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走向病人探究论文

时间:2022-11-10 08:43:00

药师走向病人探究论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当今中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不断完善、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医院已由过去纯福利型事业单位被推上了市场,市场经济规律在医院的管理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医疗服务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竞争机制,而这种竞争机制是建立在低水平、广覆盖、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是拟开展的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这种竞争机制不仅将引出“三定”,即定医院、定药店、定目录,它真正要引出的是医疗行为的规范、药品质量的可靠和资源配置的优化。

面对这种竞争的态势,医院药学的发展面临着竞争机制的挑战。这意味着:谁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谁就能够生存;否则将被淘汰出局。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迎接挑战完成新形势下药师的职责呢?

1观念向国际先进水平转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药师走向病人的行动应该源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从单纯处方调配到对医师处方或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监测、药学情报服务以及药物咨询等,我国医院药师已经在临床药学的工作中大大拓展了自己的业务范围。

近几年我们接受的新观念──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则集中体现了当代国际药学服务的先进思想。它的核心是:药师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病人的利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提供药品的态度、行为、承诺、关怀、伦理、职责、知识和技能,都是为了使病人获取最佳的治疗结果。美国临床药学经历了4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药学博士培养和临床药学实践培训制度,并由经过这些严格训练的临床药师(ClinicalPharmacist)活跃在临床第一线,深入到病人床边,其药学服务已深入人心。

1999年12月9日-13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召开的第34届美国医院药师协会(AmericanSocietyofHospitalPharmacists,ASHP)年会上ASHP主席BruceScott强调:什麽是“ASHP2000”,那就是使病人受益。本届年会将“药学服务模式转变”作为一个大会的主要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以病人利益为中心的前提下,药学监护包括面向病人和面向社会两方面的具体实践。比如大会设立的专题包括:ASHP关注卫生保健和急救医学;ASHP关注卫生保健市场的变化对经营者购买决定的影响;ASHP关注降低贫困者保健费用经济负担的政策等。基于这种前提,“药学服务培训”成为大会的另一个主要议题。大会设有“设计你自己的计划提高员工提供药学保健的积极性”、“发掘你的工作能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等主题。从以上可以看出药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病人利益的观念贯穿于ASHP药师服务的始终。因此,我国药师要走向病人、走向社区首要的是转变观念。

2培植服务环境,营造浓厚的"药师就在病人身边"的良好氛围。

解决了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转变问题,还需要努力营造药师就在病人身边的良好职业形象。美国临床药师已经在治疗药物监测、参加病房查房、药物治疗决策以及社区巡诊等工作中,开展了得到法律认可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那里,对病人健康负责任的不仅有医师、护士,还必不可少的有药师。医师根据医院和保险公司共同制定的疾病诊疗常规作出诊断,临床药师则在医师开处方前与其共同研讨并决定药物治疗方案,甚至一些临床药师还取得了诸如止痛或外科手术的抗感染等方面有限的药疗决定权。

在我国,临床药师的工作刚刚起步,远未深入到以上阶段。但我们每一位药师应该明确:药师是在为人工作,不是为药工作。要把每一位来取药和接受药师服务的病人,当作一个实实在在与自己有同等权利的人。树立病人的健康服务除了有医生,还有药师的思想。也就是说,病人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与我们药师息息相关。正如FDA官员Dr.JaneE.Henney在第34届ASHP开幕式发言中所讲:药师要与医师一起把药物的危险性减少到最小,把药物的益处增加到最大。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应该通过宣传和实际工作让病人明了并切身感受到。

目前国内多家医院开展的药物咨询工作,已使许多病人受益。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如何同用、药物与进餐的关系、药物的用法用量、各种缓释制剂的正确使用、各种喷雾剂的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正确使用等、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等有关药品的选择和使用的问题,由于药师的出色工作,已在病人中建立了良好的职业信誉。特别是国家已公布并正在开始实施的非处方药物管理制度,更给药师在病人身边的形象提供了实践的机遇。现在许多医院药学情报咨询服务积极探索网上药学服务的问题,则是满足病人个体化需要的良好途径之一。这不仅是药师走近病人的良好途径,更是病人走向药师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总之,面对医改,我们应该尽量设法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让病人感到医院药师提供的药品可靠、咨询可信、服务可心。培植药师服务的环境,营造浓厚的“药师就在你身边”的形象氛围,让广大的病人知道要吃药找药师,小病去药店,吃OTC药更要找药师。转更新和补充知识结构,迎接挑战

面对医改、面对临床、面对病人,我们医院药师需要更新和补充知识结构。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这种变更应始于在校药学教育。

3.1在校药学教育美国临床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其药学教育的专业设置及毕业前的两年药学实践(PharmacyPractice)。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于1997年就通过了"对药学博士(Pharm.D)专业教育实施程序的认证标准指南",要求美国药学教育从2000年6月1日起全面实施Pharm.D专业教育(即临床药师培养教育),在2005年后停止其它临床药学专业教育。

而我国药学教育多年来实施的教学模式,以研究提供药品和保证药品质量为专业目的,尚未将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和相应技能训练放在首位。因此药学专业毕业生缺乏在临床工作中所必要的解剖学、诊断学、内外科知识及临床药理学等医学基础知识,使他们走上临床时面临巨大的学科障碍。因此从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出发,药学教育必须补充临床有关知识。

3.2毕业后教育美国临床药学的发展还得益于美国药学教育的职业化。凡取得药学博士学位的药学院学生还需要进行2年的专业工作培训(相当于博士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双向选择专业化工作培训的地点、专业和导师。计划将来从事临床实践的人与住院医一起在临床科室轮转,管病人、开医嘱;拟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则进入实验室,在参与临床查房的同时,独立完成若干临床课题,并给低年级在校生讲授临床课程。经过这样的系统训练,他们已具备独挡一面的素质,具备与医护人员、患者交流的知识和参与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的能力。

我国医师的毕业后教育(5年住院医培训)已开展多年并进入惯性运行,而毕业后药学教育是近几年才提到议事日程上。卫生部和北京市卫生局于今年年初刚刚出台医院药学培训基地的评估办法和5年药师培训计划。应该说这是在医改形势下,药师从关心药品走向关心病人的服务模式转变的基础。把这支药师队伍培训好,事关医院药学的未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毕业后教育,除了医院药学本身的内容之外,应加入临床医学知识和人际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强化并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培训并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既热爱自己的专业,又懂得与医生和病人的沟通,在培养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满足药学服务需要的同时,实现青年药师们的自身价值。

3.3继续教育美国的职业药师制度,非常注重继续教育。许多州规定:若在服务期内未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则不能被接受下一轮的注册。其作用主要在于知识更新,使药师保持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个人发展和专业实力的需要。要求注册药师不断的接受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1999年第34届美国医院药师协会年会的报告中提出:药师的作用好坏与5项因素有关,列于首位的是跨学科的药师队伍,其次是自动发药系统、电子病历、支持药师的医务人员和高级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临床药师队伍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临床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跨学科知识的严重不足。许多药师满足于在药房内或实验室中工作的成就,视下临床与医生交流(或与病人交流)为畏途。由于我国临床药学教学体制尚不完善,在美国获得了药学博士学位的高学历的药师才符合临床药师的基本条件,而我国一般仅是药学本科毕业生,所学到的知识及实践经验均很贫乏,主要是在医院工作实践中边干边学,现在尚可通过继续教育的办法弥补。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主管药师职称以上业务骨干向临床药师发展的培训办法。目前北京药学会继续教育内容中已增加许多临床专家的授课,其目的也在于此。这支临床药师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关系到医院药学的发展和医改的竞争能力。

3.4专科临床药师的培养临床医学的突飞猛进,促成了临床学科的二级分化。如果说一代名医张孝骞教授当年以其广博的学识去临床各科查房,已属凤毛麟角的话,那么处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求某人成为“全面医学专家”则属非分之想。同样的道理医院药学也伴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出现职业内涵和工作模式不尽相同的局面,今后,治疗药物专家也很难成为“全面药学专家”。不论心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还是抗菌药物,都有深入研究和精通的专业领域。如果临床药师在药学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相关领域的临床知识方面不够精通,则无法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因此,有目的地培养专科临床药师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我们对此应在思想和人才上提前准备。与人才分科相对应的应该是医院药学学科的二级划分,医院应将药剂科更名为药学部,下设调剂科、制剂科、临床药学科、临床药理科、采购供应科等。二级学科的划分将大大推进医院药学专门化的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的口号是: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医院药师的作用应该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药品分类管理、门诊药房企业化等工作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药师走向临床、走向病人、走向社区,必将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