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6:09:35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研究生;高等教育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

新闻传播学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专业学位,新闻传播学要求本专业硕士具有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基础、独立的思考能力。世界上最早开办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课程的是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专业涉及新闻的各个领域,毕业生在美国乃至世界各主流媒体十分活跃。而我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本身起步较晚,无论是学科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是在借鉴西方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学分制,学时为三年,前两年是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时间,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通常可以修完绝大部分学分;第三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以及求职。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开始于1978年,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次招收一批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自己培养的高层次的新闻教育人才。经过几代新闻人数十年的努力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己的模式,逐渐规范化。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多元化。近年来,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硕士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跨专业学生在接收新闻传播学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理论方法与自己本科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深入的辩证思考与分析。在学科交汇处提出新的理论设想,进而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当前,业界需要这样既具有新闻专业素养又拥有其他领域专业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结合近几年状况来看,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开始选择读研深造,他们的加入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案例资料。

(二)课程设置重应用性

由于基本专业的特殊性,新闻传播学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比起本科阶段来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并且在进行了系统的概论学习后,细化专业学习。应用型课程的设置将当下新兴的科学传播技术和先进的新闻传播理念引入课堂,弥补研究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短板,以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使学术研究贴近实际生活,实现学术成果对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促进新闻传播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新闻业务中。这也能使研究生毕业后更快速地融入专业工作,使研究生教育与时俱进。

(三)注重思维及能力培养

与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相比,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塑造,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思考,结合新闻业务案例进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建立逻辑思维能力,辩证地理解新闻传播理论,进一步研究新闻业务,发展学科理论学说。研究生教育需要从学术层面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深刻理解新闻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对学说进行发展或批判。研究生教育精且细,才能形成理论架构的系统搭建,逻辑思维的准确塑造,科研能力的着力培养。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是研究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

三、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研究均起步较晚,我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基本是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的新闻传播事件进行的,主要是对新闻业务和新闻事业发展的探索。其研究实用性质较强,相应的理论色彩就比较弱。传播学引入新闻学界后,经过一代专家学者的探索,将二者磨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已经彼此交融,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批判思想已经成为新闻学研究的一部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更加强调学科的融合,将二者的思想理念与研究方法融汇,以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探索新闻学研究。研究生教育就是在着力培养一群从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人才,培养其科研能力,鼓励热心学术的学子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储备人才。

(二)提升新闻传媒行业的竞争力

从新闻传播业界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推动作用也是相当大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新闻传播学术理论转换为新闻传媒行业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闻传媒传播能力的提升,扩大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范围,提升我国新闻的传播影响力,提高我国的国内外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国现当代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出现、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大给新闻传播力的提升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这样一个形势多变的环境下加强我国的新闻传播力,需要学界的研究者们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视角,反复地进行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案、办法。

(三)符合研究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本科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持续增长,而本科文凭的竞争力却未曾增长。这使得本科毕业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越发处于劣势地位。就目前的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在就业时相较于本科生会更有自信心、更有竞争力,部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对高学历人才有更多的需求。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单位,研究生的优势较大。在工作中,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接收的教育和培养出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其在事务处理上看得更远、考虑得更周到、处理得更妥帖,这种能力使研究生在工作发展上有着足够的后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行业,甚至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都十分重要。国家传媒影响力的拓展、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本身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规范的高等教育,需要高校和专家学者们对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予以重视,完善学科教育体系,丰富研究生教育内容,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学术,促进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周婉馨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型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65-68.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微博;互动;新媒体教学

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专业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高速发展,善用新媒体平台的实践型、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教学任务。然而传统课堂中理论知识传授和课堂教学案例互动,属于线性传播范畴,在有限的课堂空间及教学课时中,很难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参与度与动手实践能力。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教育背景下,涌现出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平台,比如视频网络、博客、搜索引擎等,特别是新兴社交媒体代表——微博,更是得到迅猛发展。它凭借着较高的信息到达率、分享率,更是容易被青年学子喜爱与接受,成为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信息源,因此依托于微博平台,以传递知识为主旨的公共账号大量涌现。但是这些公共账号目前尚存在三种主要问题。一是大多较为分散,缺乏有机、系统的整合,不便于学生搜索与关注。首先表现为主体分散,各种名称的研究所、高校学院、考研机构等账号主体纷繁复杂;其次表现为信息侧重点分散:理论知识与实务素材相互混杂;再次表现为信息阶段与层次分散:基础知识与高阶提升内容共处,知识难易程度跨度大。二是账号权威程度与信息制作水平参差不齐,难免出现信息误导,干扰实际教学实践。三是关注公共账号的学生层次尚未完全普及。由于这些内容与休闲、娱乐信息共处同一媒介空间,关注者大多局限于求知欲较强的学生,而对于普通学生而言,其信息的竞争优势无法与娱乐信息相比,如果未纳入课程计划,则在某种意义上造成资源浪费。本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日常教学思索与实践,在师生交往互动中,共同建立起适合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学生接受水平、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素材的微博教学平台,并纳入学生评价考核体系。从而有效延展传统课堂边际,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参与度与实践能力。

一、微博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样态

(一)作为信息平台

微博作为信息平台,可应用于日常教学管理与专业信息拓展中。第一,用于课业进度及教学安排:诸如告知需要预习章节、复习要点、课堂提问题目及课后作业等;第二,用于专业比赛信息:诸如大学生广告大赛、“星火杯”学术科技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各类摄影大赛等;第三,用于新闻传媒行业的最新动态、大事件等。

(二)作为教学工具

所谓“教学工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借助微博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教育目的、完善教学程序。目前新浪微博的应用程序有微盘、图读微博、微博投票、微博会议室、微博读书会、翻译工具等,实现免费存储、信息检索、数据互动、在线阅读、表达意见等。

二、微博平台在教学中的实践类型

本文以传播学专业核心课程——《新媒体概论》课程为例进行梳理。该课程通常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着重讲授新媒体业态及其传播、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初涉专业领域,认知传媒行业。由于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课业压力繁重、课余生活单调,新媒体接触经验十分有限,大部分局限在基本网络应用范围内,如QQ聊天、百度搜索、观看视频等,与课程要求存在着较大的认知断裂。伴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笔者逐步探索出3种微博教学平台实践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缺陷。

(一)“素材——讨论——总结”的专题教学

此种实践类型历经抛出素材——引发争论——归纳总结几个环节。教师针对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设置专题,精选一个典型案例素材推送至微博平台,引发学生关注、争议,再通过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尽可能做到观点集中,思路清晰,最终通过归纳总结达成意见的基本一致。比如在讲授“新媒体新闻UGC形式”(用户自创内容)这一专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对UGC形式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了解UGC的优势及可能带来的信息虚假弊端。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先借助微博平台,推送BBC新闻生产著名案例——2012年叙利亚假视频的及新闻处理技巧。上传了一段叙利亚政府军用暴力对待无辜群众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很快就有同学对这段视频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并和认为视频真实的同学展开热烈讨论。讨论过后教师公布结果:此为反对党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中上传的视频(此做法为典型的UGC形式),该视频发出后被转载到世界最大的视频网站YouTube,而后迅速被全球各大媒体包括英国BBC、中国日报网站等转载,引发全球舆论对政府军的声讨。但是随后该段视频又被证明是人为摆拍的虚假视频,是叙利亚政府反对派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的一次政治阴谋。紧接着教师了几家主流媒体在转载该视频的第一时间的报道截图,有的单纯描述视频内容,声讨暴力行为,有的则在报道中注明“该视频在社交网络广泛流传,至发稿之日无法证实其真实性,请观众自行斟酌”字样,体现了媒体的谨慎与权威性。通过对比,学生了解了作为传媒人判断新媒体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其后,教师又提出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哪些因素会导致新媒体新闻的虚假性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及管理角度辨别虚假新闻?促使学生在寻找答案时又在微博平台中找到了新的虚假UGC案例。

(二)实战演练教学

微博是真实的媒介环境,让学生真刀真枪在微博中感知新媒体事件与声音,可以突破课本案例局限,活化所学理论。在新媒体课程中,有重要一章为“新媒体舆论”。教师先在课堂中以教材案例“正龙拍虎”来讲解网络舆论特征、生成机制、传播路径等内容。接下来让学生回归到真实的舆论场中学做“舆情分析师”,精选出自2003至今发生的8个重要舆情事件,诸如孙志刚案与中国收容遣散制度的改革、药家鑫案、躲猫猫事件、郭美美事件等,此8个事件均为网络舆论发力中国社会舆论场、引发现实变革的重要节点。教师要求同学们在微博中进行舆情信息搜集、判断舆情发展节点、梳理舆情生成与传播路径、总结舆论在事件中发挥的正向与负向功能,并将8个事件的舆情分析制作成PPT形式,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中做10-15分钟展示。由此形成了一个课堂——微博——课堂的循环过程,让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学习热情与实战能力。

(三)思辨批判探讨教学

思辨批判探讨教学是教师把具有争议的命题以及对该命题的思考角度、解决方法,预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讲解给学生,然后有意设置出命题的正反两方,让学生在微博中参与讨论、争辩,最终形成对该命题较为准确、全面的认知。比如讲到新媒体“失范行为与管理”时,教师设置了“网络推手”与“人肉搜索”两个议题,先在课堂中对于两个议题的内涵、生成原因和技术路径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讲解。然后设置了两个命题:“网络推手行为是正常公关经营手段还是扰乱网络秩序行为?”“人肉搜索是正义伸张还是网络暴力?”鼓励学生在微博中进行讨论并试着做出评价。同学们在课下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搜集出新的案例,通过分享与相互启发,基本达成共识,即这两个命题的核心在于其界限的划分与界定,并对其界限的划分提出一系列的条件限定与规范方法。在教学环节的最后,教师要求每位同学结合课堂内容和微博讨论体会,写出一篇1500字左右的小论文作为课程作业上交,促使学生再一次对课堂知识学习和微博讨论过程做以书面梳理,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三、微博平台在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建设

微博平台实现了师生即时互动,但也应该注意到微博本身也有其碎片化、零散化的传播特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博功效是微博辅助教学开展中的难点。微博互动平台应从制度管理、成绩评估角度切入,健全微博参与在教学中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搭建好网络与现实课堂的桥梁,从而保证微博辅助教学的有效开展。评价体系建设具体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提出底线要求:学生应将教学微博账号设为“特别关注”,只要在手机联网的情况下,就可以收到系统推送和提示信息,以此确保不会将教学信息淹没在微博账号其他的碎片化信息之中。使用过程中学生应实名发言、注重文明用语,不发垃圾信息,一旦发现则被警告批评。第二,在微博辅助教学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些参与积极并较为细心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微博账号的管理员,辅助教师信息,承担微博版务的日常维护工作,删除广告信息的恶意粉丝、对微博评论及时归类提取等。对于学生管理员,在平时成绩中予以适当加分。第三,将微博辅助教学中的内容与部分课堂展示、课后作业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专业学习的重要阵地和必要环节。如前文提及的舆情事件分析、PPT展示及新媒体失范行为作业,如果学生不完成微博学习讨论的步骤,作业成绩会受到大幅度影响,从而实现了课堂——微博——课堂的有效循环。

四、结语

通过《新媒体概论》课程微博互动辅助教学的实践,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能力与兴趣,帮助大一新生迈开进入专业门槛的艰难第一步。在其他传播学专业课程中,微博互动辅助教学也具备一定的可推广性。随着课程深入,微博辅助教学还可以应用于诸如《广播电视新闻学》《企业形象与品牌传播》《传媒业概论》等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均具有信息量大、涉猎面广的特点,尤其是《传媒业概论》课程涉及国内外媒介环境及部分媒介经营管理内容,与学生媒介经验相隔较远,理解掌握起来更是困难,借助微博互动教学可以有效弥补缺陷。目前微博教学平台的建设时间还较为短暂,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需要强调的是,微博互动是专业学习有力的新型辅助手段,但是切不可喧宾夺主,不可取代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在强调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微博互动辅助教学可以拓展传统课堂边际,成为聚合、分享专业信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

作者:吴越 李明德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①李明德,庞瑞,付晓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问题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②刘运来.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变革的思考[J].新闻知识,2013(12)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行政学派;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一、引子

由于世界范围媒介产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最近,美国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传播学院正在大力搜罗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并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传播媒介也在积极探索这一产业的经济规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学科。

我对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广播电视)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感兴趣,大约是在1993年前后。那时候,由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号召,中国开始大步迈向市场经济,学者开始讨论市场经济与传播的关系。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研究领域主管部门——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都曾召开这方面的会议。我开始考虑广播电视的商业性问题,也做过几次发言。但是,这些发言大多遭受了客气的冷遇——当时,媒介的商业性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还申报过研究广播电视商业性的课题,也没有获得批准。如今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商业价值(被称为“产业性”——一个独特的中国词语)的重视与开发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研究商业广播电视,应该说我有一点基础。我完成于1982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1949年以前上海的商业广播电台。但是当时,我只注意了这些电台在历史变动中的政治倾向,并对它们播出节目的娱乐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对其经济机制基本是忽略的。不过,采访电台旧主人时,他们不断强调的“我们是做生意的啊”,“就是卖广告(时间)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上海旧时代商业广播的知识促使我认识80年代后期新兴的“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质。1993年5月,中国记协在武汉召开“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研讨会,我提交了一篇论文——《商业广播电视辩证》。①在谈到广播电台这种商业性实质时我指出:“电台‘出售’了受众存在的事实,获得了广告费;厂商兜售了广告,获了消费者;视听者出让了时间(主要指忍耐广告的时间),换得了娱乐,三方各有所求,也各得所需,走了一个三角形,实现了某种交换——具体的商品交换和抽象的价值交换,这种经营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特有的商业行为。”②

以上引述的观点,虽然出自我的手笔,却并非我的发明,而是从某些书或者某些文章中读到的,从而引发出同感。但是显然,它来自不知转第几手资料的非权威性来源,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观点的最初出处。不过,这种观点如此地不同凡响,它成为我观察相关问题的重要思路。

感谢我的朋友赵月枝博士,③她给了我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启蒙”。1995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从她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其人其事。事实上,“广告—电台—受众”这个“看不见的三角形”正是斯麦兹的观点。那时候,整整一星期,我呆在她家中,读她的博士论文,并接受她的理论“轰炸”。1998年夏天,她到北京广播学院讲座,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支派,其中追根溯源,讲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包括“受众商品论”的来源。

月枝的确是特别具有这种介绍资格的。她与斯麦兹和另一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领袖人物赫伯特·席勒(HerbertSchiller)都有过交往。在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她曾听过斯麦兹讲课。毕业后,她立即来到席勒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教书。她给硕士生讲授《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她给博士生讲授侧重美国情况的《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传播》(CommunicationasaSocialForce);给本科生的同名课程则是国际与国内综合的。这些课程都是由席勒开创的。目前,月枝回到西蒙·弗雷泽大学,仍教授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因为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初是由斯麦兹设计和开教的。所以,丹·席勒(DanSchiller,赫伯特·席勒的儿子,传播学教授)曾说,月枝是世界上惟一有幸在两所著名大学教授由两位大师开创的两门课程的人。在圣地亚哥,月枝与席勒一家交往密切,成了朋友。2000年初,赫伯特·席勒去世,月枝用电子邮件给我转发来讣告,嘱我翻译成中文在网上公布。她还鼓励另一位朋友为丹·席勒的新著《数字资本主义》(DigitalCapitalism)一书撰写了中文的书评。此书中译本现已出版。不久前,她还与丹·席勒合写了一篇文章——《与狼共舞?中国融入数字资本主义》(DanceswithWolves?China''''sIntegrationintoDigitalCapitalism),他们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发人深省。

1995年在加拿大进修期间,我阅读了一些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文章和书籍。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引导我关注殷尼斯(HaroldA.Innis)、贝伯(BobertE.Babe)、莫斯考(VincentMosco)等人对加拿大传播进行的政治经济分析。后来,莫斯考全面系统阐述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Communication.SAGEPublic,1996)一书出版了,④并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之作。这本著作我很久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但是,由于对莫斯考研究的问题十分关心,1999年,我到加拿大访问时,特地采访了他,写了一篇访谈。⑤

2001年,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研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书籍了,这还得感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持中国学者在韩国作一年研究、而又不限定研究范围的国际交流项目,使我们得以整日倘佯在书海中,或者流连于网络上――自由的时空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二、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或者称一种途径(approach)。传播学的传统学派我们现在是比较了解了。与此相对的,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目前主要有两大学派:一个文化批判学派;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两大批判学派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1.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传播学与政治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学习新闻传播的学生在刚刚接触这一学科的时候大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虽然年龄稍大的中国学者大多研习过马克思主义,知道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政治经济学不是我们研究传播的传统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引进时,我们遵奉的是传统学派(或者按北美的习惯,叫作行政学派⑥)的思路和方法。在那一学派,公认的大师是施拉姆(W.Schramm)。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目标是提高传播的效率,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采自社会学的抽样调查,心理学的实验测试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方法。那种传播学研究特别强调其“社会科学”的实证性、数量化特征。行政学派是为政府、为媒介、为大工业出谋划策的,特别是其中的公共关系研究,其传播研究取向避重就轻、舍大取小,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实用性特征。行政学派的主流学者常常附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权力体系——政府和大企业,总体上是为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服务的。

批判学派是后起的、站在社会的角度对现状持批评态度、主张改革的学派。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批判学派起源于欧洲,特别是英国,以文化批判为标志,这是不错的;但文化批判学派只是批判研究的主要一支,而另一主要的分支起源于北美,也存在于南美洲和欧洲,便是以更加宏观的构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和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对这一学派及其研究,我们要么尚不熟悉它的研究方法,要么虽知道方法而不了解其学派的来源及形成。

由于对现状持批评、否定态度,通常,批判学者被排除于权力体系之外,但是,文化批判学者的批评由于目标不大,分析通常局限于文本和话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颠覆威胁似乎有限。⑦而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因此,他们在社会中、甚至在学术界(大学和研究团体中)更是少数派。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在北美还是欧亚,包括韩国,我发觉,政治经济批判的声音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其原因,按照我的猜测,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工业、大媒介侵犯民主的集权本质日渐昭然,从而在道德方面陷于孤立。⑧资本主义的逻辑虽然在现实中通行无阻,但在理论上却是不得人心的。他们的实践方法是只宜于做而不宜于说的。⑨批判学派则反之。

从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学者,虽不都自称批判学者,但按照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路,他们大多得出的是批评性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传播政治经济学尊崇的最重要理论权威却是马克思。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

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者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这是因为,媒介属于新兴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其经济方式与传统的工业并不一样,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对现实的解释还未能透彻。目前我们也还没有真正与国际传播政治经济学界接轨,表现在文献引证方面的薄弱。尽管有一些可以归入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研究课题,但采用的却是自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且未能形成学派。

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习惯于将传播研究分为历史、理论、业务三大部分。这是一种传统上的划分。它们与各种不同层次的抽象对象及其认识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研究“范式”)并不完全相同,由此形成的不同研究领域或者研究学科其实是交叉的。

历史研究以过去发生的事实为工作对象,它考订一些历史事实,发现史实之间的若干联系,或者以史实解释和说明学者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方法是最普遍的、所有学科都会遇到、都可能使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观察认识方法。历史通常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理论主要是大脑思辩性逻辑推理活动的产物。理论大致可分为标准化的和解释性的两种,标准化的理论提出理想的目标。亦即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解释性的理论则是对既有现象的认识,亦即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行政研究主要是描述现状,为它辩解、并使之巩固完善的理论。批判理论通常是理想化的,因而对现状也常常是否定的。

业务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而只是指研究对象。业务研究关注的是比较具体的“怎么做”的问题,它运用历史和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探讨有效的操作,因而是最实用的研究。在业务研究中,人们大多并不执着于某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思路并用。

政治经济学属于宏观研究,侧重历史和理论的范畴。据莫斯考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4大特点:历史分析;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道德哲学(价值观,社会良好秩序);社会干预(即实践)。(Mosco,p.17)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媒介不是惟一的关注对象,而只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与教育、家庭、宗教等制度体系一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学者追踪它的变化。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它的影响,这是一种复调式的、多声部的“交响乐”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也要回答“应该怎样”、“怎么做”的问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认识(规律)和决定(政策)等传播领域的各种问题都有关系。

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经济的”和“政治的”的双重特点。只有在北美(更准确说,是美国),从一开始,媒介及其传播便径直坦露出其经济本性(叫作商业化)。⑩从而被学者提出,并深入分析。对中国传播学者而言,媒介“政治”、“宣传”等等不是陌生的思路,而对传播经济实质的洞察,却是新的尝试。因为,自1949年以后,甚至在之前,中国的经济便不是相对独立的自治领域;中国当代的市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决策所规定和左右的。而且,中国与韩国等东方国家有一种相同的现象,按照韩国学者的说法,就是“非正式的决策支配正式的决策”。⑾如果说,北美批判学派的重大贡献是从“经济”中发现了“政治”的话,中国的传播学者却要反其道而之,从“政治”、“宣传”、“文化”、“精神”的外衣下辨认出“经济”的实质。我想,这是中国与西方的媒介研究应该不同的理由及有所不同的地方。

自从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以来,学者的确是对经济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许多“市场知识分子”积极地为媒介出谋划策,帮助媒介改进经营,提高效率;采用的方法也更偏重流行的新经济学思路。这对于新中国传统上“政治第一”的思路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媒介研究的主要视角可以而且应该是政治社会决策,而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宏观思考、历史观察、道德追问和主动实践的特点。作为公共领域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从事的,不是一般的商业活动;而作为“社会良心”体现的知识界所追求的,也应该是社会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媒介的目标。是大众的公益,而不仅仅是传播媒介的经济效益。这种“公共”的思路,是我们不应当忽略的。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关注不同于主流新经济学派思想的其他选择,而与当前大多数企业咨询性经济研究不同。我想,既要研究媒介的经济规律。又要重视社会的道德评价,用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能动的和辩证的范式进行研究,这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学者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3.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转型

在中国,不能说缺乏对媒介的批评。事实上,近年来,报刊上,书籍中,对利益驱动、不负责的媒介运作,谴责的声音日益响亮。但我感到,多数批评是激情性的、文学式的,其中不乏故作惊人之语的煽情,理论分析似有不足。其实,某些媒介批评,可能出于商业动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行为。

在此,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要掌握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特点,首先要了解一般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三个大的分支:自由主义(现在也被称为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

自由主义即新旧古典(或称经典,classical)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除了亚当·斯密之外,还有一位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他们各自侧重一个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爱”即“爱人”,利己同时利人。他在发表于1759的《道德情操论》(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中批评了商人的为富不仁,并对工人的困境表示同情。其后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包括马尔萨斯,却由斯密的立场而倒退了。他们是站在有产者一边的。例如马尔萨斯,他反对拯救贫困的社会计划、反对医疗保险与和平,因为战争、饥荒、疾病和瘟疫都是阻止人口增长的“自然”手段。他还为允许街道上污水横流的做法辩护,说这是控制人口,使适者生存的手段。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政府不应该控制疾病的蔓延,这种控制只会带来长期的更大的痛苦,因为无限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会使社会变得更弱。一些为资本辩护的经济学者说:“商业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和活动创造利润,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无欺骗和无假造的公开、自由的竞争限度内行动”,否则才是破坏性的。(转引自Babe,1995,pp.91~94)

现在新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学派继承了斯密的某些观点,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心作用,反对托拉斯、垄断等影响自由经济的商业权力,但他们主张排除了政治因素的经济中心主义。按照贝伯的说法,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派有三大神话:市场、技术及机器、进化(他用三个M来表示——Market、Machine、Marchoftime)。(Babe1995,pp.75-85)

新经济学派的自由主义是当前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新经济学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研究买者与卖者关系的个人主义重心;二是认为市场是人的自发本性具体化的观点。三是市场本身具有调和冲突能力的和谐理论。主流行政学派的传播研究继承了这些特点。在山农和韦弗(Sharnon&Weaver)的传播流动线性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统学派的共同点:中心是个人;传播过程从一方自动流向另一方;对传播的解释是效果及反馈。

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政策的中心问题是权力的分配(Babe,1995,p.63)。因为信念、知识、神话、“常识”、意识形态等因素均在经济架构中起作用,所以政治经济学将对经济(商业、金融的经营)的理解与对政治(立法、管理的程序)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主流经济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为了分析的需要,却将商业与权力、经济学与政治科学硬性地分割开来。但是,这些思想被批判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发扬光大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希望通过积极的竞争达到公平,纯粹是幻想。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围绕工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条件等制度因素进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将生产模式具体化。例如阿多诺(TheodorAdorno)转向了对“文化产业”的分析。他认为,文化产业是霸权集团教导劳动大众“有用”价值观及引导其思维和感觉的手段。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大众传播被视为霸权教化和宣传的工具,而新经济学被视为服务于霸权利益的学术意识形态。⑿

可能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比较熟悉的缘故,在三大分支中,我对制度学派最为注意。制度学派也称“制度和改良经济学派”,这个学派诞生于20世纪前后,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一支。据贝伯(Babe,1995,p.75)认为,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是韦伯伦(ThorsteinVeblen)和康门斯(mons),继承者中有殷尼斯。

制度学派将制度(而非个人)置于分析的焦点。按照韦伯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流传的社会习俗或者思想习惯,或称思维习惯(habitofthought)。“思维习惯”是习惯化的预存倾向和思想模式,它组成了各种文化的前提、背景和基础,认识和解释也由此形成。制度经济学认为,只有制度才能解释社会的变化或者改良。积累的变化使得文化、社会和经济转型。制度学派批评自由主义的市场和谐论,认为制度才是中心,而制度是冲突的和变化的,以此区别于古典主义试图建立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的努力。制度学派也责备马克思主义简单的阶级分析,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区别是,认为阶级内部的斗争更甚于阶级之间的斗争(所谓制度冲突)。

生活习惯(habitsoflife,或者惯性行为)产生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可以称之为“常识”。这种常识被多数人在多数时候不加批判地接受。这种视为当然的、也许是无意识的思维习惯具有模糊的、不言而喻的倾向或者直觉,这种倾向或者直觉则是通过社会交往(传播或称交流)而特定化的。在这里,制度学者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

按照传播的“环境”观点,学者指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大众媒介对广告的传播。广告不仅具有宣布所出售商品的信息作用,而且是一种文化,具有“心理疗法”的神奇效果。它促进人们接受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并影响社会对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评价。然而,正如许多研究所指出的:广告宣扬的价值观基本是不健康的,是反生活的。

另一个是非广告的传播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选择和界定“真实”的作用。一位著名的传播学者指出:“真实是最稀有的资源。就像许多稀有资源一样,它是需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权力形式便是界定、分配和表现这种资源的权力。”⒀区分“实际”与“幻想”、“事实”与“虚妄”、“可能”与完全“不实际”、“重要的”和“琐碎的”等等,是媒介的“自然”特权。媒介常常引导人们设置社会议程和个人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纪。对这个与工业时代大相径庭的社会,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名称: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或者信息经济、全球村、断裂的时代、第三次浪潮和后现代主义等等。(Babe,1995,p.9)社会被称为“信息经济”,正体现了新经济学“经济至上”的观点。现在,基本的经济问题不再围绕着土地和工厂产生,而是集中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设计进行。文化产业除了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之外,还有新兴的卫星、有线电视、点播录像、电讯和电脑联网。电子传播使来自中心点(发达国家)的管理延伸到国际和全球的范围。人类传播日益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疏离——异化,这些都是当代传播研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面对广阔的研究领域和众多可资借鉴的思路,中国的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理应出现大步的发展。

注释:

①这篇论文后来收入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一书,1997年又收入本人的论文集《传播论稿》,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②详见《商业广播电视辩证》,《传播论稿》,P.17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③赵月枝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后考上出国留学研究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和西蒙·弗雷泽大学教传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已是知名国际学者了。

④此书大陆中译本现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⑤详见郭镇之:《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⑥行政研究(administrativeresearch,也有称管理研究的)这个词是由著名传播学者拉札斯费尔德(P.Lazarsfeld)合成的。他说,这种研究“是为某种公共或者私营性质的管理机构服务的”,“目的在于解决一般属于经营性质的小问题”。他称相反的研究为批判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是发展出“对我们时代到处流行的各种社会趋势的一种理论”,它隐含着“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并以此评价媒介“实际的或者期望的效果”。批判学者斯麦兹等具体阐述了两个学派的主要分歧:1.选择的问题。前者追求组织机构行为的有效性;后者追问这种行为出现的合理性。2.研究方法。前者采用新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个人性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历史性的唯物主义的方法。3.研究结果的使用,前者保证不扰乱现状;后者呼唤根本的改变。详见Babe(1995),p.65-66。

⑦其实并非如此。文化批判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潜力巨大。

⑧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许多已经被发达国家摒弃的冷酷观点正在以“新思想”的方式引进市场化的中国。

⑨极端的例子,如,马尔萨斯认为,瘟疫、贫困都是减少人口的天然办法,从长远来说对人类是有好处的。因此政府不必对此采取措施。(Mosco.p.41)新经济学的一派也认为,对污染,污染者和受害者同样负有责任:污染者是因为污染,受害者是因为自己选择就近居住。另有一派新经济学者则主张将污染的权利市场化和商业化,以确保企业按正确的价格行使污染的权利。(Babe,1995,pp.91-94)这些理论虽然有其“真理”的成分,但难道适于大肆张扬、或者指望获得拥护吗?

⑩商业化不一定是一个“坏词”。它是指一种经济方式,或者市场过程,通常是中性的。

⑾据本人与汉城大学言论情报研究所朴承宽教授的访谈(2001年4月13日)。

⑿Adormo,Theodor(1991).TheCulturalIndud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EditedbyJ.M.Bernstein.London:Routledge.转引自Babe,1995,pp.74-74。

⒀JamesW.Carey,CommunicationasCulture:EssaysonMediaandSociety.Boston:Massachusetts,UnwinHyman.1989,转引自Babe,1995,P.125

主要参考资料:

Babe,RobertE.(1994).(e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inEconomics.Bost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行政学派;批判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一、引子

由于世界范围媒介产业和市场的巨大变化,最近,美国一些重要的高等院校传播学院正在大力搜罗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教授,并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传播媒介也在积极探索这一产业的经济规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学科。

我对传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广播电视)的政治经济学问题感兴趣,大约是在1993年前后。那时候,由于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号召,中国开始大步迈向市场经济,学者开始讨论市场经济与传播的关系。当时我所在的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研究领域主管部门——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都曾召开这方面的会议。我开始考虑广播电视的商业性问题,也做过几次发言。但是,这些发言大多遭受了客气的冷遇——当时,媒介的商业性还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还申报过研究广播电视商业性的课题,也没有获得批准。如今社会各界对广播电视商业价值(被称为“产业性”——一个独特的中国词语)的重视与开发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研究商业广播电视,应该说我有一点基础。我完成于1982年的硕士论文研究的对象就是1949年以前上海的商业广播电台。但是当时,我只注意了这些电台在历史变动中的政治倾向,并对它们播出节目的娱乐特征进行了一些分析,对其经济机制基本是忽略的。不过,采访电台旧主人时,他们不断强调的“我们是做生意的啊”,“就是卖广告(时间)啊”,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上海旧时代商业广播的知识促使我认识80年代后期新兴的“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质。1993年5月,中国记协在武汉召开“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研讨会,我提交了一篇论文——《商业广播电视辩证》。①在谈到广播电台这种商业性实质时我指出:“电台‘出售’了受众存在的事实,获得了广告费;厂商兜售了广告,获了消费者;视听者出让了时间(主要指忍耐广告的时间),换得了娱乐,三方各有所求,也各得所需,走了一个三角形,实现了某种交换——具体的商品交换和抽象的价值交换,这种经营方式是一种特殊的商业行为,是广播电台、电视台所特有的商业行为。”②

以上引述的观点,虽然出自我的手笔,却并非我的发明,而是从某些书或者某些文章中读到的,从而引发出同感。但是显然,它来自不知转第几手资料的非权威性来源,所以我甚至不知道这种观点的最初出处。不过,这种观点如此地不同凡响,它成为我观察相关问题的重要思路。

感谢我的朋友赵月枝博士,③她给了我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启蒙”。1995年,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我从她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其人其事。事实上,“广告—电台—受众”这个“看不见的三角形”正是斯麦兹的观点。那时候,整整一星期,我呆在她家中,读她的博士论文,并接受她的理论“轰炸”。1998年夏天,她到北京广播学院讲座,介绍了传播学研究的各个支派,其中追根溯源,讲到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包括“受众商品论”的来源。

月枝的确是特别具有这种介绍资格的。她与斯麦兹和另一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领袖人物赫伯特·席勒(HerbertSchiller)都有过交往。在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她曾听过斯麦兹讲课。毕业后,她立即来到席勒所在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州大学(UCSD)教书。她给硕士生讲授《国际传播的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of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她给博士生讲授侧重美国情况的《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传播》(CommunicationasaSocialForce);给本科生的同名课程则是国际与国内综合的。这些课程都是由席勒开创的。目前,月枝回到西蒙·弗雷泽大学,仍教授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因为传播政治经济学课程最初是由斯麦兹设计和开教的。所以,丹·席勒(DanSchiller,赫伯特·席勒的儿子,传播学教授)曾说,月枝是世界上惟一有幸在两所著名大学教授由两位大师开创的两门课程的人。在圣地亚哥,月枝与席勒一家交往密切,成了朋友。2000年初,赫伯特·席勒去世,月枝用电子邮件给我转发来讣告,嘱我翻译成中文在网上公布。她还鼓励另一位朋友为丹·席勒的新著《数字资本主义》(DigitalCapitalism)一书撰写了中文的书评。此书中译本现已出版。不久前,她还与丹·席勒合写了一篇文章——《与狼共舞?中国融入数字资本主义》(DanceswithWolves?China''''sIntegrationintoDigitalCapitalism),他们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发人深省。

1995年在加拿大进修期间,我阅读了一些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文章和书籍。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兴趣引导我关注殷尼斯(HaroldA.Innis)、贝伯(BobertE.Babe)、莫斯考(VincentMosco)等人对加拿大传播进行的政治经济分析。后来,莫斯考全面系统阐述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传播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Communication.SAGEPublic,1996)一书出版了,④并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之作。这本著作我很久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但是,由于对莫斯考研究的问题十分关心,1999年,我到加拿大访问时,特地采访了他,写了一篇访谈。⑤

2001年,我终于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研读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书籍了,这还得感谢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持中国学者在韩国作一年研究、而又不限定研究范围的国际交流项目,使我们得以整日倘佯在书海中,或者流连于网络上――自由的时空对于研究者来说,是十分宝贵的。

二、关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或者称一种途径(approach)。传播学的传统学派我们现在是比较了解了。与此相对的,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目前主要有两大学派:一个文化批判学派;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两大批判学派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1.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传播学与政治经济学有什么关系?学习新闻传播的学生在刚刚接触这一学科的时候大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虽然年龄稍大的中国学者大多研习过马克思主义,知道政治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政治经济学不是我们研究传播的传统思路。

20世纪80年代初传播学引进时,我们遵奉的是传统学派(或者按北美的习惯,叫作行政学派⑥)的思路和方法。在那一学派,公认的大师是施拉姆(W.Schramm)。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目标是提高传播的效率,研究方法则主要是采自社会学的抽样调查,心理学的实验测试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的方法。那种传播学研究特别强调其“社会科学”的实证性、数量化特征。行政学派是为政府、为媒介、为大工业出谋划策的,特别是其中的公共关系研究,其传播研究取向避重就轻、舍大取小,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实用性特征。行政学派的主流学者常常附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权力体系——政府和大企业,总体上是为维护现存统治秩序服务的。

批判学派是后起的、站在社会的角度对现状持批评态度、主张改革的学派。过去,我们通常认为批判学派起源于欧洲,特别是英国,以文化批判为标志,这是不错的;但文化批判学派只是批判研究的主要一支,而另一主要的分支起源于北美,也存在于南美洲和欧洲,便是以更加宏观的构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和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对这一学派及其研究,我们要么尚不熟悉它的研究方法,要么虽知道方法而不了解其学派的来源及形成。

由于对现状持批评、否定态度,通常,批判学者被排除于权力体系之外,但是,文化批判学者的批评由于目标不大,分析通常局限于文本和话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颠覆威胁似乎有限。⑦而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的批判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的制度体系,因此,他们在社会中、甚至在学术界(大学和研究团体中)更是少数派。但是,近年来,无论是在北美还是欧亚,包括韩国,我发觉,政治经济批判的声音有日益增强的趋势。其原因,按照我的猜测,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工业、大媒介侵犯民主的集权本质日渐昭然,从而在道德方面陷于孤立。⑧资本主义的逻辑虽然在现实中通行无阻,但在理论上却是不得人心的。他们的实践方法是只宜于做而不宜于说的。⑨批判学派则反之。

从事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学者,虽不都自称批判学者,但按照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思路,他们大多得出的是批评性的结论,却是毋庸置疑。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传播政治经济学尊崇的最重要理论权威却是马克思。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

对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者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还属于一个新的领域。这是因为,媒介属于新兴的独特的文化产业,其经济方式与传统的工业并不一样,因此,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对现实的解释还未能透彻。目前我们也还没有真正与国际传播政治经济学界接轨,表现在文献引证方面的薄弱。尽管有一些可以归入传播政治经济分析的研究课题,但采用的却是自创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且未能形成学派。

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长期以来,中国学者习惯于将传播研究分为历史、理论、业务三大部分。这是一种传统上的划分。它们与各种不同层次的抽象对象及其认识方法(也就是所谓的研究“范式”)并不完全相同,由此形成的不同研究领域或者研究学科其实是交叉的。

历史研究以过去发生的事实为工作对象,它考订一些历史事实,发现史实之间的若干联系,或者以史实解释和说明学者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方法是最普遍的、所有学科都会遇到、都可能使用的最普遍最重要的观察认识方法。历史通常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理论主要是大脑思辩性逻辑推理活动的产物。理论大致可分为标准化的和解释性的两种,标准化的理论提出理想的目标。亦即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解释性的理论则是对既有现象的认识,亦即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行政研究主要是描述现状,为它辩解、并使之巩固完善的理论。批判理论通常是理想化的,因而对现状也常常是否定的。

业务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而只是指研究对象。业务研究关注的是比较具体的“怎么做”的问题,它运用历史和理论的知识,结合实际问题,探讨有效的操作,因而是最实用的研究。在业务研究中,人们大多并不执着于某一种方法,而是多种思路并用。

政治经济学属于宏观研究,侧重历史和理论的范畴。据莫斯考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4大特点:历史分析;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道德哲学(价值观,社会良好秩序);社会干预(即实践)。(Mosco,p.17)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媒介不是惟一的关注对象,而只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与教育、家庭、宗教等制度体系一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学者追踪它的变化。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它的影响,这是一种复调式的、多声部的“交响乐”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也要回答“应该怎样”、“怎么做”的问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认识(规律)和决定(政策)等传播领域的各种问题都有关系。

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经济的”和“政治的”的双重特点。只有在北美(更准确说,是美国),从一开始,媒介及其传播便径直坦露出其经济本性(叫作商业化)。⑩从而被学者提出,并深入分析。对中国传播学者而言,媒介“政治”、“宣传”等等不是陌生的思路,而对传播经济实质的洞察,却是新的尝试。因为,自1949年以后,甚至在之前,中国的经济便不是相对独立的自治领域;中国当代的市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决策所规定和左右的。而且,中国与韩国等东方国家有一种相同的现象,按照韩国学者的说法,就是“非正式的决策支配正式的决策”。⑾如果说,北美批判学派的重大贡献是从“经济”中发现了“政治”的话,中国的传播学者却要反其道而之,从“政治”、“宣传”、“文化”、“精神”的外衣下辨认出“经济”的实质。我想,这是中国与西方的媒介研究应该不同的理由及有所不同的地方。

自从中国开始走向市场经济以来,学者的确是对经济问题有了更多的兴趣和关注。许多“市场知识分子”积极地为媒介出谋划策,帮助媒介改进经营,提高效率;采用的方法也更偏重流行的新经济学思路。这对于新中国传统上“政治第一”的思路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媒介研究的主要视角可以而且应该是政治社会决策,而不是一般的经济活动。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宏观思考、历史观察、道德追问和主动实践的特点。作为公共领域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从事的,不是一般的商业活动;而作为“社会良心”体现的知识界所追求的,也应该是社会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媒介的目标。是大众的公益,而不仅仅是传播媒介的经济效益。这种“公共”的思路,是我们不应当忽略的。研究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关注不同于主流新经济学派思想的其他选择,而与当前大多数企业咨询性经济研究不同。我想,既要研究媒介的经济规律。又要重视社会的道德评价,用一种宏观的、历史的、能动的和辩证的范式进行研究,这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学者对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3.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转型

在中国,不能说缺乏对媒介的批评。事实上,近年来,报刊上,书籍中,对利益驱动、不负责的媒介运作,谴责的声音日益响亮。但我感到,多数批评是激情性的、文学式的,其中不乏故作惊人之语的煽情,理论分析似有不足。其实,某些媒介批评,可能出于商业动机,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行为。

在此,我想简单介绍一下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思路。

要掌握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特点,首先要了解一般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三个大的分支:自由主义(现在也被称为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

自由主义即新旧古典(或称经典,classical)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除了亚当·斯密之外,还有一位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他们各自侧重一个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爱”即“爱人”,利己同时利人。他在发表于1759的《道德情操论》(TheTheoryofMoralSentiments)中批评了商人的为富不仁,并对工人的困境表示同情。其后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包括马尔萨斯,却由斯密的立场而倒退了。他们是站在有产者一边的。例如马尔萨斯,他反对拯救贫困的社会计划、反对医疗保险与和平,因为战争、饥荒、疾病和瘟疫都是阻止人口增长的“自然”手段。他还为允许街道上污水横流的做法辩护,说这是控制人口,使适者生存的手段。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政府不应该控制疾病的蔓延,这种控制只会带来长期的更大的痛苦,因为无限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会使社会变得更弱。一些为资本辩护的经济学者说:“商业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和活动创造利润,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无欺骗和无假造的公开、自由的竞争限度内行动”,否则才是破坏性的。(转引自Babe,1995,pp.91~94)

[page_break]

现在新经济学的自由主义学派继承了斯密的某些观点,主张自由竞争,市场的中心作用,反对托拉斯、垄断等影响自由经济的商业权力,但他们主张排除了政治因素的经济中心主义。按照贝伯的说法,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学派有三大神话:市场、技术及机器、进化(他用三个M来表示——Market、Machine、Marchoftime)。(Babe1995,pp.75-85)

新经济学派的自由主义是当前西方的主流经济思想。新经济学派有几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研究买者与卖者关系的个人主义重心;二是认为市场是人的自发本性具体化的观点。三是市场本身具有调和冲突能力的和谐理论。主流行政学派的传播研究继承了这些特点。在山农和韦弗(Sharnon&Weaver)的传播流动线性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正统学派的共同点:中心是个人;传播过程从一方自动流向另一方;对传播的解释是效果及反馈。

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政策的中心问题是权力的分配(Babe,1995,p.63)。因为信念、知识、神话、“常识”、意识形态等因素均在经济架构中起作用,所以政治经济学将对经济(商业、金融的经营)的理解与对政治(立法、管理的程序)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主流经济学派的新古典经济学派为了分析的需要,却将商业与权力、经济学与政治科学硬性地分割开来。但是,这些思想被批判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者发扬光大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希望通过积极的竞争达到公平,纯粹是幻想。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围绕工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条件等制度因素进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将生产模式具体化。例如阿多诺(TheodorAdorno)转向了对“文化产业”的分析。他认为,文化产业是霸权集团教导劳动大众“有用”价值观及引导其思维和感觉的手段。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大众传播被视为霸权教化和宣传的工具,而新经济学被视为服务于霸权利益的学术意识形态。⑿

可能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已经比较熟悉的缘故,在三大分支中,我对制度学派最为注意。制度学派也称“制度和改良经济学派”,这个学派诞生于20世纪前后,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一支。据贝伯(Babe,1995,p.75)认为,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是韦伯伦(ThorsteinVeblen)和康门斯(mons),继承者中有殷尼斯。

制度学派将制度(而非个人)置于分析的焦点。按照韦伯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流传的社会习俗或者思想习惯,或称思维习惯(habitofthought)。“思维习惯”是习惯化的预存倾向和思想模式,它组成了各种文化的前提、背景和基础,认识和解释也由此形成。制度经济学认为,只有制度才能解释社会的变化或者改良。积累的变化使得文化、社会和经济转型。制度学派批评自由主义的市场和谐论,认为制度才是中心,而制度是冲突的和变化的,以此区别于古典主义试图建立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的努力。制度学派也责备马克思主义简单的阶级分析,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区别是,认为阶级内部的斗争更甚于阶级之间的斗争(所谓制度冲突)。

生活习惯(habitsoflife,或者惯性行为)产生思维习惯,思维习惯可以称之为“常识”。这种常识被多数人在多数时候不加批判地接受。这种视为当然的、也许是无意识的思维习惯具有模糊的、不言而喻的倾向或者直觉,这种倾向或者直觉则是通过社会交往(传播或称交流)而特定化的。在这里,制度学者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

按照传播的“环境”观点,学者指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大众媒介对广告的传播。广告不仅具有宣布所出售商品的信息作用,而且是一种文化,具有“心理疗法”的神奇效果。它促进人们接受特定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并影响社会对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评价。然而,正如许多研究所指出的:广告宣扬的价值观基本是不健康的,是反生活的。

另一个是非广告的传播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闻选择和界定“真实”的作用。一位著名的传播学者指出:“真实是最稀有的资源。就像许多稀有资源一样,它是需要争取的。……最基本的权力形式便是界定、分配和表现这种资源的权力。”⒀区分“实际”与“幻想”、“事实”与“虚妄”、“可能”与完全“不实际”、“重要的”和“琐碎的”等等,是媒介的“自然”特权。媒介常常引导人们设置社会议程和个人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纪。对这个与工业时代大相径庭的社会,人们给予了不同的名称:后工业社会、信息时代或者信息经济、全球村、断裂的时代、第三次浪潮和后现代主义等等。(Babe,1995,p.9)社会被称为“信息经济”,正体现了新经济学“经济至上”的观点。现在,基本的经济问题不再围绕着土地和工厂产生,而是集中于专利权、著作权、商标、设计进行。文化产业除了报纸、期刊、杂志、广播电视之外,还有新兴的卫星、有线电视、点播录像、电讯和电脑联网。电子传播使来自中心点(发达国家)的管理延伸到国际和全球的范围。人类传播日益商品化,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疏离——异化,这些都是当代传播研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面对广阔的研究领域和众多可资借鉴的思路,中国的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理应出现大步的发展。

注释:

①这篇论文后来收入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市场经济与新闻改革》一书,1997年又收入本人的论文集《传播论稿》,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

②详见《商业广播电视辩证》,《传播论稿》,P.17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③赵月枝本科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后考上出国留学研究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西蒙·弗雷泽(SimonFraser)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她先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Diego,UCSD)和西蒙·弗雷泽大学教传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已是知名国际学者了。

④此书大陆中译本现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

⑤详见郭镇之:《新媒介与政治经济学》,《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⑥行政研究(administrativeresearch,也有称管理研究的)这个词是由著名传播学者拉札斯费尔德(P.Lazarsfeld)合成的。他说,这种研究“是为某种公共或者私营性质的管理机构服务的”,“目的在于解决一般属于经营性质的小问题”。他称相反的研究为批判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是发展出“对我们时代到处流行的各种社会趋势的一种理论”,它隐含着“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并以此评价媒介“实际的或者期望的效果”。批判学者斯麦兹等具体阐述了两个学派的主要分歧:1.选择的问题。前者追求组织机构行为的有效性;后者追问这种行为出现的合理性。2.研究方法。前者采用新实证主义、行为主义和个人性的研究方法;后者采用历史性的唯物主义的方法。3.研究结果的使用,前者保证不扰乱现状;后者呼唤根本的改变。详见Babe(1995),p.65-66。

⑦其实并非如此。文化批判带来的思想解放作用潜力巨大。

⑧中国的情况有点不同。许多已经被发达国家摒弃的冷酷观点正在以“新思想”的方式引进市场化的中国。

⑨极端的例子,如,马尔萨斯认为,瘟疫、贫困都是减少人口的天然办法,从长远来说对人类是有好处的。因此政府不必对此采取措施。(Mosco.p.41)新经济学的一派也认为,对污染,污染者和受害者同样负有责任:污染者是因为污染,受害者是因为自己选择就近居住。另有一派新经济学者则主张将污染的权利市场化和商业化,以确保企业按正确的价格行使污染的权利。(Babe,1995,pp.91-94)这些理论虽然有其“真理”的成分,但难道适于大肆张扬、或者指望获得拥护吗?

⑩商业化不一定是一个“坏词”。它是指一种经济方式,或者市场过程,通常是中性的。

⑾据本人与汉城大学言论情报研究所朴承宽教授的访谈(2001年4月13日)。

⑿Adormo,Theodor(1991).TheCulturalIndudtry:selectedEssaysonMassCulture.EditedbyJ.M.Bernstein.London:Routledge.转引自Babe,1995,pp.74-74。

⒀JamesW.Carey,CommunicationasCulture:EssaysonMediaandSociety.Boston:Massachusetts,UnwinHyman.1989,转引自Babe,1995,P.125

主要参考资料:

Babe,RobertE.(1994).(ed).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inEconomics.Bost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5

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广播电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能够在媒体、企业、社区、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新闻策划、采写、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一)媒介善变下人才培养新思路。201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31亿。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打破了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反馈过程。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将呈现“一云多屏”的态势。“云”是指内容,即建立包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的媒资库,“多屏”是指构建数字电视网络、网站、户外大屏、车载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终端、全覆盖的内容分发体系[2]。基于此,结合衡水学院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发展方向,我专业依据当今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和实践特色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础知识+理论与初步实践+综合训练+毕业成果”的阶梯递进式的教学体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增加实践学时,拓展学生实践实习平台,贯彻实践实习的延续性和贯通性。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进行“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设计作品改革。(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新要求。通过跟踪调查归纳2012和2014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发现,一些学校存在教师积极性不高、社会转化率低、评价模式单一等问题。经过综合考量,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这些毕业成果都集中在大四阶段。不过大四上半学期学生同时进行毕业实习、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开题等任务,加之还涉及不少学生报考研究生、寻找工作,学生对毕业作品的积极性不够。在外实习也导致学生和教师沟通不顺畅、毕业作品形式比较单一,不少学生选择比较单一的文字稿、简单视频剪辑等容易操作的内容形式。这造成了毕业作品往往流于形式。媒介环境的发展变化带来的是社会与市场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鉴于此,我专业“毕业成果”中最重要的一环毕业作品采用了“多样化+高应用”的原则。此原则下,毕业作品需要满足实用需求,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实例

(一)明确毕业作品目标,规范管理。在教学过程和毕业设计作品完成过程中明确毕业作品考核学生的要求及其指标分解。明确毕业作品应结合本专业课程设置及其实践要求体现跨媒体采编能力、策划/开发传播能力、获取/挖掘信息能力、使用现代工具采写编排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能力等。在我专业教学过程中以相关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为完成“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打下基础。我专业制订了操作性、实践性强的毕业设计作品规范。在大三下学期结束前提前根据学生自主兴趣和教师专业特长进行分组,延长毕业论文创作周期。明确学生在主动性的前提下,与指导教师沟通确定体现培养目标的毕业作品。经过商讨和修订,对毕业作品的内容形式、指导职责、过程监测、评分、总结展示等相关环节做出了具体要求,保障了毕业作品质量。(二)多样化选题。在毕业作品选题阶段,注重选题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是一生一题。选题采取学生自选、社会命题的方式,保障学生的主体性。作品内容形式没有严格要求,体现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可以涉及影视作品、广播作品、文字作品、摄影作品、融媒体作品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比赛。2016届和2013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相比较,可以看出2016届单一的视频、音频、文字和图片形式的毕业作品所占比重在缩小。其中影视作品包含的内容形式也在增加,包含了纪实类、文艺类、故事类等多种形式。同时适应融媒体发展的专业特色,微信、微博平台运营与维护,微电影、广告等社会命题的选择在选题比重中增加,2013届、2016届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作品选题统计,如图1所示。(三)动态化指导监测毕业作品。毕业作品与学生实习时间安排部分重合使得师生需要改变沟通方式,多样化辅导学生作品。大三下学期确定分组后,学生需确定并以书面形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选题“毕业作品拟创作说明”。如影视作品创作说明需明确其构思、拍摄方案、拍摄计划、脚本安排等。指导教师需从政治性、作品形式内容、结构安排、进度把握等角度提出可行性的修改指导。对过于简单、实践性不高、没有特色的毕业作品说明予以否决。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进行毕业作品创作说明修改。为了保障“多样化+高应用”的毕业作品按时完成,在实习期间学生需按星期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作品设计日志”和完成的阶段性作品。指导教师针对不同阶段对于学生毕业作品进行相关指导。如影视作品拍摄阶段学生为主,教师从后期剪辑更有效出发对景别、拍摄方法、素材构图等方面进行指导。(四)多元化评价毕业作品。设计作品的内容形式多样性决定了作品创作要求、指导的不同,也决定了毕业作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如同为影视作品的纪录片评价时需考量作品的纪实性和对现实的关照性,而电视广告则更需要关照其创意性和市场传播效果,纪录片和电视广告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反思

毕业作品是考验学生对于本科学习的重要成绩单之一,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成果、教学环节的检验场。毕业设计作品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离不开平时教学环节的改进,同时教学环节提升也促进毕业设计作品取得更好发展。经过两年的毕业作品改革探索,我专业在作品质量和作品实战转化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打开思路,创作出专题片、纪录片、微型影视剧等不同的广播影视作品。除了对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不同节目等传统媒体的创作以外,还有部分学生依托现在的融媒体时代,开展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内容的开发维护。部分学生依托毕业作品环节以“邮梦”“传播爱”“会娱乐才会更快乐”“总有精彩去体现”等作品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学院奖。综合考量近两年的改革成果,学生的毕业作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毕业作品和社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距离,毕业作品的题材较单一。部分毕业作品内容局限于校园、爱情、友情等。原创性体现不够,创意度较低。还有在采写编排等基础知识的运用上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置中有进一步的改革探索。转变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把握社会媒介发展动向,顺应融媒体发展趋势的能力。在新闻写作、广播节目编辑、纪录片创作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增加实践学时比例,重视实习实践。不同课程相关实践项目联动,更高效地完成实践内容。同时,可以提高实践项目考核分数,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趋势。如广播节目策划要求不同小组在喜马拉雅App上传各自广播作品,关注广播作品的内容与传播力,综合考查学生媒介运用能力、节目策划能力和工具使用能力等。鼓励学生“学+赛”结合,走出班级,进入大校园,结合大社会。一方面,以专业为依托面向学校设置各种竞赛,并把相关比赛做成品牌,如摄影大赛、微视频、微电影大赛等。如2017“衡水印象”微视频大赛中“手艺人、守艺人”“衡院印象”等取得不错反响。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走出去,参加社会各种大赛,以增强实战锻炼。

四、结语

实施广播电视学毕业设计作品多样化改革现实意义重大,能够串联起本科阶段的整个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锻炼和展示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反映专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思路。打造“多样化+高应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毕业设计作品需要从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明确毕业作品目标、规范毕业作品管理、多样化选题、动态指导监测、多元化评价等方面,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倩.互联网思维下地方高校新闻人才培养改革探析:本文以衡水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9):31.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6

学生创作中的困境

1.题材重复、创新不足。作为校园教育的一部分,编导专业的毕业设计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实际创作中,很多学生态度较为随意,缺少艺术性的尝试。以常见的微电影为例,其题材大量集中于校园爱情、同学情感等方面,简单的讲述并未能将感情升华,从而进入理性思维的层面。故事情节往往相似度很高,难以跳出思维惯性。部分同学意欲寻找新的突破,追求叙事的戏剧性、新奇感,但由于专业知识薄弱与生活体验欠缺,加之文学素养不足,便往往以刺激性的画面、标新立异的情节来吸引眼球,从而导致作品失真,缺少直入人心的力量。2.整体规划意识欠缺。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阶段性的工作安排上。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不同,它的进程阶段性明显,强调时序,且前、中、后期的任务有着细致的区别。在学生的实操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出在进程安排上:因为前期规划或执行操作时的诸多困难,很多作品往往在答辩前的短期内仓促完成。其次,在艺术风格的营造上,不少同学为了寻求视听感受上的新鲜感,注意到对场景进行有机调度,加入有意识的处理,并在后期制作时适当进行润色。但这样的处理往往局限在单个画面,对艺术作品的通盘设计被忽略。这导致作品的风格不统一,缺少连贯性和整体感。3.修改总结易被遗漏。影视作品制作中都有着反复修改增删的过程,总结与修改是影视行业的常态,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需熟谙的过程。对于毕业设计,高校同样准备了相应的程序:论文答辩。答辩评委会给出专业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意见往往被学生忽略,对作品的再创作与总结也付之阙如。究其原因,不少学生在毕业后很快投入工作岗位,无心对之前的作品再进行细致修改。因此,他们在收到反馈信息后也基本不再进行完善,也缺乏对题材的后续关注。这给一段原本完整的教育过程留下了遗憾,也未能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专业创作的全部流程。

教师指导上的偏差

1.教学模式相对理论化。毕业设计与论文的指导模式完全不同,需要更具体、更富操作性,沿用论文式的教育方式不能起到足够的帮助作用。在现有情况下,高校中研究型师资较多,而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相对不足,师资主要来源于“传统人文学科教师型、媒体专业人员转行以及院校毕业的研究型青年学者。其中,有着传媒从业经验的教师比例不足20%”。①这种师资构成导致了教育模式相对理论化。对许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教师不总能给出相应引导。另外,传媒生态高速变革,不论是技术还是思维模式都在更新迭代,所以即使是有从业经验的教师,如不持续关注业界的发展,在教学方式、内容上做出相应调整,也同样会出现固步自封、计无所出的状态。2.知识壁垒限制整体指导。现有的毕业设计指导模式一般为导师制,单个教师指导创作团队完成作品。这种做法的最大问题是单个教师的知识壁垒限制了对作品的整体指导。常见的影视类作品通常至少需要前、中、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的任务。就虚构类作品而言,前期需要完成选题策划、编剧创意、演员选角等工作;中期是具体摄录阶段,牵涉全剧组的整体协调;后期则需完成影片剪辑、特效制作、配音配乐等工作。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技巧与理论。因为术业有专攻,教师的知识范围也有限:或更了解编剧、或更了解摄制,在环节指导上难免出现知识储备不足的现象。而现有的传媒生态下,媒介融合已成不可阻挡之势,这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熟悉传统媒体的传播流程,也需要了解新兴媒体的形态特征;不仅要有传统影像的创作能力,也需要融合多种新鲜形式、适应不同平台传播要求的能力。而体现在毕业设计上,这无疑又进一步对教师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院管理的缺失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7

一、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改革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为适应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编导”既包含普通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策划、编辑,也包含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节目的编剧、导演工作,贯穿整个广播电视产业。当前,广播电视行业尤其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普遍采用以编导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在逐渐形成的采、编、播合一趋势中,编导的作用举足轻重。笔者认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行公司化办学改革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从就业去向看公司化办学改革的可行性

一般而言,广播电视编导类人才较宽泛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以下几类:1.进入电视台或电台。从事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工作,也可客串主持人或播音员。2.进入私营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或文化传播公司。从事后期剪辑和与具体拍摄相关的各种工作,比如灯光、声音、场记、导演助理、摄像助理等等。3.进入纸质媒体或网络媒体公司。从事新闻记者、摄影、摄像、编辑等工作。从以上人才出口来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出路更多的是在各种传媒公司中从事编导类工作。因此,学校实施公司化办学,依托专业背景,按照专业实体公司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步入职场,提前熟悉职业要求,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强的可行性。

(二)从办学现实看公司化办学的必要性

截至目前,重庆文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开办才2年,第一批入学的学生尚未毕业,所以笔者谈不上现行办学模式的好与坏。但是笔者至少承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目前开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说完全适应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再加上重庆文理学院地处西部小城,“囿于成本控制,高校一般倾向于分派学生到学校周边电视台、传媒公司各部门见习实习,或者在课外建立工作室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实践。但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专业见习、实习无法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前景有很深刻的体验,同时课外工作室中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理想化的,更多是出自对实际项目的模拟,无法真正使课堂教学自身和社会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王长武2012)。从这些因素来看,笔者认为以专业实体公司为依托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二、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专业公司化办学主要依托专业资源创办公司,完全以市场化模式运营,既进行生产、研发,又进行教学、实训和人才培养。以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和研究来看,公司化办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依托学校人力和物力资源自办公司,开展专业教学和公司运营;另一种是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开办股份制公司,开展专业教学和公司运营。笔者认为,引进社会力量合作开办股份制公司,虽然公司化办学更深入,但是公司运营必然牵涉到双方利益分配,公司营利和专业教学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不太适合像重庆文理学院这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笔者倾向于自办公司,由学校聘任该专业资深教师担任公司负责人,负责公司经营、业务拓展、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工作。公司管理和运营由学生全程参与,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控制。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特点,以及以前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的传统,笔者认为可以集中校内优势资源打造公司化办学平台——传媒总公司,并依据学生兴趣,分设“纸媒”“网媒”以及“视媒”三个分公司,供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三个子公司由学校选定教研室主任等担任公司负责人。纸媒子公司主要是报纸编辑、广告策划、撰稿、摄影等,可以承接广告策划、宣传文案、报刊设计、摄影、会展服务等业务;网媒子公司主要是网络编辑、网络策划、撰稿、摄影等,可以承接网站建设、网站内容编辑等业务;视媒子公司主要是节目策划、编导、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等,可以承接中小型节目编导制作、婚庆礼仪策划、摄影摄像、电视纪录片拍摄与制作等业务。专业上这样细分可以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有侧重性和针对性,可以使学生学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在编导的某一个方向上学得更深入,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

(一)基于公司化办学的专业课程设置

基于公司化办学的思路,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企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把职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以企业各岗位的能力要求与课程标准相衔接为标准,来设置和构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体系。1.大学基础课程与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公司化教学改革不能违背大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学生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该具备社会公德、思想品德。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开设职业素养类课程外,还是要开设大学政治、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基础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开设本专业最基础的理论课程《广播电视概论》《艺术概论》以及公司运营类的相关课程等。这一类课程统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2.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公司化办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因而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是公司化办学的一个核心任务。根据前面设置的三个子公司,可以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为三个独立的模块,分别与“纸媒”“网媒”以及“视媒”一一对应。学生在经过大学一年级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将在二年级开始就选择进入不同的子公司。不同的子公司会根据公司化运营的需要设置工作岗位,安排专业教学和公司运营,并将工作岗位的设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真正按照公司运营业务流程开展教学。当然学生如果学有余力,也可以跨公司学习工作,这样才能做到“一专一能”和“一专多能”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实训过程模拟化、仿真化,学生普遍感觉没有真实的职场氛围,因而学习动力和压力都不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实行公司化改革后,教学过程与公司运营融为一体,以真实的业务和真实的项目为教学出发点,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习专业知识,效果必然大不一样。

(二)基于公司化办学的考核体系

传统的专业课程考核以及毕业考核,一般以考试成绩或毕业论文为主要考核标准。公司化运营的专业办学模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工作业绩两个方面。1.学习成绩考核公司化办学的专业考核模式主要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为考核指标,由专业教师考核、学生互相考核、公司客户考核三者相结合。例如由团队成员组成的婚礼摄像小组,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公司客户的反映、教师对摄像作品的评价、团队小组成员的互相评价决定每一个人的成绩得分。2.毕业论文考核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实行公司化改革的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更应该在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作出创新和表率。笔者认为编导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可以推行如下两种模式:学术论文模式(这是传统的毕业论文模式,是为部分考研深造或感兴趣的学生设置的)和毕业设计模式(主要是学生在公司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设计毕业作品,如拍摄一部纪录片、出版一份报纸、开办一个网站、录制一期电视节目等等,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团队打造)。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专业办学公司化改革,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得到学校上上下下的通力合作和大力支持。搞好公司化改革,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理论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最重要的是,通过公司化改革,将更加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其能比别人快一步面对职场竞争,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当然,编导专业公司化改革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公司盈利怎么分配,公司的教师利益如何保障,课程教学和公司运营如何协调,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等等。但是笔者相信,在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拜的今天,高校也不能置身事外,尤其是一些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必须迎头赶上,进一步探索公司化办学的理念与思路,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其他文科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

作者:雷璐荣赵珈艺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

第二篇: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发展

1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初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外部环境支持,需要建立理论层面的支撑体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同于其他综合类院校,主要以应用为主,但是在应用的同时也不能缺乏理论知识,该专业所谓的应用,不是简单的摄像机等器材的操作,更多的是对画面、声音的塑造和创意,严格来说,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仅仅是对创意的实现.随着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传媒行业越来越细化,微电影、晚会拍摄、演艺拍摄、现场直播、录播等等,尤其是电视台,各栏目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这对专业的拍摄与制作团队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应用型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显得尤其重要,发展方向、专业特色等应该如何发展,是应用型高校该专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如此一来,教学才能更加细化,学生就业也会更加明确化和专业化.

2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应用型高校也是近几年才提出并开始建设的,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十年中,全国各大院校纷纷开办此专业,所以应用型高校该专业的教师相对缺乏,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数量严重缺乏.以黄山学院为例,黄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有大一、大二、大三共计276个学生,虽然专业教师由最初的一人增加到现在的三人,但是这三位老师现在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授课压力,这直接导致后期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没有办法顾及到更多的学生;教师的备课压力大,连轴转的讲课、备课,导致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除了不断的讲课备课之外,没有时间从事本专业的科研工作,没有时间接受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新知识,授课内容停滞不前,无法与时俱进;教师数量不足,也直接影响到教师无法专业于自己的领域,或专业某一领域缺乏教师,授课内容成为空白.所以,在应用型高校该专业的发展当中,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继续引进教师,改变现在师生比例不协调的状态,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要注意专业领域之间的互相补充,相互联系.其次,此类院校该专业在建设之初,教师队伍整体职称太低,这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相当不利.黄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整体为助教,而一个专业的教师队伍无论从年龄还是职称都应城梯队分开,在年龄上应该形成老中青搭配,职称上应为中间大两头小,教师应大多集中在中级职称,高级和初级应较少,当然,对于新建院校或新建专业来说,这是无法强求的,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不断努力去提高自己职称,积极申报科研项目、等,尽快提高自己职称,为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便利.

3人才培养与地方文化相结合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每所高校所在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高校可以依托地方文化进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例如安徽省黄山学院,地处徽州,徽文化自然成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地方文化,学校把徽文化中的三雕、徽商的徽骆驼精神引入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美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体现出徽州雕塑的特色,音乐专业中插入徽州民间音乐的内容等等,既能体现出专业的特色,也能为当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做出贡献.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专业也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各高校相同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也越来越趋于雷同化,所以,专业特色显得异常重要,专业建设如果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那么专业发展才会更有出路,对于学生来说,就业也会比其他高校学生更有特色.

4教学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

每个地区均有自己的地域特色与优势产业,高校教学既离不开书本更离不开地方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而为地方服务也是高校应尽的义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双方是互利互赢的关系,在这一点,浙江传媒学院与浙江影视职业技术学院有很多经验可取.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均地处浙江,借助横店影视城的地狱地域优势,结合发达的旅游产业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前来横店旅游的游客拍摄短片、制作团队纪念视频与纪念册,其次,学校也组织学生为游客重现影视剧片段,吸引游客参与,结合本专业深度开发旅游项目.这在前期已经做出了详细的策划,并且与当地旅游公司达成协议,为前来旅游的客户做出几套成熟的方案,在旅行团到达之前,将策划方案发至客户手中,提前做准备,在旅行团到达后根据所选择的方案进行准备、拍摄、剪辑,在旅行团离开之前,将成片送达客户手中,如此一来,在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大量学习和实践机会,一石二鸟,建设和推动本专业的发展.黄山学院所处的环境与此类似,黄山市是一个在国内外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旅游城市,本专业可以利用黄山地区的旅游资源,打造与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模式,打开实践型教学的发展空间,扩大本专业在皖南地区的影响力,从而为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铺平道路.学习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影视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经验,借助地处徽州地区地域优势,结合发达的旅游业发展本专业,为前来黄山风景区旅游的部分游客拍摄制作属于团队的纪念视频和纪念册;也可以利用在该地取景拍摄的著名影视剧(如《小花》等)取景地进行情境重现,吸引游客参与情境演出.所以,与地方优势产业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也是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策略之一.

5产学研合作共同发展

学以致用是高校教学的目的,尤其在应用型高校,这一点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产学研合作则是应用型高校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通过在学校对专业的基础学习,掌握理论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之后,将学校所学运用于企业产业的实际操作当中,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当然,学校学习是无法完全满足实际运用的,许多的技巧和市场理念都需要切身去体验,通过企业项目的参与制作和科研项目的开发,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展自身专业视野,在学生毕业之际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不但提升了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学校的办学、科研水准,对企业也提供了便利和融入了新的思想,一举多得.为了实现学生毕业与市场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率和对口率,大多数应用型高校都已经将教学融入到产学研合作当中,而且各具特色.黄山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虽然招生三届,但是也已经较早的实现了产学研合作.在2012年7月,黄山学院与黄山天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至今已一年有余,总体情况良好.在今后的合作当中,应与天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加强合作深度,实现更大范围的合作.第一,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分批进入企业实习实训,而不是局限于工作室专业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以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第二,根据企业业务的扩大与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安排不同的学生从事不同的企业服务,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第三,扩大合作范围,进一步实现产学研合作.企业可以与广编专业以外的专业进行合作,扩大横向合作范围,实现全面合作,同时也可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第四,在企业选出指导教师,与学校选派的辅导教师合作对在企业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分别指导,以各自擅长的部分教授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第五,在企业实习实训考核优秀的学生可留在企业或推荐至较好的单位工作,形成鼓励机制.其次,转换思路,可与旅游公司或影视基地签署校企合作,不但可以拓展我校该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能拓宽就业面,不过,目前只停留在想法,在今后的发展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可以在广编专业培养方案中加入旅游专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旅游思维与旅游观念,与本地优势结合,可以轻松在旅游公司利用专业优势实习实训或就业.

6结论

对于一所高校乃至一个专业来讲,定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特色,该专业才能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应用型高校的定位,主要在于“应用”二字,不同于理论型和科研型高校,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多的是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该产业的发展的背景下逐步探索并建立的.选择与专业定位一致的教师非常重要,相对于科研型高校和理论型高校来说,应用型高校的教师更重要的在于应用,虽然应用型高校教师现在并不充足,但是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仍然需要坚持自己的定位,选择适合学校与专业发展的教师.第三,人才培养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不对对当地特色文化有很大的贡献,而且能够体现出一个高校的才人培养特色.第四,地方优势产业与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是互惠互利的,各地区的的优势产业各不相同,比如旅游、工业、贸易等等,在应用型高校能够为其提供人才,而产业基地能为高校提供实践基地,并且双方都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最后,产学研合作的综合发展,既是检验应用型高校建设的成果,也是学生进一步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从定位到教学再到实践,最终产学研相结合,一整套的发展模式与思路对于应用型高校是比较实用与完整的,对于应用型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也能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还有一定的创意思维,更有一定的市场理念与市场经验,如此一来,应用型高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能走出一条属于高校自身的特色之路.

作者:坚斌方婷婷单位:黄山学院艺术学院黄山学院团委

第三篇: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教学方式

1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方式策略探析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一套成熟的教学方式是不可缺少的,培养专业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离不开相应的教学方式,每个专业都不相同,应根据专业特点探索相应的教学方式。应用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不只是设备的操作、技能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建立广播电视思维。[5]

1.1理论教学方式探析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由于广播电视的媒体特性,该专业兼跨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的特点,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也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理论课被认为是枯燥的课程,所以,需要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接受到应该学到的知识,也不会感觉枯燥,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照顾到学生兴趣,将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在授课方式上寻求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首先,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处理好“重基础”和“实践快”的关系。其次,处理好通识教育、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和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课程学习连续性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面和最大限度地学习选修课程,以增加储备知识。再次,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方式对于本专业和本专业的学生并不适用,对于本专业理论课的讲授,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1.2实践教学方式探析

面对21世纪我国传媒业的巨变,特别是在广播电视与其他传媒的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形势下,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知识链接、较高的思想层次等等,更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所以,实践课在本专业的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4]首先,随着专业的发展,“通才”教育已经引入该专业,影视作品自身集合多学科特性,根据这样的趋势和特性,实践课程设置要顺应当前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展和强调广播电视业务方面的应用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和教授内容应紧跟时代。学校并非企业,资金相对缺乏,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缓慢,所以,实践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尤为重要,实践课程设置应当符合当下传媒行业的发展。再次,实践课的教学方式也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联系实际,结合最新的创作理念进行改变。

1.3WORKSHOP工作室教学方式发展策略探析

WORKSHOP在美国是一种非常普通和多见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手法,当今,WORKSHOP工作室教学已经是高校非常流行的教学方式,也是高校里普遍适用的教学方式之一。WORKSHOP教学,有几个人进行集会式的讨论,导师进行示范,通过当场练习、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WORKSHOP工作室教学非常适合本专业教学,通过在以往教学中的尝试,虽然并不系统和正规,但是也略有心得:第一,注意课程的选择。和其他专业一样,本专业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WORKSHOP工作室教学,需要从培养计划的所有课程中进行选择。第二,课程的设计。对于WORKSHOP工作室教学来说,课程的设计必须要与时俱进,逻辑严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等。第三,课后总结与点评。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张WORKSHAOP工作室教学时,应向学生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要完成的任务或所要达到的目标,在一段时间的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对这一阶段的课程进行讨论、探讨,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策,寻找解决方法,对实践成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创新。

2合理利用校内外资源

实践是该专业的根本,学生的所学成果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也是本专业应用型的体现。因此,合理利用专业工作室、实训室、校园广播站、电视台和校企合作单位等资源安排学生实践成为广大高校共同探索的专业发展之路。大多数高校均已在课内或课外利用现有资源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对于我校来说,硬件建设尚不完备,但对于发展中的专业而言,硬件逐渐完善,学生培养逐渐走上正轨,所以,不得不提前思考,未雨绸缪。

2.1校园电视台建设

广播站是每个高校都已经建立的校园机构,是为有朗诵、播音等特长的学生提供的一个实践场所,但是校园电视台并不是每个学校都有的,对于新建的本科院校来说,尤其是对于有传媒专业的院校,校园电视台的建设必不可少。

2.2实训室、工作室建设

工作室、实训室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高水平的部分,是教育硬件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们的建设对于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必须进行投资建设。

2.3校企合作

除了组织学生外出采风,高校更需要与当地媒体,如电视台、传媒公司等机构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让学生能有机会联系社会,参加市场化短片的制作,在毕业之时能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是促使学生进入市场化实践的桥梁,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学校学习期间,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不但能够夯实专业基础,更能够熟悉市场,学生在校学习的目的就是在毕业之后,能够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用于社会、用于工作,而经历企业项目的制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离社会和市场更进一步。

3结语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8

一、发动深入、认识明确、步调一致,基于全校通力合作,学习调研阶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党员干部受教育”,实现目标的方式是开放式学习调研。各级党组织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内容上突出重点,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在措施上狠抓落实,完成了动员部署、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各环节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总体情况

1.1全面动员部署

重视动员部署和思想发动工作,通过健全机构制度、明确实践载体、开展思想动员、强化舆论宣传,把全校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教育部党组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上来。

1.1.1健全机构制度,构建工作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为秘书组、综合组、宣传组、联系指导组等4个组,负责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成立了由书记、党员院长任“双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全校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坚实组织保障。

校党委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了《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方案》、校领导联系基层的规定、联系指导组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方案和制度,明确了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解决的重点问题、各阶段工作步骤及要求,架设起学习实践活动的制度保障。

1.1.2明确实践载体,找准工作重点

校党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变化的规律、全国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要求发展的规律、我校顺应客观需要办学事业进步规律的结合点上,通过多种渠道征求意见,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使命确定了“深化教育创新、强化依法治校、推进和谐发展、建设法科强校”的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既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动机又是希望达到的效果,既是现实需要又是长远谋划,明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着力点。

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如,法学院分党委以“创新法学教育、完善培养模式、探索现代管理、建设一流学院”为实践载体;后勤党总支以“深化工作创新、强化制度规范、发展后勤文化、提升保障水平”为实践载体;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以“推进科学发展、创高质量服务部门”为实践载体等,都明确了整个活动的重点。

1.1.3全面深入动员,形成思想共识

3月13日,学校隆重召开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1700余师生员工参加了会议。动员报告深刻阐述了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了开展活动的方法步骤和具体部署。随后,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根据本单位情况,相继召开了本单位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动员报告精神,并对本单位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人文学院等单位还将动员部署与学习交流相结合,院长亲自作专题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为了保证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分别对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处级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等进行了培训,使骨干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原则、要求和方法步骤。通过全面深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上形成了共识,奠定了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

1.1.4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广播、电视、报刊、校园网、橱窗等宣传阵地优势,广泛报道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及时挖掘和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校报上,将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置于醒目位置,并通过评论员文章、专题、专栏等形式进行深入报道。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校园网上开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全面介绍和宣传学习实践活动。

目前已出版专刊1期,制作宣传短片1个、视频新闻16条,专题网站新闻143条,印发简报22期。其中,我校开放式学习的情况被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选中,以《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探索开门搞学习实践活动的思路和举措》为题,全文印发各部属高校。《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我校学习调研阶段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1.2开放学习调研

坚持把“开放式”贯穿学习调研阶段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多样性的学习培训、多视角的调查研究、多维度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1.2.1学习培训多样化

1.2.2.发挥示范作用,领导带头学习

学校在认真组织好党员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形成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良好局面。校理论中心组率先开展集中学习,校领导畅谈学习感受,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研讨。党委书记带头讲授党课,学院、部处负责人结合自身研究专长或工作实际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为研究生院教工党支部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常保国为全院学生党员做主题为“多维视野下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邰丽华以“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看科学发展问题”为主题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我校4位终身教授撰写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文章,帮助师生提高思想认识。

1.2.3邀请专家讲学,坚持开放学习

坚持“开放式”的特色,将专题辅导作为重点。通过“请进来”,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高校管理、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等内容作专题报告,帮助党员干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学校先后邀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为题、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以“金融危机与中国应对之道”为题为师生作专题报告。

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邀请专家讲学。法学院分党委先后邀请法国、美国专家主讲高等法学教育、现代高等院校管理制度等内容,推动法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构;民商经济法学院分党委邀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党支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教授以“中国特色再崛起”为题解读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发展内涵;学生处党支部和学校办公室联合举行了学习“两会”精神报告会,邀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乐国安教授传达“两会”精神。目前,各级党组织举办专题报告10余场。

1.2.4组织宣讲团,帮助指导学习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专家宣讲团和学生宣讲团,为广大师生党员答疑解惑,激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情。截至目前,专家宣讲团先后作专题辅导报告10次,学生宣讲团先后深入校内班级进行了近20次宣讲。

同时学生宣讲团走出校门,到昌平区流村镇进行宣讲活动,通过文艺汇报演出、社区街道宣讲、希望小学支教帮扶、乡镇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受众近2000人。通过开放式的宣讲活动,不仅实现了宣讲团成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带动了其他师生员工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1.2.5围绕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学习

各级党组织注重把理论研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诉讼法学研究院和证据科学研究院均以加强建设,迎接评估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科学发展观厘清思路、调整措施的学习讨论;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本专业和学科建设发展工作相结合,深入研讨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学科建设思路和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师德建设沙龙,以“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探讨师德建设问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召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师座谈会,讨论学科和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思路;商学院党总支联系学院近几年发展的经历,召开全体教师研讨会,深入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经验和教训;继续教育学院分党委面对重组转型的关键时刻,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观与明确学院发展思路相结合,积极探索拓展开放教育的新途径。通过把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带着问题学习,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习水平和效果。

1.3调查研究多视角

1.3.1明确调研主题,突出针对性

校领导班子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着眼于工作实际,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学校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及和谐校园实现机制研究》、《法大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再思考研究》等11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调研课题。每个校领导带队深入基层,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和症结,初步完成调研报告。各学院、部、处也根据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意见汇集。

1.3.2走出校门调研,突出开放性

按照“走出学校换思维,跳出教育看发展”的思路,校党委把“走出去”作为进一步开阔视野、更好地促进调研的重要方法。一是把与兄弟院校的横向比较作为发现和深入认识自身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校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调研,虚心学习北师大学习实践活动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二是把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实际要求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最有效的标尺,组织中层干部到天津滨海开发新区实地考察改革开放的成果,借鉴其它行业开拓创新的经验来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三是把提高学生党员对科学发展的深层认识作为加强分类指导的重点,组织学生党支部书记到燕京啤酒集团实地参观,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法硕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昌平新农村建设项目,力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社会意义的体验。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还带着问题走访兄弟院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率学生处、团委等部处相关人员就学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赴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副校长马怀德带队赴北京师范大学就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拓展资源投入等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校长助理王卫国率开放教育管理与服务团队赴清华大学就培训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调研;党委宣传部就加强宣传工作、服务学校科学发展等专题赴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调研学习。

1.3.3多渠道开展调研,突出广泛性

各级党组织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调查、意见箱等多种途径,组织和引导师生员工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先后召开了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派、毕业生代表、离退休代表等不同类型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调研会30余次;发放各类调查问卷共3000余份;在校园BBS设置了“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专区,为每个部门设置了意见建议专帖;在两校区设置了意见箱,公布了征求意见的电子邮箱等。师生员工通过多种征求意见的渠道,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研究分析,初步梳理出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3.4坚持边议边改,突出时效性

在调研中,坚持边议边改,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学校规范了出国、出境等工作的程序、规则,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出各项政策,部署具体措施;刑事司法学院设立就业专项基金,帮助家庭困难毕业生解决求职中的费用问题。为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民商经济法学院变原先的教学督导为教学观摩,出台加强法学实验班教育、建立研究生导师月志、成立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等一系列举措。社会学院专题研究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的问题,主动联系专业对口、实践性强、同学们感兴趣的单位,优化专业实习方案的落实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管理规范化方面开始进行整改。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推进人事管理公平公正调整了制度规定。国际教育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一对一“学习伙伴”机制,帮助留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出台多种措施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熏陶。体育部在加强普及全校体育活动和办好运动会的工作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筹资金购买灯管,及时解决教师上课时多媒体光线不足的问题,并着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无线网络自动获得IP地址,为师生员工提供便利快捷的上网方式。图书馆动员各种力量,竭力挖潜增设法渊阁阅览座位,做好开放文渊阁阅览室准备,解决学生自习难问题。校部机关边学边改进工作作风,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主动为学院和教辅单位解决实际困难,资产处、后勤办、基建处就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着手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1.4解放思想讨论多维度

1.4.1全面开放,网上互动直播

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展多视点实时同步互动式解放思想大讨论,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师生进行广泛深入交流。这一活动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关注,当日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和参与在线讨论的师生始终保持在近500人,讨论区中共发表讨论贴373个。校领导和师生员工通过现场主题发言、现场交流、网上在线交流三位一体的崭新交流形式,围绕学校的实践载体,结合办学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全员育人等内容,着重讨论了如何解放思想,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在一些发展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1.4.2集思广益,广泛开展讨论

校党委通过组织“专家论坛”,从学科带头人、学院负责人的视角,从思路的转变和措施的调整等层面交流了很好的意见。通过组织“部处长论坛”,从学校执行机构负责人的视角,就科学发展与成本控制、多科性大学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采取座谈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国际法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就科学教育观进行大讨论,在解决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思想、重本科教育轻研究生教育,以及研究生招生三个方向不协调问题上,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外国语学院针对加强外语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与就业走向相结合的关系,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讨论,提出了完善培养工作的思路。科学技术教学部围绕本单位在学校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教学任务的主题,形成了以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素质为己任的共识。人文学院采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讨论的方式,共同研讨解决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实施问题。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2.主要成效

2.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共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态势

通过深入的思想动员与学习研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基本内涵、根本价值、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了科学发展理念、培养了科学发展思维、坚定了科学发展决心、达成了科学发展共识,形成普遍关心、参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态势。

2.2助推思想大解放,提升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广泛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广大党员干部在过去的思路和做法哪些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需要进行突破性思想解放,哪些在当时是科学合理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有局限性需要进行跨越式思想解放等方面,进一步分清了问题边界,提高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研究现在、规划未来的意识,提升了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对学校科学发展策略的认识。

2.3缓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广大师生员工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学校科学发展、师生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有了统一认识,增进了干部、党员、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学校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局面。

2.4加速工作运转、提高工作效能,取得推进工作的新成效

各级领导班子、党组织坚持边学边议边改,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有力地推进了中心工作。

3.基本经验

3.1突出开放特点

把“开放式”体现在学习调研的各个环节,突出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胸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学习调研,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3.2突出领导带头

把领导干部带头作为一项明确要求,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在各项工作中做出表率,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实效落实到位。

3.3突出实践特色

把实践特色贯穿学习调研始终,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实践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与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4坚持群众路线

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尊重师生员工的创造精神和主体地位,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评议和监督,汇集群众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3.5坚持求真务实

把求真务实作为基本要求,主动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通过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探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方法途径和体制机制,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信任。

3.6坚持统筹兼顾

把统筹兼顾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调研、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贯彻始终,正确处理好实习实践活动与学校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通过一个多月的活动,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如各级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不平衡,少数党员对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工学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处理好等问题,这些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继续深入思考,认真解决,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承前启后,激发全校创造智慧,力争分析检查阶段活动务实推进

分析检查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巩固扩大学习调研阶段成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们要突出“问诊式”的特点,深入基层,问症于民、问计于民;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帮助我们发现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

1.根本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梳理提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为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分析检查,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确班子和个人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危害和如何改变等方面在思想上得到极大触动。

2.重点项目

2.1深化理论学习(4月20日—6月5日)

各级党组织要在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要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通过理论中心组、党支部集中学习等形式继续组织党员干部研读我校方案中指定的学习内容,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要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实地参观学习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实际、增强信心、谋划发展、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学校工作的主动性。鉴于第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一阶段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基本内涵的学习和讨论。

2.2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4月20日至5月10日)

2.2.1拓宽征求意见的途径与范围

各级领导班子要通过谈心、座谈会、意见箱、征求意见表、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各级领导班子要重视开展谈心活动,把谈心活动作为这一阶段征求意见建议的重要途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一对一”的谈心,同时还要以个别谈心或集体谈心的方式与广大师生员工谈心,真心实意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2.2.2明确征求意见的重点内容

一是就学校事业发展向师生问诊,请师生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态势作出评判,指出制约发展的症结,提出促进发展的建议。二是就领导班子领导能力与水平向师生问诊,请师生对领导班子治校办学、理政为民能力进行评判,指出影响发展的根源,提出纠偏校正的药方。三是就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的理念、制度、政策、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的状况和效果向师生问诊,请师生进行评判,指出不利发展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努力提高的方向。四是就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分析检查的结果向师生问诊,就自我检查诊断是否深刻、努力方向是否正确、主要举措是否到位进行评判,指出漏诊误诊的问题,提出修正改进的要求。

2.2.3认真撰写发言材料

各级领导班子要对师生员工的意见进行梳理分类。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四对照、四查找”的原则,从班子和个人两方面认真撰写发言材料。一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对照高水平大学和其他高校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三是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本单位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是对照师生员工的新期待,认真查找事关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是否做到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否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

2.2.4组织召开生活会

各级领导班子、党支部要把“深化教育创新、强化依法治校、推进和谐发展、建设法科强校”这一实践载体作为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同时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3形成分析检查报告(5月4日至5月20日)

2.3.1组织专题研究

各级领导班子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对通过多种途径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解析,明确分析检查的重点问题。

2.3.2领导切实把关

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总体思路、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对策措施等,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使研究起草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的过程。

2.3.3突出检查分析

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几个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做到“四个写清楚”,一要写清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了哪些新的认识,达成了哪些思想共识;二要写清楚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特别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三要写清楚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以及经过一段时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主要举措;四要写清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2.4组织群众评议(5月21日至6月5日)

2.4.1明确评议范围

各级领导班子要采取专家会诊会、群众会诊会、专题研讨会、网上建言、书面征询等不同形式,从三个层面广泛征询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征询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征询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征询用人单位、学科服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4.2明确评议的内容

对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重点要看4个方面,一是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二是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三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清不清,制定的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四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4.3重视评议意见

各级领导班子要把师生员工在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分析检查报告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要采取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

3.成果标志

3.1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共识

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分析检查的过程,作为深入学习、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作为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方向、强化措施的过程,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等方面形成共识,真正认识到要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工作,必须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必须注重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

3.2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

各级领导班子要找准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问题,系统梳理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思路举措、工作作风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形成一批质量高、针对性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析检查报告。

3.3切实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分析查找出的问题,认清实质和原因,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学校始终行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集中力量解决涉及党性党风党纪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事业和学校发展始终能够健康向上;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心群众,满足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保证学校保持和谐温馨的氛围。学校在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要做到早谋划、早启动、早见效。

三、把握精神、联系实际、加强领导,发挥全校责任能力,扎实做好查找突出问题的各项工作

查找突出问题既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抓手,又是活动动追求的目标。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党员必须树立起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领导责任

领导班子要准确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原则和方法途径,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好活动。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师生员工敞开心扉交流思想环境和氛围,着力激发师生员工查找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任务目标

2.1着力寻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创新潜力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客观认识学校当前的实际,要精准把握学校面临的机遇,要明确判断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具体就是要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法学教育发展趋势;要顺应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实”、“时”、“势”;要找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从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中寻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创新潜力。

2.2着力提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努力使自己具有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十种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驾驭力,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沿着符合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着力提高决策力,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提高感召力,凝聚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着力提高战斗力,确保在面对困难时能迎刃而解,把握机遇时能奋发有为。

2.3着力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达成科学发展的共识,明确科学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发展的目标,找准科学发展的步骤和方法;要激发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各项改革事业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人才,集思广益,凝聚人气,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2.4着力激发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懈活力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切实转换意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改进与学校科学发展不适应的手段和方法,改善不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和激发学校运行的活动和动力。要以良好的体制作保障,以完善的机制作支撑,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自我科学发展、自觉科学发展、自主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进而不断激发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懈活力。

3.基本要求

3.1要勇于带头查找问题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征求意见和建议,带头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带头组织好群众评议。要坚持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总结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要认真比较目前工作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多少差距,思考存在差距的原因和缩小差距的途径,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3.2要乐于接受群众意见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采取师生员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与师生员工谈心、交心作为征求意见、解决问题、求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上作换位思考,分析群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反省自身工作的不足;要客观分析群众所提意见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及时给予回应。

3.3要敢于直面尖锐问题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有直面尖锐问题的政治勇气,敢于承担责任;要善于辩证分析,剖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问题;要勇于把师生员工提出的尖锐问题摆到桌面上讨论,开诚布公讲道理、做解释,以真心实意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与师生员工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3.4要善于解决突出问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9

一、发动深入、认识明确、步调一致,基于全校通力合作,学习调研阶段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党员干部受教育”,实现目标的方式是开放式学习调研。各级党组织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在内容上突出重点,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在措施上狠抓落实,完成了动员部署、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和解放思想大讨论等各环节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总体情况

1.1全面动员部署

重视动员部署和思想发动工作,通过健全机构制度、明确实践载体、开展思想动员、强化舆论宣传,把全校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教育部党组对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上来。

1.1.1健全机构制度,构建工作体系

学校成立了由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为秘书组、综合组、宣传组、联系指导组等4个组,负责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成立了由书记、党员院长任“双组长”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全校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坚实组织保障。

校党委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了《实施方案》、《学习调研阶段方案》、校领导联系基层的规定、联系指导组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方案和制度,明确了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解决的重点问题、各阶段工作步骤及要求,架设起学习实践活动的制度保障。

1.1.2明确实践载体,找准工作重点

校党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变化的规律、全国高等教育适应新形势要求发展的规律、我校顺应客观需要办学事业进步规律的结合点上,通过多种渠道征求意见,结合学校的办学传统、办学使命确定了“深化教育创新、强化依法治校、推进和谐发展、建设法科强校”的实践载体。这一实践载体既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动机又是希望达到的效果,既是现实需要又是长远谋划,明示了学习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着力点。

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定了各具特色的实践载体,如,法学院分党委以“创新法学教育、完善培养模式、探索现代管理、建设一流学院”为实践载体;后勤党总支以“深化工作创新、强化制度规范、发展后勤文化、提升保障水平”为实践载体;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直属党支部以“推进科学发展、创高质量服务部门”为实践载体等,都明确了整个活动的重点。

1.1.3全面深入动员,形成思想共识

3月13日,学校隆重召开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1700余师生员工参加了会议。动员报告深刻阐述了我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主要原则,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明确了开展活动的方法步骤和具体部署。随后,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根据本单位情况,相继召开了本单位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学校动员报告精神,并对本单位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人文学院等单位还将动员部署与学习交流相结合,院长亲自作专题报告,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为了保证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分别对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处级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等进行了培训,使骨干准确掌握和深刻理解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意义、原则、要求和方法步骤。通过全面深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上形成了共识,奠定了学习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思想基础。

1.1.4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学习氛围

学校充分发挥校内广播、电视、报刊、校园网、橱窗等宣传阵地优势,广泛报道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及时挖掘和宣传学习实践活动中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校报上,将有关学习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置于醒目位置,并通过评论员文章、专题、专栏等形式进行深入报道。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校园网上开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全面介绍和宣传学习实践活动。

目前已出版专刊1期,制作宣传短片1个、视频新闻16条,专题网站新闻143条,印发简报22期。其中,我校开放式学习的情况被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选中,以《中国政法大学积极探索开门搞学习实践活动的思路和举措》为题,全文印发各部属高校。《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我校学习调研阶段的活动进行了报道。

1.2开放学习调研

坚持把“开放式”贯穿学习调研阶段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多样性的学习培训、多视角的调查研究、多维度的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调研活动取得明显实效。

1.2.1学习培训多样化

1.2.2.发挥示范作用,领导带头学习

学校在认真组织好党员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学习,形成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良好局面。校理论中心组率先开展集中学习,校领导畅谈学习感受,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行研讨。党委书记带头讲授党课,学院、部处负责人结合自身研究专长或工作实际作专题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曙光为研究生院教工党支部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党支部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常保国为全院学生党员做主题为“多维视野下的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专题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邰丽华以“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看科学发展问题”为主题为学院师生作专题报告。我校4位终身教授撰写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文章,帮助师生提高思想认识。

1.2.3邀请专家讲学,坚持开放学习

坚持“开放式”的特色,将专题辅导作为重点。通过“请进来”,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高校管理、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等内容作专题报告,帮助党员干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学校先后邀请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以“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为题、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以“金融危机与中国应对之道”为题为师生作专题报告。

各基层党组织也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邀请专家讲学。法学院分党委先后邀请法国、美国专家主讲高等法学教育、现代高等院校管理制度等内容,推动法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构;民商经济法学院分党委邀请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等专家学者作专题辅导报告;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党支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树成教授以“中国特色再崛起”为题解读200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的科学发展内涵;学生处党支部和学校办公室联合举行了学习“两会”精神报告会,邀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乐国安教授传达“两会”精神。目前,各级党组织举办专题报告10余场。

1.2.4组织宣讲团,帮助指导学习

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骨干组成专家宣讲团和学生宣讲团,为广大师生党员答疑解惑,激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热情。截至目前,专家宣讲团先后作专题辅导报告10次,学生宣讲团先后深入校内班级进行了近20次宣讲。

同时学生宣讲团走出校门,到昌平区流村镇进行宣讲活动,通过文艺汇报演出、社区街道宣讲、希望小学支教帮扶、乡镇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宣讲,受众近2000人。通过开放式的宣讲活动,不仅实现了宣讲团成员自身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带动了其他师生员工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1.2.5围绕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学习

各级党组织注重把理论研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诉讼法学研究院和证据科学研究院均以加强建设,迎接评估为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用科学发展观厘清思路、调整措施的学习讨论;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总支将学习实践活动与本专业和学科建设发展工作相结合,深入研讨新闻与传播专业和学科建设思路和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举办师德建设沙龙,以“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为主题探讨师德建设问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分党委召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教师座谈会,讨论学科和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思路;商学院党总支联系学院近几年发展的经历,召开全体教师研讨会,深入总结成绩和不足以及经验和教训;继续教育学院分党委面对重组转型的关键时刻,坚持把学习实践科学观与明确学院发展思路相结合,积极探索拓展开放教育的新途径。通过把理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带着问题学习,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学习水平和效果。

1.3调查研究多视角

1.3.1明确调研主题,突出针对性

校领导班子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着眼于工作实际,经过反复酝酿,确定了《学校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及和谐校园实现机制研究》、《法大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再思考研究》等11项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调研课题。每个校领导带队深入基层,通过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学校各项工作的基本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和症结,初步完成调研报告。各学院、部、处也根据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意见汇集。

1.3.2走出校门调研,突出开放性

按照“走出学校换思维,跳出教育看发展”的思路,校党委把“走出去”作为进一步开阔视野、更好地促进调研的重要方法。一是把与兄弟院校的横向比较作为发现和深入认识自身问题最直接的方法,校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调研,虚心学习北师大学习实践活动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二是把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实际要求作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最有效的标尺,组织中层干部到天津滨海开发新区实地考察改革开放的成果,借鉴其它行业开拓创新的经验来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三是把提高学生党员对科学发展的深层认识作为加强分类指导的重点,组织学生党支部书记到燕京啤酒集团实地参观,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党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法硕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昌平新农村建设项目,力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对科学发展观社会意义的体验。

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还带着问题走访兄弟院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马抗美率学生处、团委等部处相关人员就学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赴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副校长马怀德带队赴北京师范大学就学校发展战略规划,推进基础能力建设、拓展资源投入等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校长助理王卫国率开放教育管理与服务团队赴清华大学就培训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学习调研;党委宣传部就加强宣传工作、服务学校科学发展等专题赴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调研学习。

1.3.3多渠道开展调研,突出广泛性

各级党组织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网上调查、意见箱等多种途径,组织和引导师生员工为学校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学校先后召开了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派、毕业生代表、离退休代表等不同类型人员参加的座谈会、调研会30余次;发放各类调查问卷共3000余份;在校园BBS设置了“我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专区,为每个部门设置了意见建议专帖;在两校区设置了意见箱,公布了征求意见的电子邮箱等。师生员工通过多种征求意见的渠道,对学校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对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纳整理和研究分析,初步梳理出学校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3.4坚持边议边改,突出时效性

在调研中,坚持边议边改,对有条件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学校规范了出国、出境等工作的程序、规则,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度。针对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推出各项政策,部署具体措施;刑事司法学院设立就业专项基金,帮助家庭困难毕业生解决求职中的费用问题。为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民商经济法学院变原先的教学督导为教学观摩,出台加强法学实验班教育、建立研究生导师月志、成立学生就业指导委员会等一系列举措。社会学院专题研究学生参加专业实习的问题,主动联系专业对口、实践性强、同学们感兴趣的单位,优化专业实习方案的落实机制。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管理规范化方面开始进行整改。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推进人事管理公平公正调整了制度规定。国际教育学院在本科生中推行一对一“学习伙伴”机制,帮助留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出台多种措施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熏陶。体育部在加强普及全校体育活动和办好运动会的工作方面,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自筹资金购买灯管,及时解决教师上课时多媒体光线不足的问题,并着手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无线网络自动获得IP地址,为师生员工提供便利快捷的上网方式。图书馆动员各种力量,竭力挖潜增设法渊阁阅览座位,做好开放文渊阁阅览室准备,解决学生自习难问题。校部机关边学边改进工作作风,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主动为学院和教辅单位解决实际困难,资产处、后勤办、基建处就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着手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1.4解放思想讨论多维度

1.4.1全面开放,网上互动直播

校领导班子与时俱进开展多视点实时同步互动式解放思想大讨论,以网络直播的方式与师生进行广泛深入交流。这一活动受到师生员工的广泛关注,当日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和参与在线讨论的师生始终保持在近500人,讨论区中共发表讨论贴373个。校领导和师生员工通过现场主题发言、现场交流、网上在线交流三位一体的崭新交流形式,围绕学校的实践载体,结合办学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依法治校、民主办学、全员育人等内容,着重讨论了如何解放思想,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在一些发展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1.4.2集思广益,广泛开展讨论

校党委通过组织“专家论坛”,从学科带头人、学院负责人的视角,从思路的转变和措施的调整等层面交流了很好的意见。通过组织“部处长论坛”,从学校执行机构负责人的视角,就科学发展与成本控制、多科性大学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采取座谈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国际法学院组织全院教师就科学教育观进行大讨论,在解决重科研轻教学、重知识轻思想、重本科教育轻研究生教育,以及研究生招生三个方向不协调问题上,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外国语学院针对加强外语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与就业走向相结合的关系,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讨论,提出了完善培养工作的思路。科学技术教学部围绕本单位在学校到底应该承担什么教学任务的主题,形成了以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素质为己任的共识。人文学院采取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互动讨论的方式,共同研讨解决教学工作的发展和实施问题。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统一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2.主要成效

2.1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共同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态势

通过深入的思想动员与学习研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基本内涵、根本价值、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了科学发展理念、培养了科学发展思维、坚定了科学发展决心、达成了科学发展共识,形成普遍关心、参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新态势。

2.2助推思想大解放,提升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通过广泛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广大党员干部在过去的思路和做法哪些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需要进行突破性思想解放,哪些在当时是科学合理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有局限性需要进行跨越式思想解放等方面,进一步分清了问题边界,提高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过去、研究现在、规划未来的意识,提升了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对学校科学发展策略的认识。

2.3缓解矛盾、凝聚人心,形成校园和谐稳定发展的新局面

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与广大师生员工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涉及学校科学发展、师生利益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有了统一认识,增进了干部、党员、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为学校和谐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局面。

2.4加速工作运转、提高工作效能,取得推进工作的新成效

各级领导班子、党组织坚持边学边议边改,把务求实效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解决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有力地推进了中心工作。

3.基本经验

3.1突出开放特点

把“开放式”体现在学习调研的各个环节,突出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胸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专家、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学习调研,推动学习实践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3.2突出领导带头

把领导干部带头作为一项明确要求,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在各项工作中做出表率,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实效落实到位。

3.3突出实践特色

把实践特色贯穿学习调研始终,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实践载体,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与维护学校和谐稳定结合起来,与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3.4坚持群众路线

把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基本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吸收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尊重师生员工的创造精神和主体地位,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评议和监督,汇集群众智慧和力量,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不懈动力。

3.5坚持求真务实

把求真务实作为基本要求,主动认识科学发展的规律,掌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通过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探索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方法途径和体制机制,赢得广大师生员工的信任。

3.6坚持统筹兼顾

把统筹兼顾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把学习调研、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贯彻始终,正确处理好实习实践活动与学校日常工作的关系,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两不误,两促进。

通过一个多月的活动,我校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如各级党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不平衡,少数党员对开展实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工学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处理好等问题,这些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继续深入思考,认真解决,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二、精心谋划、周密安排、承前启后,激发全校创造智慧,力争分析检查阶段活动务实推进

分析检查阶段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做好这一阶段工作,对于巩固扩大学习调研阶段成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关重要。我们要突出“问诊式”的特点,深入基层,问症于民、问计于民;要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帮助我们发现和分析问题,准确把握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

1.根本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的根本任务是梳理提炼问题、深刻剖析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为整改落实阶段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通过深入开展分析检查,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明确班子和个人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原因、危害和如何改变等方面在思想上得到极大触动。

2.重点项目

2.1深化理论学习(4月20日—6月5日)

各级党组织要在第一阶段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解放思想贯彻学习实践活动的始终。要紧密结合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通过理论中心组、党支部集中学习等形式继续组织党员干部研读我校方案中指定的学习内容,坚持学习科学发展观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坚持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要通过组织专题报告会、实地参观学习等活动,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实际、增强信心、谋划发展、提高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学校工作的主动性。鉴于第一阶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一阶段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基本内涵的学习和讨论。

2.2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4月20日至5月10日)

2.2.1拓宽征求意见的途径与范围

各级领导班子要通过谈心、座谈会、意见箱、征求意见表、网上征求意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各级领导班子要重视开展谈心活动,把谈心活动作为这一阶段征求意见建议的重要途径。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开展“一对一”的谈心,同时还要以个别谈心或集体谈心的方式与广大师生员工谈心,真心实意地听取意见和建议。

2.2.2明确征求意见的重点内容

一是就学校事业发展向师生问诊,请师生对学校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态势作出评判,指出制约发展的症结,提出促进发展的建议。二是就领导班子领导能力与水平向师生问诊,请师生对领导班子治校办学、理政为民能力进行评判,指出影响发展的根源,提出纠偏校正的药方。三是就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行政管理、后勤管理的理念、制度、政策、运行机制、评价体系的状况和效果向师生问诊,请师生进行评判,指出不利发展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努力提高的方向。四是就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分析检查的结果向师生问诊,就自我检查诊断是否深刻、努力方向是否正确、主要举措是否到位进行评判,指出漏诊误诊的问题,提出修正改进的要求。

2.2.3认真撰写发言材料

各级领导班子要对师生员工的意见进行梳理分类。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四对照、四查找”的原则,从班子和个人两方面认真撰写发言材料。一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认真查找在运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对照高水平大学和其他高校的发展经验,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三是对照工作实际,认真查找本单位发展思路、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工作举措等方面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四是对照师生员工的新期待,认真查找事关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的突出问题是否得到了及时有效解决,是否做到了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否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

2.2.4组织召开生活会

各级领导班子、党支部要把“深化教育创新、强化依法治校、推进和谐发展、建设法科强校”这一实践载体作为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的主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同时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开展严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3形成分析检查报告(5月4日至5月20日)

2.3.1组织专题研究

各级领导班子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对通过多种途径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解析,明确分析检查的重点问题。

2.3.2领导切实把关

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总体思路、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对策措施等,提出具体明确的指导意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工作,使研究起草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深化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目标和措施的过程。

2.3.3突出检查分析

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分析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几个重点,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做到“四个写清楚”,一要写清楚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形成了哪些新的认识,达成了哪些思想共识;二要写清楚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和存在问题,特别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根源;三要写清楚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以及经过一段时间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和主要举措;四要写清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2.4组织群众评议(5月21日至6月5日)

2.4.1明确评议范围

各级领导班子要采取专家会诊会、群众会诊会、专题研讨会、网上建言、书面征询等不同形式,从三个层面广泛征询对分析检查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征询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征询主管部门、兄弟院校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征询用人单位、学科服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2.4.2明确评议的内容

对分析检查报告的评议重点要看4个方面,一是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二是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三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清不清,制定的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四是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4.3重视评议意见

各级领导班子要把师生员工在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分析检查报告经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后,要采取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在适当范围内向党员群众通报。

3.成果标志

3.1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共识

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分析检查的过程,作为深入学习、深化认识、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的过程,作为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明确方向、强化措施的过程,使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思路等方面形成共识,真正认识到要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工作,必须强化办学特色、推进教育创新,必须注重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改革。

3.2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

各级领导班子要找准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与问题,系统梳理领导班子在思想认识、思路举措、工作作风以及自身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举措,形成一批质量高、针对性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分析检查报告。

3.3切实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各级领导班子认真分析查找出的问题,认清实质和原因,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有利条件和积极创造条件,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保证学校始终行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集中力量解决涉及党性党风党纪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建设,保证党的事业和学校发展始终能够健康向上;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关心群众,满足群众的切身利益需求,保证学校保持和谐温馨的氛围。学校在解决一批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要做到早谋划、早启动、早见效。

三、把握精神、联系实际、加强领导,发挥全校责任能力,扎实做好查找突出问题的各项工作

查找突出问题既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抓手,又是活动动追求的目标。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党员必须树立起问题意识、责任意识,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

1.领导责任

领导班子要准确领会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目标原则和方法途径,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好活动。领导干部要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师生员工敞开心扉交流思想环境和氛围,着力激发师生员工查找解决问题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2.任务目标

2.1着力寻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创新潜力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客观认识学校当前的实际,要精准把握学校面临的机遇,要明确判断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具体就是要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法学教育发展趋势;要顺应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实”、“时”、“势”;要找准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从问题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中寻求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创新潜力。

2.2着力提升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领导能力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努力使自己具有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十种能力”,特别是要着力提高驾驭力,确保学校各项事业沿着符合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着力提高决策力,切实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着力提高感召力,凝聚师生员工团结奋进;着力提高战斗力,确保在面对困难时能迎刃而解,把握机遇时能奋发有为。

2.3着力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达成科学发展的共识,明确科学发展的方向,形成科学发展的目标,找准科学发展的步骤和方法;要激发师生员工参与学校各项改革事业的积极性,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汇集人才,集思广益,凝聚人气,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2.4着力激发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懈活力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着力建设长效机制,健全规章制度,切实转换意识、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改进与学校科学发展不适应的手段和方法,改善不能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和激发学校运行的活动和动力。要以良好的体制作保障,以完善的机制作支撑,在广大师生中形成自我科学发展、自觉科学发展、自主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进而不断激发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不懈活力。

3.基本要求

3.1要勇于带头查找问题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征求意见和建议,带头起草分析检查报告,带头组织好群众评议。要坚持成果导向和目标导向,认真总结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要认真比较目前工作离既定的目标还有多少差距,思考存在差距的原因和缩小差距的途径,务求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3.2要乐于接受群众意见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采取师生员工乐于接受的形式,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与师生员工谈心、交心作为征求意见、解决问题、求得实效的有效途径;要站在群众的角度上作换位思考,分析群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见和建议,反省自身工作的不足;要客观分析群众所提意见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及时给予回应。

3.3要敢于直面尖锐问题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有直面尖锐问题的政治勇气,敢于承担责任;要善于辩证分析,剖析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问题;要勇于把师生员工提出的尖锐问题摆到桌面上讨论,开诚布公讲道理、做解释,以真心实意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与师生员工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

3.4要善于解决突出问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论文范文篇10

一、问题的提出

外语专业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国内外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现实派观点,现实主义者注重外语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调在本科学习期间要掌握听说读写译这五项基本技能,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一种是理想派观点,理想主义者强调学生的人文素质,即在掌握五项基本技能的同时,学生还应对俄罗斯文化、俄罗斯文学等非实践性课程甚至是边缘性课程有一定深度的了解。由于两派的诉求不同,所以在不同学校的教学大纲里的反映也不一样。现实派多以专业外语院校为主,虽然这些院校也相应地提出了“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1],但多年的教学实践所形成的惯性并非一个理念所能制动。理想派多为综合性大学,由于综合性大学特殊的学科优势,使得学生有可能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其他单一外语院校很难开设或者囿于教学理念不愿意开设的课程。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开设的“俄罗斯文化基础”为例,这是该校俄语专业拔尖创新班所开设的一门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非实践性课程。依照现实派的观点,这种与俄语实用性有一定距离的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都成为疑问。本文作者认为,这门课程非常有开设的必要,但如何能协调现实的诉求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则是这门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其实,2003年版的“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类似的课程已经有了较为笼统的规定“,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俄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新闻、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2]。由于学生在校时间仅仅四年,而且每个学校乃至每个人的要求是不同的,真正实现全面的“复合”目的是不现实的或者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某个方面的“复合”到不失为一种选择,这也是俄语教学的层级需求。“俄罗斯文化基础”是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依据根据拔尖创新班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所开设的课程,该班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人将考研(或保研),其未来发展方向为科学研究和俄语教学,还有一部分人将在外事部门工作,因此层级需求决定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教材的选择

确定了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就面临下面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材。目前,教授此门课程的教师使用的参考教材是《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该书以音乐、绘画、电影和戏剧为主要内容,将俄罗斯18—20世纪的艺术史串联起来,对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作了简单的论述,对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和价值判断。通过这个教材,学生可以对俄罗斯艺术史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俄罗斯文化在世界文化坐标上的定位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因此,这是一本不错的教科书。由于俄语教学注重实践的特点,这本教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问题之一,如何才能把汉语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在交际过程中的俄语自觉表述。以爱森斯坦导演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为例,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电影内容本身,还关乎蒙太奇这样的电影艺术手法,虽然学生可以在汉语层面知道电影的内容,了解蒙太奇在观影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但这门课程除了能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汉语表述外,还需要知道相应的俄语表述,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俄语教学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我国英语界的著名教授王佐良很早就关注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他指出:“学习英语的中国大学生在阅读英文书刊和同英语国家人士的交往中,往往感到由于缺乏欧洲文化知识而增加了许多困难。……如果对这些(欧洲文化知识)所知无多,读书未必全懂,对谈也难顺利。而一旦对这些有了较多知识,则不仅了解程度会提高,而且由于通过文化来学习语言,语言也会学得更好。”[3]英语如此,俄语亦如此。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语言大赛,特别是具体的言语实践表明,只有把艺术史教学和具体的语言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知识的自觉应用和艺术的审美效用。问题之二,目前,国内俄罗斯艺术史教材可选择的面不大。基于此,可以考虑依照《俄罗斯艺术文化简史》或《俄罗斯艺术史》的编撰体系,引进俄罗斯相关教材内容作为补充,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学生能通过艺术史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俄语词汇和相关的语法知识。目前,俄罗斯出版界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史书籍,如格涅基奇(П.П.Гнедич)主编的《俄罗斯艺术史》(Историярусскогоискусства)、格拉巴尔(И.Грабарь)主编的四卷本《俄罗斯艺术史》(Историярусскогоискусства)和德米特里耶娃(Н.Дмитриева)主编的《俄罗斯艺术简史》(Краткаяисториярусскогоискусства)等。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组织专业人士,编撰适合中国学生的俄罗斯艺术史教材,如果用俄语编写存在难度,可以考虑在术语和概念等关键环节用俄语标识出来。问题之三,“俄罗斯文化基础”这门课的定位需要认真研究,仅就课程的名称而言,本课程似乎不应该仅仅包括艺术史内容,换言之,“文化基础”这个概念本身应该具有更大的延展性,应该与跨文化交际或国情语言学有隐在或显在的联系。文化不应该紧紧局限于艺术文化。因此,艺术史应该只是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如果能够基于文化这个概念来理解并讲授这门课,那么教师所要做的就不仅仅是关注艺术文化,还有国情文化等诸多文化要素。可能由于对“文化”理解的不同,目前这门课基本上以艺术文化为主,也许在时机成熟之后,可以考虑与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交叉,实现艺术体验与文化教学的双赢。以上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也是这门课程下一步所要完善的地方。

三、授课时间的选择

授课时间的选择和有效教学理念有紧密的联系。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主要研究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共同的教与学的空间里如何完美互动,最后如何实现效果最大化。虽然该理论诞生于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的教育科学运动,但直到今天依旧没有失去它的指导意义。我国学者也注意到有效教学在现实俄语教学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意义,“有效教学即可以是一种教学形态、教学管理,也可以是一种教学理想”[4]。教学理想的实现需要诸多要素,除了教材的选择和教师的知识储备等必要条件外,还有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授课时间和有效教学存在密切关联。如果把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讲授“俄罗斯文化基础”这门课程,那么,上课的时间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这门课程是安排在大一下半年,这个时间安排是有问题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俄语有一定的水平,但他们的词汇量还不足以应付在原文语境中去理解俄罗斯艺术问题,即便如“强力集团”这样的概念,也需要查词典,才能把该团体的组织结构、审美取向等关系厘清,对于大一学生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二,这个阶段课程多,教学任务重,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去花时间学习俄罗斯文化艺术这门课程显然不是很恰当。作为将审美教育和知识教学与外语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尝试,我们拟把这门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半年。原因如下。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的俄语词汇量基本上可以阅读具有较大难度的文章阅读,这里所说的难度不但指俄语,而且包括在汉语语境下对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四级考试结束,八级考试尚未开始,学生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理解俄罗斯艺术的精妙之处。艺术教学与普通的实践教学的区别之一在于除了对现有知识的理解和储备之外,还需要去感受艺术的美。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实现这一诉求。

四、授课方法的更新

“俄罗斯文化基础”的名称暂时尚无法和它的实际内容相互匹配,该门课程实际是关于艺术史教学,而且是关于俄语专业学生的艺术史教学。事实上,这方面的科研成果还不是很多,但有些与此相关的论文为该课程的教学可以提供可资借鉴的学理依据。外语教学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而社会的需要是复杂多变的。高等院校的现实教学必须在纷杂的现象中找到最核心的东西。新版《俄语教学大纲》强调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俄罗斯艺术文化的教学无疑是所要“复合”的内容之一。而如何使“复合”成为可能,则与授课方法的更新有关。语言诗意地栖息在艺术或文化之中,同样,艺术也无法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即“语言反映文化时折射出某一特定社会团体中的世界图景”[5]。基于此,考虑到这门课程的特点,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可以考虑。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本来是任何一门课程学习的必选项,但“俄罗斯文化基础”有其特殊性。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至少要完成如下二项内容:内容之一,找到与课堂所学内容的视频或者音频资料,增加对艺术文本的感性认识;内容之二,借助维基百科(俄文版)等工具来了解人物、基本术语和一些概念。课堂实践。课堂上通过欣赏俄罗斯艺术产品的影像或音像文本,来理解个案的艺术品与整个时代的关系。自主发挥。允许学生用俄语(或者一部分人试着用俄语)进行表述,阐释他们对俄罗斯音乐、美术和电影艺术的理解。要有重点。俄罗斯艺术作品浩如烟海,如何在这广阔的海洋里寻找最有价值和最代表性的东西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五、结语

任何一门课程的设置都会对接受该门课程的学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是有效教学理念的良性反射。以“俄罗斯文化基础”为例,该课程的实施会涉及教材的选择、教师授课方法的摸索、授课时间的优化和考试结果的评估等环节。根据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作者认为“,俄罗斯文化基础”这门课程非常有存在的必要,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郑永旺 单位:黑龙江大学

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与科学就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在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缺一不可。在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我国高等学校还存在很大不足,面临很多挑战,对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创新的研究迫在眉睫。

1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指课堂教学形式以外的学校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其与“第一课堂”公共艺术类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将美育提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是对于艺术教育重要作用的深入阐释,是我们今后加强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指导。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其中明确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艺活动之中。

2目前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的不足及挑战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在第二课堂艺术教育中还存在很大不足,面临很多挑战。易晓明教授调查了江苏省12所高校大学生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和实效的评价。调查结果为:大学生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评价偏低;不同专业、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在艺术活动各维度中,大学生对于学校在艺术活动的宣传方面较为肯定,但对自身在艺术活动中的参与度评价最低。[1]余嘉博士经过对上海地区9所理工科高校的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管理体制尚无规范、课程设置条理不清、实践平台尚可扩展、师资队伍有待加强等四大问题。[2]笔者通过长期的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研究发现,作为中部地区理工科高校的河南工业大学与上述研究结果也存在很大的共性。

3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的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包含六大机制,即目标构建机制、战略实施机制、特色锤炼机制、内涵建设机制、品牌营造机制、艺术普及机制,这六大机制互为补充,共同支撑了高校第二课堂艺术教育的管理工作。本文选取河南工业大学做为案例进行研究,该校在第二课堂艺术教育中不断创新,构建了“一二三四五六”管理机制。即把构建“高雅大众化,美育常态化”艺术育人体系作为目标;坚持“顶层设计、重心下移”“请进来、走出去并举”两大战略;广泛开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三大特色的多元文艺活动;着力打造艺术活动的四个“合”;构建五大品牌文艺活动体系;在艺术普及方面做到全年不断线,力求六个“有”。

3.1创新目标构建机制,坚持一个目标———构建

“高雅大众化,美育常态化”艺术育人体系目标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管理工作理性化的最终体现。在河南工业大学的案例中,目标构建成为管理机制创新的第一步。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与“艺术展演季”等活动,学校着力构建“高雅大众化,美育常态化”体系。艺术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结合、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相结合,提高青年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通过届次化的艺术展演,使其成为引领大学生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有效载体,力求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挖掘学生艺术潜能、完善艺术育人体系。与此同时,河南工业大学还力求学生艺术团体的一体两翼、协同发展。“一体”即校大学生艺术团,“两翼”指各二级学院艺术团及其他艺术类学生社团。校大学生艺术团以“弘扬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宗旨,活跃在校内外的文艺舞台上,用艺术诠释着河南工业大学的精神和气韵;与此同时,各学院也建立了院级学生艺术团,很多院系的学生组织还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活动品牌,在校内外均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各类由学生自行筹建的艺术社团,如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舞蹈协会、大学生剧组等,是开展课外艺术活动的骨干力量。学生组织调动自我热情、凝聚自我力量、发现自我价值,群众性艺术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春工大处处洋溢着艺术之风。

3.2创新战略实施机制,两大战略并举———纵向

维度的“顶层设计、重心下移”与横向维度的“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实施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动态管理过程,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在河南工业大学的案例中,运用了顾客导向、目标管理、政策激励等机制,有力推进了战略实施。3.2.1纵向维度的“顶层设计、重心下移”坚持顶层设计与重心下移相结合。一是需求导向,认真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谋划第二课堂艺术育人工作过程中,坚持群众路线,运用学生组织“工大青年调查”的平台,对第二课堂艺术活动进行调研。围绕“三度”,即艺术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美誉度开展工作,使调研结果成为下一步工作的源头之水、有本之木、决策之基。二是目标管理,重心下移。河南工业大学对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各项重大活动实行招标承办制,充分调动学院积极性。同时,制定《河南工业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考评细则》,针对学院艺术育人工作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了对学院工作成效的量化考核,把软要求变成了硬指标,使艺术育人工作有标准、有检查、有考核,便于及时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提高,促进了艺术育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三是政策配套,表彰激励。课程化改革中实施的第二课堂“一课化”是河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特色,即将部分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列入学校课程建设体系,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工作量,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学分奖励。另外,在学校年度“五四”表彰中,专列学生艺术活动单项表彰,有力地推动了艺术活动的开展。3.2.2横向维度的“请进来、走出去”坚持“三个请进来”,使高雅成流行,国粹为时尚。一是“请进来”高水平的演出。河南工业大学连年承办河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河南民族乐团、河南省曲剧团等为广大师生呈现了一场场丰富的视听盛宴。优秀文化艺术得到了进一步传承与弘扬,青年学生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二是“请进来”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河南工业大学聘请著名竹笛演奏家、河南省青年民族乐团团长吴建艺等艺术家担任艺术团兼职导师,进一步提升艺术水平。三是“请进来”高水平的讲座。河南工业大学运用“工大讲坛”平台,邀请学界大师为学生开设文艺类学术讲座,例如:物理学家黄祖洽院士的《科学与人文本同根》,国学大师傅佩荣的《探寻国学精髓,感悟人生智慧》等,使广大青年学生开阔了视野。同时,坚持“两个走出去”,成为德育新载体,服务主旋律。一是“走出去”观摩艺术。河南工业大学校团委老师整合社会资源,带领大学生艺术团、学生会、艺术类协会骨干等,共同观看校外优秀文艺演出。提升了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工作水平,加强了艺术团的对外交流,开阔了艺术团成员的视野。二是“走出去”展示艺术。近年来,在高雅艺术的感召下,学生开始从台下走到台上,发挥艺术社团的优势,于暑假分别走进乡村与社区,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回馈给人民群众。

3.3创新特色锤炼机制,三大特色多元互融———广泛开展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世界性的多元文艺活动

特色发展是艺术工作的灵魂,丰富多元的校园艺术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粉丝”,扩大艺术活动覆盖面与育人效果。在河南工业大学的案例中,我们看到艺术活动类型兼具民族性、地域性与世界性,做到了雅俗共赏、丰富多元。一是民族性。开展“国学周”系列活动、届次化的“最炫民族风”民族风采展示大赛、学生社团芰荷汉服社的“始于衣冠•达于博远”系列讲座等活动,使艺术作品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及审美意识,表现中华民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审美情趣,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是地域性。由于师生来自全国各地,学校针对性地开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活动,例如:届次化的“粤豫连襟,共谱华章”粤文化主题演唱会、二人转专场演出、“民族风,家乡情”高校艺术交流晚会等。展示了具有各地方特色的艺术类型,对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普适性都具有良好示范效应。三是世界性。当今世界教育国际化和办学视野全球化的氛围日益浓厚,艺术教育工作也应乘势而上,借力前行。通过海外留学生在校内各个艺术平台的展示,如“发展中国家中国少林武术培训班”汇报表演等,丰富了学校的艺术类型;同时,学校还举办了届次化的英语文化节、世界文化巡礼等活动,充分展示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魅力。

3.4创新内涵建设机制,着力打造艺术活动的四个“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也为第二课堂艺术教育提供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河南工业大学做到了艺术活动与办学特色、专业特点、主题教育活动、新媒体氛围营造等的有机结合,为艺术活动营造了更深、更广的舞台与发展空间。3.4.1艺术活动与办学特色相契合河南工业大学着力打造契合办学特色的文艺活动,助力内涵发展。粮油食品学科群是河南工业大学的核心办学特色,学校紧紧围绕该特色,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第一方面,承办“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包括“科学节粮减损,保障粮食安全”省级辩论赛、科普展览、主题影片展播、大学生“爱粮节粮”公益广告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号召大学生爱粮节粮;同时,承办“世界粮食日”河南分会场系列活动,包括启动仪式、烛光守夜晚会、大型“高校行”活动等。第二方面,在以粮油为特色的社会实践中,广泛采用多元文艺形式,普及知识,影响大众。例如:“食品安全行,助力中国梦”社会实践,“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爱心粮”社会实践,宣讲“节粮爱粮”进社区,“光盘行动,弘扬传统美德”活动等,有力支撑了学校的特色发展。3.4.2艺术活动与专业特点相韵合第一,以两大校级平台凝聚人。河南工业大学现有“青年研究中心”科教文化发展研究室及“大学生论坛”两大学生组织平台。“青年研究中心”是从事青年及大学生研究的学术机构,其下属“科教文化发展研究室”对艺术育人工作展开了有益探索;“大学生论坛”为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激情的平台,陆续开展了《光影感动青春》《读书•旅行》《梦轮回》《多元的校园文化》等文艺类分论坛,凝聚了学生文艺力量,拓展了学生文艺平台。第二,以各个院级平台熏陶人。经过多年沉淀,河南工业大学形成了以设计艺术学院“创意风———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家园”、新闻与传播学院“传之梦”理想教育平台、生物工程学院“秋之舞动”植物卡设计大赛等为代表的艺术育人平台。艺术活动与专业特点相韵合,打造了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第二课堂。3.4.3艺术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相耦合河南工业大学以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唱响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校的主旋律,产生了德育、美育齐头并进的强大耦合效应。第一,开展爱国爱党艺术教育,提炼“红色”内涵。例如:在十八大主题教育活动中,开展演讲比赛、红歌大赛、红色剪纸作品展、红色电影展播等活动。为了巩固学校“重走长征路”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在青年学子中开展《长征组歌》排演活动,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艺术教育高度融合,在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第二,发挥文化渗透力,提炼时尚内涵。河南工业大学通过承办河南省青年时尚促进会成立大会暨郑州女裤创吉尼斯纪录产业文化展示活动,吸引了省领导及社会各届人士3000余人参加,被人民网等全国200余家媒体报道。第三,进行爱校艺术教育,提炼“美丽工大”内涵。河南工业大学通过开展“美丽工大”系列活动,通过工大E图网、工大掠影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发现身边之美、校园之美、生活之美,培养爱校、爱学习、爱生活的情操;连续九年开展“唱校歌•铭校训•爱工大”活动汇报展示会,发挥了“工大精神”的引导、激励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3.4.4艺术活动与新媒体氛围营造相融合河南工业大学善于运用多维宣传媒介,通过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宣传,营造全体学生赏艺术、论艺术、爱艺术的良好氛围。第一,校团委于每学期初制定《学期课外艺术活动一览表》,绘制“艺术活动地图”,并通过“青年在线”网站等进行全媒体推介。第二,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海报、展板等多种媒体,为活动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学生宿舍区设立“周末文化沙龙”大型喷绘平台,于每个周末整合推介全校的文艺活动。第三,利用校共青团微博、微信、人人网、QQ空间四位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对演出活动进行图文现场直播;对历次迎新晚会、毕业晚会进行校园网同步视频直播;在校团委官方微信平台引入校园广播站、大学生艺术团音频双向互动栏目,升级“点对面”传播方式,做到“点对点传播,心贴心服务”。不断开辟多维育人空间,持续影响、持续熏陶。

3.5创新品牌营造机制,持续锤炼五个艺术活动品牌

艺术活动品牌的实质是其承载的价值、文化品味和个性的总和,是组织长期努力经营的结果,是艺术活动的无形载体。只有坚持不懈地营造品牌,才能不断增加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与忠诚度。河南工业大学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梦想起航”主题迎新晚会、“飞得更高”主题毕业晚会、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展演季等五个文艺活动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每年开展历时三个月、由十余场演出组成的“艺术展演季”活动。该活动由校大学生艺术团、校广播站及二十余家校内外艺术社团联合承办,是学生艺术团体“一体两翼,协同发展”的生动写照与最佳诠释。通过展演,激发活力,铸造精品,以展带练促提高,以点带面促发展。展演季的举办,为各学生艺术团体打造了艺术展示与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校内与校际各艺术团体之间“比学赶帮超”的活力,点燃了艺术精品打造的热情。同时,学校教工艺术团成员及艺术指导教师与同学们联袂演出、同台献艺,共同将演出推向一个个高潮,产生了极佳的引领与示范效应。

3.6创新艺术普及机制,校园艺术活动力求六个“有”

艺术活动要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必须创新艺术普及机制。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目前高校艺术教育的最大挑战。在该校案例中,艺术普及方面做到了全年不断线,力求六个“有”,即“学校有规划,学院有平台,社团有活力,活动有届次,周末有沙龙,周周有活动”。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各基层学院均具备院级迎新晚会、毕业晚会及合唱比赛等群众性文艺活动平台,各级社团开展了届次化的新生文化节、社团巡礼展、社团文化节、女生文化节、宿舍文化节、网络艺术文化节、大学生原创流行音乐节、摇滚音乐节等活动。在学校“周末文化沙龙”的统一引领下,做到了周周有活动,精彩不间断,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言:“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高等学校应继续重视第二课堂艺术教育工作,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谱写艺术育人工作的新篇章。

作者:杨子江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推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音乐剧是20世纪欧美大陆献给人类的文明成果,集歌、舞、演为一体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更是一种对人性的自由表达,并充满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求意识。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兴起了第一轮音乐剧高潮,以搬演国外著名音乐剧目如《美女与野兽》《猫》《悲惨世纪》《巴黎圣母院》等为主要推广形式,这些经过历史沉淀大浪淘沙之后的优秀作品往往成为思考中国本土音乐剧的起点。星海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业艺术高校纷纷开设专门的音乐剧系,以培养新兴音乐剧人才。与此同时,音乐剧这种综合舞台艺术也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师生的视野,以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开始摸索在普通高等院校创作、排练、演出音乐剧的新型教育模式,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音乐剧教育改革风潮。

一、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需求

推广普通高校音乐剧通识教育乃是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号召。回顾近五年来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政府无论在政策导向上还是资金投入上,都大力扶持和鼓励文化演艺活动。现将公开的相关政府报告和重要政策通知按时间顺序整理如下:(1)《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该《规划》特别提出将努力在“十二五”期间“推出100部以上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久演不衰的优秀保留剧目和精品剧目,重点扶持20台左右交响乐、15台左右歌剧(音乐剧)、10台左右舞剧(芭蕾舞剧)”。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学习引进并扶持西方优秀综合舞台艺术在国内发展的决心。(2)《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该《通知》在文化产业的演艺模板中提到:重点发展音乐剧、歌舞剧等高端演出市场。依托和发挥海淀艺术团联盟等组织的作用,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市场化程度高、具有海淀特色的音乐剧和歌舞剧作品;加强国外优秀音乐剧和歌舞剧目的引进,鼓励企业与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等地区的演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海淀区打造成国际音乐中心。首届中关村音乐剧艺术节就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能成功举办。这种“立足高校研究——倡导多方艺术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文化艺术圈”的模式已经在北京海淀区初见成效。(3)《关于开展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紧接着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开展2013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高校在推广文化演艺方面的重要地位,其内容包括“组织部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30个省(区、市)的高校演出京剧、昆曲、话剧、交响乐、歌剧、音乐剧、芭蕾舞、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经典作品,计划安排290场左右;组织各省(区、市)开展普通高校和中学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等,该《通知》在财政方面亦给予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

2.素质教育需求

目前,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已不再是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意义的探讨,而是着重研究如何在大学推行素质教育,并且重视在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潘懋元教授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可总结为三条:一是结合已开设的专业课来实施素质教育;二是开设相当于西方通识教育课程的素质教育课程;三是校园文化和课外活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吉象认为广义的艺术教育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就是素质教育。音乐剧通识教育的推广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与素质教育体系。(1)提高修养健全人格。教育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在素质教育里面,一方面,美育——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全面培养人才有着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因为审美素质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我们全民的素质,当然要全面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审美修养,而人的审美修养的提高又会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2)促进科学思维发展。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联系都交汇在想象思维这个文化原点上。想象支配联想,联想创造形象,形象成就艺术,这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中的一条永恒不移的基本规律;想象诱发猜想,猜想接近真理,真理成就科学,这是科学发现和科学教育的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原理。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就是这个道理。以理工科为学科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就更加需要音乐剧这种极具实践精神的艺术平台。(3)完善艺术教育体系。20世纪以来大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又从排斥到融合。而在国内非艺术类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中,亦呈现出不断重视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华中科技大学已经探索出一套包括三个层次的素质教育体系,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外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调查与实践;东南大学采用必修加限定学时的选修制度,以保证人文课程的授课时间;清华大学每年举办音乐节并成立音乐教育研究机构等。发展并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外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共性,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非多此一举,而是为素质教育发展大计锦上添花。

3.学术研究需求

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的目的主要包括:如何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才能,如何在高校推广音乐剧,如何将普通高校的艺术资源融入到音乐剧产业链中,如何进行贴近校园文化和欣赏品位的本土化音乐剧创作等。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语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人文社科艺术类院系来讲,音乐剧研究中心无疑是一个提供理论和实践机会的绝佳平台,能大大促进综合高校人文学科之间的融合和学术研究发展。

4.文化市场需求

从已形成的北京中关村海淀来看,“立足高校研究——政策性倡导多方艺术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文化艺术圈”的文化发展路线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数量庞大的在校大学生既是当下文化艺术的创造者和传播对象,又是将来文化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和文化市场繁荣的推进者。目前我国音乐剧市场结构失衡,形成向高端畸形发展的市场格局,亟需以校园大学生为中心的低端消费市场来补充。音乐剧以其雅俗共赏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成为目前艺术文化市场公认的朝阳产业,虽然目前许多高校自创自编自演的音乐剧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却有着无限可能在将来的音乐剧文化市场发展中分一杯羹而走在时代前列。

二、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的实践案例

1.北京大学音乐剧通识教育实践

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是一个“学术带动型”音乐剧艺术研究机构,依托北京大学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卓越的社会影响力排演了许多原创音乐剧,如《大红灯笼》《曹雪芹》《元培校长》等,其中《大红灯笼》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该研究中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音乐剧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等重点国家课题,同时关注音乐剧通识教育的推广,连年举办音乐剧大师班。2013年12月9日至12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中关村国际音乐剧研讨会”在京举行。该研讨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中国音乐剧孵化基地承办,文化部艺术司、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为支持单位,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音乐剧与中国美学”“作为文化产业的音乐剧”为主要议题,邀请来自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和艺术院校的音乐剧专家、优秀的音乐剧制作人与艺术家,通过主题讨论、剧作赏析等方式,相互借鉴、交流高水平的学术成果。这一举措掀起了整个海淀中关村地区的音乐剧热潮,吸引大量非艺术类综合高等院校师生积极参与研讨与观摩,意义非凡。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音乐剧通识教育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团委音乐剧工作小组,积极整合多方社会资源,成功排演原创音乐剧《罗阳》,在大学生中反响强烈。北航的优势在于:社团教师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潜力和表演实践能力;而北航的学科设置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无论是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艺术设计学方面的训练,还是经济管理知识架构的建立,都使得学生们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注重实践,既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又能在排演过程中进行得体的管理运作,弥补了艺术水平的不足,十分适合音乐剧这种注重合作的艺术活动。北航的劣势在于缺乏专业音乐剧人士的指导以及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而这两者则通过短期有针对性地密集音乐剧技能培训和财政补贴来弥补。由此可见,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剧艺术的欠缺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优势进行弥补,在进行音乐剧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普通高校应当借助专业艺术院校的外力助推自身发展。

3.南京邮电大学音乐剧通识教育实践

南京邮电大学由其直属单位文化艺术中心承担音乐剧通识教育实践,现有教师承担音乐剧学术研究、编剧创作、对外交流学习、音乐剧短期项目培训和剧目排演等内容,并在必要时整合各个学生社团的力量,形成相对独立的音乐剧通识教育推广平台。2012年南京邮电大学文化艺术中心成立了DREAMHIGH音乐剧社,成功排演音乐剧《歌舞青春》,反响热烈,并在接下来的三年内连续复排。经过对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判断,该研究中心立足以学术研究(含音乐剧创作)为理论内核,以外聘专业音乐剧指导教师为艺术保障,以定期剧目演出为实践目标,以对外交流、举办通识讲座、日常艺术训练、建立音乐剧资源库等为推广措施,不断深入探索普通高校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的方法和路径。

4.普通高校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SWOT分析

通过上述三个案例的分析,普通高校在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上既有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也存在外来的机会和威胁,综合分析如下:图1 SWOT分析

三、推广音乐剧通识教育的主要模式

1.通识教育中的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内容包括在社团中插入音乐剧表演所需要的训练课程,举办才艺选拔比赛,定期排演音乐剧目等。(1)声乐表演训练。音乐剧的歌唱,无疑是音乐剧无穷魅力的重要源泉之一。“音乐剧演员应是全能型的、一专多能的,没有一般观众能够感觉得到的弱项。这个‘一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专在歌唱;这个‘弱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弱在歌唱”,声乐训练可谓音乐剧训练的重中之重。同时,应使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训练学生的气息,“寻求一种自然声的演唱方法,以各种不同的音色和唱法来诠释剧中人物”,以适应不同风格的音乐剧作品。(2)舞蹈编导训练。定期邀请外援有针对性地进行舞蹈训练,以爵士舞、踢踏舞、外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中国代表性舞蹈与礼仪等课程为主,其他舞台技能为辅,如有可能将开设舞蹈文化方面的选修课,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驾驭多种风格的中外音乐剧作品。(3)戏剧表演训练。提到音乐剧演员的培养,大家往往会对音乐、歌舞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台词的训练重视不够。可以这样说,音乐剧演员的台词功底应该能够与话剧演员相媲美。可以针对具体的音乐剧目进行必要的戏剧表演台词训练,方式方法包括正音、绕口令、古典诗词朗诵、即兴戏剧人物独白等。同时以斯坦尼拉夫斯基对话剧演员的训练体系为基础进行表演训练,融入音乐剧演员的创作特性,加强音乐、歌舞与表演内在的联系。(4)才艺选拔比赛。普通高校可以定期举行独具音乐剧风格的才艺选拨比赛,通过对世界著名音乐剧唱段的表演和模仿,推广音乐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并从中吸纳有潜力的学生演员进入音乐剧研究中心表演团队。(5)音乐剧目排演。一是排演经过缩略和改编的著名音乐剧,而这个思路已经在2012年得以实现。例如南京邮电大学音乐教师将《歌舞青春》这部讲述美国高中校园故事的音乐剧改编为讲述中国大学生活的校园故事,删减不符合文化背景的段落,将台词改为符合中国人的讲述习惯,同时因地制宜地修改音乐并编排动感十足的现代舞蹈,在学生中反响热烈,成为保留剧目。二是串演著名音乐剧的经典段落,即片段性重现。在西方音乐剧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剧唱段,例如《演艺船》中的《老人河》,《猫》中的《Memory》,《歌剧魅影》中的《ALLIaskofyou》,《音乐之声》中的《哆来咪》等,若有一定逻辑和层次地将这些片段串联起来,不仅可以让这些经典片段深入人心,还能有效降低排演难度,使学生更有成就感。三是试演原创小型音乐剧,推进音乐剧本土化进程。

2.通识教育中的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又包括音乐剧理论推广和音乐剧理论研究两部分。前者体现为开展一系列的音乐剧理论课程,培育音乐剧生长发展的土壤,例如开设音乐剧概论、音乐剧经典剧目欣赏等选修课,以及不定期举办音乐剧相关讲座,组织去专业艺术学校观摩,组织学校间的演出交流活动等。后者则将在实践中探索音乐剧扎根大学院校的道路,从音乐剧创作、音乐剧表演理论、音乐剧人才培养、音乐剧产业发展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增添人文社科方面研究成果。

3.推广普通高校音乐剧通识教育之运作模式

综上所述,具体可行的普通高校音乐剧通识教育运作模式可以总结成下图:

四、总结与展望

音乐剧这种渊源于西方国家的文化类型,本身有着复杂的演化历史,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有关。纵然它的形式本身派生于其它艺术门类,但是它已然成为了一支盛开的、独特的艺术奇葩。中国当代音乐剧是从西方音乐喜剧发展而来的,不过音乐剧早已超越了喜剧的模式,正剧、悲剧均有佳作出现。在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和积淀之后,我们有幸赶上了音乐剧发展最宝贵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可以预测,未来十年左右将是音乐剧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音乐剧市场成熟繁荣的关键期。艺术对大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积极建设健全艺术教育体系和开展艺术演艺活动将日益成为综合性高等院校发展重点之一,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通过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搭建整合社团资源的平台,扎根理论,付诸实践,对学生的发展、教师自身发展、树立高等院校自身品牌形象等诸多方面都将大有裨益。

作者:丁一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高校开展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一、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音乐欣赏是学生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可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欣赏课涉及的知识领域较为广泛,对历史、人文以及地理等方面的知识都有涉猎,从中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在音乐欣赏中的熏陶,提升其审美情趣和感知力。因此,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和审美创新力。2.利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他们比较热衷于具有感染力的音乐。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力,尤其是开发其创新意识及拓展想象力。音乐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它是人们情感上的补充,也能让人们感受到快感和心灵享受。合适的音乐有助于进行思维创造及情感延伸,通过情感上的满足激发人们的共鸣,对于学生来说,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让思想更加地宽广,思维更加发散,进而丰富想象力。3.利于提升学生精神文明境界。高校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撑者,在道德和胸襟上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要求。体格上可以通过体育来锻炼,内心上则需要音乐的灌注。音乐欣赏课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音乐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价值观角度来看,音乐欣赏课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音乐对于道德教育来说有着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教育意义。通过音乐欣赏课,能够帮助学生成为道德高尚、品格美好的人。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其丰富的音律和美好音节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让学生的精神文明得到更好的升华。

二、当前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现状

1.课程时间短无法实现教学目的。部分高校虽然已经开设了音乐欣赏课,但对其还缺乏全面的认识,认为此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浪费学校资源,因此课程设置上通常为了降低学校成本而缩减音乐欣赏课课时。很多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时间大概在36个学时左右,还有一些民办高校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大部分学生为了追求升学率以及就业找个好工作,较为注重文化课培养,在初中时期关注力注重放在主课程上,常会为了文化课而占用音乐课时间,使得学生音乐基础不高。所以,单靠短短的36课时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弥补音乐乐理知识是不够的。2.教学内容和手法与学生情况不符。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选材上多以艺术性强、庄重的音乐类型为主。对于学生来说较偏好于比较熟知的民族音乐。因此,那些较为庄重严肃的音乐题材往往调动不了学生的兴致,加上教师缺乏音乐欣赏教学有效手法,大多以播放音乐形式来进行。这样长此以往,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无法全面地了解音乐的精华和意义,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使音乐欣赏课形同虚设。

三、关于高校有效开展音乐欣赏教育的建议

1.拓展音乐教学空间。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净化情感。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不同,因此需要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并扩展音乐教学空间,利用业余时间来对学生进行授课。比如说,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论水平,在与学生的合作沟通中,让学生加深对音乐欣赏课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2.因人而宜开展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法也应不同。这就需要从培养对象、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制定适合于其心理、生理等方面特点的教学方式。比如说,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新的学校,对于环境和生活上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因此可以选择生动形象的音乐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较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深刻含意的音乐如《广陵散》《婺江风光》等。3.充分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心理年龄大多是由生理年龄所决定的,因此,其思维特性也与其年龄特点有关。音乐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进而丰富想象力,这对于高校教育来说是极为有效的一个途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文化素质不同,那么在进行音乐熏陶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选取优秀的乐曲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4.注意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只有学生具备了创造思维才能形成创造意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更具创造力。首先,可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指导学生延伸作曲的思维想象,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创新与不同。这样不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在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要客观科学地进行方向引导,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音乐欣赏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使之成为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因长期积累的一些旧观念、旧思想的影响,使音乐教育在高等院校中,尤其是在非艺术院校中的推广与普及步履艰难。所以,提高高校音乐欣赏教育水平,对于高素质人才来说非常重要。

作者:何贵汀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影视艺术分院

艺术教育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艺术是人类认识和走向文明的基本途径,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爱因斯坦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钱学森也曾说过:“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1]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完成对150位科学家个人传记的研究之后,得出了“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都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的结论。从古今中外杰出人才的素质和成就来看,他们大都是科学与艺术兼修,并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或造诣。据统计,世界上各大领域的1000位突出贡献的人物中,70—80%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爱因斯坦、钱学森、达芬奇等科学家与艺术家均是科学、文学、思想与艺术的“全能型选手”,是素质教育的集大成者。

1.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它是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概括而言,智力因素包括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智力能力、思维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创新意识、独立性、冒险性、个人精力、好奇心、洞察力等一系列人格特征,全神贯注、精力充沛的工作作风,能够承受失败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2]传统认为,创新能力是先天性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基因决定,其培养只能在婴幼儿阶段进行,是一种先天性的特质。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可开发、可培养的,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德纳(Gard-ner)将创新能力区分为小“c”创新能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和大“C”创新能力———非常偶然才发生的能造成突破性、历史性作用的创新能力。目前,创新能力被普遍认为是在“先天”基础上,“后天”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

2.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是为国家繁荣富强培养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是为国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事业输送人才的主流群体。但是,由于培养体制和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袁本涛、延建林有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调查表明:有近半数的调查者认为硕士生的创造力为“一般”和“差”,认为博士生的创造力“一般”和“差”的有近三成。[4]王孙禺等人的调查发现:仅有“9%”的导师和管理者认为硕士生创新能力为“优”。[5]因此,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热点,但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短板。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高层次阶段,学生群体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生艺术教育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被视为附属品,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零散性、随意性突出,规划性和系统性不强;艺术活动强调娱乐性,忽略育人性和艺术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不够衔接不够,没有一个相对完成的教育体系,导致艺术教育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一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理工科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科学、轻人文”的割裂现象,由于学科设置相对单一,缺乏综合大学的教学资源和人文底蕴,在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上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保证研究生日常课程及科研任务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其潜能,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艺术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艺术,本身是开放的、交融汇合的,它追求的是超越自我,摆脱束缚,这对研究生打破自我、摆脱传统观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个性化模式培养,促进创造性品格形成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个性化培养,而创新性人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则是独立自主、强烈地求知欲,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基于艺术教育的独特培养模式,才得以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艺术本身是“求异”的过程,追求的是大胆地创新,不断地突破与超越,这一点正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切入点。(2)超越传统教育理念,推动创新性思维传统教育注重的是记忆力以及逻辑能力的培养,而艺术教育则侧重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教育从观察和发现能力入手,多方位、全角度培养。例如,以艺术教育中的媒体影像课程为例,它要求学习用相机模拟各种焦距摄影镜头和各种光圈下的视野,去选取、观看周围的景物,学习从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观察事物,洞悉其变化的规律和奥妙,把握自然景物的色调、影调、造型等的微妙差异和刹那变化,只有独特的视角才能挖掘有意义的东西,这对研究生视觉敏锐度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3)加强实践活动,提升创造性实践能力艺术教育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对乐器的弹奏,还是对事物的绘画,都是一个需要不停练习的过程。这就要求研究生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付诸实践,将每一个想法具体化,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电子科技大学艺术教育的“四位一体”平台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与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类高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学生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网站以《电子科技大学努力打造“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理工科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做专题报道[6]。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实践总结出“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平台建设实践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电子科技大学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生艺术活动为重要载体,以艺术团为抓手,以第二课堂为突破,形成了“艺术课堂传授经典、成电舞台传播文化、艺术团队引领品质、艺术基地实践创新”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1)高质量的成电艺术课堂是创新的源泉,丰富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电子科技大学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主要渠道。电子科技大学注重课程结构综合化,按照“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原则,横向布局上力争使课程覆盖艺术范畴的主要门类,纵向结构上兼顾理论传授、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三个层次,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艺术课堂”。第一,每年开设《交响音乐名著欣赏》、《声乐基础与训练》等系列艺术鉴赏课和技能训练课程,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学生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养成的全面融合;第二,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到学校举办高水平专题讲座,实现艺术知识讲授与赏析讲座的有机互补;三是鼓励开展教学改革,采用多媒体、现场表演等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高雅艺术进课堂,艺术教学高质量,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改变研究生“专业教育扎实、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更可以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带来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素材和多发的灵感,是研究生创新的源泉。同时,通过高质量的第一课堂的艺术教育,有助于研究生平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发掘科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及交叉学科的魅力与价值,为自己的研究注入更多的元素,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2)高品位的成电艺术舞台是创新的平台,开拓研究生的艺术视野艺术实践活动是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艺术演出中的节目排练、舞台表演和作品的创作都极大地给了学生体验审美、塑造心灵、学会创造的机会。电子科技大学立足构建一个多彩化、精品化的“成电舞台”,包括“校园主题演出、月末专场音乐会、文化艺术节活动、学院专题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五大系列演出。该舞台坚持以先进文化教育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雅艺术熏陶人的原则。在舞台活动设计中,一是充分考虑演出的覆盖性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得需求,如月末专场音乐会包括声乐、舞蹈、交响乐、民乐、电声乐、话剧、心理剧等,给予学生多种选择;二是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参加艺术体验和学会创造,如各类型演出活动的普及和各学院的专题演出都给了学生表演的舞台;三是强调育人性以彰显学校倡导的“求真求实•大气大为”核心价值观,如“迎新生晚会、新年音乐会、新年晚会、毕业晚会”四大主题演出,从主题设计,形式创新,都注重发挥育人作用。四是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艺术团以排演精品节目引领成电舞台、带动艺术社团的发展和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开展。眼界决定学生的世界。“成电舞台”的“高品位”和“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近一年来,登上“成电舞台”的省级、部级及跨国艺术表演近30场,校级表演更是每周都有。世界著名小提琴家雷纳.霍内克专场音乐会、美国杰尼阿塔学院合唱团的专场演唱会、中央歌剧院经典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专场演奏会、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王弢的专场演奏会等均与科大学子邂逅在“成电舞台”。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通过“成电舞台”的平台感受艺术、拓宽视野和认识世界。众多原创和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成电舞台”首演,带给研究生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和美感,更有心灵的震撼和创新的激励。只有创新才有精彩,只有创新才有未来。艺术如此,科学更如此。高品位的成电艺术舞台是创新的平台,更是青年学生的“梦工厂”与“创工场”的缩影,带给研究生深层次的“美育”与“创新教育”。(3)高水平的成电艺术团队是创新的载体,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一支高水平的艺术团队,不仅是艺术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也是展现学生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电子科技大学目前设有交响乐团、舞蹈团、话剧社等10余个团队,常年有普通学生300人左右在艺术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学校坚持发挥艺术团的示范作用,以排演精品节目引领成电舞台;注重对普通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辐射作用,带动艺术社团的发展和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开展。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得部级一等奖30余项,省级一等奖项近100项。研究生通过加入艺术团,在各类高水平的赛事与表演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艺术能力与创新能力,部分关于艺术的创新与学术作品的获奖也逐年增多。同时,校艺术团节目曾代表学校和国家赴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通过实践传播和学习国际艺术文化。艺术教育平台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审美和创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成长成才的愿望更加强烈,艺术教育成效显著。(4)高关联的第一第二课堂是创新的突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灵感电子科技大学艺术团积极延伸教育平台,除了第一课堂的艺术学习之外,也注重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艺术团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传播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四川多民族、多元文化、历史悠久的丰富文化资源,形成多元的“艺术基地”平台,开展艺术创作及演出,传承并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艺术基地”成为文化育人活动的创新平台。学校在康定、汶川、甘孜、金沙遗址、四川艺术研究院分别形成了包括“创作基地、实践基地和传承基地”的综合性艺术基地,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体验优秀、精品创作及排练演出系列活动,在完成系列精品创作演出的同时,不仅推进了本土文化进校园,还成为了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2008年和2011合唱团师生深入金沙遗址、川剧院等基地,创作和排演出了承载四川特色的声乐作品《神奇的面具》、《川剧变脸》,对金沙文化和川剧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合唱团部分师生还深入汶川、云南、阿坝等地采风,创作出了展示四川藏、羌、彝三大名族特色的小合唱《高原彩虹》、《云朵上的山寨》、《打跳》。2012年,合唱团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建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项目“川江号子”传承基地,2013年与理县县政府合作建立“博巴森根”传承研究基地,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传承基地、艺术创作和演出,一方面丰富了艺术团的作品创造和演出题材,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层次;另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对本土文化传承传播和升华创新的意识,使研究生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并结合时代特色将其创新到更高的境界。艺术教学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的互补,第一课堂是源泉,第二课堂是突破,在实践中不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能力。理工科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更对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说:“艺术不单纯是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还可以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有逻辑思维,还要有创造思维,这两个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艺术情操,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韩蕾 陈龙 李晗 杜鹏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观念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艺术的元素来提升外部形象。同时,“艺考热”不断升温,各类高等院校相继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并且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但是,社会上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的增长远远不及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行业规范逐步完善,一些小型设计公司或者设计室在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中遭到淘汰,则加剧了就业供需矛盾。所以,本文拟通过对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现状的探讨并提出建议,以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提供借鉴。

一、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就业现状

1、个人职业期望值过高,就业心理尚不成熟

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其学习成本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经调研,陕西地区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学费是每年6000元,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费则每年高达9000元,除此以外,再加上一些必须的专业用具等,一个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培养成本近7万元,因此学生在就业取向中就容易出现“投资期望值高”的特点。我们对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0级、2012级、2014级学生进行的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对刚毕业时的月薪要求超过4000元以上。由于专业的限制,学生在就业时很少有用人单位与其签订就业协议或者劳动合同。

2、缺乏全面职业规划,把握不准就业方向

目前设计专业学生的几个重要就业方向是城市规划、动漫创意和工业设计等。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环境艺术拥有了特殊的地位,现在的城市规划,园林工程,环境改造都在各个城市中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景观设计的需求量很大。对于动画专业,可去动漫创意、网络游戏、影视公司等对口单位,做网络游戏,写网络剧本,设计人物造型。在产品设计方面,这是市场发展空间最大及发展潜力最强的,现在的产品造型设计是工业设计当中相对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工业设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及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带来高利润与高附加值。但是,由于一些学生缺乏全面职业规划,把握不准就业方向,失去了就业机会。

二、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专业知识不够踏实,就业信心不足

信心来自实力,一些同学在谈到自己的就业观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是“底气不足”,无论是亲历招聘会人才济济的场面,还是连面对招聘会的勇气都缺乏而选择逃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不够踏实所致。某些同学在大学最重要的大一至大三的专业学习阶段,对自身要求过于宽松,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以六十分及格通过考试为目的,缺乏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精神。艺术设计类的学科教育与理工科类的学科教育存在的差异化之一就体现在专业知识的积累更加重要,没有标准统一的答案,赋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对学生本身的自主能力要求更高。学生对自身人际关系的培养和锻炼,对情商等非智力因素的提高等重视程度比以前增加。但逆商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遇到挫折会感觉受伤害较大。

2、创新能力较弱,缺乏实践经验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就业辅导当中发现,在其目前缺乏的素质当中,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这些首当其冲的方面欠缺较多。企业要求的工作经验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差距很大。期待以后能够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在学校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方面,例如参加各种竞赛、获奖、专利、发表文章、学术报告、社会实践方面却偏向自己的其他兴趣爱好(例如文学、写作等方面),不少同学在谈到自己利用寒暑假参加过的社会工作经历是,有的在奶茶店打工,做超市收银员、超市促销员、打扫卫生、在手机卖场做销售员、在酒店打工做传菜员、发传单人员、宣传“保护环境”的志愿者;体验“为小区打扫卫生”的志愿者;敬老院志愿者;半坡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在大理石厂打过短工等等,涉足领域广泛而分散,没有紧紧围绕专业这条主线,有效积累含金量高的专业设计领域的经验,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促进艺术设计类学生就业的措施

1、学生应该培养自身的钻研精神

在大学的课堂上,学生建立的知识体系更多折射在设计理念,与设计相关的全面知识积累要靠课下的自我学习,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软件技能要靠学生课下多次实际使用才能熟练掌握。很多同学的学习观念依旧停留在被动的理念上,认为仅仅依靠课堂有限的教学课时就能充分学习所需的知识,当面对就业市场时会抱怨学校没有教授,以此来推脱,这种理由就会显得十分苍白。学校和学院每年都在努力改进本科教学,通过到其他高校、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召开本学院毕业生、各年级教学座谈会,不断总结提高,教学大纲也在不断调整改进,学校也在努力培养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学生,但学生不能完全期望学校解决就业难题,幻想学校能够培养出每年都恰好符合“买方”单位标准的人才,这明显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2、强化实践总结

在大学大一大二初期就能够按照所学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未来从事就业岗位的范畴越明晰越具体越好,培养随时进入社会做事的良好就业心态。利用在校及寒暑假机会,尽量参加围绕与此职业发展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在每次实践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出自己在工作岗位上累积的知识储备和锻炼出的核心能力,在随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以强化,为实现良好的就业打好基础。

作者:段辉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英国HND对高职艺术类课程的启发与思考

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也逐渐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面对的问题也逐渐呈现全球化趋势,高职院校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以在国际视野内寻找参照系,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按照《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地处首都的高职院校要具备国际化办学视野,这既是地域优势的现实需求,更是肩负为城市发展培养人才的职责所在。

一、现阶段职业教育艺术设计类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困难

随着适龄人口的减少以及受国家相关政策冲击所带来的生源影响,全国多家高职高专院校出现了“生源荒”。受生源不足影响,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连年下调,生源素质持续下降、生源类型多元化和生源基础多层次化将成为高职课堂教学状况的新常态。生源素质和知识、技能差异带来的教学问题:1.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新生普遍起点较低,学生学习意愿不强,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课堂教学改革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而很难进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效果不佳。2.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多元化和生源基础多层次化,导致生源之间的素质差别,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二、英国BTEC-HND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启发

1.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解决方案

(1)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动机问题解决策略英国BTEC-HND的教学理念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要注重内在动机的激发,就学习效果来说,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更重要。如果学习者能真正关注自己的学习任务就可产生高效的学习结果,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习成果。这种模式巧妙地化解了学生对灌输式教学的抵触和叛逆,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其主动学习。(2)学生层次化差异教学解决策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基础方面的差异,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然而对学习方法上的差异方面,学生不愿意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威根雷学院的教师会通过面试、问卷等形式,在学生入学前了解到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并加以归纳分类,例如视觉型学习方式、听觉型学习方式,以及动态型学习方式。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了解,教师能更好地针对学生喜好的学习方法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辅导。

2.“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具备原创能力学生的有效途径

BTEC-HND课程将英国最好的学术传统与现实工作中所需主要技能的开发和评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学习技能可以帮助学生认真地分析理论和概念,运用解决问题的技巧,进行独立的研究,作出独立的判断,从而开发学生的原创性和实现自我意识的技能。就这一点来讲,艺术类设计专业BTEC课程的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贴近得更加紧密,也使学生更具备艺术设计类人才成长的基础。HND的精髓是,不只是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呈现一个过程———调研的过程、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直接灌输知识。学生自我建构的学习过程会带来自我开悟的必然结果,这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成长至关重要。

3.小黑皮本(LBB)———教学质量管理的最后一米的有效保障

LittleBlackBook小黑皮本———艺术类课程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成果载体。小黑皮本包括Sketchbook(速写本),是某些课程中课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业它是考量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最好的佐证。它能够反映教师为学生进行的学习路径搭建,并能够直观反映学生学习历程的“行动”质量。小黑皮本既可以是手写本,也可以是延展为设计时候的作业夹,把研究、调查的记录写在上面,也可以是手绘的资料、剪报,留下的是作业过程的痕迹、思考过程的路径。其意义不仅仅是一次作业,提交之后就扔掉,而是可以伴随职业生涯一生,在自己的创作工作中可以随时翻阅、查询过去的想法的工具书。甚至可以带小黑皮本去面试,体现专业素养。这不仅是是一份承前启后的课业资料,还可以作为一个搜集资料的素材反复利用,变成一本受益终生的工具书。所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合适的学生一样会产生惊艳的化学反应。

三、要实现接地气的内化

英国BTEC-HND艺术设计类课程体系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关注学生学术能力培养,以成果为导向设计学生学习路径。这些方法,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英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传承与创新,为国内现阶段高职艺术类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面对从中职蔓延而来的生源荒,到相关政策性的冲击而带来的高等职业教育重新洗牌,凸显特色、积极转型是应对生源危机、突出重围的发展对策。国际视野下的教育解决方案再完善,也需要取其精髓并依国情而落地内化,虽然体系性的习惯无法朝夕改变,但可效法木楔正阁,积跬步而致千里。

单位:姜旭李晓楠: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系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育部门对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的要求。初中语文阅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作用,因此,初中语文阅读课的良好开展不仅有利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也要进行改变,但在教学方式改变的过程中,很多任课教师由于不能完全理解新课改的要求,从而使得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很多教师课前备课不充足,上课时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化,语文阅读课堂的氛围沉闷、不活跃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觉得语文阅读课毫无吸引,从而造成学生缺乏上课的兴趣,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学生方面出现的问题

随着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地提高,当代初中生的课余生活也越加丰富起来。因此,很多学生都放弃了传统纸质书籍的阅读,更多地倾向于电子小说等快餐文化。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少,还使得一部分学生对阅读书籍失去了兴趣,甚至讨厌阅读。这种现象逐渐反映到初中的语文阅读课上,很多同学对阅读没有兴趣,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还有的同学忽视了自己在阅读课上的主体地位,一味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不能正确把握自身的实际情况。正是由于初中生在阅读课上出现的这些问题,导致了初中阅读课不能良好的开展。

二、对阅读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1.教师要加强备课,多形式教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课前要根据要讲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备课。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影音设备等增加讲课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乌鸦喝水这节课时,就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乌鸦喝水的动画视频,然后在上课时让同学们边看视频边进行课文的阅读。通过在讲课时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让教师讲课更加生动形象,也提高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再如,教师在讲解春联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春联的由来以及发展历史,还可以在班级举行一个小型的写春联比赛,让每一位同学都创作春联,并进行评比,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在丰富了教学课堂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起来。

2.创造轻松的阅读氛围营造一种轻松、自由、平等及民主的阅读教学氛围,有利于初中阅读课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方法来营造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首先,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十九首》的教学时,就可以在课堂上随机地提问学生,让他们随便背出十九首古诗中的一首或两首。但若学生背诵不出来,教师也不要批评学生,而是可以采用抽签的方式来让学生选择惩罚,教师可以把惩罚设为唱歌或讲笑话,这样学生回答错了问题时,不仅不会造成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还可以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其次,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在上阅读课之前,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在上课时提出要讨论的问题让同学们按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3.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动力。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做到努力地提高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每天都能阅读一篇,这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读书的乐趣,持之以恒的阅读下去,还能让学生养成一种每天都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比如,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引领学生做好阅读笔记,以此来让学生养成读书时摘抄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讲故事比赛,让同学们把他们在课后读到的书籍,用讲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激发了学生阅读书本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初中语文阅读可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平台,对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有重大影响,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初中生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谢菲菲 单位:江西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

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

教学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通过教学提问与学生进行互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还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的反馈分析。在初中语文中,教学提问的艺术性还体现在促进学生思考,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堂中不理解的内容。所以在整个教学中,教学提问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学提问的艺术性更加凸显了出来。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分析

教学提问有两方面,从学生角度来看,通过教学提问能在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知道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提问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培养师生感情;最重要的是通过提问来知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提问方法使用不当,并不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在提问中教师若没能与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教师抛出问题后不愿意进行思考、回答,这就从根本上无法达到教学提问的目的。其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会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多次的重复,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埋头记笔记而不是对问题的答案进行思考,因此教学提问只是变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进行答案的记忆。而提问过多,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充分思考就转换到下一个问题,也同样不能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理解。最后,语文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的课程,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的答案,但教师在语文课中很容易拿标准的答案来评判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甚至会因为师生间的观点不一而出现厌烦的情绪,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心情,也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不敢轻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艺术

1.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合理

在语文课堂中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问题的设置,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但也不能过于困难。太过简单的问题,学生甚至不用通过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就不能达到教学提问促进学生思考的效果。问题过于困难,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照顾到多数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考量,并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教学问题的设置。

2.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一些问题的提出并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就像一些问题不能只是让学生进行正误判断,而是应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例如,在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提问时,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出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应让学生在回答中心思想时找出课文依据,这让学生在回答时不是根据买的参考书进行回答,而是在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做出回答,还能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帮助学生学习怎样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找出中心思想。当然,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思考还能培养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正确运用初中语文的参考书,而不是不加分析地照搬参考书的答案。

3.提问难度和多少都要适宜

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活跃课堂气氛为目的,但是过多的提问会使课堂思考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最后失去课堂提问的意义。过于简单的提问,答案过于浅显,在处于青春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的高中生来说,会有不屑一顾的印象。提问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无从下手,课堂气氛冷淡更不利于授课进行,所以提问的难度要适中。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课文中,对于象:这是故事的高潮吗?这种问题不宜多问,应提问如:作者描写第五自然段有何用意?或是前面说杀人可饶恕,后面笔风一转成了杀人不可饶恕,这是否自相矛盾?应该怎样去理解?若是提问到最后一个问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必须把课文前面提到杀人可饶恕的地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样在对课文后面提到杀人不可饶恕的地方进行整理分析,两相比较才会体会到作者笔下的社会背景,最终了解到作者故事布局的精妙。这种问题虽说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但是它在学生仔细思考和做好课前预习就能够找到答案。并且在学会解答这一问题后,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就能快速、顺利地进行,所以说提问的难度要适中,将帮助学生把握授课内容。

4.注重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