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学的策略与思考3篇

时间:2022-04-03 10:29:57

传播学教学的策略与思考3篇

第一篇

1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教学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尚书•兑命》中,其中提到“教学半”。明确指出教学一词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是从陶行知开始的[2]。《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学的解释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目前,对于教学一词尚无公认的统一定义。王策三教授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根据师生是否处于同一空间可以把教学活动分为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和远程教学活动。因为目前面对面的教学活动仍占大多数,所以本文中的教学即指面对面的教和学的活动。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效”被释义为“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效果”是指“由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教学有效性是指师生能否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投入时间、精力和物力与所产生教学效果的比例程度[4]。

2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中一种形式的教育传播,必然遵循人类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借助一般传播模式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又根据王策三教授对教学的定义,教学既包括教的活动又包括学的活动。所以,以下采用贝罗(D.Berlo)的S—M—C—R模式分别从教的角度和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贝罗的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信源(Source)、信息(Message)、通道(Channel)和受传者(Receiver)4个基本要素,所以简称为S—M—C—R模式。每个要素又各含有几个因素[5],如图1所示。用此模式来观察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学活动中的信源和编码者即教师1)教师的传播技能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码方式。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说话方式、书写技能、思维逻辑、身体语言等都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播。2)教师的工作态度,包括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是否有足够的了解,是否尊重学生,能否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等。3)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背景,包括教师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是否足够熟悉,是否拥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教师的学历等。4)教师的社会背景。教师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会影响到教师对教学价值的认识。教学信息1)教学内容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取的教学材料,不仅包括教学“成分”,还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出于对教学目标的不同理解,教师对于教学材料的选择和再加工可能不同。2)教学符号指教师选择的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包括语言、文字、音频、视频等。通道教学信息的传播通道就是传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包括各种感觉器官,以及书、图画、图表、电影、电视等信息载体和光、温度、噪音、设备等环境变量。受传者和译码者即学生学生的表达技能、对于学习的态度、先前知识水平、社会背景、家庭背景、先前学习经历均会影响传播的效果。实际上,虽然传播过程中的教师(受传者)与学生(信源)位于传播过程的两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是传播者和受传者,所以,影响传播者的因素与影响受传者的因素本质相同。而且当学生变成传播者,教师变成受传者时,其实是教师在接受学生的反馈。

3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并结合教学实践,综合考虑教师、学生、学习环境等因素,提出以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提高教师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应用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理论,而教学活动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活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平时教育经验的总结,也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其次,教师要不断关注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最新成果,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再次,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更要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呈现方式。而且对同一教学内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根据斯皮罗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这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提取。另外,还要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知识技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还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生。这样才能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真正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变成教育艺术。正确处理教学信息教学信息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可根据实际需要重新调整教学顺序或按专题教学,最终使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更加易于被学生接受。教授学生有用的认知策略1956年,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首先提出认知策略的概念。此后,认知策略的研究日益丰富,代表人物是加涅(R.M.Gagne)。加涅认为,认知策略是学习者支配心智过程的内部组织的技能,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正和调节。现代心理学认为,认知策略是关于认知的认识和技能,并不指向具体领域或特定情境,而是调控学习的高级技能,实质是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的运用直接影响学习效果。通常,学有所成的个体都拥有独特的学习方法,能针对不同情境选择认知策略[6]。也就是说当个体具备了认知策略,也就具备了高效学习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有意识地教授学生适当的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译码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主要的认知策略有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理解监控策略和情感策略。引导学生利用认知工具进行学习乔纳森认为,认知工具指可以帮助学习者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认知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源、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辅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自我评价。利用认知工具实际上也是一种认知策略。鉴别一个软件工具是否是认知工具的标准包括:1)计算机化;2)现成的应用软件;3)用户(在经济上)可以承担;4)可用于表示知识;5)可泛化;6)可支持批判性思维;7)学习可迁移;8)简单而功能强大的知识表示形式;9)易学易用。在《课堂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批判性思维的脑力工具》一书中,乔纳森推荐了8类认知工具,包括数据库、电子报表、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壳体、计算机化通讯工具、超媒体工具等[7]。教师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可以逐渐把学生培养成高信息素养的学习者。比如,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复习功课、梳理知识脉络;使用中国知网等在线数据库可以获取文献资料;使用博客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知识共享;儿童可以使用Scratch进行编程。认知工具的使用不仅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从而保证并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要进行有效的学习,需要适中强度的学习动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方面应在教学中采取一系列的教育手段,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发生兴趣。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都是先学会而后才喜欢的。所以使学生学会学习,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即教会学生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家长、社会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教师应减少频繁、高难度的考试,为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和有创见的表现给予积极鼓励等;家长应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期望,以免无形中给学生施加过重的压力;社会应给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肯定自己的价值。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不同的学生个体在个性上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师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目标,制作出好的教学设计方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改善教学环境根据贝罗的S—M—C—R模式,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还必须考虑到教学环境。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硬环境指教学地点的硬件设施情况以及光、温度、噪音等。学校应该综合考虑本校所处教育阶段、学校经济状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等因素,配备合适的支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硬件设备。还应保证教学环境有适当的光线和温度,并且周围的噪音不会影响教学活动中信息的传递。另外,有效的课堂管理也是保证信息通道畅通的重要因素。软环境指教学地点的心理环境。良好的教学软环境首先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教学活动应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师生可以平等对话,使学生没有心理压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再次,教学活动中,生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在生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和交流的热情。

4结束语

在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成几何级数增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变得更加重要。在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各种教学策略都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应该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出发来考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会随着改变,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也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本文作者:王瑾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

第二篇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实时整合编辑、输出,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另一方面,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当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有上千所,各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差异,但绝大多数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新要求,也就是说还不能培养出满足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其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社会要求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应先处理好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几对矛盾。如课时总量限制与急需增补大量新媒介和融媒体相关课程之间的矛盾,校教学管理规范和有限实验实践设备与新兴课程需要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更丰富的实验实训环境的矛盾。还有,多数高校现有师资结构和水平也不能满足新媒介和融媒体时代的需求。此外,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还应结合国情,学习欧美国家经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加强学科交叉、重视教学主体人格特点、尊重师生选择权力、明确人才培养层次、强调结合社会实践、适应市场需求以及普及化媒介素养教育等。

本文作者:孙玉工作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第三篇

一众所周知,传播学的产生跟政治学、社会学难解难分。

传播学理论主要来自美国的经验学派和欧洲的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注重实证研究,长期雄踞北美的传播学界,以施拉姆和四位先驱为代表。批判学派的代表有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和法国结构主义学派,以新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左翼学者为骨干。”[4]在我国,传播学是在新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闻学可视作传播学的前身”[5]18。尽管传播学已经独立出来,然而传播学与新闻学仍处于缠绕状态。学界往往把传播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等概念不加区分地加以使用。教师在讲授传播学这门课程时,必须弄清传播学的本质属性。传播学既然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那它就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为宗旨。以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为例,课程设置中已经有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摄像、电视作品分析、新闻评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而传播学课程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实践经验,实现认知上的升华。目前,传播学教学存在过于工具化和功利化的问题。就拿我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少数学生极端厌恶理论,觉得实际经验比理论更有用;有些学生虽说在学习理论,但他们并不是对理论本身感兴趣,更多的是应付考研。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上浮躁风气的影响,也有学界、教育界对“工具理性”的倚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段京肃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由于传播学在传播实践领域一些突出的实用能力,令人们更多注意的是它为社会传播活动提供的工具手段、技巧和方法,而对于传播学研究更重要的一些方面———即凯利所推崇的‘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以人文价值为动因、以理解人及由人的活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并使之升华为目标的传播研究’———却被淡漠甚至有意无意的丢弃了。这种只在浅层次上运用传播学理论的状况,自然很难使人们建立对传播学的科学的认识。”[6]19由于传播学重在研究文化的与文明的传播,其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传播理论素养的培养。当然,我们不能空谈理论,而应该把理论落到实处,让理论与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并沉淀内化为一种基本素养。正如《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所说:“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是哲学活动的社会实现形式,而人类的新闻活动由此具有了更高的涵义。”[7]298明确了传播学教学目的之后,接着要解决的就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教学目的的问题。

二据笔者了解,当前多数二本院校所使用的传播学课程教材大多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一是因为这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二是这本教材被很多高校指定为新闻学和广告学专业考研的参考书目之一;三是这本教材是作者多年来深入、系统地研究传播学基础理论的一本力作,是一本在传播理论研究上有所创新之作[8]69。当然,教师在运用该教材的框架系统时,应有所侧重,有所增减,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有些章节(如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可以让学生自学并要求学生做自学笔记;有些章节(如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由于教材过于简略,缺乏经典案例,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备好课,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如讲媒介,就一定要讲清楚媒介对人和社会发生的本质影响,而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介绍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比较媒介体制》等著作中的一些观点,然后利用社会生活、媒介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所收获。课程讲授的内容不一定完全按照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的章节顺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在讲授时要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就像让学生一只手手抓十二条泥鳅,很有可能一条也抓不着。所谓“重点”,还有一层意思,即学生自我选择的内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把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将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布置给这些小组,让学生进图书馆或利用网络去搜集资料,然后给时间让他们自由讨论,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并通过几个知识点的把握,以点带面,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媒介不断更新,社会新鲜传播现象层出不穷。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似乎总落后于现象发展,某些经典理论似乎需要进行局部修正。教师要经常关注学术前沿,除了传播学,还有其他相邻学科如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新闻学、信息学等的最新信息,把这些最新信息消化后按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迅速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生态环境。互联网、智能手机(包括手机短信、手机网络、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楼宇电视、微博、微信等将人们带进新媒体时代,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甚至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新媒体的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使教学环节更为新鲜更为生动。

三在我国,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开设传播学课程,有雄厚的资金、完善充足的师资和融通的社会资源。

而新办的地处地市州的二本院校开设传播学课程,则面临着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手不够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本着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各种实践为依托进行传播学理论教育。1、搜集案例,课堂展示与讲演;同时建立案例库。对大多数知识点,可以把搜集案例的任务布置给学生。每次课给20-3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并讲解案例,教师点评。鼓励学生搜集“当下化”和“本土化”的案例。青年学子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乐于并长于搜集“当下化”的案例。“本土化”案例,主要是为了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如笔者任教的的学校,地处孝文化名城,孝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学生可以非常容易地搜集到跟孝文化有关的案例。2、仿照媒体自由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遇到思辨性较强的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仿照媒体开展自由讨论。学习传播理论,就要有传播意识,可以模仿电视栏目(如凤凰卫视“时事辩论会”“一虎一席话”等)进行对话、辩论。当然,也可以借助其他传播媒介(如微博、微信等)开展互动。3、情景体验实验。受条件的限制,我们学校暂时没有比较完善的传播学实验室。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一起营造实验氛围,可以把教室变成实验室,也可以把校外的某个场合当作实验室。比如,学习“使用与满足”理论,可以把学生带到自助餐厅,让学生把握受众在传播活动中所起的作用。4、课外阅读与交流。介绍传播学分支研究的成果,有助于学生掌握传播学基础理论,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传播学分支学科,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阅读相关的书籍或辅修相关的课程。例如,对电影感兴趣的学生,就把他们划入艺术传播,布置他们阅读《影视传播》之类的书籍或安排他们辅修《影视文学》等选修课;对经济学感兴趣的学生,可把他们划入经济传播组,让他们精读一本经济学的入门书或去经管学院旁听《经济学》之类的基础课。在时间的安排上,可以用三分之二的课时夯实知识基础,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召开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心得和修课体会。5、分组开展项目研究。各兴趣小组,阅读相关书籍或辅修相关课程,主要是打好理论基础,这实际上也是为分组开展项目研究做准备。学生在阅读书籍和辅修课程的过程中,会对一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收集起来,整合成若干个项目,并成立项目组,开展研究活动。例如,对经济传播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做“节日经济传播策略”方面的研究,学生除了在媒体上搜集资料外,还要到商场等营业场所做调研,搜集数据和案例。接着,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这些材料有可能会涉及到人际传播学、群体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或传播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对电影感兴趣,可以做“微电影制作与传播”方面的研究;对体育感兴趣,可以做“足球报道和乒乓球报道”方面的比较研究。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觉得一个人可以完成,其他人可以做其他项目。各小组完成项目研究后要提交结题报告,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会上介绍小组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心得。总之,项目研究可以是多领域、多角度的。项目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除了验证书本理论外,也可以修正书本理论;更重要的是,在深入地理解理论之后,又可以借助理论指导实践,真正达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与之相应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应该成为衡量学生学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作者:贾平工作单位: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