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教学趋势探讨

时间:2022-09-28 08:35:37

人体解剖学教学趋势探讨

摘要: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学好该门课程对于一个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材十分重要。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比较主流的仍然是以教师进行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模型和标本的观察。近年来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改革已有初步的探索,教学方法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就已开展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方面加以介绍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发展趋势;多元化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几乎所有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人体解剖学,只有学好人体解剖学,才能在此基础上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才能区分人体形态结构的正常和异常,从而开展疾病的诊治,因此学好该门课程对于一个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成长成材是十分重要的。高等院校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因此作为教师,理应积极思考现用教学方法的利弊,并根据讲授经验和学生的直接或间接反馈对教学方式作适当的尝试与改进。目前国内高等院校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比较主流的仍然是以教师进行理论讲授为主,辅以模型和标本的观察,实行班级授课制辅以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近年来关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改革已有初步的探索,包括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FCM)、微课、问题导向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教学方式的摸索,对科学使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以及对实验标本选择的探讨等,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法正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若能充分了解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互相结合,扬长避短,应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翻转课堂(FCM)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专门讲授书本知识,而是去了解学生的疑惑并进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得到开展,比如耶鲁大学就是采用高度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开始之前就把所有课件都给学生,构建了完善的网络资源平台(图谱、影像资料、练习题等)供学生预习和复习用,而在课堂上教师主要起指导答疑的作用,讲解重点难点,并指导学生就某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实验操作分组开展[1]。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包括课件PPT、图谱、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等,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熟悉将要学习的知识框架和知识点。教学视频中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萨尔曼•可汗制作的教学视频,因为太长时间的教学会使学生疲乏,注意力无法集中,而较短的视频可以围绕某一个知识点展开讲授,他的讲授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注意力能够很好地集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成绩。这种视频是近年流行的微课的核心组成,所谓微课,是指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的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微课无论对于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都是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应在对质量严格把关的基础上进行推广。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主动学习,并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入思考,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较高,若学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很难开展或很难获得想要的效果,所以需要针对具体的学生群体进行选择性实施。

二问题导向式学习(PBL)

PBL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案例,让学生由问题或案例出发去探究式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以某男性泌尿系结石引起疼痛为案列,学习泌尿系统器官的结构特点,尿液排出的路径以及途中会遇到的狭窄部位、诊疗措施等,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课程整合的医教改革大趋势。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在初步开展PBL教学,本校人体解剖学也进行了此类教学尝试,无论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学生的积极性都比较高,对于问题的讨论比较积极全面,获得了不错的反馈。但是在传统授课之外广泛开展PBL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需要在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不断推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全面开展。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仅能熟练掌握本学科的所有知识,也要掌握相关基础学科和临床课程的知识,才能具备引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还需培养选拔一批优秀的PBL课程教师队伍。

三多媒体资源平台的构建

人体解剖学是一个以形态观察为主的学科,因此比其他学科要求有更多的直观性,要求通过多种直观展示的方式增加学生的感官认识,帮助学生记忆,而多媒体多样的展现形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资源,包括图片,视频以及3D软件等等,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医学学霸们手绘的解剖图、外科手术图,科学性和精美度均很高,带着对这些图作者技艺的感叹与崇拜,让人更愿意去关注,去学习。在信息化普及的现在,学生对一些相对酷炫的展现方式表现出更高的兴趣,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尽可能制作或搜集质量高的资源以供学生学习。无论是微课还是课件、图谱、3D软件、影像资料和练习题,其质量的优劣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医学生课业繁重,并且对于教学资源的优劣判断并不成熟,因此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好的学习资源不是有效率的做法,这就要求教师群体共同构建优秀的学习平台,整合质量高的图谱、视频等资源以供学生学习。

四标本的选择

观察实体标本,也就是我们尊称的大体老师,是学生认识人体结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如今尸体资源短缺,制作好的标本在教学过程中被不断耗损,经常会出现组织结构无法辨认或某些组织缺失的情况,并且在教学过程会发现学生对大体老师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尊重与敬意,即使在观察之前教师会带着做一些例如献花、默哀之类的仪式,也并没有得到很明显地改善,可能福尔马林难闻的气味让学生没有办法敞开心胸泰然地面对是其中一个原因,福尔马林作为最常用的固定剂,它对人体会造成损害已是所有人都知晓的常识,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学生毫无芥蒂地凑近去观察似乎不能得到积极地响应。因此,塑料模具已经较为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可以比较清晰地观察组织结构,但是塑料模具有其局限性,制作不够逼真,或者太过理想化,以至于当学生观察真正的人体结构时,无法与模具上的结构对应上,存在脱节现象,而近年来时兴的3D打印技术则有望解决这个问题。3D打印技术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在数字模型文件基础上使用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其中数字模型文件的获得可以通过计算机建模,在医学领域则可以通过CT、MRI扫描等手段获取。3D打印技术在近20年来已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在产前通过对胎儿MRI扫描,三维重建后进行3D打印,对胎儿的颅面部解剖进行评估,以便在围产期对颅面部发育异常的胎儿进行积极地治疗[2];对肿瘤的3D打印可以帮助医生在不进行有创检查的情况下评估患者病情,并进行手术预演,以减少真正手术的时间,增加成功率,实现个性化诊治[3]。3D打印技术也被应用于医学教育,莫纳什大学的McMenamin教授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4],并且进行了商业化生产,3D打印出来的模具能高度还原实体标本,比一般的塑料模具显示出明显的优势,还可以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临床见到的一些异常结构,如室间隔缺损的心脏等,使得学生对这些异常结构有直观的认识。相信3D打印的解剖学模具未来会在解剖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五小结

总的来说,多元化教学是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理论教学方面,应合理尝试翻转课堂、PBL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评估教学效果,积极改进,但在尝试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实验教学方面,应寻找能尽可能替代实体标本的模具,包括高质量的塑料模具和3D打印模具。我们解剖学教师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解剖学知识,为将来成为合格的临床从业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何辉 金国华 吕广明 单位:南通大学 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伟,刘克,李文婷等.耶鲁大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教学比较[J].协和医学杂志.2013(3):334-7.

[2]VanKoeveringKK,MorrisonRJ,PrabhuSP,TorresMF,MychaliskaGB,TreadwellMC,etal.AntenatalThree-DimensionalPrintingofAberrantFacialAnatomy[J].Pediatrics.2015;136(5):e1382-5.

[3]KrauelL,FenollosaF,RiazaL,PerezM,TarradoX,MoralesA,etal.Useof3DPrototypesforComplexSurgicalOncologicCases[J].WorldJSurg.2016Apr;40(4):889-94.

[4]McMenaminPG,QuayleMR,McHenryCR,AdamsJW.Theproductionofanatomicalteachingresourcesusingthree-dimensional(3D)printingtechnology[J].AnatSciEduc.2014;7(6):47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