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麻醉效果观察

时间:2022-05-26 08:21:38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麻醉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用不同麻醉维持方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妇产科于2014.1—2017.1月期间行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患者均行椎管内麻醉,随机分为实验1组(脊麻)、实验2组(“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各2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内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2组患者疼痛评分优于实验1组、术后呼吸困难低于实验1组、二次镇痛患者发生率低于实验1组,实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患者行椎管内麻醉,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控制二次镇痛情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疼痛;麻醉维持方式

妇产科作为临床医学主要学科之一,其主要进行女性生殖器官、妊娠、分娩等疾病预防诊治工作以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工作[1]。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创口大、治疗效果明显,但是术后疼痛、并发症问题长期存在一直是妇产科临床治疗中的困扰,影响术后恢复效果[2]。有报道指出,开腹子宫全切手术中实施椎管内麻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问题,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基于此,本文就我院收治行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4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并进行分组,选择最佳麻醉维持方式。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实验对象选择我院妇产科在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行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晓实验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以及精神类疾病患者。将40例患者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两组,每组20例。实验1组:患者年龄在40岁到68岁之间,年龄均值(48.5±10.0)岁;患者体重在45~80kg之间,体重均值(56.0±8.5)kg;患者手术时间在40~90min之间,均值(60.0±10.0)min。实验2组:患者年龄在42岁到67岁之间,年龄均值(48.0±8.0)岁;患者体重在45~78kg之间,体重均值(55.5±8.0)kg;患者手术时间在45~90min之间,均值(55.0±10.0)min。两组妇产科手术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值数据对比,P>0.05。

1.2方法

患者均于术前30min肌肉注射剂量为10mg的安定与剂量为0.5mg的阿托品,入室后对所有患者采取血压、SPO2、心电以及呼吸监测。其中实验1组采取脊麻,一次性为患者注入浓度为0.5%、剂量为2mL的布匹卡因重比重液,加上剂量为0.2mg的吗啡。实验2组采用“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一次性为患者注入浓度为0.5%、剂量为2mL的布匹卡因重比重液,在退出脊麻后,再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根据实际的手术时间以及阻滞平面酌情给药。在为患者给药前需要补给剂量为15mL/kg的乳酸林格氏液。

1.3疼痛评价标准

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在患者不同时间(0.5h、1h、2h)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分数越高证实患者疼痛感越明显。

1.4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妇产科手术患者的VAS评分、不良反应、二次镇痛情况。1.5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对40例妇产科开腹子宫全切手术治疗患者实验数据进行计算。不良反应、二次镇痛几率以%形式展开,进行卡方检验;VAS评分行χ±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说明组间实验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VAS评分对比两组手术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结果,见表1。进行同一时间段数据对比,实验2组VAS评分均低于实验1组,P<0.05。2.2组间不良反应、二次镇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均有不良反应以及二次镇痛情况,数据见表2。进行对应数据对比,实验2组不良反应以及二次镇痛率均低于实验1组,P<0.05。表2两组妇产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二次镇痛情况对比3讨论开腹子宫全切手术创口大、手术时间较长,所以术后疼痛感问题明显,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椎管内麻醉能够改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合本文实验研究,两组实验患者均在手术中采取椎管内麻醉方式,分别对患者实施脊麻及“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两种方式。实验结果显示,采取“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的实验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二次镇痛率、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采取脊麻的实验1组,P<0.05。由此说明,采取“针内针”单间隙穿刺法的椎管内麻醉方式,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影响小,符合患者手术镇痛需求,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倪小丽 单位:江苏省泗阳县中医院麻醉科

参考文献

[1]赵凡.三种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对妇产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5):150-150,151.

[2]吕艳芳,徐萌艳.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手术全麻拔管期应用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38-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