生理学实验大纲中,有些实验内容由于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实验条件限制、实验效果不明显、实验持续时间长等因素,使实验不能开展:如蛙心灌流、去大脑僵直、尿液生成的调节、假饲实验等。通过生理学虚拟实验室建立,许多不能开展的实验都能够得以正常进行。

2.3逼真形象、加强互动性,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讲述或者PPT演示为主,虚拟实验利用多媒体技术,大量应用照片、视频、音频配合逼真的动画,构造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达到美观、清晰的实验效果[5-7]。例如,家兔麻醉过程,拍成视频后,利用录像展示实验操作流程:包括静脉血管的选择、麻药及其剂量、麻醉好后的判断标准。所有操作通过点击鼠标完成,整个过程类似游戏,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达到“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的目的。另外,虚拟实验能通过程序设计,对实验进展做出快速反馈,如在尿液调节实验中,如果学生点击实验项目中“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静脉注射呋塞米”等操作,系统会立即显示尿液滴数变化;如果手术过程中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直接点击膀胱插管,计算机会拒绝执行此命令,来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步骤,具有很强的智能性与互动性。学生通过虚拟实验软件系统还可设计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2.4方便实验考核

以往实验考核通常采取现场实践操作与实验卷面考核两者结合来进行,各占一定比例,通常实践操作占70%,卷面考核占30%,受到实验场所、实验教师等条件的限制,不利于开展。因此,有些院校就干脆放弃实验考核,更有甚者期末考试实验成绩随便填写,不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也不能够评价教师实验教学效果。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中配置有实验考核模块,实验教师可以在学期末理论考试前组织进行实验考核,电脑随机命题、改卷,具有方便、简单、客观的特点。

3虚拟实验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出的弊端

即使虚拟实验具备上述很多优点,但其也表现出许多不足的地方,它不能完全替代真实实验,这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3.1真实实验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虚拟实验只是依赖电脑操作,依靠鼠标的点击来完成实验,学生没有接触到具体的实物。例如,麻醉时具体怎样来进针?角度怎样?推药的速度怎样控制?手术器械怎样使用?在虚拟实验中都得不到锻炼。

3.2在真实的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和故障,比如动物麻醉过浅、麻醉过深后的死亡,动脉血压直接测量时插管的凝集、气管插管时插管的堵塞等这些在虚拟实验中是不会出现的,而这些现象和故障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医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

3.3传统实验通过一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实验过程中分工明确,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虚拟实验一人一机,独立完成,语言上没有沟通,无法培养团队意识。

4总结与展望

基于以上原因,所以虚拟实验只是对真实实验的一种延伸和强化,只可能作为真实实验的补充。在生理学实验中只有充分发挥虚拟实验的优势,有效地把虚拟实验结合到传统实验中,作为传统实验的补充,才是我们下一步要探索的方向。

作者:李永格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

[2]袁维新.教学学术:一个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高教探索,2008(1):22-25.

[3]姚利民.教学学术及其价值[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102-106.

[4]史静寰,许甜,李一飞.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现状研究—基于44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2):52-66.

[5]张刚,罗小华,贺利芳.构建网络虚拟实验室技术研究[J].实验研究与探索,2008,27(3):57-58.

[6]许冰莹,景强,李建京,等.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72-75.

生理学论文范文篇10

关键词:微课;教学资源;实验课

一、微课设计和制作的基本原则

病理生理学实验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遵循以下原则:(1)学习对象:学生;(2)定位:学习资源;(3)使用方式:在线学习,主要用于学生自学,或配合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使用;(4)主要内容:经典动物模型复制,基本操作技术等;(5)视频时长:数分钟左右,很少超过10分钟;(6)微课特点:围绕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知识点颗粒度适中,内容精练,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扩展性。能够独立使用,也能与其他学习资源一起构成实验课程体系。

二、微课设计和制作

1.微课内容的选择和板块划分。选择课程中最重要的知识点,搭建微课内容整体构架。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程中“缺氧”、“失血性休克”等动物模型复制是经典内容,“手术器械使用方法”和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操作技术如麻醉、颈动静脉插管、股动脉插管等是机能学实验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微课被分成了二大板块:一个是基本操作技术板块,一个是动物模型板块。二大板块的制作重心各有不同,基本操作技术板块主要以实际操作演示为主,详细介绍操作的正确方式和常见错误,操作规范以外科手术要求为蓝本。动物模型板块主要介绍动物模型复制原理过程和理论基础,将实验视为验证理论知识的一种方式。如“缺氧-CO中毒”中实验部分仅占44秒时间,这是实验步骤经过充分剪辑的结果。对于实验步骤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如小白鼠的捉取等等,会作为单独微课出现在基本操作技术板块。这样安排是为了确保一个微课中只讲述一个主题,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课堂教学中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干扰。2.微课设计技巧。教学设计是微课开发最核心的环节。微课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脚本设计起到关键作用。以“缺氧-CO中毒”微课为例,在动物实验中,要求将小白鼠置入CO混合气体环境中,观察小白鼠皮肤颜色改变,记录存活时间,并探讨发生机制。传统的多媒体课件以演示实验步骤为重心,这不能满足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模块化教学以及创新性实验的开展的需求,学生需要在没有理论课程的支撑下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的理论背景、临床知识扩展和最近科研进展都是微课在脚本设计时需要考虑的。“缺氧-CO中毒”的脚本设计见表1。微课通过提出问题(患者为什么昏迷?皮肤颜色为什么改变?)—实验验证—回答问题(CO中毒导致HbCO形成)—扩展问题(CO中毒常见情况,CO中毒救护),将理论和实验融为一体,确保学生浏览视频后能够对相关知识背景、临床价值等有足够清晰全面的认识。经过对微课内容精心设计和取舍,制作好的实验微课用时一般在2—10分钟不等。教育心理学认为,只有对外部刺激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持续的关注,学习者才能进行有效学习。微课培训者在实践中发现“微课的时间一般在3—5分钟为佳”。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要求视频长度8—10分钟。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授课比赛将时间范围扩展为5—15分钟左右。这些时间长短上的差异和变动,实际上体现的是对微课选题和内容的重视,我们的体会是:微课的具体时长取决于内容表达的实际需要而非受限于时间本身。综上所述,正确选题并精练内容、使主题条理清晰、一个微课只解决一个问题是确保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第一步。微课是教师,受众是学生,如同教师和学生一对一地交流,所有的设计、互动都要从这个层面展开。3.微课制作。(1)图片选择。为了确保微课成品质量并合理减小视频体积,选择中高质量的图片并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如firework将图片处理成合适大小。图片背景要尽可能与视频背景一致,如“缺氧-CO中毒”微课,视频背景颜色以白色为主,图片背景同样为白色,这样就可以通过“遮罩”等特殊处理将图片与视频更好地融为一体,动态效果更加自然。(2)视频录制。视频录制是微课素材搜集中最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视频拍摄效果的统一性。视频使用专业摄影机录制,视频分辨率设为高清,画面比例16∶9。为确保视频光线充足、均匀,录制者没有在自然光线下录影,而是在摄影棚中通过多方位摄影灯照明,这样可以使取景部位足够明亮,减少阴影。摄影机机位固定,提前调焦。实验操作过程经过正、侧位反复拍摄和局部特写拍摄,获取最佳摄影素材。(3)声音。为确保录制效果的清晰、稳定,选择的是后期配音。使用手机或计算机自带的“录音机”程序进行声音录制,制成独立音频文件。配音流畅清晰,语速适中,气息稳定,使用防音罩避免杂音和爆破音。(4)后期处理。会声会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视频编辑软件,提供的图片特效和转场方式,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和多样化的图片动态效果,并有丰富的配音、配乐和字幕效果。微课片头、片尾尽可能地简短。字幕清晰美观,停留时间与配音相匹配,根据学生对信息的接受程度控制微课的节奏,制作完成的视频格式为mp4或是flv,便于网上传播。

三、结语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将制作完成的微课放在校园网内供学生随时随地在线浏览,微课的使用可以提高动物模型复制成功率,缩短实验课教师讲解部分的授课时间,使学生能有更多时间进行到实验操作、观察和结果讨论,提高实验课学习兴趣,是一种高效的自学方式。学生认为在线微课是一种便捷有效的信息获取方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