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

时间:2022-03-14 10:32:57

高校行政管理实践论文3篇

第一篇

摘要: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服务于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但民办高校普遍存在重视教学工作,忽视行政管理工作的现象。鉴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人员缺乏归属感,人员素质不高,行政管理理念落后和家族式管理等问题,建议通过改善人文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和恢复亲属回避制度等措施,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问题;途径

一、引言

自80年代以来,民办高校数量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民办高校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公办高校资源不足的现状,增加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到2016年,全国民办高等学校742所,本专科在校生616.20万人[1]。民办教育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在内部治理、提升质量、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创新了教育机制,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2]但是,民办高校也存在很多现实问题。行政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行政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却往往被忽视,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

二、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一)行政人员缺乏归属感。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高校里面工作一段时间,经过与学校环境和同事等方面的充分磨合后,在心理上、感情上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对职业产生安全感、对工作产生使命感、对付出产生价值感、对同事产生亲和感、对生活产生满足感、对现在满意和对未来充满期望等这些感觉整合内化后形成教师的归属感。[3]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归属感缺失的现象,原因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民办高校用人制度属于聘任制,其行政管理人员没有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其劳动福利、社会保障和退休待遇等方面享受不到与公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同等的待遇,民办高校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关系相当于临时雇佣关系,使得人员缺乏主人翁责任感[4]。其次,民办高校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普遍重视教学工作,而为教学服务的行政管理工作往往被忽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作热情不高,缺乏工作幸福感。(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首先,人员两极分化严重。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或毕业留校生。这部分人员普遍存在责任心不强,经验不足,思想易于波动等现象;另一方面是公立学校的离退休人员。他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但由于年龄偏大,缺乏创新精神,现代化办公设备使用能力欠缺,偶有力不从心现象。前者缺乏踏实肯干的精神,后者知识更新能力弱。其次,民办高校管理层缺乏培训和在职学习等长远规划。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管理层缺乏前瞻的发展规划和人员队伍规划,注重短期效应,很难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从而阻碍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进步。最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大,压力大,但薪酬普遍不高,职业保障率低,导致人员职业倦怠感增强,个人职业发展意愿不强,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以上原因使得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三)行政管理理念落后。首先,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模式存在沿用传统公办高校模式的现象,行政理念落后,服务意识差,服务效率低下。基层行政管理人员以管理层面布置的任务为导向,服从上级安排,不具备话语权。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行政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致使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水平落后,效率低下。[5]其次,民办高校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在组织机构设置上存在管理机构设置过细和过于简单两个极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权责利益不清问题严重。在制度建设方面,体现约束和管理的制度偏多,而服务型的制度建设不足,影响民办高校管理效果。[6]p35最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僵化,缺乏灵活应变性。行政管理工作琐碎、繁杂、具有重复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已不能满足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需求。传统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也加重行政人员职业倦怠感。(四)家族式管理现象严重。在目前我国国情下,很多民办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层领导存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2002年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创办者子女接班、亲属回避未做限制性规定。这是基于民办高校发展初期,为了稳定其发展而做的不得已而为之的规定。聘用家属或朋友等充实到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在民办高校是普遍现象,但是“家族式”的办学模式使学校的日常管理缺乏民主性和公平性,决策随意性大,学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7]p19,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此外,教育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事教育的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管理技能都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国内和国际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步伐。而民办高校存在的家族式管理导致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现象,阻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三、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建议

(一)改善人文环境,建立人员归属感。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归属感是一种心理定位,建立其归属感对高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民办高校可以从三方面帮助建立和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归属感。首先,改善人文环境,确立“以人为本”理念。民办高校对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公平对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比如运动会,合唱比赛和旅游等活动增进行政人员彼此了解和友谊,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其次,保障人员合法权益,提高生活水平。政府和民办高校应该合法保障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养老保险、职务评聘等方面的待遇,使之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权利,解除其后顾之忧。最后,注重行政人员心理和谐发展。民办高校应为行政管理人员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的工作环境,培养行政人员对行政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激发其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激情。行政人员自身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善于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保证处于积极和愉悦状态,达到心理和谐。行政人员对学校有了归属感,对学校的信任感也随之增强,工作热情提高,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二)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员培养。首先,引用和完善激励机制。利用民办高校自主定人员薪酬的优势,用高薪酬和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民办高校薪酬高,待遇好,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竞争性。此外,民办高校可采取绩效考核激励工资制度,通过绩效评价,反馈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业绩,鼓励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其次,加强行政人员培训和学习。学校提供经费支持鼓励行政管理人员,尤其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参加进修、考察、培训、交流学习和继续教育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技能,不断加强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8]。最后,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提升人员素质。鉴于民办高校行政人员年龄“两级分化”的现状,民办高校应加大力度引进具有行政管理经验的优秀中青年充实到行政管理队伍中,善于选任贤人,使其在工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三)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民办高校的私立性质决定了其行政管理区别于公办高校。首先,应转变传统的理念,强调“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6]p34在行政管理的理念上,体现“以人为本”和“服务至上”的原则。“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以服务为出发点帮助和支持教师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做到高效、便捷和人性化。其次,改革行政组织机构和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简约的管理体系。部分行政权力下放到各个院系层面,使其直接与基层教学部门对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改善行政管理质量和效果。在组织机构运行方面采取灵活多变的弹性化运行模式,根据特定任务性质和时间要求,临时组建由相关行政部门和人员构成的临时性团队,方便高效地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的实际问题。最后,以互联网为契机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创新行政管理工作是挑战,更是机遇。行政管理人员应学习互联网带来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改革传统低效重复性的办公工作,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化、高效化和服务化的行政管理变革。(四)实行亲属回避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首先,恢复亲属回避制度。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明确规定,民办高校实行董事、校长及财务、人事等部门负责人之间的亲属回避制度。但之后出于现实考虑,删除了这一规定。近年来,这一规定废除后所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亟需恢复这一规定,办学人亲属不在学校的行政岗位就职,利于完善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建立,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信誉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坚持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实行校董事会、校委会、党委会和监委会互相监督机制,权责明晰。实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的原则,重视发挥教授、学术团体在办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深化民主管理。完善民办高校的外部治理结构,避免因家族成员的独断专行给学校和个人造成损失。[7]p20最后,完善科学合理的干部聘任制度。民办高校包括校长在内的行政干部实行“公开招聘”和“校内竞聘”等方式,公平、公开和公正选拔任用人才,提高行政管理干部任用中的公信度,形成人才公平竞争和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健康发展的学校氛围。

四、结语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不可或缺的部门。但民办高校多注重教学工作,轻行政管理工作的现象普遍。鉴于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存在的人员缺乏归属感,人员素质不高,两级分化严重,行政管理理念落后和家族式管理等问题,建议改善人文环境,保障人员合法权益,注重行政人员心理和谐发展;引用和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行政人员培训和学习,并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建立“服务型”行政管理模式,组织结构采用弹性化运行机制;恢复亲属回避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民办高校内部和外部管理机制的建立,克服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从而使行政管理部门和人员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服务,实现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

作者:李昕 王京 单位: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第二篇

摘要: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对高校教学活动的进行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漏洞,行政管理权过分集中,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解析的前提下,归纳了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希望当前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创新。

关键词:行政管理;有效性;策略

效率是行政管理工作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伴随各项事业的革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明显提升,无论是管理工作的职能还是其服务水准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面对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借助对这些问题的探寻和解析,总结提升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相关措施。

一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我国的教育序列内,高校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对人才的培育和科研工作的推进具备极为重要的效用。而高校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二是教育教学,三是科学研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其行政管理工作的重心就是维持这一机构的正常运行,为教育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推进提供稳定的环境[1]。但是,目前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之中还隐藏着部分问题,假如不能将这些问题妥善地解决,就会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对高校行政管理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继而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维持在极高的水准,这对高校的稳健发展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手段,供应哪种水准的服务,将会主导其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外展现高校的形象[2]。对于高校而言,推行教育并开展科学研究是其最主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现则需要有行政管理工作为之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漏洞。当前,大多高校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其在部门设置和职责划分方面还有着不少的缺陷。在高校现有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相互交叉,不仅影响行政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容易导致各部门各自为政,一旦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由于牵涉到的部门相对较多,各个部门相互推诿,导致问题无法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各个部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彼此之间无法相互配合,导致其整体工作效率长时间处于较低的状态。(二)行政管理权过分集中。审视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得知,当前高校采用的行政管理模式,不仅管理层次较多,各项事务需要层层递交申请,而且其最高管理人员多数来自行政任命,各类部门的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权利有限,很多事务都必需递交到最高管理人员处获得批准。尽管此种管理模式能够让高校的行政管理变得更为稳定,但是这样的模式也引起了权力分配的失衡,很多重点部门的自主权力过小,比如,科研部门,其在课题确定和科研资金的使用方面的权力都受到极大限制,不能保证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3]。而且,当前高校之内实施行政管理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其大部分都是教师兼任的。在管理过程中,因为他们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所以在管理手段和水准方面都会相对落后,这些都不能和高校的发展保持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限制高校的正常发展。(三)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管理理念滞后。目前,大部分高校都不太重视行政管理团队的建设,在此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就导致行政管理人员的任命和使用不是十分严格,很多没有行政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混杂其中,导致其整体素质并不是很高。高校对行政管理的忽视,加上行政管理工作的繁杂,基本上针对行政管理人员所开展的培训也比较稀缺。他们无法及时获取最新的行政管理知识,更新自身的行政管理知识结构,而社会又在快速前进,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高校行政管理的对象是在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是一个不断变动的群体,尤其是学生,每年都会有新生入校,让行政管理对象呈现新的特点[4]。而实施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却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调整自己的管理手段,最终受限于理念的之后,限制行政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

三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有效性的策略

(一)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想要维持其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健全其行政管理工作的体制,为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适宜的发展环境。而想要健全行政管理工作的体制,可以从下面四个层面付出努力:其一,解析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各岗位的特征,明确岗位所要承担的职责,所具备的权限以及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要求。依照工作人员的特长和他们的性格特点给他们安排工作,尽量保证人尽其才。其二,要确定考核目标。综合考察岗位的属性和特征,编制明确有效的绩效考察目标,如此才能真正激发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确定科学的绩效考评方式,在编制好合理有效的考察目标之后,行之有效的绩效考察方式才是确保行政考察目标实现的手段。其三,确定严明的奖惩制度。依据考察绩效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给予奖惩。其四,明确使用考察结果。将教育培训、升职加薪等和考察结果关联起来,激发人员更为主动地提升工作效率,让其能够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二)合理安排行政管理工作人员。高校连年扩招,导致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张,为了应对高校的这一转变,应该建立校级和院级双层行政管理制度。然而因为制度和权利依然过分集中,限制了高校院系行政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尤其是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其工作人员的创新性和主动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高校想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需在完善其行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其管理机构给予扁平化处理,建立扁平辐射结构,合理分配管理权,让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释放,从而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对于现代高校来说,组建一个全新的、能够不断调整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而能够辐射到各个组织部门,强化各个部门中间的联系,加强他们的团结和配合,让高校能够不断向前推进。从高校的角度看,应该在分配其高校行政管理权力的时候继续将权力下放,让高校基层的行政管理人员手中具备更多的权力,在处理行政工作的时候具备更大的自主空间。而且,还需要对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调整,裁撤一些不必要的部门,还需要对岗位进行压缩,将存在职能交叉的岗位重新调整,在不影响部门间的相互配合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部门的独立性,激发他们参与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要对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精简处理。依据考察结果,对于那些不合格的行政管理人员该撤职的撤职,该调离的调离,坚决杜绝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者在其位而不具备相应工作能力的现象出现,实现人尽其用的目标。最终,借助合并和裁撤等一系列革新手段,让各部门具有的权力和职责都得以明确划分,部门的工作界限更加清楚,减少了工作过程中各部门相互推脱,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用再找借口,也不再存在侥幸心理,工作效率自然能够有极大提升[5]。(三)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引入先进的工作理念。一个合格的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能力:过硬的工作能力,极高的道德修养,全面的业务知识面,极高的政治思想觉悟等。这是决定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效率的主导因素。依托培训和组织学习的方式,让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建立科学民主的管理理念,融合世界领先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方法,以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让其具备更高的道德修养,进而让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明显提升。此外,在任用新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时候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可综合使用合约管理和岗位竞聘管理的方式,从源头上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更具备工作能力的工作人员分配到更为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的提升。

四结语

对于高校来说,有效的行政管理工作是保证其日常工作正常开展,院校稳固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也是其最坚实的依靠。没有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是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处于极低的状态,都会让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无法顺利推进。因此,必需关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调整其工作体制,合理安排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让学校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稳固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胡美丽.提升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02):31-32.

[2]魏巍.提升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20):134.

[3]方杰.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分析[J].求知导刊,2013,(03):48-49.

[4]刘立霞,陈洪芳.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54-56.

[5]黎晶婷.提升高校行政管理执行力的策略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6):41-42.

[6]周令仪.高校行政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6,3(35):232-233.

作者:王亚晖 单位:云南大学

第三篇

摘要: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以来,由于科学管理思想的巨大影响,“规范”与“控制”一直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核心理念。研究基于知识的不确定性,提出高等学校应关注组织成员对事件所赋予的含义,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要实现的是建立在民主协商基础上的学校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的主张,并对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民主协商;不确定性

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合理组织和使用学校资源,有效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决策和行动,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的本质和宗旨就是在高校系统中运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人员、信息等管理手段和工具,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以有效达成教育目的。由于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强烈的实践性指向,理论层面的专门研究反而相当缺乏,更多的是以操作性指导为基本取向的研究。学校组织内部有权利、结构、逻辑、价值,其组织成员的行为不仅是独特个性的反映,还受到社会规范和组织文化期待的影响。因此,从组织行为和组织文化的视角审视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将为我们提供一条研究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新路径。

一、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普遍假设:规范与控制

自19世纪末中国现代高等学校诞生之日起,效率、效益和效能一直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效率崇拜是高等学校行政的核心特征。即使是后来引进的人际关系、组织管理等思想与理念也是在追求学校效率、效益和效能的核心理念下的一种拿来主义策略。由于科学主义的绝对强势,科学管理一直是高等学校行政的绝对主流。科学主义的几个关键词是“测量”、“标准”、“规范”、“分工”和“效率”,连同一般管理理论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行政组织理论中的“等级”、“权力”、“制度”共同组成了我国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一个普遍假设———规范与控制。人的行为源自人们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人的价值观和信念产生的基础是人们对某一领域中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的基本假设。管理领域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管理的效率、效益和效能只能通过规范与控制实现。这一假设来自于人们极为熟悉的“现代主义”思维模式。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脱胎于西方高等学校,其管理理念也深受西方影响。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价值的主流思潮,现代主义的核心是牛顿的形而上学观和宇宙观,他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因果预测性、先行序列性和封闭方法论的基础。这也自然成为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的概念基础。在现代主义面前,人们不再着重体验和感悟生命,而是崇尚测量和揭示规律。科学管理给予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这样一个启示:学校管理活动是可以控制的,通过设计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遵循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原则,再辅之以严格的奖惩手段,学校组织也能像其他一切组织一样,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时至今日,人们在高等学校行政中的主要做法是:建立以校长为标志的学校高层管理组织、以职能部门为标志的学校中层管理组织、以教师和学生为标志的底层管理组织及管理承受者的权力等级结构;以全面测试学生在学科领域、能力和成就方面的水平为主要标志的工作任务和作业水平的科学度量;建立教学工作的科学程序和基本模式;实现分科教学下的教师分工;制定管理人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行为规范;制定完成教育任务的最佳方法;建立严格的工作和学习纪律等。高等学校行政中的科学管理,向人们承诺了秩序、组织及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中的目标教学、标准化教育评估、定量实证研究、系统教学和合理化的科层制度中。其基本理念是“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定是以某些潜在的逻辑模式、制度和秩序为特征的……这些有序的、被认为是循环出现的模式一旦得以证明并被描述出来,控制事件进程的钥匙就掌握在了人的手中,人类的生活条件就可以改善。”[1]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强调的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应然。规范与控制既是其基本假设,也是其思想精髓。但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发展,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自身的合理性受到不断质疑。第一,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目标定向总是指向于一个确定的、先验的学校目标。可是,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要真正确定一个先验不变的教育目标是很困难的,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确定的、先验的学校目标,而且今天更多的人更加趋向于学校目标的生成性。第二,把决策描述成一个完全理性的过程。无论是哪个领域、哪个层次的管理,很难证实管理者的行动是完全根据可选方案的评估和对最佳方案的选择来确定的。教育机构与其他专业性组织一样,都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这种组织的决策往往要依靠个人和下属部门作出。专业上的评价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专长和管理手册中规定的程序为基础的。第三,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强调组织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但忽略和低估了个人的意义、价值和贡献。第四,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一个构想就是权力位于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在校长权力下,学校组织的其他成员往往只是权力的承受者。这种管理学科产生初期的权力模式,面对规模化、主体化的社会组织,其对组织发展和组织活动的有效保障越来越受到质疑。第五,现代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将学校看作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组织,忽视了其变革和不稳定的特征。

二、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理念的蜕变:不确定与意义建构

现代学校管理理念是基于对知识确定性的理解的。人们普遍认为,确定性是知识的基本特征,知识是一种经过证实的正确信念及其体系。是一种“具有客观基础的,得到充分证据支持的真实信念。”[2]通过严格的、科学的逻辑过程,也就是理性思维过程而获得的知识,具有绝对的、永恒的、普遍的价值特征,是不容置疑的。逻辑实证主义也认为,知识来源于纯粹客观的观察,再经由科学方法(假设演绎法)得到科学知识和理论。科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是相当“客观”的,因此,一旦被确证,就会变成绝对真理,其地位是相当稳固的。但是,在后现代主义者来看,现代主义通过理性达到对客观事物及其现象的正确认识,并且在消除差异的基础上获得对事物及经验的普遍证实与逻辑证明,本身就是对事物活生生的否定,现代知识的普遍性和同一性扼杀了知识本身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压制了知识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不确定性才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我们从事选择和进行实践的基本约束条件;不确定性也为宏大秩序的生成创造了各种可能的形式、路径和空间。当确定的知识观受到质疑,以传授确定的知识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目标也自然而然地受到了挑战。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是以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为自身终极目标的,学校教育目标的变化直接左右着学校的行政管理目标。皮亚杰认为,客体只有经过主体结构的加工改造以后才能被主体所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完全取决于主体具有什么样的认知结构。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教学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随着学校教育的中心由“知识”向“人”的转移,学校行政管理的中心也在发生变化,学生和教师逐步成为学校行政管理的中心。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强调学校组织中的个体成员教师和学生的作用,而不是整体机构及其下属部门的作用,学校组织中的个体成员是关注的焦点。正如托尼•布什所描述的一样,“对不同的教师来说,学校是不同的现实存在。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观点带到学校,带到他的工作岗位上。”学校组织应关注组织成员对事件所赋予的含义。[3]因此,在后现代的视野中,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面对的是管理知识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要实现的是学校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

三、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文化建构策略

通过师生生活意义的不断建构使学校向着积极方向变革和发展,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McGregor)的Y理论认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在这里学生的学习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工作)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工作令人满意,他们会感觉工作同娱乐一样自然、惬意;如果他们致力于实现组织目标,他们在工作中会发挥主动性,进行自我指导、自我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一般人不仅能够学会承担责任,而且会学习会主动请求承担责任;人们一般都重视创造性,并努力寻求在工作中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因此,在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中,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是至关重要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要不断探索并尊重组织成员彼此的思想与存在,要认可和尊重他人。“人人有权利要求被理解”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观,正如多尔所说的:“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4]注重人与人的平等、相互理解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应然,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文化应基于广泛的民主与充分的协商。1.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的心理基础:心智模式的改善与系统思维组织成员的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影响学校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因素。彼得•圣吉(PeterSenge)认为,片面和局部的思考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行动,造成了目前切割而破碎的世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突破线性思维的方式,排除个人和群体的学习障碍,更新管理的价值观念。因此,他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创立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希望通过“五项修炼”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并采用电脑模拟系统,使网络时代的新组织立于不败之地。彼得•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学习团队形成社会群,有着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和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共享的共同力量,不断创新,持续蜕变。在其中,人们胸怀大志,心手相联,相互反省求真,脚踏实地,勇于挑战极限以及过去的成功模式,不为眼前近利所诱,同时以令成员振奋的共同愿景以及整体动态搭配的政策和行动充分发挥生命的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从而由真正的学习中体悟出工作的意义,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我实现,并与周围的世界产生一体感。而高等学校由于其特殊的价值和使命,最理想的组织状态就是“学习型组织”。在组织管理层面,“学习型组织”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广泛民主和充分协商基础上的集体领导力和团队创造力的开发。心智模式改善是“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先决条件。心智模式是由于过去的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成的基本的、固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心智模式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通常不为人们所察觉,他会对人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加德纳认为,心智模式不仅决定我们如何理解世界,而且决定我们如何采取行动。高等学校行政中做出的许多决策常常受到心智模式的影响,高等学校行政中许多计划无法得以实现,往往是因为这些计划与行政管理人员的心智模式相抵触。彼得•圣吉说:“新观点和知识未能得以实践的原因是,它们与人们内心深处有关世界运行模式的图像发生了冲突,而这些图像则把人们局限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考方法和行为方式之中。”“心智模式根深蒂固的惯性力量,会把最杰出的系统思考智慧淹没。”[5]改善心智模式的精髓是反思实践。在行动中反思自己思考方法的能力,是真正卓越的行政人员的特点。把心智模式与外界隔绝开来的罪魁祸首是“习惯性防卫”,由于“习惯性防卫”使人们无法进行正常地反省检查。克服“习惯性防卫”的有效方法是“深度汇谈”。组织内的每一个成员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完全摊出自己心中的假设,自由交流,最终自然产生远比任何个人深入的见解。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每个人都是思维(包括自己思维)的观察者。实现“深度汇谈”首先要做到悬挂假设,同时要在组织成员间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组织中还需要一个好的“辅导者”。“辅导者”的基本工作是:帮助组织成员清楚自己的责任,即对汇谈的结果负责;保持平等良好的汇谈气氛,把握汇谈的正确方向;拿捏汇谈的实际进行有效启发和协助。经常进行深度汇谈的组织,成员之间会发展出一种彼此间的深深的信任,这是克服“习惯性防卫”,进行反思实践的基础。“系统思维”是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的基本方法论。人们已经习惯于线性的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思维,其实,“果”是问题显现出来的表面症状,“因”是系统中造成这些症状的相互作用,它们在时空中不是紧密相连的。如果能够发现这些相互作用关系,就可能带来有持久改善功效的变革。因此,彼得•圣吉认为:“最明显的解决方法不管用,它最多也只能带来短期的改善,长期来看则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微小的、集中的行动,如果选对地方,有时会带来可观的、可持续的改善。”[6]系统思维面向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各要素间的关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结构的、动态的、综合的观点观察事物。面对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系统思维强调学校组织成员不是无助的反应者,而是改变学校现实的主动参与者,他们不是对现状做出被动的机械反应,而是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共同未来。2.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的目标建构:问题创造与共同愿景“自然具有内在的创造性;创造性是自然的‘预定倾向’……创造是不断进行的自然的内在过程……在一个创造性的宇宙中,秩序并非预先确定随后又被解体;相反,秩序不断地产生于无形之中;更高水平的复杂性来自于更低的水平;时间带来奇迹。”[7]这一思想对高等学校行政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第一,学校的秩序来自于学校本身,学校自身的组织发展孕育着学校未来的秩序,人主观臆造的秩序准确地说不属于学校,充其量也只是造成学校新的问题的一种外在因素。第二,高等学校行政从本质上说不应是一种设计后的程序化操作和执行,而应是一种基于学校自组织的对话与沟通,是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生活现实。第三,反思性行为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基本行为,它贯穿于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始终。管理的知识和观念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发现的,而是通过反思性行为不断生成和扩展的。第四,如果能够重复地、回归地且非线性地反思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我们就会生成和“创造”出更多的激动人心的问题,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随着其螺旋形旋转而达到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会使高等学校行政管理更加引人入胜。在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中,行政管理目标具体体现为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每个组织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种具体的能够激发其成员为之奋斗的景象、任务、使命或目标,它是组织凝聚力的基础,它将组织成员紧紧地黏合在一起,激发强大的驱动力,提供未来发展的机会,孕育无限的创造力。它是民主的共同参与的学校组织首先应该培育的。没有共同愿景,没有真心渴望的目标,大家就没有动力和方向,维持现状心态的影响力就会压倒一切。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中汇聚而成的,组织在构建共同愿景时应该容纳那些与共同愿景无利害冲突的个人愿景,并能够给予一定的空间。共同愿景一般通过培养组织的共同语言,组织开展团队的群体性学习,广泛开展深度汇谈,突破自己的成就、目标、愿望以实现自我超越等步骤加以构建。共同愿景构建的基础是组织文化,因为组织文化虽然是一种散落于组织系统的制度、规范、价值观、行为乃至产品之中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它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辐射的作用与功能与共同愿景内在构造的要求是极为一致的。组织文化是共同愿景生长的土壤,而且这一土壤的培育与共同愿景的生长几乎是同步的。3.高等学校民主协商型行政管理的实践策略:学校变革与意义建构“组织”是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一个系统自组织的功能越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越强。面对学校变革,人们发现断定某种情况能够依循某种方式转变,并不一定表示该情况便应该这样转变。自组织是不确定的,对于学校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变革这个问题,人们的看法往往大相径庭,而几乎每个教育改革者都深信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但是,有力的论据以及决策的权力,根本不能帮助解决与变革实施过程有关的问题。理性主义改革者的谬误在于假定学校组织可以凭借表面上合乎逻辑的推理来改变。当技术的工具的变革无法真正实现学校变革时,一种新的观点———文化价值,为学校变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与技术工具观点不同,文化价值的观点视学校为文化实体,是复杂的社会组织,由象征的网络联系起来,而不是一个由目标、正式的职责、命令与条例所推动的正规系统。技术工具观点强调的是变革的管理,文化价值观点强调的是意义的构建。文化价值观点要找出并研究学校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转变过程,其中一个重点是教学对教师的意义以及这些意义的根源。而该观点的基本假设暗示了除非教师对变革的意义有着共同的看法,否则变革思想将无法得以同化。学校文化是诠释师生学习和工作意义的基本准则,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但是在学校变革中理性主义者想追寻永恒的、共同的、绝对的、不变的学校文化,这种文化一致性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每个学校,每位老师,每名同学都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实体,与其说学校是相同特制的实体,倒不如说学校是一处不同文化汇聚交流的地方。在此,高等学校行政管理的关键是促成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意义构建,这也是学校变革的关键。只有当我们不再只是纠正表面的缺点,认识到变革其实是要对以往一向存在的传统、比喻、意义的重新商议,学校才会彻底改变。科学管理神话中的严格检查和严密监督远非确保组织成员可预见行为的唯一手段。教师和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可以提供激发可靠行为的强大动力,即使在充满极其不确定因素和极大压力下也是如此。民主参与充分协商的高等学校行政管理,重视个人对所参与工作的理解和思考,组织成员对组织价值和目标的认同,可以通过其充分的参与和协商实现。正如托马斯•杰斐逊和登哈特夫妇所倡导的那样:公共行政要致力于培育公民参与。“我从来都不知道除了人民本身之外社会的最终权力还有什么安全的受托人,如果我们认为他们所受的启蒙尚不足以使其用一种有益的裁量权实施控制的话,那么纠正的办法不是剥夺他们的裁量权,而是使他们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裁量权。”[8]高等学校民主协商性行政管理要实现的就是赋予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充分的裁量权,将决定学校发展的最终权力托付给教师和学生。

作者:武启云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