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研究

时间:2022-03-27 10:14:55

病理生理学影像诊断研究

从最早的全国4家医学院校开始医学影像学专业,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均开设该专业;影像医学教育进入了百花齐放时期。影像诊断学是影像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该专业的就业和口碑。对怎样提高影像诊断的教学水平,医学院校同仁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1-6]。病理学是临床公认的最终诊断标准,也是评判影像诊断正确率的金标准,不少同仁意识到病理学对于影像诊断学的重要性[3-6]。到目前为止,仅少数学者提出病理生理学要与影像诊断结合的观点[7]。近几年,我教研室开展了加强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融入影像诊断教学的实践及研究,下面就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2013年1月—2015年7月,以西南医科大学影像系10~12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学生自愿参与原则,每个年级均在期末考试刚结束后寒、暑假进行分组短期授课。将学生按平时综合成绩排名分数段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0级实验组24人,男13人,女11人,年龄(20.67±0.80)岁,综合成绩(76.56±6.37)分;对照组24人,男12人,女12人,年龄(21.00±0.81)岁,综合成绩(77.38±5.16)分。11级实验组33人,男10人,女23人,年龄(20.97±0.78)岁,综合成绩(80.44±5.41)分;对照组32人,男12人,女20人,年龄(21.00±0.73)岁,综合成绩(80.03±4.02)分。12级实验组34人,男8人,女28人,年龄(20.97±0.79)岁,综合成绩(68.40±5.68)分;对照组35人,男9人,女26人,年龄(20.91±0.82)岁,综合成绩(70.83±5.32)分。两组学生前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教材、教学内容。教材:白人驹、张雪林主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教学内容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具体章节、内容由教研室统一讨论决定。上课内容均为教学大纲所包含,并且理论课尚未教授的内容,没有超纲内容。1.3研究方法。要求所有学生每次课前预习;要求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学生实验未结束前不能讨论、交流上课内容。每次理论课3学时后,次日见习1学时。每个系统均由同一教师授课,包括新方法和传统方法授课。所有教师均为中级以上教师,有医学本科教学经验3年以上。授课前均由教研室统一培训集中备课。实验组:用加强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融入影像诊断的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在分析病变典型影像学特征时,着重分析疾病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该图像形成的关系,并以此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异病同影”和“同病异影”联想。对照组:传统式教学,用典型病例图像和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以传统方式听课、学习。1.4评价方法每次理论课前均行测试,实验组、对照组用同一试卷,5个选项的单选题,每题1分,共10题,10分;其中记忆题、灵活掌握题型(理解记忆、应用题)各半。每次实验课后第二天进行章节测试,实验组、对照组用相同试卷,题型包括单选20分、多选10分,判断10分,填空10分,名词解释10分,病例分析10分,读片技能30分;其中记忆题占70%,理解记忆题占15%,应用型题占15%。章节测试结果取平均分为课后综合成绩。1.5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对每次课前、课后测试分别进行统计分析。10~12级各年级学生课前、课后成绩结果分别取其课前、课后测试成绩平均值以(x-±s)表示;10~12级各年级学生课前、课后组间成绩分析均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课前测试。实验组成绩分别为:10级(6.58±1.06)分、11级(6.97±0.85)分、12级(7.68±1.57)分;对照组成绩分别为:10级(6.54±1.14)分、11级(6.72±0.85)分、12级(7.68±1.57)分;实验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课前两组学生间授课内容相关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课后成绩。实验组、对照组课后综合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记忆题平均成绩分别为:10级(52.63±4.44)分、11级(53.64±5.17)分、12级(53.56±3.18)分;对照组记忆题平均成绩分别为:10级(50.34±4.39)分、11级(48.78±5.22)分、12级(52.12±3.84)分。实验组灵活掌握题成绩分别为:10级(25.95±3.73)分、11级(22.78±4.91)分、12级(23.67±5.01)分;对照组灵活掌握题成绩分别为:10级(19.03±4.37)分、11级(20.16±3.94)分、12级(19.71±4.14)分;课后实验组学生总成绩与灵活掌握题成绩、记忆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讨论

3个年级学生课前测试实验组、对照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实验对象的基础无明显差异,分组不会干扰实验结果。3个年级学生课后测试实验组、对照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总成绩与灵活掌握题成绩、记忆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记忆题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可能是实验组同学通过梳理和理解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与影像诊断学的联系,理解记忆促进简单记忆,对照组学生只有凭自身机械记忆;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学习积极性。灵活掌握题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学生影像逻辑思维、举一反三能力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加强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融入影像诊断教学的尝试有积极作用。本项研究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样本量小:只在3届影本学生里挑选了部分志愿者。2)授课时间、内容受限:只能在期末考试结束挑选课堂未教授的内容。3)授课者、听课者心理因素干扰。4)个别学生已提前自学部分实验内容。5)没有足够时间观察后续效果:参加该研究的学生们毕业时间尚短,该授课方法对其今后专业发展的影响尚无法判断。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该教学方法,扩大样本量,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并将对参与学生的观察延续到其毕业后的个人长期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彭如臣,沈秀芝,张雪梅,等.PBL教学法在影像诊断学见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12(5):107-108,117.

[2]赵阳,罗宁斌,金观桥,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6,38(12):1787-1788,封3.

[3]赵蕾,马晓海,范占明.比较影像学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7):37-38.

[4]彭峰河,彭如臣,蔡建新.比较影像学在影像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53-55.

[5]纪国学,李长青.浅谈影像诊断教学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97-398.

[6]黄启成,姚岚.病理原理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517-1518.

[7]余日胜,陈璐.脑肿瘤影像诊断技术新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5):557-559.

作者:陈欣 胡鹏 唐光才 武超颖 牟晓庆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影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