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时间:2022-02-15 03:34:17

新媒体时代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摘要:中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对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媒体技术给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主观和客观问题,并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和管理引导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信息素养;新媒体时代;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给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学生在交流、分享和表达的习惯,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加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自从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各地中学纷纷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效果仍然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本文探究了影响和制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因素,并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一、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信息化社会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快速、有效地获取、处理、运用和创新信息的一种综合能力[1]。信息素养对当代中学生而言,其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事实上,当前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还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对培养信息素养的认识不到位

为数众多的中学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重视不够。一些学校把信息素养培养等同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并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2];一些中学对信息技术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考核和评价,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序性和随意性;一些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承担其他任务过多,工作量过大,难以保证在信息技术教育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许多学校和家长因过度担心孩子会沉溺于网络或游戏,于是对孩子接触网络或信息技术产品严加限制。以重庆市市区某中学的一个班级为例,100%的学生在校期间禁带手机、Pad等移动电子产品;9.8%的学生周末也被禁止上网,82.9%的学生周末上网时间有严格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学生与信息化时代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升学考试的压力对信息技术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相当多的中学生认为信息技术知识与中考或高考关系不大,于是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辅课对待,重视和投入不够。仍以上述班级为例,仅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重要,超过80%的学生打算上大学时再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二)支撑信息素养培养的客观条件不足

今天的中学特别是城区中学基本上都能够开展多媒体教学,具备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基本硬件条件,但这还远远不够。以上述中学为例,一方面,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条件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全校在校学生共约3000人,仅建有3间专用计算机教室,共有143台计算机,生均计算机台数约为0.048,更糟糕的是部分计算机购置时间较早,配置较低,故障率较高。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氛围不够浓厚,除了开设计算机课程之外,仅建有一个学校主页网站,尚未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任何教育平台。近年来,中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有较大提升,以上述中学为例,除艺体类教师之外,几乎100%的教师都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78.1%的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教育信息和获取教育资源。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各中学还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教师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现象,他们培训或进修的机会较少,主要靠个人钻研来提高专业技能,虽然能够承担计算机课程教学,但还远不能开发或利用新媒体平台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新媒体时代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策略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和数字化技术的媒体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因新媒体的互动性和个性化精准传播等特点更符合现代人的信息交流习惯,它已逐渐成为普通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信息的传播媒介[3-5]。新媒体本身就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因此,它的出现和发展,就为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新媒体时代,要加强对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除了必须加强和改进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之外,更应注重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从平台建设、内容建设和管理引导等环节入手,真正让学生学习在信息化时代、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于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个人的信息素养。

(一)加强新媒体育人平台建设,浓厚信息素养培养氛围

建设多层次、多形式、功能丰富、各具特色的网络化育人环境,能够浓厚学校的信息时代氛围,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熟悉信息技术,了解各种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利用新媒体技术,学校可以建设校园主页网站,并根据需要建设其他各种主题或专业网站,形成校园网站群;可以开发手机客户端App软件,向学生提供精准的个性化信息查询和主动信息推送服务;可以申请微信公众号,建设官方微信平台,向学生推送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微信;可以建设在线辅助学习平台,学生能够通过计算机或手机从平台上获取学习资源,并开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在线交流讨论。

(二)加强新媒体内容建设,服务学生学习生活

要吸引学生通过应用来接触和了解新媒体,从而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就必须增强新媒体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让学生喜闻乐见,就必须不断推出丰富实用的功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让学生乐于在“用”中“学”。新媒体内容和功能的规划布局,应做到“三注重”:一是要注重功能的实用性,可推出诸如知识点归纳整理、成绩查询、失物招领、生活贴士等学生必然会用上的实用功能;二是要注重学生兴趣,媒体内容的素材可来源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或来源于学生群体中的热点话题;三是要注重学生体验,可通过开设校园百科、校园风采、校园曝光台等栏目,或者配合诸如运动会等学校重大事项,开展征集宣传口号、竞猜或预测等互动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畅通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平台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让学生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讨论、进行倾诉甚至吐槽,努力打造家园文化,增强学生的归属感。

(三)加强管理和引导,发挥新媒体正面作用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充分实现了个体的自主选择,这种自主选择性可能会给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带来巨大冲击。但是,“一个享有自由的媒体固然也会有好有坏,……自由无论如何都为情况的改善提供了一个机会,而约束却只能使事情变得更坏”[6]。中学生有一定的操作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经验和能力,这是利用新媒体育人的基础条件,但中学生自制力和辨别力都还不够强,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内容监管和正面引导,确保新媒体的内容丰富、实用但不泛滥,形式生动、有趣,但不至于让学生沉溺。学校要树立把关意识,利用信息技术拦截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净化新媒体信息环境,尽力减少负面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学校更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和习惯,重点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精品栏目,以主流思想占领网络阵地,以权威和真实可信的声音占领新媒体阵地,以时代主旋律教育和引导学生。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和改进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一种顺势而为的必然选择,这种趋势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加强相关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各中学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作者:赵梓焱 王建秋 单位: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1]李碧雄.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3(12):7-8.

[2]董英.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J].新西部,2015(18):160-161.

[3]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57-59.

[4]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3):63-66.

[5]陈锦宣.“新媒体”的定义及其内涵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7):28-29.

[6]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M].新华出版社,20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