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预防虚假新闻措施论文

时间:2022-11-21 11:46:00

网络环境下预防虚假新闻措施论文

摘要本文对假新闻产生的根源、社会危害,以及如何防止假新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假新闻

假新闻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中时有所见,近年来,在日益发达的网络、数字技术传播渠道中,假新闻也频频冒出,社会影响很坏。因此,必须对包括网络媒体在内所出现的所有假新闻,认清其实质及特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并努力清除,以保证新闻事业和大众传播健康发展。

一、假新闻的社会危害及其产生根源

假新闻是指与事实不符的新闻,包括现象不符和本质不符,也即基本事实不符和评价、议论不符。假新闻通过媒体传播,使受众获得错误资讯,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在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危害。

下面,我们先看几个典型的假新闻案例

2006年7月,“五胞胎”、“手机煮鸡蛋”等虚假新闻事件经由网络等媒体广为传播,为大众所称奇,最后被揭穿是假新闻后又予以辟谣。

据2010年1月12日,新华网《新华视点》刊登《“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为何状告网站?》一文:2009年8月份以来,一个题为“中国最疯狂敛财的校长:“曹鑫”的帖子开始在网上流传,并已被全国十多家网站转载。后经新蔡县纪委调查,没有发现曹鑫个人有经济问题,帖子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此后,曹鑫以网帖内容严重失实、网站拒绝删帖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为由,将发帖人及拒绝删帖的2个网站告上法庭。该文提出一个严肃而紧迫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网站应该怎样对帖子内容的真实性把关?一旦帖子失实,责任应该由谁承担?两家网站承认帖子是从其他网站转载的,而自己没有再作核实,并说要求网站对每一条内容都进行核实,目前不可能做到。

这类案例提醒我们假新闻扩散的一种新动向,即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成为传播假新闻的一大渠道和受灾区。

假新闻带来的社会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

1、假新闻对受众的“蒙骗性”通常而言,读者对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责任感拥有极大的信心,假新闻一旦出笼到未被戳穿之前,往往不会怀疑(往往也无从怀疑),这就造成受众“群体受害”,形成受众认知上的偏差。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假新闻因技术的优越更容易以讹传讹,从而加深对受众和现实社会的危害。

2、假新闻对社会舆论导向的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干扰和破坏。一假新闻会影响舆论导向的正确性、一贯性,使正确的舆论导向受到削弱和破坏。

3、假新闻对新闻报道生命力的戕害性。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而假新闻除了对受众造成“不明真相”的损害外,更对新闻必须真实、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带来极大冲击,从而导致公众对新闻传播公信力的怀疑,而这种怀疑势必造成新闻传播的无效。以假新闻“纸包子”为例,当这则假新闻最初面世时,一贯关注食品安全的广大读者对报道中宣称的包子造假一事极为愤怒,但随着事件的深入调查,读者得知这一新闻报道本身才是一个虚假事件后,一下子从最初感谢媒体监督食品安全、感谢媒体拥有社会责任感转而对媒体公信力产生质疑。像这类社会影响很大的媒体制造假新闻事件,对媒体形象的打击应当说是致命的。

4、假新闻对历史的不负责。假新闻不仅对当下社会也会对历史产生危害。2005年,北京有媒体报道称,一位读者在女儿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奉中发现了一篇名为《钱被风刮跑以后》的课文,是一篇“著名”的假新闻。这篇假新闻讲述长春一个农民老大爷被自行车撞倒后,手中的钱被风吹散,于是路人纷纷“抢”钱交还老人,老人拿到钱后发现竞多出一张5元钞票,原来有人错把自己的钱也一块儿送给了老人。值得人们思索的是,对这样的假新闻,人们的认识竟会截然不同:一名小学老师认为,故事仅仅是载体,该“假新闻”不至于对孩子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倪宁教授认为,在义务教育课本里出现假新闻不妥,“孩子长大后,如果发现小时候用以教育自己的所谓先进事迹是假的,那么对于他们的价值观会有直接的不良影响。”选编该课文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一位工作人员则辩称,选择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好的,因文章出自权威媒体,一般不会有人去质疑其真实性。这篇假新闻造成的思想混乱已显而易见。这一事件提醒人们,防止假新闻要从长远计,应对当代和历史负责,不让假新闻溜进历史,扰乱历史。

笔者认为,假新闻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三:一是追名逐利恶意造假。一些个人(包括媒体从业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员)或团体以通过媒体实现其追名逐利之目的,没有新闻就炮制新闻;或夸大其词,在客观事实上“添油加醋”,以凸显其“新闻性”,以求稿件见诸于媒体或上重要版面。二是新闻真实性原则意识缺失造成的防范不足所致。比如,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媒体为求稿件和节目的轰动效应,一心追求所谓的新和奇,或追求所谓的独家报道,而淡化新闻真实性原则,疏于把关,造成假新闻顺利刊载。三是媒体的管理出现“不适应”和漏洞所造成。比如,由于网络媒体在技术层面显现出信息来源的“无根性”以及“自由人”群起的特殊性等特点,媒体对此出现管理滞后、缺失等“不适应”症状,使假新闻出现的渠道和可能性大为增加,同时也给假新闻的防范增添了很大的难度。

二、网络时代防止假新闻的意义

笔者认为,当前防止假新闻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信息社会中人们迅速增长的新闻(包括所需信息)需求,尽一切可能保证受众有一条获取新闻的通畅而安全(没有假新闻蒙骗)的路径。

2、维护人们享有真实、可信赖新闻的权益。受众在获取“新闻产品”时不受“假冒伪劣”之害,如果一旦遭受其害,有实现权益维护的渠道,比如得到物质和精神赔偿。

3、维护新闻报道的生命力,维护媒体公信力,维护党的新闻事业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

4、净化、优化新闻传播环境。从新闻制作、传播所涉及到的媒体和受众的诸多方面做起,识别假新闻(新闻制作过程中),消除假新闻(新闻传播前),“消毒”假新闻(假新闻一旦出笼后),与时俱进地创造良好的舆论空间和传播环境。同时应当明白,防止假新闻,既是全社会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一个出假率高的媒体,将会失去公信力,遭到社会唾弃。

三、网络时代防止假新闻的路径

1强化主流媒体在太众传播中的主渠道作用

事实证明,党报、党刊、党网等主流媒体的假新闻明显少于非主流媒体。一旦出现假新闻,受众一般会首先从党报、党刊、党网上寻找正确答案。所以,主流媒体的真实性和可靠度越高。非主流媒体的假新闻毒害就越低,甚至完全失去市场。这是从新闻主渠道作用这一源头来防止假新闻。

还应该看到,主流媒体的主渠道作用,除了发挥对舆论的主导作用外,还体现在对新闻传播的引导作用上。对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已经无需赘言,但对于网络传播,则可以通过“标杆”作用来引导,比如提倡网络新闻、博客、聊天、论坛、发帖等都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来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净化网络信息传播环境。

2建立健全把关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把关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必须不断调整充实,提高针对性,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的“无疆界”特征、散播传递方式的特征及网络的“匿名效应”等,都在减弱甚至摧毁传统意义上“把关人”的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对假新闻的把关就应当不断创新,以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3纯洁新闻队伍,强化专业人员的自律和媒体管理

新闻专业队伍的防假重要性大于其它社会人员。纯洁新闻队伍,包括建立从业者准入制度,保证具有高素质的人员方能从事新闻工作;加强新闻专业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这是一项与时俱进的长期‘工作。专业人员的自律,包括忠实执行杜绝假新闻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受恶意制假者的名利引诱;自己不制作假新闻或参与他人制假等。新闻出版总署1997年了《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2001年出台了《关于对出版物使用互联网信息加强管理的通知》,都对虚假新闻提出了防止和处罚的措施。这些是从法规层面对新闻的制作源头和传播过程来防止假新闻。对媒体的管理,重点是对专业人员的管理,使团体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违法必究。

笔者认为,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传播含有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内容,但如果网站放弃必要的核实和把关义务,则很容易发生侵权行为。因此,完善互联网管理机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而不是只有原则而缺乏实际有效措施的网络内容失实责任追究制度,刻不容缓。

4强化防假的社会群体意识,培植全民防假社会“土壤”

当前应当密切关注的一个新情况是,假新闻有所增加并较难监管的现象与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有直接关系。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非常迅猛,据2009年7月16日的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统计,我国网民已经达到3.38亿,手机上网人数达到1.55亿。从传播平台来看,在传统媒体之外,又增加了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社交网站、手机报、近期开通的3G手机等),新闻信息传播渠道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从新闻传播者来看,部分媒体除了采编队伍外,还培育了编外“报料者”队伍。此外,还有民间“DV”拍摄者、QQ空间和“BLOG”等,他们都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有专家称,互联网开创了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传播者的时代。

这种现象和趋势,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防止假新闻不是媒体一己之事,而是全社会人人有责。提出社会各界和全体人民防止假新闻,就不仅有了理论支持,也有了现实的落脚点,提出树立防止假新闻的社会群体意识,培植全民防假社会“土壤”(有文章称此为培育“全民把关人”)就势在必行。全民防止假新闻,对每个个体而言具有两重任务:第一,把自己管好,个人不制造和传递虚假或可疑的信息;第二,发现虚假或可疑信息,及时举报。鼓励主动验证和辟谣。

作为数量最为庞大的普通受众,面对多元化的传播现实,不加区别的保持对新闻信息的传统“忠诚度”是不够的。人们应当思考:媒体的新闻可信度如何?网络上信息的可信度如何?博客的可信度如何?若都能做如此思索和拷问,假新闻得以产生的基础条件必将日益萎缩,造假和传假的可能性和损害程度也将逐渐减少,从而营造健康的传播环境。

只要不断强化新闻真实性原则意识,坚持对新闻制作、、传播、反馈等环节实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监督和全社会把关,假新闻就一定会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